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和系統與流程

文檔序號:11489671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畜禽養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受到關注,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資料顯示,在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畜禽養殖業cod排放產量已經占農業污染源總量的96%,成為污染源之首。畜禽養殖產生的惡臭和有害氣體會污染空氣,排放的糞污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等,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水質惡化,破壞生態環境,甚至會導致傳染病的發生。

隨著我國養豬業的快速發展和豬群規模的不斷擴大,豬糞尿的排放量也在急劇增加,若處理不當,一是影響水質,由于豬糞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溶氧,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例如自來水的水源遭受豬糞尿廢水的污染時,水中會夾帶有臭味,影響人們的飲用;二是會妨害環境衛生,由于豬糞尿會發出刺鼻的臭味,容易滋生蚊蠅,嚴重影響了鄰近社區的居住環境品質,有害健康;三是易造成疾病傳播,由于豬糞尿中往往夾帶有大量的致病菌,若未處理而直接引用于農作物灌溉或徑直排入河流,則存在著極大的疾病傳播隱患。

廣東是生豬消費大省,其養豬業發達,規模化程度在國內也屈指可數。據廣東統計信息網報道的數據,廣東省2014年全年生豬出欄量達3790萬頭,2015年前3季度的生豬出欄量也有2540萬頭,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養殖生產的污染排放問題。進一步地,受工業化進程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廣東發達地區的畜禽養殖業還開始逐漸向粵西、粵北和粵東轉移。如韶關市2010年豬出欄量為158萬頭,至2014年增至167萬頭,年均增長2萬頭。

廣東省粵西北內陸山區多為珠江流域中上游的水源地,生態環境優良、農業資源豐富,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但這些山區地區存在著養殖技術落后的現狀,養殖業大多為散戶形式、生產方式粗放、規模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簡單的復合立體水產養殖模式,例如“豬-魚”立體養殖或“畜-禽-魚”立體養殖,養殖廢棄物常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池塘和山塘。簡單、粗放的養殖方式不可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了生態壓力,既對河流、水源造成了污染,亦影響了養殖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并且簡單處理后的排泄物產生的惡臭氣體,對周邊環境也造成污染,水源地保護任務艱巨。



技術實現要素:

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排泄物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廢液和固體廢棄物,所述廢液經復合微生物制劑處理后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所述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所述種植得到的皇竹草或象草用于畜禽或魚類養殖,其中,所使用的復合微生物制劑主要由以重量百分比計的70%-80%莢膜紅細菌、5%-20%球形細菌以及5%-15%膠質紅假單胞菌組成。

本發明的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特別適用于畜禽養殖中使用,例如山區生豬養殖。通過將本發明的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在廣東省粵西北內陸山區推廣使用,顯著保護其生態環境。

優選的,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主要由以重量百分比計的75%莢膜紅細菌、15%球形細菌以及10%膠質紅假單胞菌組成。

優選的,所述種植的所述皇竹草或象草生長至120-150厘米時,用于畜禽或魚類養殖。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皇竹草或者象草生長至120-150厘米時,切成3-5厘米的長度,飼喂畜禽或者魚類。

優選的,所述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的步驟包括:將固體廢棄物堆起,待固體廢棄物變成棕褐色(約15-20天)并且無臭味后,放入蚯蚓或者蠅蛆養殖。

優選的,所述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時,還調節ph值為6.5-7.5,例如7。

優選額,所述調節ph值的調節劑為生石灰。

優選的,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處理后的廢液再加水稀釋,然后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所述稀釋的體積倍數比為廢液:水為1:3-5。

優選的,所述稀釋用水為河水或者池塘水。

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處理后的廢液經過稀釋,營養物質適當,更有利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

優選的,將所述廢液或所述處理后的廢液采用滴灌方式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者象草。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將所述廢液或處理后的廢液經水泵抽取,再采用滴灌方式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者象草。

優選的,所述排泄物包括畜禽的糞、尿以及可選地包括沖洗畜禽的廢水混合物,所述畜禽包括但不限于豬、牛、羊。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排泄物收集單元和固液分離單元,所述固液分離單元分別與廢液處理單元和固體廢棄物運送單元相連,所述廢液處理單元與廢液運送單元相連。

優選的,所述固液分離單元為三級沉淀單元。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三級沉淀單元包括初級沉淀、次級沉淀和三級沉淀結構,每一級結構可以為各種形狀結構,例如為“凹”型結構,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每一級結構為水泥結構,還可以為磚結構。

