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肉松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肉松生產用烘炒裝置。
背景技術:
肉松是將肉煮爛,再經燴制、揉搓而成的一種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貯藏的脫水制品。除用豬肉外。還可用牛肉、兔肉、魚肉生產各種肉松 。肉松是我國著名的特產,按形狀分為絨狀肉松和粉狀(球狀)肉松。豬肉松是大眾最喜愛的一類產品。
在肉松生產中,需要對肉松進行烘炒,而在烘炒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烘炒機進行烘炒,傳統的烘炒機包括一豎直的滾筒,在滾筒的外端設置夾層,通過向夾層內通入熱氣對其進行烘炒。但是采用這種結構在對肉松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其加熱效果不好,肉松的蓬松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烘炒效果好的肉松生產用烘炒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肉松生產用烘炒裝置,其創新點在于:包括
一烘炒單元,所述烘炒單元包括一烘炒箱體,在烘炒箱體內安裝有一水平設置的烘炒滾筒,所述烘炒滾筒與烘炒箱體之間滾動配合,在烘炒滾筒的內壁上分布有攪拌桿組,所述烘炒滾筒的一側具有一進料口,另一側具有一出風口,在進料口端安裝有一與烘炒滾筒鉸接而成的門蓋;
一烘干單元,所述烘干單元包括一位于烘炒滾筒下方的加熱空腔,且該加熱空腔與烘炒滾筒相通,還包括一烘干管道,該烘干管道從加熱空腔內伸出并從門蓋伸入至烘炒滾筒內,在烘干管道的進氣口端連接有一風機,其出氣口與烘炒滾筒的出風口相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烘干管道上還設置有一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桿組一共有兩組,且兩組攪拌桿組對稱設置在烘炒滾筒內,每組攪拌桿組由若干沿著烘炒滾筒長軸方向分布的攪拌桿共同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烘干管道位于加熱空腔內的一段呈盤管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本實用新型中,在對烘炒滾筒進行加熱時,通過加熱空腔內燃燒產生的火對烘炒滾筒進行加熱,以及烘干管道經過加熱后的熱氣吹進烘炒滾筒內對肉松直接進行加熱,利用兩種加熱方式同時進行烘干處理,從而有效的提高的烘干效果,同時通過攪拌桿組的設置,在烘炒滾筒滾動的同時將肉松打散,保證了其具有很好的蓬松效果。
通過在烘干管道上設置有一把手,可以方便操作人員將烘干管道從烘炒滾筒內取出,避免被烘干管道燙傷。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烘干管道位于加熱空腔內的一段設計為盤管狀,從而可增加加熱時間,提高烘干管道所吹處的熱風的溫度,提高烘干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肉松生產用烘炒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將本實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
如圖1所示的一種肉松生產用烘炒裝置,包括
一烘炒單元,該烘炒單元包括一烘炒箱體,在烘炒箱體內安裝有一水平設置的烘炒滾筒1,烘炒滾筒1與烘炒箱體之間滾動配合,在烘炒滾筒1的內壁上分布有攪拌桿組,攪拌桿組一共有兩組,且兩組攪拌桿組對稱設置在烘炒滾筒1內,每組攪拌桿組由若干沿著烘炒滾筒1的長軸方向分布的攪拌桿2共同組成。
在烘炒滾筒1的一側具有一進料口,另一側具有一出風口3,在進料口端安裝有一與烘炒滾筒鉸接而成的門蓋4。
一烘干單元,該烘干單元包括一位于烘炒滾筒1下方的加熱空腔,且該加熱空腔與烘炒滾筒1相通,還包括一烘干管道5,該烘干管道5從加熱空腔內伸出并從門蓋4伸入至烘炒滾筒1內,同時在門蓋4上具有容烘干管道5穿過的通孔,在烘干管道5的進氣口端連接有一風機7,烘干管道5的出氣口與烘炒滾筒1的出風口3相對設置。
在烘干管道5上還設置有一把手6,通過在烘干管道5上設置有一把手6,可以方便操作人員將烘干管道5從烘炒滾筒1內取出,避免被烘干管道5燙傷。
烘干管道5位于加熱空腔內的一段呈盤管狀,通過將烘干管道5位于加熱空腔內的一段設計為盤管狀,從而可增加加熱時間,提高烘干管道所吹處的熱風的溫度,提高烘干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將待加工的肉松送入烘炒滾筒1內,再將門蓋4合上,然后將烘干管道5從門蓋4上的通孔伸入烘炒滾筒1內,在對烘炒滾筒1進行加熱時,首先,通過加熱空腔內燃燒產生的火對烘炒滾筒1進行加熱,在加熱的過程中,烘炒滾筒1進行滾動,使得烘炒滾筒1內的肉松進行活動,同時再利用攪拌桿2將肉松打散,方便其蓬松,另外,烘干管道5經過加熱空腔內燃燒產生的火加熱后的產生了熱風,再利用風機7將熱風吹進烘炒滾筒1內對肉松直接進行加熱,利用兩種加熱方式同時進行烘干處理,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肉松的烘干效果。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