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飲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健白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質量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保健意識也逐步增強,茶類保健產品的開發利用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研究結果證明,飲茶可以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具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目前各種茶食品的品種較多,以茶飲料為主,口味較為單,功能單一,營養成分較少。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采摘后,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傳統白茶的制備工藝雖然簡單,但是存在耗時較長,制備出的白茶口感比較單一、不具備保健功效的問題,為此,本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研究通過改進傳統白茶的加工工藝,為廣大的愛茶人士提供了一種具有獨特口感的保健白茶的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保健白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白茶產品質量高,同時具有保健功效;通過本方法制備出的白茶不僅能夠保持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在不破壞白茶原有風味的同時,大幅度的縮短其加工時間,提高了經濟效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保健白茶,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70~80份、紫蘇5~10份、桑椹3~6份、茯苓5~10份。
優選地,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70份、紫蘇10份、桑椹6份、茯苓10份。
較優選地,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80份、紫蘇5份、桑椹3份、茯苓5份。
更優選地,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75份、紫蘇7份、桑椹4份、茯苓8份。
一種制作本發明所述保健白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提取:按重量份稱取紫蘇、桑椹和茯苓,分別加入其自身重量6-10倍的水,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3-5分鐘,過濾,分別得到紫蘇提取液、桑椹提取液和茯苓提取液;
(2)鮮葉采摘:采摘凌云白毫茶鮮葉,鮮葉采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作為原料備用;
(3)晾青:將新鮮采摘的凌云白毫茶葉按重量份稱好,置于室內,攤放在工具上,將紫蘇提取液均勻噴霧到茶葉上,攤放時間為1-2小時;
(4)搖青:將晾青后的茶葉采用搖青機進行搖青,邊搖邊噴入桑椹提取液,歷時3-5分鐘;
(5)烘干:將茯苓提取液噴霧到搖青后的茶葉上烘干,初烘溫度為90-100℃,烘干時間為10分鐘;18-20℃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100-120℃,烘干時間為60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晾青的室內溫度為25-3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5)中,初烘溫度為90℃,攤涼溫度為18℃,復烘溫度為110℃。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在晾青階段,噴灑紫蘇提取液,紫蘇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加快茶葉兒茶素氧化的進程,激化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蛋白質水解酶類催化能力,促進游離氨基酸的累積;能夠縮短白茶的晾青時間,一方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過長的晾青時間對白茶品質造成不利影響。
在搖青階段,噴入桑椹提取液,桑椹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有利于兒茶素初級氧化產物與游離氨基酸生成芳香物質;
在烘干階段,噴入茯苓提取液,茯苓提取液中的水溶性多糖與氨基酸作用,生成色澤悅目并具花香的物質,形成了獨特的香氣;同時加入的茯苓具有溫腎的功效,可以化解凌云白毫茶喝多傷腎的副作用;
本發明的茶葉在飲用過程中,還發現其具有顯著的治療偏頭痛的功效。
(2)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飲用方便,易于攜帶,可做為養生保健的飲品。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保健白茶,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70份、紫蘇10份、桑椹6份、茯苓10份。
一種制作本發明所述保健白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提取:按重量份稱取紫蘇、桑椹和茯苓,分別加入其自身重量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3-5分鐘,過濾,分別得到紫蘇提取液、桑椹提取液和茯苓提取液;
(2)鮮葉采摘:采摘凌云白毫茶鮮葉,鮮葉采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作為原料備用;
(3)晾青:將新鮮采摘的凌云白毫茶葉按重量份稱好,置于室內,室內溫度為25-30℃,茶葉攤放在工具上,將紫蘇提取液均勻噴霧到茶葉上,攤放時間為1小時;
(4)搖青:將晾青后的茶葉采用搖青機進行搖青,邊搖邊噴入桑椹提取液,歷時3分鐘;
(5)烘干:將茯苓提取液噴霧到搖青后的茶葉上烘干,初烘溫度為90℃,烘干時間為10分鐘;18℃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100℃,烘干時間為60分鐘。
