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糊化設備,特指一種米粉糊化裝置。
背景技術:
淀粉粒在適當溫度下在水中溶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的作用稱為糊化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糊化機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大多只具有攪拌功能,且其作為食品生產設備,糊化腔沒有頂蓋無法滿足國家食品生產衛生標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米粉糊化裝置,以結合擠壓、加熱及糊化為一體,滿足整個糊化工藝流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米粉糊化裝置,主要包括糊化腔、擠壓機,擠壓機的擠出口插入糊化腔中,所述糊化腔中具有進水管插入,糊化腔頂部中間設有橫梁,電機固定于橫梁上方,糊化腔中的攪拌機構由電機驅動,其中,于橫梁兩側設有活動蓋體,橫梁下方設有槽腔,兩活動蓋體合攏時在槽腔中疊放。
上述方案中,糊化腔底部連接出料管,且連接處設有開關閥。
進一步的,活動蓋體開有與擠出口相契合的第一開口。
進一步的,活動蓋體還開設有與進水管相契合的第二開口。
上述方案中,攪拌機構呈半圓弧形,其中間設有若干攪拌葉,兩側分布有若干豎桿。
進一步的,糊化腔下方固定有支撐腳。
進一步的,擠壓機上方設有進料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料物從擠壓機中進行擠壓、加熱,擠壓出的漿料進入糊化腔中進行攪拌,淀粉最后解體,淀粉分子全部進入溶液,其效率高,性能穩定;且糊化腔上的活動蓋體可保證糊化過程不被污染,符合食品生產衛生標準。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審查委員能對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進一步了解,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所示,系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米粉糊化裝置,主要包括糊化腔1、擠壓機2,擠壓機2的擠出口21插入糊化腔1中,所述擠壓機2上方設有進料斗22。所述糊化腔1中具有進水管7插入,以便補充水份,糊化腔1頂部中間設有橫梁3,電機4固定于橫梁3上方,糊化腔1中的攪拌機構11由電機4驅動,所述糊化腔1下方固定有支撐腳8。其中,于橫梁3兩側設有活動蓋體5,橫梁3下方設有槽腔31,糊化過程中,兩活動蓋體5打開,覆蓋糊化腔1頂部;糊化結束后或維修檢查時,兩活動蓋體5可合攏,在槽腔31中疊放;糊化腔1底部連接出料管6,且連接處設有開關閥61,出料管6還可連接水泵,可定時定量出料。
上述活動蓋體5開有與擠出口21相契合的第一開口51、與進水管7相契合的第二開口52,避免活動蓋體5覆蓋糊化腔1頂部時受擠出口21與進水管7的阻礙。
上述攪拌機構11呈半圓弧形,其中間設有若干攪拌葉10,兩側分布有若干豎桿,由于糊化腔1中心料液與腔壁料液的阻力不同,故攪拌葉10主要針對糊化腔1中心料液的阻力大而設置,使其攪拌均勻,效率高。
當然,以上圖示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故,凡是在本實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變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