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設備領域,尤指一種餛飩皮切制機。
背景技術:
餛飩是深受中國廣大人民以及世界各國友人喜愛的食品,用薄面皮包餡兒,通常為煮熟后帶湯食用。源于中國北方。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評的餛飩,著名的有成都市龍抄手飲食店的抄手,其品種多種,皮薄餡嫩,味美湯鮮;重慶市的過橋抄手,包捏講究,調料多種,蘸調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廟松運樓三鮮餛飩,餡料講究,薄皮包餡,味色鮮美;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曲曲,羊肉為餡,皮薄餡嫩,湯清味鮮等等。
凡此種種,餛飩都是薄皮餡美,正是因此對皮料的要求就非常高,需要皮薄而韌,煮而不破。
現有的餛飩皮制作工藝多采用沖模成型工藝,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流程復雜、制造成本高等諸多問題。
基于這一技術現狀,本申請人開發了一款餛飩皮切制機可通過初步壓制的面坯制備餛飩皮,自動化運轉,設備機理和工序設計簡潔,具備成本低、運轉穩定的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餛飩皮切制機,通過初步壓制的面坯制備餛飩皮自動化運轉,設備機理和工序設計簡潔,具備運轉穩定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餛飩皮切制機,包括:機架,用于將單條面皮分切成至少兩條的分切裝置,用于將所述面皮切斷成餛飩皮的切段機構,以及用于將所述面皮運輸到相應工位上的輸送裝置;所述分切裝置、所述切段機構和所述輸送裝置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輸送裝置用于輸送所述面皮至所述切段機構進行切段制成餛飩皮。
本實用新型先通過分切裝置將單條餛飩皮切成至少兩條,再通過切段機構進行切斷制成餛飩皮,同現階段常用的沖模成型工藝相比,設備原理和工序都得到了簡化,設備運轉更加穩定,設備制造的成本也較低。
較佳的,所述分切裝置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一對成型輥刀,一對所述成型輥刀相向轉動;所述成型輥刀的形狀為兩種直徑規格的圓柱沿軸線方向交錯布置的組合體,在所述兩種直徑規格圓柱的連接處形成圓環狀的刃口;一對所述成型輥刀包括第一成型輥刀和第二成型輥刀,所述第一成型輥刀及所述第二成型輥刀并排布置,相鄰處為不同直徑規格的圓柱;圓環刃口的位置基本對應,構成切斷面皮的一對圓環刃口;所述第一成型輥刀及所述第二成型輥刀形成至少一對圓環刃口。
較佳的,所述切段機構包括面皮切刀、驅動所述面皮切刀周期性升降的升降裝置。
較佳的,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用于承接經所述分切裝置分切后的面皮的第一面皮托盤,以及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面皮托盤水平往復移動的往復推拉機構;所述第一面皮托盤和所述往復推拉機構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布置在所述分切裝置的下方;所述經分切裝置分切后的面皮直接或經輸送裝置運輸后從所述第一面皮托盤上方掉落,鋪設在往復運動的所述第一面皮托盤上,形狀為往復層疊狀。
通過第一面皮托盤的往復運動獲得層疊的多段面皮,這種結構形式決定了下一步只需要簡單的切段工序就可以完成餛飩皮的制備。
較佳的,所述第一面皮托盤包括第一面板托架,以及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托架上方用于承接面皮的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托架與所述往復推拉機構連接。
較佳的,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用于將面皮輸送至所述切段機構工位的第二面皮托盤,所述第二面皮托盤包括第二面板托架,以及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托架上方用于承接面皮的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托架上還設置有驅動所述第二面板托架水平運動的驅動裝置,驅動的運行形式為水平單向運動或水平往復運動中的一種,其中,所述第二面皮托盤和所述驅動裝置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面皮托盤通過所述輸送裝置或人力搬運承接第一面皮托盤上的面皮。
