本發明涉及畜牧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羔羊誘食抗病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存在著四大危機,其中之一就是蛋白質危機,葉蛋白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蛋白質,其開發利用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將發展葉蛋白生產作為國家農業發展規劃,而且至少有10個國家已建立了葉蛋白生產工廠。然而關于樹葉蛋白的開發利用還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我國研究甚少。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是多年生豆科樹種,原產美國,現在我國栽培引種較為普遍,資源十分豐富。刺槐素有“綠色能源樹”、“綠肥樹”、“蜜源樹”和“飼料樹”之稱。刺槐葉柔嫩多汁,氣味濃郁,味道鮮美香甜,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是豬、牛、羊、免的上等飼料。據分析,刺槐葉含粗蛋白一般為20-30%,并且還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別為賴氨酸1.29%、蛋氨酸0.03%、蘇氨酸0.56%、異亮氨酸1.15%、纈氨酸1.45%、亮氨酸2.01%和苯丙氨酸1.29%,因而可以說刺槐葉是一個天然的蛋白質資源庫。對于刺槐葉的加工,傳統的做法是將采集來的樹葉直接干燥,再經粉碎過篩后制成粉末直接供飼料應用,比如《刺槐葉用作山羊飼料的飼養價值》一文所采用的即是此法,這種加工方法雖然簡單方便、成本低廉,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飼料的適口性和可消化性差,不利于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刺槐葉資源,因此,需要加大對刺槐葉開發過程的科技投入,同時對現有開發工藝做出優化處理,只有生產出質量高、效果好、價格便宜的優質飼料產品才會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才會擁有更廣的市場。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羔羊誘食抗病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羔羊誘食抗病飼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刺槐葉500-600、氯化鈣2-3、紅棗10-12、鮮牛奶24-27、西米5-7、六神曲3-4、圣女果23-25、香菇粉9-11、大豆蛋白粉7-8、板栗粉52-56、雞血粉34-38、松仁油4-5、余甘子4-5、糯稻根7-8、蜂蜜3-4、話梅肉粉5-6、苦蕎面45-47、乳化脂肪4-5、留蘭葉21-24、魚腥草17-18、綠豆渣32-36、香蕉渣25-27、黃瓜籽23-26、牛骨髓粉4-5、乳清蛋白粉7-8。
所述的羔羊誘食抗病飼料,其制備方法如下:
(1)將新鮮的刺槐葉采集下來,淘洗干凈后破碎成漿,將獲得的漿液用水稀釋至固形物含量達到20-30%加入到反應釜中,再向反應釜中加入氯化鈣并攪拌均勻,設定反應釜的溫度為80-85℃、攪拌轉速為180-240轉/分并進行保溫,攪拌反應4-5小時后對反應液進行濃縮,將濃縮液噴霧干燥,保留待用;
(2)將紅棗加熱蒸熟并碾碎成泥備用,將鮮牛奶加水稀釋并煮沸,加入西米、六神曲煮10-15分鐘,再將碾碎的紅棗泥加入進去,燜煮5-8分鐘,取出,與步驟(1)的物料進行混合,放于70-80℃的溫度下進行干燥;
(3)將圣女果放入榨汁機內榨取成汁,將獲得的汁液加熱,向里面加入香菇粉和大豆蛋白粉攪拌混勻,煲煮12-15分鐘得到湯汁,將湯汁倒出與板栗粉、雞血粉混合,放置3-5小時后入鍋中蒸20-25分鐘,取出,再加入松仁油拌勻,放入到膨化機中進行膨化,設置膨化溫度120-150℃,膨化時間2-3秒;
(4)將余甘子、糯稻根混合,加水提取70-80分鐘,過濾除渣,向提取液中加入蜂蜜和話梅肉粉攪拌混勻,煮10-15分鐘后倒出與苦蕎面混合,再將乳化脂肪加入,放入到烤箱中在170-180℃的溫度下烘烤15-18分鐘后取出;
(5)將留蘭葉、魚腥草洗凈并打碎成漿,將得到的漿液與綠豆渣、香蕉渣混合均勻,放入到調制器內在120-140℃溫度下調制處理4-6分鐘后取出,放入干燥箱干燥;
