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腸粉生產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腸粉生產中的抹漿器。
背景技術:
腸粉制作過程中需要將米漿涂抹均勻,添加的腸粉米漿量及添加腸粉陷的量等環節的控制均取決于操作者的工作經驗,對于不同操作人員存在不同的差異,因而使得目前人工制作出的腸粉厚度不一,腸粉的一致性差。目前腸粉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用勺子將腸粉米漿添加到托盤上并搖動托盤,是腸粉米漿能布滿于托盤上,接著再將腸粉餡芯置于托盤上,然后把托盤放入到框架的加熱腔內加熱,直到托盤上能成型出腸粉為止。最后拖出托盤用刮板將托盤上腸粉取下來以供人們食用。
人工制備腸粉時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抹漿的厚度不均勻,這樣會導致在相同蒸煮時間內不同部分的腸粉的熟化程度不一從而導致口感不均勻。另外,市面上出現了一些自動化生產腸粉的裝置,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會有抹漿部件進行抹漿,但一般都是直接設置在漿盤上方一定高度,雖然預先設置一定高度也能夠保證抹漿厚度均勻,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機械設備的振動以及漿盤的來回運動,會導致開始設定的高度產生變化,會導致漿盤上米漿的厚度產生變化,需要定時進行維護,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動化水平,增加人力消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抹漿器,其能夠自動并且始終保證在抹漿過程中在漿盤中涂布厚度一致的米漿,其中只需要開始調節抹漿器便能夠使米漿經過抹漿后涂布的厚度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確定性,并在使用到自動化腸粉機上也能夠使腸粉機始終保持抹漿后米漿的厚度一致,省事省力并能夠保證腸粉口感的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抹漿器,包括抹漿器主體和至少兩個限位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漿器主體底部具有平整的底面,所述限位塊設置在抹漿器主體底部且凸出所述底面,每個所述限位塊凸出所述底面的最大距離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抹漿器主體是長條形,并且采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級304不銹鋼。
進一步地,所述抹漿器主體內包括螺孔,所述限位塊通過螺孔安裝在抹漿器主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凸出所述底面的最外部分是圓潤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是鋼珠,所述鋼珠安裝在鋼珠安裝座內,且能自由滾動。
進一步地,所述抹漿器主體內包括螺孔和安裝座容納腔,所述螺孔與安裝座容納腔在一直線上且垂直于所述底面,所述鋼珠安裝座通過穿過所述螺孔的長螺釘設置在安裝座容納腔內。
進一步地,所述鋼珠安裝座與所述安裝座容納腔之間具有膠圈。
進一步地,所述鋼珠形成的限位塊至少為3個,且不在一條直線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了凸出抹漿器平整底面的限定塊與抹漿器底面進行配合,通過限位塊限定的距離使抹漿器與漿盤表面保持的距離一定,并且通過抹漿器主體的自身重力使抹漿器能緊貼水平放置的漿盤表面,從而保證了在漿盤上留下的米漿厚度一致,這樣使得漿料的厚度能夠得到均勻控制,從而使腸粉的厚度得到控制,從而使口感穩定。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抹漿器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抹漿器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抹漿器主體的俯視圖;
圖4是圖3中抹漿器A-A面的剖視圖;
圖5是圖3中抹漿器B-B面的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抹漿器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
如圖1、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抹漿器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抹漿器的側視圖。其中包括:包括抹漿器主體1和至少兩個限位塊2,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漿器主體底部具有平整的底面,所述限位塊2設置在抹漿器主體底部且凸出所述底面,每個所述限位塊凸出所述底面的最大距離相同。這樣限位塊能夠首先與漿盤的表面接觸,米漿通過的空間就限定在抹漿器主體底面與漿盤表面,這樣厚度就是一致的,并且厚度的影響因素就只是限位塊凸出的距離,由于凸出所述底面的距離一致,這樣就保證了米漿在漿盤上的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抹漿器主體1是長條形,并且采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級304不銹鋼,采用一定密度的材質制成的抹漿器主體就具有一定的重量,通過自身的重量保證緊貼漿盤的表面,這樣就不需要額外給抹漿器施加壓力。
進一步地,所述抹漿器主體1內包括螺孔3,所述限位塊2通過螺孔安裝在抹漿器主體上,對于圖2中的抹漿器,限位塊2就是通過與抹漿器主體1是螺孔3配合的長螺釘5將限位塊安裝在抹漿器主體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2凸出所述底面的最外部分是圓潤表面,最外部分為圓潤表面能夠使得限位塊2與漿盤表面接觸時平滑,這樣抹漿器相對于漿盤運動時就能夠保證不損傷漿盤表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將長螺釘下端加工為圓球(是圓潤表面一種),直接穿過抹漿器主體上的螺孔并凸出所述底面從而形成限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2是鋼珠,所述鋼珠安裝在鋼珠安裝座6內,且能自由滾動。鋼珠作為限位塊能夠使其與接觸表面之間相對滾動,這樣在來回運動時,能夠降低摩擦力從而減小阻力,這樣使用起來更省力。
如圖3-5所示,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抹漿器主體的俯視圖;圖4是圖3中抹漿器A-A面的剖視圖;圖5是圖3中抹漿器B-B面的剖視圖。所述抹漿器主體1內包括螺孔3和安裝座容納腔4,所述螺孔3與安裝座容納腔4在一直線上且垂直于所述底面,所述鋼珠安裝座6通過穿過所述螺孔3的長螺釘5設置在安裝座容納腔4內,在此鋼珠安裝座安裝在長螺釘穿過螺孔的一端,而長螺釘上的螺紋與螺孔配合,這樣使得三者之間固定,由于螺釘相對于螺孔的位置可調節,從而鋼珠安裝座相對于主體的位置是可調節的,從而使鋼珠作為限位塊凸出底面的距離也是可調節的。
進一步地,所述鋼珠安裝座6與所述安裝座容納腔4之間具有膠圈7。
進一步地,所述鋼珠形成的限位塊至少為3個,且不在一條直線上,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就能夠形成一個面,由于限位塊凸出底面的距離相等,因此限位塊形成的面平行于抹漿器主體的底面,這樣米漿通過的空間就被限定在固定厚度。
對于本申請中的抹漿器,通過設置在抹漿器主體上的螺孔并使用與螺孔配合的長螺釘將限位塊固定在抹漿器主體上,由于長螺釘進入抹漿器主體的長度是可以調節的,因此通過長螺釘就可以調節限位塊凸出底面的距離,另外,還可以在長螺釘上設置刻度線,刻度線的加入能夠使使用者在調節時更為定量地控制最終米漿的厚度,這樣便能夠使抹漿器的使用更為便捷。
另外,對于本實用新型的抹漿器,還可以包括連接至抹漿器主體的手柄,以及安裝于自動化腸粉機上的固定部件等,當然只要包括了抹漿器主體和限位塊的技術方案應當都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了凸出抹漿器平整底面的限定塊與抹漿器底面進行配合,通過限位塊限定的距離使抹漿器與漿盤表面保持的距離一定,并且通過抹漿器主體的自身重力使抹漿器能緊貼水平放置的漿盤表面,從而保證了在漿盤上留下的米漿厚度一致,這樣使得漿料的厚度能夠得到均勻控制,從而使腸粉的厚度得到控制,從而使口感穩定。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實用新型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