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枸杞營養膏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01508閱讀:1153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枸杞營養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調味料,也稱佐料,是指被用來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來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傳統的調味料大多成份單一,例如食鹽、醬油、蠔油、味精等,不僅調味作用單一,食用過多還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病癥的發生,甚至造成肺臟和腎臟的損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食鹽量過多能引起人體多種疾病;《本草綱目》記載食鹽屬石部,“氣味:咸、寒;無毒”,“多食傷肺、喜咳”,“多食令人失色膚黑,損筋力”。西北方人不耐咸,而多壽小病好顏色;東西方人食絕欲咸,而少早多病,便是損人傷肺之效。

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醫認為中藥具有寒、熱、溫、涼的特性反應,影響人體陰陽盛衰或寒熱變化;溫性、熱性藥物具有發散風邪、溫里散寒、補虛助陽、溫經通絡、回陽救逆等作用;寒涼藥物則有疏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熱、解熱毒等作用,并且中藥都有辛、酸、苦、咸五種味道和與人的口感味覺相關的特性。本發明立足于《黃帝內經》“辛散、酸收、甘緩、咸軟”等理論的基礎上不斷補充發揮“凡藥酸者能澀、能收、甘者能補、能潤、能緩,辛者能散、能開、能行、能發,咸者能下、能軟、能堅、能補”的藥理特性,根據每一味藥物的功能作用特點,研發出一種以植物為主的枸杞營養膏,用以替代現有的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不僅使用方便、營養均衡、色味俱佳,而且具有極強的保健功能,從源頭預防和杜絕四高癥及肺臟和腎臟損害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枸杞營養膏及其制備方法,用以替代現有的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減少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的發生,并具有祛火、除濕及補虛等保健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枸杞營養膏。具體地,所述枸杞營養膏按照質量份數包括:枸杞1~20份、黃精1~20份、昆布1~7份、珍珠1~7份、牡蠣1~7份、決明子1~7份、石決明1~7份、草果1~5份、肉豆蔻1~5份、酸棗仁1~4份、山楂1~4份、烏梅1~4份、丁香1~3份、大香1~3份、小茴香1~3份、干姜1~3份、肉桂1~3份、花椒1~3份、高良姜1~3份、黑胡椒1~3份、蓽茇1~3份。

優選地,所述枸杞營養膏按照質量份數包括:枸杞5~15份、黃精5~15份、昆布3~5份、珍珠3~5份、牡蠣3~5份、決明子3~5份、石決明3~5份、丁香2~3份、大香2~3份、小茴香2~3份、干姜2~3份、肉桂2~3份、花椒2~3份、高良姜2~3份、黑胡椒2~3份、蓽茇2~3份、酸棗仁2~3份、山楂2~3份、烏梅2~3份、草果2~3份和肉豆蔻2~3份。

優選地,所述枸杞營養膏按照質量份數包括:枸杞10份、黃精10份、昆布4份、珍珠4份、牡蠣4份、決明子4份、石決明4份、丁香2份、大香2份、小茴香2份、干姜2份、肉桂2份、花椒2份、高良姜2份、黑胡椒2份、蓽茇2份、酸棗仁2份、山楂2份、烏梅2份、草果2份和肉豆蔻2份。

優選地,所述枸杞、黃精為甘味組,用于調和所述枸杞營養膏的甘味。

優選地,所述昆布、珍珠、牡蠣、決明子、石決明為咸味組,用于調和所述枸杞營養膏的咸味。

優選地,所述丁香、大香、小茴香、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黑胡椒、蓽茇為辛味組,用于調和所述枸杞營養膏的辛味。

優選地,所述酸棗仁、山楂、烏梅為酸味組,用于調和所述枸杞營養膏的酸味。

優選地,所述草果、肉豆蔻為芳香組,用于調和所述枸杞營養膏的香味。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枸杞營養膏的制備方法。具體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料)、選取新鮮的枸杞、黃精、昆布、珍珠、牡蠣、決明子、石決明、丁香、大香、小茴香、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黑胡椒、蓽茇、酸棗仁、山楂、烏梅、草果和肉豆蔻,去除雜質;

