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豬用飼料,,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法系60-110kg育肥期豬無抗生素配合飼料及應用。
背景技術: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來,抗生素給養殖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抗生素一直作為飼料促生長添加劑被廣泛應用,然而由于抗生素在畜禽飼料中的廣泛應用尤其是超標使用,引起各種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以及動物的二重感染,嚴重影響畜禽健康狀況;還被懷疑會引起畜禽產品中藥物殘留,不僅影響畜禽產品的質量及其安全性,還會導致人類體內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進而直接威脅人類健康。中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也是抗生素生產大國。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美國僅13克)。我國抗生素一半用于臨床,一半用于畜牧養殖業。專家推算,中國每年生產的大約21萬噸抗生素原料中有9.7萬噸用于畜牧養殖業,占年總產量的46.1%。。全行業在追求最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之下惘顧社會責任和食品安全,在飼料中隨意添加或超量添加抗生素,可以說從動物出生到屠宰上市整個生產周期中無時無刻不存在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畜牧業中,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過去并不嚴重或較少發生的細菌病,現已上升為家禽的主要傳染病之一,這與長期使用抗生素有直接關系。從1990年至2011年先后有數十位學者對中國的豬源大腸桿菌和禽源大腸桿菌進行耐藥性測定,結果顯示:大腸桿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近幾年來95%的抗生素已經失去敏感性,菌株平均攜帶的耐藥基因多達17種。抗生素應用越嚴重的地區,細菌的耐藥性就越強,在這些抗生素污染嚴重的地區尋找敏感藥物變得越來越困難。一旦爆發耐藥性細菌病,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隨著世界各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濫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許多國家陸續推出一些法律法規規范抗生素添加劑的使用,歐盟等甚至禁止在畜禽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不使用抗生素,在配合飼料中特別添加綠色環保的生物菌劑、酶制劑等。一種用于法系60-110kg育肥豬無抗生素配合飼料,該飼料組分以重量份數計,包括玉米400-450份、豆粕200-250份、大麥300-350份、豆油5-10份、石粉15-20份、磷酸二氫鈣15-20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預混料5-10份、鹽1-5份、枯草芽孢桿菌0.1-0.5份、復合酶制劑0.1-0.5份、乳酸1-5份、氨基酸1-3份。所述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預混料由以下組分構成:每kg預混料中含維生素A1250KIU、維生素D31000KIU、維生素E3600mg、維生素K400mg、維生素B1240mg、維生素B21360mg、維生素B6250mg、維生素B125.0mg、煙酸6000mg、泛酸3600mg、葉酸60mg、生物素10mg、鐵45g、銅16g、鋅20g、錳10g、碘1g、硒0.1g。所述枯草芽孢桿菌中活菌數量≥203億CFU/g所述復合酶制劑由以下組成構成:每g復合酶制劑中含有木聚糖酶5000U、β-甘露聚糖酶100000U、淀粉酶1000U、α-半乳糖苷酶140U、蛋白酶5000U。所述氨基酸由下述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構成:L-賴氨酸、DL-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枯草芽孢桿菌是好氧氣的桿狀細菌。是芽胞桿菌屬的一種,無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革蘭染色陽性。其功能:1.枯草芽孢桿菌菌體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桿菌肽等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對致病菌或內源性感染的條件致病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枯草芽孢桿菌迅速消耗腸道中的游離氧,造成腸道低氧,促進有益厭氧菌生長,并產生乳酸等有機酸類,降低腸道PH值,間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長。3.