通過對100名偏頭痛患者的一個療程的治療表明,該保健白茶能有效治療偏頭痛。
療效標準:參照《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擬定,顯效(近期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腦血流圖恢復正常,隨訪半年以上未復發;有效:頭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伴隨癥狀基本消失,腦血流圖檢查有好轉;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腦血流圖檢查均無改善。
患者服用本發明的保健白茶,每日3次,每次5克泡水飲用,7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8%,治愈率達到85%,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實施例2
一種保健白茶,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80份、紫蘇5份、桑椹3份、茯苓5份。
一種制作本發明所述保健白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提取:按重量份稱取紫蘇、桑椹和茯苓,分別加入其自身重量10倍的水,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3-5分鐘,過濾,分別得到紫蘇提取液、桑椹提取液和茯苓提取液;
(2)鮮葉采摘:采摘凌云白毫茶鮮葉,鮮葉采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作為原料備用;
(3)晾青:將新鮮采摘的凌云白毫茶葉按重量份稱好,置于室內,室內溫度為25-30℃,茶葉攤放在工具上,將紫蘇提取液均勻噴霧到茶葉上,攤放時間為2小時;
(4)搖青:將晾青后的茶葉采用搖青機進行搖青,邊搖邊噴入桑椹提取液,歷時5分鐘;
(5)烘干:將茯苓提取液噴霧到搖青后的茶葉上烘干,初烘溫度為100℃,烘干時間為10分鐘;20℃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120℃,烘干時間為60分鐘。
通過對100名偏頭痛患者的一個療程的治療表明,該保健白茶能有效治療偏頭痛。
療效標準:參照《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擬定,顯效(近期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腦血流圖恢復正常,隨訪半年以上未復發;有效:頭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伴隨癥狀基本消失,腦血流圖檢查有好轉;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腦血流圖檢查均無改善。
患者服用本發明的保健白茶,每日3次,每次5克泡水飲用,7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6%,治愈率達到89%,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實施例3
一種保健白茶,以重量份計,由如下原料制成:
凌云白毫茶鮮葉75份、紫蘇7份、桑椹4份、茯苓8份。
一種制作本發明所述保健白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提取:按重量份稱取紫蘇、桑椹和茯苓,分別加入其自身重量8倍的水,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3-5分鐘,過濾,分別得到紫蘇提取液、桑椹提取液和茯苓提取液;
(2)鮮葉采摘:采摘凌云白毫茶鮮葉,鮮葉采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或一芽二、三葉,作為原料備用;
(3)晾青:將新鮮采摘的凌云白毫茶葉按重量份稱好,置于室內,室內溫度為25-30℃,茶葉攤放在工具上,將紫蘇提取液均勻噴霧到茶葉上,攤放時間為1.5小時;
(4)搖青:將晾青后的茶葉采用搖青機進行搖青,邊搖邊噴入桑椹提取液,歷時4分鐘;
(5)烘干:將茯苓提取液噴霧到搖青后的茶葉上烘干,初烘溫度為95℃,烘干時間為10分鐘;19℃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110℃,烘干時間為60分鐘。
通過對100名偏頭痛患者的一個療程的治療表明,該保健白茶能有效治療偏頭痛。
療效標準:參照《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擬定,顯效(近期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腦血流圖恢復正常,隨訪半年以上未復發;有效:頭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伴隨癥狀基本消失,腦血流圖檢查有好轉;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腦血流圖檢查均無改善。
患者服用本發明的保健白茶,每日3次,每次5克泡水飲用,7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5%,治愈率達到83%,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上述3個實施例所得到的保健白茶與傳統白茶工藝得到的白茶進行對比,具體感官品質見下表1。
表1不同處理所得保健白茶的感官品質
注:對照為由凌云白毫茶經傳統生產工藝所制
表2本發明與傳統工藝生化成分分析比較表
從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的一種保健白茶泡服時帶有花香,而傳統生產工藝所制的茶餅只帶有毫香。
從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的一種保健白茶,以傳統工藝比較,可使得利于白茶鮮爽甜醇品質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更高;茶多酚含量適中,過高則易苦澀、過低則滋味平淡;咖啡堿因性質較為穩定,在各種制茶方式下變化不大。總體而言,本發明的白茶品質更優。
在保健功效方面,100名偏頭痛患者用傳統工藝所制的白茶試飲,每日3次,每次5克泡水飲用,7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只有50%,治愈率為0%,說明本發明通過加入紫蘇提取液、桑椹提取液和茯苓提取液成分后,保健功效顯著。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