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包裝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茶葉解塊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加工工序一般包括鮮葉分級、殺青、揉捻、解塊、理條、烘干和提香,現有的茶葉加工工序一般都設置有獨立的加工設備,其中,茶葉的解塊工序為鮮葉揉捻完畢后,盡快將揪解的茶葉分開,迅速降低溫度,以避免產生悶味及干燥不足,產生悶酸現象的操作;茶葉解塊能將多余的水汽排除,快速冷卻鮮葉能保持干燥后的茶菁保持翠綠有光澤;傳統的茶葉解塊機,采用四周向中心傾斜的料斗,由于重力原因,茶葉被擠壓進入解塊腔內,容易導致茶葉入料速度過快,導致茶葉解塊不均;而且傳統的茶葉解塊機,出料口尺寸設置過小,導致茶葉輸出慢,導致茶葉被打碎打爛,造成茶葉賣相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茶葉解塊裝置,通過解塊筒和打撒機構的二次解塊,使得茶葉解塊徹底;還可通過打撒機構進行茶葉去雜操作,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茶葉解塊裝置,包括機座,及與機座通過連接件安裝于機座內側的解塊筒,及設置于解塊筒底部的打撒機構;所述解塊筒與連接件之間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鏈輪組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解塊筒側面靠近頂部位置處開設有入料口;所述解塊筒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解塊筒內部于出料口上方安裝有篩網;所述打撒機構包括固定盤,及活動安裝于固定盤邊緣的牽引件,及與牽引件另一端連接的打撒件;將茶葉通過入料口倒入解塊筒內,驅動電機通過鏈輪組帶動轉軸轉動,從而帶動解塊筒和打撒機構旋轉,使得茶葉在解塊筒的旋轉下進行解塊,且解塊完成的茶葉通過篩網從出料口落下,從出料口落下的茶葉通過打撒機構的碰撞,對茶葉進行進一步的解塊,解塊效果好,經過打撒機構處理后的茶葉落入接料斗內;且打撒機構在旋轉力作用下產生一定的風能,對落入接料斗的表層茶葉進行去雜處理,去除一些質量較輕的雜質。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盤固定于解塊筒的出料口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打撒機構下方設置有接料斗。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茶葉解塊裝置,通過解塊筒和打撒機構的二次解塊,使得茶葉解塊徹底;且解塊的茶葉品質較好且打撒機構在旋轉力作用下產生一定的風能,對落入接料斗的表層茶葉進行去雜處理,去除一些質量較輕的雜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標注為:1-機座,2-連接件,3-解塊筒,4-轉軸,5-鏈輪組,6-驅動電機,7-入料口,8-篩網,9-出料口,10-固定盤,11-牽引件,12-打撒件,13-打撒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茶葉解塊裝置,包括機座1,及與機座1通過連接件2安裝于機座1內側的解塊筒3,及設置于解塊筒3底部的打撒機構13;所述解塊筒3與連接件2之間安裝有轉軸4;所述轉軸4通過鏈輪組5與驅動電機6連接;所述解塊筒3側面靠近頂部位置處開設有入料口7;所述解塊筒3底部設置有出料口9;所述解塊筒3內部于出料口9上方安裝有篩網8;所述打撒機構13包括固定盤10,及活動安裝于固定盤10邊緣的牽引件11,及與牽引件11另一端連接的打撒件12。
所述固定盤10固定于解塊筒3的出料口9外側。
所述打撒機構13下方設置有接料斗(未圖示)。
本實用新型的茶葉解塊裝置,使用時,將茶葉通過入料口倒入解塊筒內,驅動電機通過鏈輪組帶動轉軸轉動,從而帶動解塊筒和打撒機構旋轉,使得茶葉在解塊筒的旋轉下進行解塊,且解塊完成的茶葉通過篩網從出料口落下,從出料口落下的茶葉通過打撒機構的碰撞,對茶葉進行進一步的解塊,解塊效果好,經過打撒機構處理后的茶葉落入接料斗內;通過解塊筒和打撒機構的二次解塊,使得茶葉解塊徹底;且解塊的茶葉品質較好且打撒機構在旋轉力作用下產生一定的風能,對落入接料斗的表層茶葉進行去雜處理,去除一些質量較輕的雜質。
上述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