(6)將黃瓜籽放入鍋里炒干并研磨成粉然后與步驟(2)、(3)、(4)、(5)的物料進行混合,再將其他剩余原料加入攪拌均勻,加熱至90-100℃滅菌20-30分鐘,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將制好的顆粒飼料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時,裝袋密封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飼料天然健康,適口性好,特別適合于羔羊的飼養,飼料營養豐富全面,能對羔羊的身體機能進行全面調理,并能增強羔羊的抗病、抗應激能力,促進羔羊的生長發育,提高養殖產量和成活率。本發明以刺槐葉為主要原料,通過在80-85℃的溫度下以氯化鈣作催化劑催化裂解刺槐葉,成功實現了刺槐葉中纖維素的裂解液化,提高了刺槐葉的消化利用率;高溫環境下不僅有利于纖維素分子結構的破壞,還有利于糖類以外產物的生成,從而使刺槐葉裂解的產量和營養價值獲得提高;氯化鈣的使用不僅能夠提高反應速率,還能夠破壞纖維素分子中的化學鍵,催化纖維素生成纖維糊精、纖維二糖,并有助于改善刺槐葉裂解產物的口感風味,實現適口性的提高;紅棗、鮮牛奶、西米等經過加工處理后與刺槐葉配合使用,能夠對刺槐葉裂解物的品質起到改性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其營養價值和適口性;苦蕎面經蜂蜜、乳化脂肪處理后可以提高飼料產品的品質和香味,并能改善飼料產品的風味特征;板栗粉、雞血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淀粉,可以促進羊的生長發育和機體健康;留蘭葉、魚腥草能夠提高羊的免疫力,增強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經過多重工藝加工處理后,最終使飼料產品獲得了較高的營養價值及較好的食用口感,促進了羊的采食和吸收,加快了羊的生長速度,提高了養殖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一種羔羊誘食抗病飼料,由下列重量份(千克)的原料制成:刺槐葉500、氯化鈣2、紅棗10、鮮牛奶24、西米5、六神曲3、圣女果23、香菇粉9、大豆蛋白粉7、板栗粉52、雞血粉34、松仁油4、余甘子4、糯稻根7、蜂蜜3、話梅肉粉5、苦蕎面45、乳化脂肪4、留蘭葉21、魚腥草17、綠豆渣32、香蕉渣25、黃瓜籽23、牛骨髓粉4、乳清蛋白粉7。
所述的羔羊誘食抗病飼料,其制備方法如下:
(1)將新鮮的刺槐葉采集下來,淘洗干凈后破碎成漿,將獲得的漿液用水稀釋至固形物含量達到20%加入到反應釜中,再向反應釜中加入氯化鈣并攪拌均勻,設定反應釜的溫度為80℃、攪拌轉速為180轉/分并進行保溫,攪拌反應4小時后對反應液進行濃縮,將濃縮液噴霧干燥,保留待用;
(2)將紅棗加熱蒸熟并碾碎成泥備用,將鮮牛奶加水稀釋并煮沸,加入西米、六神曲煮10分鐘,再將碾碎的紅棗泥加入進去,燜煮5分鐘,取出,與步驟(1)的物料進行混合,放于70℃的溫度下進行干燥;
(3)將圣女果放入榨汁機內榨取成汁,將獲得的汁液加熱,向里面加入香菇粉和大豆蛋白粉攪拌混勻,煲煮12分鐘得到湯汁,將湯汁倒出與板栗粉、雞血粉混合,放置3小時后入鍋中蒸20分鐘,取出,再加入松仁油拌勻,放入到膨化機中進行膨化,設置膨化溫度120℃,膨化時間2秒;
(4)將余甘子、糯稻根混合,加水提取70分鐘,過濾除渣,向提取液中加入蜂蜜和話梅肉粉攪拌混勻,煮10分鐘后倒出與苦蕎面混合,再將乳化脂肪加入,放入到烤箱中在170℃的溫度下烘烤15分鐘后取出;
(5)將留蘭葉、魚腥草洗凈并打碎成漿,將得到的漿液與綠豆渣、香蕉渣混合均勻,放入到調制器內在120℃溫度下調制處理4分鐘后取出,放入干燥箱干燥;
(6)將黃瓜籽放入鍋里炒干并研磨成粉然后與步驟(2)、(3)、(4)、(5)的物料進行混合,再將其他剩余原料加入攪拌均勻,加熱至90℃滅菌20分鐘,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將制好的顆粒飼料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時,裝袋密封包裝。
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發明者進行了如下試驗:發明者將200只身體健康、體重相近的羊平均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2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試驗組羊采用本發明飼料飼喂,對照組羊采用普通同類飼料飼喂,兩組羊每日每次飼喂量相等,飼養結束后,對此次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分析比較,結果顯示試驗組比對照組生病率降低了98.57%、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3.32%、飼料利用率提高了27.15%、飼養成本降低了34.27%。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