第二面皮托盤完成將面皮運送至切段機構工位的任務,第一面皮托盤的面板承接面皮后,可直接通過人力或其他自動化傳輸手段運送至第二面板托架上。餛飩皮最終鋪設在第二面板托架的面板上,方便下一步直接進行包餡。
較佳的,分切裝置旁固定設置有可放置橫桿的支架,支架700固定在機架上,或者固定在機架上的工作部件上均可。將壓制的面坯最終卷制在橫桿上是現有壓面機構作業的常見方式,基于此,在設備固定設置可以放置該橫桿的支架,手動將面坯的一端放置入滾壓裝置后,設備即可通過滾壓裝置持續牽拉卷制在橫桿上的面坯進行作業。
較佳的,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滾壓裝置,所述滾壓裝置設置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滾壓裝置設置在分切裝置的上方,面皮先經所述滾壓裝置,而后通過所述運輸系統或經由重力作用掉落至分切裝置的進口工位處進行分切。
較佳的,撲粉裝置包括上層撲粉箱、下層撲粉箱、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布置在第二輸送帶的上方,所述第一輸送帶與所述第二輸送帶相反;所述上層撲粉箱設置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對面皮的上層進行撲粉,所述下層撲粉箱設置在所述第二輸送帶上,所述面皮經所述第一輸送帶再次輸送至所述第二輸送帶上進行反向輸送,所述面皮撲好粉的上層朝下鋪設在所述第二輸送帶上,所述面皮未撲粉的下層朝上,經過所述下層撲粉箱進行下層撲粉。所述滾壓裝置和所述分切裝置布置在第一輸送帶上,面皮先經過所述滾壓裝置和所述分切裝置作用,再通過第一輸送帶經過第一撲粉箱。
較佳的,所述機架包括第一機架和第二機架。
所述往復推拉機構包括驅動第一面皮托盤運動的推拉氣缸以及供所述第一面板托架行走的托架軌道,所述滾壓裝置及所述分切裝置通過支撐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機架上;所述第一機架、所述滾壓裝置、所述分切裝置、所述支撐架、所述滾壓裝置、所述分切裝置、所述撲粉裝置、所述第一面皮托盤、所述支架、所述往復推拉機構、所述第一輸送帶、所述第二輸送帶組合構成面皮成型裝置;所述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及往復推拉機構由上至下的布置在所述第一機架上,所述支撐架設置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位于所述第一撲粉箱沿第一輸送帶運輸方向的下游。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直接驅動所述第二面皮托盤的驅動氣缸以及供所述第一面板托架行走的托架軌道;所述第二機架、所述驅動裝置、所述切段機構組合構成面皮成型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切段機構均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上。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餛飩皮切制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先通過分切裝置將單條餛飩皮切成至少兩條,再通過切段機構進行切斷制成餛飩皮。與現階段應用較多的沖模成型工藝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作用機理和工序都得到了簡化,運轉更加穩定,設備的制造成本也更低。
2、本實用新型的餛飩皮切制機進一步采用成型輥刀的圓環刃口將面皮切成至少兩條平行布置的面皮,再通過水平往復運動的面皮托盤承接,形成往復堆疊的多條面皮;再通過切刀進行切段制作完成餛飩皮。可以通過分切裝置的成型輥刀的尺寸規格、輸送裝置的速度以及切段機構的速度來調控最終的餛飩皮尺寸和加工時間。
3、本實用新型主要分為兩道工序,面皮成型工序是將面坯制成至少兩條平行布置的面皮,餛飩皮切割工序是將上述至少兩條平行布置的面皮切段制成餛飩皮,兩道工序之間通過承接面皮的面板進行銜接,這種設計方法的優點有二,一是操作便捷方便,并不需耗費過多人力,與之相應的,該實用新型的整體技術方案也基本實現了操作和控制的自動化;二是最終的餛飩皮直接放置在面板上,方便其下一步進行餛飩皮包餡,很好的適應了該設備的實際應用場景。
附圖說明
