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畜涉及牧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絨山羊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陜北絨山羊是我國絨山羊中獨具特色的一種特有生物資源,是在長期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得到的一類特有絨山羊,此類羊絨毛相比起來更長,質量更好;由于陜北獨有的地域環境風貌和生態群落,在陜北的臥云山地區生長著一種獨有的唇形科草本---地椒,陜北絨山羊喜食此種特有地椒,因此使得陜北散養的絨山羊羊肉更香,口感更好。而如今,陜北絨山羊大多被圈養,由于考慮到成本問題,幾乎沒有人去采集地椒作為陜北絨山羊的食物,基本吃秸稈飼料,而此種飼料雖然是得羊生長快,但是,其肉質一般,而散養的羊由于吃陜北特有的地椒等草料,使得羊肉的口感風味鮮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椒絨山羊飼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地椒絨山羊飼料,按質量份計,其配方包括以下組分:
草料200-250份、食用鹽1-3份、玉米粉2-4份和豆萁1-2份,其中,所述草料包括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所述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的質量比為(2-3):(1-2):(3-5):(1-3):(1-2)。
優選地,按質量份計,每份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的質量比為(2-3):(1-3)。
一種地椒絨山羊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按(2-3):(1-2):(3-5):(1-3):(1-2)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均勻,得到混均草料;
第二步,將上述所得的混均草料進行發酵處理;
第三步,按質量份計,將200-250份發酵后的草料、1-3份食用鹽、2-4份玉米粉和1-2份豆萁進行混合均勻,之后得到粉狀的絨山羊混合飼料。
優選地,第一步中,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的質量比為(2-3):(1-3)。
優選地,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草料發酵的工藝參數為:溫度為45℃-50℃,濕度為50%-60%,發酵時間為1-2d。
優選地,所述第三步中,在制備所得的粉狀混合飼料材料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制備所得顆粒劑混合飼料。
優選地,所述制備所得的顆粒劑混合飼料,按質量份計,其配方組分1-2份粉狀混合飼料、0.3-0.5份蔗糖粉和0.1-0.3份糊精。
優選地,所述秸稈包括玉米稈、糜子稈和馬鈴薯稈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地,所述副產品包括苜蓿、黑豆葉和野草中的一種或幾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地椒絨山羊飼料,按質量份計,其配方包括以下組分:草料200-250份、食用鹽1-3份、玉米粉2-4份和豆萁1-2份,其中,所述草料包括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所述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的質量比為(2-3):(1-2):(3-5):(1-3):(1-2)。本發明利用地椒和秸稈等農作物作為原料制備飼料,減少了農作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解決了陜北絨山羊圈養羊肉口感風味不佳,生長速度緩慢等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地椒絨山羊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處理原料
將地椒、甘草、秸稈和苜蓿及其副產品分別碎成草料,其中,副產品為豆萁、玉米粉、三葉草和早熟禾。
二、對草料進項發酵處理
首先,將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按(2-3):(1-2):(3-5):(1-3):(1-2)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均勻,其中,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的質量比為(2-3):(1-3);
然后,將混勻的草料進行發酵處理,具體的,將混合均勻的草料放置在深度為40-60cm的矩形槽中,形成草料堆,并在草料中深約20-30cm插入溫濕度計,并控制好發酵池的溫濕度;
最后,在上述草料堆上蓋上毛毯或者麻袋,再在毛毯或麻袋上覆蓋塑料紙,形成草料堆的保溫材料,上述保溫材料的厚度約為20-30cm,并對所述草料進行發酵,時間約為1-2d。同時保持發酵池的溫度和濕度,便于草料的發酵,其中,草料發酵的溫度約在45℃-50℃,濕度約為50%-60%。
三、制備粉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按質量份計,將200-250份發酵后的草料、1-3份食用鹽、2-4份玉米粉和1-2份豆萁進行混合均勻,之后得到粉狀的絨山羊混合飼料。