步驟二(漂洗)、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3~4次;

步驟三(淋干)、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煎煮)、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1~10倍的水,煎煮2~5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澄清)、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2~3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過濾)、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100~200目紗布;

步驟七(濃縮)、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封裝)、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本發明的枸杞營養膏將有補益作用、無毒性、可長服久服,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各位中草藥相互配伍,把來源作用相同、屬性相近的藥物通過配伍歸類,利用指導相須配伍和相使代用的中藥理論體系,該方將藥物的藥性相應分為寒熱二性,根據它們的功能、作用特點,相互配伍、相互制約、相互發揮各自的作用,即抑制了溫熱藥長期應用引起的上火現象,又抑制了寒涼藥物長期作用于人體出現的怕冷癥狀。

本發明所選用中草藥的藥性及藥理如下:

枸杞:味甘,平,無毒,入肝、腎、肺三經。功能主治:滋腎、補肝、明目、潤肺、養血、安神、益智強筋、澤膚駐顏、益精烏發、生津止渴、堅筋耐老、除風、變白、強盛陰道、去疲勞、耐寒暑。用于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膝易軟、遺精不孕、視物不清、眼花耳聾、面色萎黃、須發早白、失眠多夢、牙齒松動、內熱傷津、肺癆久嗽、骨蒸潮熱、慢性肝病之齒衄、外敷治癤腫、燙傷、可常服久服。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枸杞含甜菜堿、枸杞多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1、b2、c、煙酸、銅、錳、硒、鍺等多種無機元素,能促進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促進淋巴因子及其受體表達影響,促進造血、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抗缺氧、抗輻射、抗突變、抗菌、抗腫瘤、降血脂、降血壓。枸杞屬易變質的漿果,在略熟時與清晨或傍晚采收為好,果實成熟隨熟隨采收,過早采收則果肉薄,過遲采收則果肉變黑,黑紫暗肉質發泡,均會影響藥材質量。

黃精:味甘,性平,無毒,歸脾、肺、腎三經。功能主治:滋陰潤肺、補脾益氣。用于脾胃虛弱、陰虛勞嗽、肺燥咳喘、腎虛精虧、消渴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精含多種甾體皂苷、糖類、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緩衰延壽、抗氧化、抗疲勞、降血糖、降血脂、止血、抗炎、抗癌、抗結核,預防青少年近視等作用。

昆布:味咸,性寒,無毒,歸脾、胃、腎三經。功能主治:利水退腫、消痰軟堅。用于癭瘤、瘰疬、腳氣浮腫、水腫、小便不利。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昆布含多糖化合物,褐藻酸鹽、鹽藻依多糖、海帶淀粉、脂多糖、多種氨基酸、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碘、微量元素等,有鎮咳、平喘、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抗腫瘤等作用。

珍珠:味咸、甘,性寒,無毒,歸心、肝二經。功能主治:安神定驚,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于驚悸、癲癇、驚風、肝熱目赤、肝虛目昏、潰瘍不斂、喉痛腐爛、皮膚濕疹。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珍珠含碳酸鈣、硅、銅、鎂等化合物和各種氨基酸,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腫瘤、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

牡蠣:味咸,性寒,無毒,歸肝、腎二經。功能主治: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劍固澀。用于熱邪傷陰、虛風內動、驚癇、痰核腫塊、肝脾腫大、遺精、帶下、崩漏滑脫等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牡蠣含碳酸鈣80%~90%,并含磷酸鈣、氧化鐵及鎂、硅等。鈣鹽能致密毛細血管,降低血管呢滲透性,入胃后與胃酸作用形成可溶性鈣鹽,可吸收調節電解質平衡,對消化道潰瘍、盜汗、失眠、眩暈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決明子:味咸、苦,性寒,無毒,歸肝、大腸二經。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平抑肝陽。用于目赤腫痛、青盲內障、雀目,腸燥便秘,熱結。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決明子除含糖類、蛋白質、脂肪外,還含甾體化合物,大黃酚、大黃素等,還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鋅、錳、銅、鎳、鈷、鉬等,具有調節免疫、抑菌、抗癌、降血壓、調節血脂及明目通便等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石決明:味咸,性寒,無毒,歸肝經。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平肝潛陽。用于肝虛目暗,肝火上炎,陰虛陽亢。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石決明含碳酸鈣90%,多種氨基酸、膽素、硅酸鹽、磷酸鹽等,具有保肝、護肝、耐缺氧、清熱、鎮靜、降血壓、擬交感神經的作用。