下面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方式,對一種餛飩皮切制機的上述特性、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圖1是餛飩皮切制機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面皮成型裝置1,餛飩皮切割裝置2,第一機架100,第二機架100′,滾壓裝置200,支撐架210,分切裝置300,第一成型輥刀310,第二成型輥刀320,第一面皮托盤400,第二面皮托盤400′,第一面板托架410,第二面板托架410′,面板420,往復推拉機構430,推拉氣缸431,托架軌道432,驅動裝置430′,驅動氣缸431′,托架軌道432′,切段機構500,面皮切刀510,升降裝置520,上層撲粉箱610,下層撲粉箱611,第一輸送帶620,第二輸送帶621,支架70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并獲得其他的實施方式。
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以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在本文中,“一個”不僅表示“僅此一個”,也可以表示“多于一個”的情形。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餛飩皮切制機,包括:機架,用于將單條面皮分切成至少兩條的分切裝置300,用于將所述面皮切斷成餛飩皮的切段機構500,以及用于將所述面皮運輸到相應工位上的輸送裝置;分切裝置300、切段機構500和所述輸送裝置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分切裝置300與切段機構500通過所述輸送裝置連接,用于輸送所述面皮至切段機構500進行切段制成餛飩皮。
具體的,本實施例的分切裝置300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一對成型輥刀,一對所述成型輥刀相向轉動;所述成型輥刀的形狀為兩種直徑規格的圓柱沿軸線方向交錯布置的組合體,在所述兩種直徑規格圓柱的連接處形成圓環狀的刃口;一對所述成型輥刀的兩成型輥刀并排布置,相鄰處為不同直徑規格的圓柱;圓環刃口的位置基本對應,構成切斷面皮的一對圓環刃口。
示例性的,結合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分切裝置300包括一組相向轉動的成型輥刀,即第一成型輥刀310和第二成型輥刀320,其中:第一成型輥刀310的形狀為三個圓柱的組合體,其中兩邊的兩個圓柱直徑小,中間的一個圓柱直徑大,第二成型輥刀320的形狀為三個圓柱的組合體,其中兩邊的兩個圓柱直徑大,中間的一個圓柱直徑小,并排布置時正好是不同直接規格的圓柱相對應。兩輥刀形成2對圓環刃口,在單條面皮通過分切裝置時,圓環刃口作用后,形成平行布置的三段面皮。
當然了,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分切裝置設置的成型輥刀組數和每組成型輥刀中設置的圓環刃口對數可以根據設備尺寸規格、面坯、面皮的尺寸規格以及所需的餛飩皮尺寸綜合考慮進行設置,如設置為1組成型輥刀、4對圓環刃口;3組成型輥刀、1對圓環刃口等數量組合。
切段機構500包括面皮切刀510、驅動面皮切刀510周期性升降的升降裝置520。
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用于承接經分切裝置300分切后的面皮的第一面皮托盤400,以及用于驅動第一面皮托盤400水平往復移動的往復推拉機構430;第一面皮托盤400和往復推拉機構430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布置在分切裝置300的下方;經分切裝置300分切后的面皮直接或經輸送裝置運輸后從第一面皮托盤400上方掉落,鋪設在往復運動的第一面皮托盤400上,形狀為往復層疊狀。
經分切后的面皮以往復層疊的形狀鋪設在第一面皮托盤上,第一面皮托盤400的運動形式為往復運動,輸送裝置如機械手或傳送帶可直接將該面皮移動至切段機構的工作工位。
第一面皮托盤400包括第一面板托架410,以及放置在第一面板托架410上方用于承接面皮的面板420,第一面板托架410與往復推拉機構430連接。
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用于將面皮輸送至切段機構500工位的第二面皮托盤400′,第二面皮托盤400′包括第二面板托架410′,放置在第二面板托架上方用于承接面皮的面板420;第二面板托架410′上還設置有驅動第二面板托架410′水平運動的驅動裝置430′,驅動的運行形式為水平單向運動或水平往復運動中的一種,其中,第二面皮托盤400′和驅動裝置430′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面皮托盤400′通過所述輸送裝置或人力搬運承接第一面皮托盤400上的面皮。