四、制備顆粒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在上述制備所得的粉狀混合飼料材料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其中,按質量份計,將1-2份粉狀混合飼料、0.3-0.5份蔗糖粉和0.1-0.3份糊精進行混合,利用飼料顆粒機制備顆粒,如光合HX-0626.160AG。之后在45℃的環境中進行干燥,最終得到顆粒劑混合飼料。
上述秸稈包括玉米稈、糜子稈、馬鈴薯稈,所述副產品包括苜蓿、黑豆葉和野草。
實施例1
一、對草料進項發酵處理
首先,將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按2:1:3:1:1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均勻,其中,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按2:1的質量比進行混合;
然后,將混勻的草料進行發酵處理,具體的,將混合均勻的草料放置在深度為40-60cm的矩形槽中,形成草料堆,并在草料中深約20-30cm插入溫濕度計,并控制好發酵池的溫濕度;
最后,在上述草料堆上蓋上毛毯或者麻袋,再在毛毯或麻袋上覆蓋塑料紙,形成草料堆的保溫材料,上述保溫材料的厚度約為20-30cm,并對所述草料進行發酵,時間約為1-2d。同時保持發酵池的溫度和濕度,便于草料的發酵,其中,草料發酵的溫度約在45℃,濕度約為50%。
二、制備粉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按質量份計,將200份發酵后的草料、1份食用鹽、2份玉米粉和1份豆萁進行混合均勻,之后得到粉狀的絨山羊混合飼料。
三、制備顆粒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在上述制備所得的粉狀混合飼料材料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其中,按質量份計,將1份粉狀混合飼料、0.3份蔗糖粉和0.1份糊精進行混合,利用光合HX-0626.160AG飼料顆粒劑制備顆粒狀飼料。之后在45℃的環境中進行干燥,最終得到顆粒劑混合飼料。
實施例2
一、對草料進項發酵處理
首先,將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按2.5:1.5:4:1.5:1.5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均勻,其中,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按1.5:1的質量比進行混合;
然后,將混勻的草料進行發酵處理,具體的,將混合均勻的草料放置在深度為40-60cm的矩形槽中,形成草料堆,并在草料中深約20-30cm插入溫濕度計,并控制好發酵池的溫濕度;
最后,在上述草料堆上蓋上毛毯或者麻袋,再在毛毯或麻袋上覆蓋塑料紙,形成草料堆的保溫材料,上述保溫材料的厚度約為20-30cm,并對所述草料進行發酵,時間約為1-2d。同時保持發酵池的溫度和濕度,便于草料的發酵,其中,草料發酵的溫度約在45℃,濕度約為50%。
二、制備粉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按質量份計,將230份發酵后的草料、2份食用鹽、3份玉米粉和1.5份豆萁進行混合均勻,之后得到粉狀的絨山羊混合飼料。
三、制備顆粒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在上述制備所得的粉狀混合飼料材料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其中,按質量份計,將1.5份粉狀混合飼料、0.4份蔗糖粉和0.2份糊精進行混合,利用光合HX-0626.160AG飼料顆粒劑制備顆粒狀飼料。之后在45℃的環境中進行干燥,最終得到顆粒劑混合飼料。
實施例3
一、對草料進項發酵處理
首先,將地椒粉、秸稈粉、苜蓿粉、甘草粉和副產品按3:2:5:3:2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均勻,其中,所述副產品包括三葉草和早熟禾,所述三葉草和早熟禾的質量比為1:1;
然后,將混勻的草料進行發酵處理,具體的,將混合均勻的草料放置在深度為40-60cm的矩形槽中,形成草料堆,并在草料中深約20-30cm插入溫濕度計,并控制好發酵池的溫濕度;
最后,在上述草料堆上蓋上毛毯或者麻袋,再在毛毯或麻袋上覆蓋塑料紙,形成草料堆的保溫材料,上述保溫材料的厚度約為20-30cm,并對所述草料進行發酵,時間約為1-2d。同時保持發酵池的溫度和濕度,便于草料的發酵,其中,草料發酵的溫度約在50℃,濕度約為60%。
二、制備粉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按質量份計,將250份發酵后的草料、3份食用鹽、4份玉米粉和2份豆萁進行混合均勻,之后得到粉狀的絨山羊混合飼料。
三、制備顆粒狀絨山羊混合飼料
在上述制備所得的粉狀混合飼料材料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其中,按質量份計,將2份粉狀混合飼料、0.5份蔗糖粉和0.3份糊精進行混合,利用光合HX-0626.160AG飼料顆粒劑制備顆粒狀飼料。之后在45℃的環境中進行干燥,最終得到顆粒劑混合飼料。
以上所述僅用以方便說明
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創作的精神范疇內,熟悉此技術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做的各種簡單的變相與修飾應當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