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腎三經。功能主治:溫中止痛、降逆散結、溫腎助陽、辟惡去邪、解酒毒、壯陽道、抑陰腫。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嘔吐、胃虛瀉痢、胃氣呃逆、腎陽不足、腎虛陽瘺、腰膝酸冷、妊娠惡阻、外用沾癬、沾痛。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丁香含大量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酚、乙烯丁香油酚,另含4種黃酮衍生物。具有促進消化、止痛的作用,對腸麻痹、腸梗阻、小兒腹瀉、癬疾等癥有效。

大香: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三經。功能主治:溫散下焦、肝腎之寒、理氣開胃、溫暖腰膝、狀關節、止寒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膝痛如刺、脘腹冷痛、嘔吐食少,主治一切冷氣及諸疝癘痛、沉寒痼冷霍亂、陰腫腰痛、濕腳氣、肝經虛火、從左上沖頭面。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大香含揮發油5%,主要成分為茴香醚、茴香醛等,有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腹部疼痛、祛痰、抗菌,升高白細胞等作用。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四經。功能主治:溫腎散寒、暖肝行氣、溫里止痛、理氣和中、開胃進食、善行諸氣。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肋痛膝軟、嘔吐食少、脘腹硬塊、明目祛蠅辟臭。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小茴香含茴香油,主要成分為茴香醚、千茴香酮、茴香醛,對嵌閉性小腸疝、鞘膜積液效果明顯。

干姜:味辛,性熱,無毒,歸脾、胃、心、肺四經。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溫暖脾胃、回陽通脈、輔陽救逆、溫肺化飲、溫脾燥濕。溫經止血、益氣健脾、止痛止瀉,霍亂脹滿、去惡養新。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瀉痢、干嘔吐涎、亡陽氣厥、形寒背冷、咳嗽氣喘、痰多清稀。虛寒出血、便血崩漏吐血不止。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干姜含揮發油2%,主要成分為姜醇、姜烯、芳香醇、姜辣素、姜酮等。能刺激消化道,使腸蠕動增加,有興奮神經中樞作用,可抗菌殺滴蟲。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脾、腎、心、肝四經。功能主治:益陽消陰、溫胃暖脾、散寒止痛、溫煦氣血、通行脈絡、托里外生、溫運陽氣、鼓舞氣血、善調冷氣、助陽走下、溫補命火。用于下元虛冷、命門頭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尿頻、腎陽不足、寒濕便溏、脘腹寒痛、虛寒泄瀉、月經失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瘡瘍久潰、陰疽不潰、久潰不劍、霍亂轉筋、寒疝冷痛。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肉桂含揮發油2%,主要成分為桂皮醛、乙酸桂皮脂、乙酸苯丙酯、微量生物素等,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能促進唾液及胃液分泌,能除內臟平滑肌痙攣、增強消化功能,抗心肌缺血、抗菌、抗輻射,升高白細胞,對銀屑病、蕁麻疹有效。

花椒:味辛,性溫,歸脾、經、腎三經。功能主治:能散里寒、溫中止痛、驅殺蛔蟲、驅散寒飲、止瀉止癢、入肺散寒、入脾祛濕、入右腎補火、通三焦。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心胸寒痛、嘔不能飲、邪氣咳逆、肺腎虛寒、腰痛咳喘、足冷如冰、蛔蟲腹痛、蛔厥梗阻,陰癢禿瘡。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花椒含揮發油、檸檬烯、枯醇、甾醇、不飽和有機酸、香柑內酯、苯甲酸、香葉柑和生物堿,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能增強腸蠕動,具有抗菌、抗毒、回乳的功能。