第二面皮托盤400′的運動形式可以為水平單向運動或水平往復運動,可以結合切段機構的工作周期,面皮托盤的移動速度,所需餛飩的尺寸來綜合考慮,設定第二面皮托盤400′的運動形式。
所述分切裝置旁固定設置有可放置橫桿的支架700。
支架700固定在機架上,或者固定在機架上的工作部件上均可。將壓制的面坯最終卷制在橫桿上是現有壓面機構作業的常見方式,基于此,在設備固定設置可以放置該橫桿的支架,手動將面坯的一端放置入滾壓裝置后,設備即可通過滾壓裝置持續牽拉卷制在橫桿上的面坯進行作業。
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滾壓裝置200,滾壓裝置200固定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滾壓裝置200設置在分切裝置300的上方,面皮先經滾壓裝置200,而后通過所述運輸系統或經由重力作用掉落至分切裝置的進口工位處進行分切。
所述撲粉裝置包括上層撲粉箱610、下層撲粉箱611、第一輸送帶620和第二輸送帶621,第一輸送帶620布置在第二輸送帶621的上方,第一輸送帶620與第二輸送帶621相反;上層撲粉箱610設置在第一輸送帶620上,對面皮的上層進行撲粉,下層撲粉箱611設置在第二輸送帶620上,所述面皮經第一輸送帶620再次輸送至第二輸送帶621上進行反向輸送,所述面皮撲好粉的上層朝下鋪設在第二輸送帶621上,所述面皮未撲粉的下層朝上,經過下層撲粉箱611進行下層撲粉。
滾壓裝置200和分切裝置300布置在第一輸送帶620上,面皮先經過滾壓裝置200和分切裝置300作用,再通過第一輸送帶620輸送至下層撲粉箱。
本實施例的上層撲粉箱610上設置有可放置橫桿的支架700。
所述餛飩皮切制機還包括滾壓裝置200和撲粉裝置,滾壓裝置200和撲粉裝置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滾壓裝置200在分切裝置300的上方。所述撲粉裝置包括上層撲粉箱610、下層撲粉箱611和第一輸送帶620和第二輸送帶621,第一輸送帶620和第二輸送帶621的傳輸方向相反。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施例的自動化程度,本實施例還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增設光電開關傳感器,通過監測面皮的行進位置繼而觸發相應部件的啟閉。
當然了,各個工作部件上進行的工序可以通過位置的設置利用重力作用進行銜接,也可以加設引導面皮流向的牽引裝置達到這種作用,可以作用的工序如滾壓裝置和分切裝置的工序銜接,撲粉裝置和第一面皮托盤的工序銜接。
示例性的,所述餛飩面皮機由分隔開的面皮成型裝置和餛飩皮切割裝置構成。
所述機架包括第一機架100和第二機架100′,滾壓裝置200及分切裝置300通過支撐架210固定在第一機架100上。
所述面皮成型裝置由第一機架100、滾壓裝置200、分切裝置300、支撐架210、所述撲粉裝置、第一面皮托盤400、支架700、往復推拉機構430、第一輸送帶620、第二輸送帶621組合構成。第一輸送帶620、第二輸送帶621及往復推拉機構430由上至下的布置在第一機架100上,第一輸送帶620上沿其運輸方向上依次設置有上層撲粉箱610、支撐架210,第二輸送帶621上設置有下層撲粉箱611。其中,往復推拉機構430包括:直接驅動第一面皮托盤400運動的推拉氣缸431、以及供第一面板托架行走的托架軌道432。
所述餛飩皮切割裝置由第二機架100′、驅動裝置430′、切段機構500組合構成。驅動裝置430′和切段機構500均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100′上。所述驅動裝置430′包括直接驅動所述第二面皮托盤400′的驅動氣缸431′以及供所述第一面板托架行走的托架軌道432′。
示例性的,本實施例的餛飩皮切制機的主要應用過程如下:
操作者將經初步壓制的面坯卷掛設在面皮成型裝置1的支架700上,將面坯的一端手動牽拉至滾壓裝置200;而后經分切裝置300沿其行進方向切段成平行的至少兩段面皮。面皮通過反向布置的第一輸送帶620和第二輸送帶621依次經過上層撲粉箱610和下層撲粉箱611進行雙層撲粉,在豎直方向上掉落,鋪設在往復運動的面板420上,形狀為往復層疊狀。
完成一個階段的面坯卷的滾壓、分切和撲粉,并全部鋪設在面板420上后,面板420移動至第二面板托架410′上,通過往復運動的面皮切刀510的切割,制備完成餛飩皮。
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均可根據需要自由組合。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