優選的,所述廢液運送單元包括水泵以及與其連接的滴灌單元。

優選的,所述收集單元包括管道和收集池,所述管道設置于排泄物產生單元和收集池之間。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將排泄物經過生態處理后用于種植牧草,改變了過去養殖廢棄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池塘和山塘的做法,減輕了養殖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同時也保證了養殖的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且廢棄液體經過添加本發明特定的具有協同作用的復合微生物制劑處理,營養物質更容易被牧草吸收的同時,還消除異味,美化了山區的空氣環境,具有很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發明的方法和系統適用于養殖排泄物的處理,操作簡便,功能性強,管理方便,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將排泄物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廢液和固體廢棄物,廢液經微生物處理后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所述種植得到的皇竹草或象草用于畜禽或魚類養殖。

實施例2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將排泄物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廢液和固體廢棄物,廢液經微生物處理后再加入池塘水稀釋,然后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所述種植得到的皇竹草或象草用于畜禽或魚類養殖。

實施例3

一種處理豬排泄物的生態方法:將豬的排泄物(糞、尿以及沖洗豬舍的廢水混合物)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廢液和固體廢棄物,廢液經微生物處理后再加入池塘水稀釋,然后用水泵抽取并采用滴灌方式用于種植皇竹草或象草,固體廢棄物用于養殖蚯蚓或蠅蛆,所述種植得到的皇竹草或象草用于畜禽或魚類養殖。

實施例4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排泄物收集單元和用于固液分離的三級沉淀單元,三級沉淀單元分別與廢液處理單元和固體廢棄物運送單元相連,廢液處理單元與廢液運送單元相連。

實施例5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排泄物收集單元和用于固液分離的三級沉淀單元,三級沉淀單元分別與廢液處理單元和固體廢棄物運送單元相連,廢液處理單元與廢液運送單元相連,三級沉淀單元包括初級沉淀池、次級沉淀池和三級沉淀池,每一級沉淀池都為水泥的“凹”型結構。

實施例6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排泄物收集單元和用于固液分離的三級沉淀單元,三級沉淀單元分別與廢液處理單元和固體廢棄物運送單元相連,廢液處理單元與水泵相連,水泵與滴灌單元相連,三級沉淀單元包括初級沉淀池、次級沉淀池和三級沉淀池,每一級沉淀池都為水泥的“凹”型結構。

實施例7

一種處理排泄物的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管道、收集池和用于固液分離的三級沉淀單元,管道設置于排泄物產生單元或排泄物和收集池之間,三級沉淀單元分別與廢液處理單元和固體廢棄物運送單元相連,廢液處理單元與水泵相連,水泵與滴灌單元相連,三級沉淀單元包括初級沉淀池、次級沉淀池和三級沉淀池,每一級沉淀池都為水泥的“凹”型結構。

上述實施例1-3的生態方法可以選用實施例4-7的系統實現。

試驗例1

采用實施例2的生態方法養殖生豬1000頭左右,養殖場山塘面積約120畝,主要養殖殖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叉尾和三角魴,建立了“豬-草-魚”生態種養新模式,大大地降低了飼料成本,人工配合飼料投放量也可減少60%,在保護水源地、改善水庫生態環境的同時(水庫中養殖水由原來的第5類水變成了3類水),大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約30%,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試驗例2

采用實施例3的生態方法處理,養殖場山塘面積約1600畝,種植優質牧草180畝,養殖模式由以往的豬糞直接下塘養殖羅非魚,轉變為“魚-草-畜”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水庫投喂優質牧草替換部分商品飼料養殖草魚,輔養黑鯇、羅非魚、鯪魚、鯽魚、鳙魚、鰱魚等。轉變養殖模式后水庫水質改善明顯,水源地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養殖魚品質得到大幅提升,經濟效益提高30%,年總產量可達150萬斤以上,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阳谷县| 五原县| 安化县| 保靖县| 吉林省| 清徐县| 巴南区| 蒙城县| 江都市| 理塘县| 肇州县| 宁南县| 吉林市| 光山县| 西城区| 固阳县| 孝昌县| 新晃| 抚远县| 建水县| 铁岭县| 临武县| 广南县| 舒兰市| 苏尼特右旗| 尼木县| 疏勒县| 阿巴嘎旗| 武穴市| 兴安县| 镇原县| 涟源市| 益阳市| 韩城市| 奎屯市| 壶关县| 辽宁省| 大余县| 万年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