刺激動物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激活T、B淋巴細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體水平,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提高群體免疫力。4.枯草芽孢桿菌菌體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酶類,在消化道中與動物體內的消化酶類一同發揮作用。5.能合成維生素B1、B2、B6、煙酸等多種B族維生素,提高動物體內干擾素和巨噬細胞的活性。復合酶制劑其組分為: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功能1、有效降解飼料中存在的半乳糖苷等抗營養因子,降低食糜粘度,減少腹瀉的發生。2、摧毀植物細胞壁結構,促進細胞內營養物質釋放,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3、消除抗營養因子對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I分泌的抑制,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提高瘦肉率。4、降解豆類飼料中的脹氣因子,大大降低豆類原料引發的幼齡動物腹瀉現象。5、增強動物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減少飼料中抗生素的用量。β-甘露聚糖酶功能:1、消除飼料中甘露聚糖對葡萄糖吸收的干擾,極大提高豆粕的能量消化率,能給玉米豆粕型日糧提高100-150kcal/kg的代謝能。2、甘露聚糖分解產生的甘露寡糖,可被動物腸道中的有益菌吸收,改善菌群組成,減少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感染。3、降低腸道粘度,促進能量、蛋白、纖維素的消化和吸收。乳酸其功能是:1、作為生長促進劑。乳酸可以降低胃內的pH值,起到活化消化酶、改善氨基酸消化能力的作用,并對腸道上皮的生長有好處。小豬在斷乳后的幾個星期喂食含有酸化劑的飼料,其在斷乳期間的體重可以增加15%。2、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哺乳期的小豬會染上由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引起的疾病,在飼料中加入乳酸能防止小豬下胃腸道中病原菌生長。3、可以作為飼料的防腐劑并增進飼料、谷物和肉類加工產品副產品的微生物穩定劑。本發明產品應用效果好,豬的日增重明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際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一種用于法系60-110kg育肥期豬無抗生素配合飼料,其組成的重量份數為:玉米400份、豆粕230份、大麥317份、豆油7.6份、石粉15份、磷酸二氫鈣16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預混料5份、食鹽4份、枯草芽孢桿菌0.2份、復合酶制劑0.2份、乳酸3份、氨基酸1份。其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預混料構成:每kg預混料中含維生素A1250KIU、維生素D31000KIU、維生素E3600mg、維生素K400mg、維生素B1240mg、維生素B21360mg、維生素B6250mg、維生素B125.0mg、煙酸6000mg、泛酸3600mg、葉酸60mg、生物素10mg、鐵45g、銅16g、鋅20g、錳10g、碘1g、硒0.1g。其中復合酶制劑構成:每g復合酶制劑中含有木聚糖酶5000U、β-甘露聚糖酶100000U、淀粉酶1000U、α-半乳糖苷酶140U、蛋白酶5000U。其中枯草芽孢桿菌中活菌數量≥203億CFU/g。其中氨基酸由L-賴氨酸、DL-蛋氨酸、蘇氨酸以3:2:1重量比混合而成。對比試驗:為驗證本發明一種用于法系60-110kg育肥期豬無抗生素配合飼料使用效果,在某法系豬豬場進行了試驗。將常規喂養16周的法系育肥期豬90只,隨機分成3組,每組30只,分別命名為對照組1、對照組2和試驗組;對照組1采用傳統飼料喂養(按重量計,玉米600份、麥麩30份、豆粕100份粉碎后的普通飼料),對照組2采用某飼料廠生產的含抗生素60-110育肥期豬配合飼料喂養(按重量計,玉米625份、豆粕190份、米糠50份、玉米胚芽粕50份、噴漿玉米皮30份、豆油10份、石粉21份、磷酸氫鈣5份、鹽4份、預混料10份、氯化膽堿0.8份、賴氨酸4份、蛋氨酸0.6份、蒙脫石2份、沸石粉4.9份、桿菌肽鋅0.5份)試驗組采用本發明實例1,于試驗前和試驗期的2、30天早晨分別空腹豬進行單個稱重,計算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試驗結果見表1表1不同飼料對60-110kg育肥期豬生產性能的影響項目對照組1對照組2試驗組試驗豬(n)303030平均始重(kg)60.2160.2360.42平均末重(kg)81.1585.0489.22平均增重(kg)20.9424.8128.80試驗期(d)303030平均日增重(g/d)698827960平均日采食量(g)224324082450料肉比3.212.912.55表1表明,各組間豬的始重沒有顯著差異;試驗組的豬平均日增重較對照組1、對照組2分別提高37%、16%,平均日采食量分別增加262g、133g,料肉比分別降低0.66、0.36。采用本發明的試驗豬的日增重明顯,日采食量提高,料肉比降低。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