高良姜:味辛,性熱,歸脾、胃二經。功能主治:溫脾暖胃、散濕止痛、利溫去邪、辛熱走散、活血行瘀、除沉寒冷。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心腹絞痛、寒疝痛疼、噫逆胃寒、胃中冷逆、霍亂腹痛、氣怒寒塞、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心胃暴病,傷食生冷。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高良姜含揮發油1%,主要成分桂皮酸甲醋、丁香油酚、蒎烯、蓽澄茄烯等,揮發油有芳香健脾作用,可興奮腸管,對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黑胡椒:味辛,性熱,無毒,歸胃、大腸二經。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散熱、止瀉、下氣去痰、增進食欲、化滯祛毒、補火益元。用于脘腹冷痛、胃腸虛寒、反胃嘔吐、食欲不振、寒邪泄痢、寒濕吐水。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胡椒含胡椒堿約5~9%及胡椒新堿,又含揮發油,油中含向日葵素,二氫葛縷醇,氧化石竹烯等成分,胡椒堿及其衍生物抗癇靈有廣譜抗癲癇作用,能對抗電激、藥物及“聽源性”所致的驚厥。對原發性和外傷性癲癇療效較好,總有效率95.9%,外用治療小兒腹瀉效果明顯。

蓽茇:味辛,性溫,歸胃、大腸二經。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煞腥、消食、補腳。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凝氣滯、反胃吞酸、食欲不振、腸鳴泄瀉、心腹冷痛、嘔逆霍亂、虛寒陰疝。所見之痛,中滿痞塞。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蓽茇含胡椒堿、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烯及芝麻素等,具有抗菌、抗驚厥、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常服可有全身溫暖感。

酸棗仁:味酸、甘、平、性平,無毒,心、肝二經。功能主治:養心安神、劍汗。用于血虛、心煩、失眠、體虛自汗、盜汗、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治肝病、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酸棗仁含三萜美、黃酮類、和生物堿類等,還含有其它阿魏酸、胡蘿卜素、脂肪油32%、揮發油、氨基酸、谷甾醇、活性物質、植物甾醇、維生素c,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等作用。

山楂:味甘,酸,性微溫,歸脾、胃、肝三經。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驅蟲。用于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證,胃脘賬滿,瀉痢腹痛,淤血經閉,產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山楂含山楂含黃酮類化合物、脂苷類、脂肪酶、糖類、維生素c、核黃素及鈣、磷、鐵等有效成分,有強心、擴張血管、增強冠脈流量等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及高脂血癥有效,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能。

烏梅:味酸,性平,無毒,歸肝、脾、肺、大腸四經。功能主治:劍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安蛔止腹痛。用于肺虛久咳不止、大腸滑脫、久瀉久痢、津少口干消渴煩悶、瀉痢煩渴、蛔蟲引起脘腹脹痛、膽道蛔蟲癥、婦科崩漏下血癥、外敷治療瘡毒及胬肉起。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烏梅含杞椽酸、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齊墩果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對胃腸道易患病毒性肝炎、內痔腹瀉有效,能提高免疫力、抗病原微生物、抗癌。

草果:味辛,性溫,無毒,歸脾、胃二經。功能主治:燥濕、溫中散寒、截瘧、祛惡止嘔、定霍亂、消酒毒。用于肝胃虛寒、濕滯腹痛、嘔吐泄瀉、寒濕瘧疾、霧露陰濕瘴疫。陰霾濕濁所致瘴瘧。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草果含揮發油3%,主要成分壬醛、芳香醇、樟腦、草果酮、桉油素及橙花椒醇等,有興奮腸道的作用。

肉豆蔻:味辛,性溫,無毒,歸脾、胃、大腸三經。功能主治:溫中澀腸,行氣消食,主虛瀉,冷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用于脾腎虛弱,大便不實,飲食不思,脾胃虛滑,脾臟久冷,瀉痢日久,休息痢羸瘦。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肉豆蔻含揮發油6%,主要成分肉豆醚、丁香酚等,有鎮靜、抗腫瘤、抗炎等作用,肉豆蔻油對腸胃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少量能促進胃液分泌及腸蠕動。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枸杞營養膏根據多味天然中草藥的藥性及寒與熱的特性,合理配伍,既能相互協同,互相補益,又相互拮抗,從而達到多味中藥之間相互監制其性味,有祛火、除濕及補虛等保健功能,可以替代現有的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預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的發生。

另外,本發明的枸杞營養膏,利用傳統的醫藥制藥技術制成,具有材料易于取得,制備方法簡單,低成本的特點,其制備得到的枸杞營養膏藥性平和、可長用久用、常期應用、安全性高,即使超量食用對人體也無明顯損害。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枸杞營養膏,按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選料)、選取新鮮的枸杞10份、黃精10份、昆布4份、珍珠4份、牡蠣4份、決明子4份、石決明4份、丁香2份、大香2份、小茴香2份、干姜2份、肉桂2份、花椒2份、高良姜2份、黑胡椒2份、蓽茇2份、酸棗仁2份、山楂2份、烏梅2份、草果2份和肉豆蔻2份,去除雜質;

步驟二(漂洗)、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3次;

步驟三(淋干)、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煎煮)、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8倍的水,煎煮4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澄清)、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3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過濾)、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200目紗布;

步驟七(濃縮)、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封裝)、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枸杞營養膏,按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選取新鮮的枸杞5份、黃精1份、昆布7份、珍珠1份、牡蠣5份、決明子3份、石決明3份、丁香3份、大香2份、小茴香2份、干姜1份、肉桂1份、花椒3份、高良姜1份、黑胡椒3份、蓽茇1份、酸棗仁2份、山楂2份、烏梅1份、草果1份和肉豆蔻3份,去除雜質;

步驟二、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4次;

步驟三、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1倍的水,煎煮2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2.5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120目紗布;

步驟七、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枸杞營養膏,按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選取新鮮的枸杞20份、黃精5份、昆布3份、珍珠7份、牡蠣1份、決明子5份、石決明5份、丁香1份、大香1份、小茴香1份、干姜3份、肉桂3份、花椒2份、高良姜2份、黑胡椒2份、蓽茇3份、酸棗仁3份、山楂3份、烏梅3份、草果3份和肉豆蔻1份,去除雜質;

步驟二、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3次;

步驟三、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4倍的水,煎煮5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3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160目紗布;

步驟七、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枸杞營養膏,按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選取新鮮的枸杞15份、黃精15份、昆布5份、珍珠份、牡蠣3份、決明子1份、石決明7份、丁香3份、大香3份、小茴香2份、干姜2份、肉桂3份、花椒3份、高良姜3份、黑胡椒2份、蓽茇3份、酸棗仁1份、山楂1份、烏梅2份、草果3份和肉豆蔻3份,去除雜質;

步驟二、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4次;

步驟三、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2倍的水,煎煮3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2.5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100目紗布;

步驟七、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枸杞營養膏,按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選取新鮮的枸杞1份、黃精20份、昆布1份、珍珠5份、牡蠣7份、決明子7份、石決明1份、丁香2份、大香3份、小茴香3份、干姜2份、肉桂2份、花椒3份、高良姜1份、黑胡椒1份、蓽茇3份、酸棗仁2份、山楂2份、烏梅1份、草果3份和肉豆蔻2份,去除雜質;

步驟二、將除雜后的上述原料轉移至清水中漂洗3次;

步驟三、將經過步驟二漂洗的原料水分充分淋干;

步驟四、將充分淋干的原料置入煎鍋,加入原料質量10倍的水,煎煮1.5h,制得煎煮混合液;

步驟五、將步驟四中的煎煮混合液轉移至容器中靜置2h,制得澄清煎煮液;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的澄清煎煮液過180目紗布;

步驟七、將過濾后的煎煮液,轉移至濃縮罐中進行濃縮,濃縮至半流體狀(用攪棒提起有掛旗現象或滴水成珠時),即制得枸杞營養膏;

步驟八、將步驟八中的枸杞營養膏進行承重、分裝,殺菌后密封。

本發明實施例1~5制備得到的枸杞營養膏,味:辛、甘、酸、堿;性:平、溫,無毒;歸經:心經、肝經、脾經、腎經、肺經、胃經、膽經、大腸經、小腸經、膀胱經;用法:生活中無論做什么菜肴,將此產品兌入即可,如果制做面食,待面和各種蔬菜煮熟后加入適量的枸杞營養膏即可,烹制各種菜肴時,不用添加食鹽、各種醬油、各種味精等一切調味品,只放適量枸杞營養膏即可食用,使用方便,色味俱佳;適宜人群:無論男女老幼皆宜,根據個人口味輕重不同可適當調節用量,逐步改善個別食鹽量超標,口味過重人群;不良反應:暫未發現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禁忌:暫無禁忌;過敏:暫未發現;貯存:玻璃容器瓷器、陶罐盛裝比較好,貯存為2年。

其中,本發明用藥禁忌方面:從配伍禁忌、妊娠用藥禁忌到飲食禁忌都對組方進行了長期科學、合理、正確的對比實驗和研究。通過三年對100個家庭近500人的應用實驗得知均未發現各種不適反應,(如消化不良、胃腸刺激或助陽、助熱、助散、上火、迫冷等不適反應),也未出現血壓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弊端。

本發明中諸藥都具有辛、甘、酸、咸、芳香五種與味相關的特性。五味的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一書中,即有“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之說。藥味的作用:歷代醫家在《黃帝內經》“辛散、酸收、甘緩、咸軟”等理論的基礎上不斷補充發揮“凡藥酸者能澀、能收、甘者能補、能潤、能緩,辛者能散、能開、能行、能發,咸者能下、能軟、能堅、能補”。

辛味能促進人體陽氣推動津液運行以敷布周身、扶腎陽以蒸化津液、濡潤機體,是蒸液化津以資化源等功能的概括。長期應用使濕濁化、脾胃健、腠理開;

酸味則有收劍固澀、縮尿、止帶、止血、止汗等制止人體陰液滑脫的作用,能劍肺、止咳、斂心安神、生津潤燥、增進飲食;

咸味能下、能軟堅、能散結、能入腎、能補腎、能入血、能壯陽、能益精,添人體氣力,壯人體精神。咸味藥能抗凝血、抗癌、抗結締組織增生。咸味藥能鎮靜、抗驚厥。咸味藥物的作用還能促進利尿,增加小便排泄量;

甘味藥能補益人體氣血陰陽、扶助人體正氣,振奮人體臟腑功能、調和人體中焦,保護和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使藥物之間功能協調、改善味道等作用;

本發明的枸杞營養膏,根據性味口感和實際效果,進行配伍組成的藥味的定性、藥性的定向,以及歸經的定位,把來源作用相同、屬性相近的藥物通過配伍歸類,利用指導相須配伍和相使代用的中藥理論體系,使各位中藥既能相互協同,互相補益,又相互拮抗,達到多味中藥之間相互監制其性味,即抑制了溫熱藥長期應用引起的上火現象,又抑制了寒涼藥物長期作用于人體出現的怕冷癥狀,用以替代現有的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對促進調味料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蒲城县| 平谷区| 神木县| 大关县| 普定县| 措勤县| 光山县| 长武县| 含山县| 耿马| 宜川县| 临潭县| 松溪县| 双柏县| 罗甸县| 太仆寺旗| 榕江县| 台北市| 集贤县| 南部县| 曲沃县| 鱼台县| 密云县| 阳原县| 仙居县| 南江县| 桃园县| 镇宁| 公主岭市| 濮阳县| 广宗县| 闸北区| 夏邑县| 永兴县| 汉源县| 连平县| 砚山县| 武功县| 崇州市|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