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飼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人工養(yǎng)殖豬的過程中,仔豬斷奶后正處于身體迅速發(fā)育的生長階段,其生理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其消化及免疫能力較弱;在早期斷奶仔豬通常會減少采食量,而采食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斷奶應激造成的生理異常,因此,早期斷奶的仔豬,對飼料有特殊的要求,如果使用的仔豬飼料配方不科學,則往往容易引起仔豬的消化障礙、食物消化率低、胃腸道負擔過重而引發(fā)下痢,從而導致仔豬的身體發(fā)育不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20~40目,加入5~7倍水量煮60~9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4~6倍水量煮30~6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4~26: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00~25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40~50℃,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20~30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為膨化大豆200~300份、魚粉40~60份、蛋清粉20~30份、腸膜蛋白粉20~30份、血漿蛋白粉20~30份;所述纖維為小麥麩40~60份;所述油脂為椰子油1~5份、花生油2~6份、玉米油3~7份、魚油2~5份;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0.3~0.8份、棉子糖3~5份;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2~6份、乳酸乙酯1~3份、牛奶10~20份、甘草5~10份;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1~5份、檸檬酸2~4份、乳酸0.1~1份;所述骨粉為15~30份;所述乳酸鈣為5~15份。
所述蛋白原料以重量份計為膨化大豆280份、魚粉55份、蛋清粉26份、腸膜蛋白粉25份、血漿蛋白粉20份;所述纖維為小麥麩55份;所述油脂為椰子油3份、花生油4份、玉米油6份、魚油4份;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0.7份、棉子糖4份;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4份、乳酸乙酯2份、牛奶18份、甘草6份;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3份、檸檬酸2份、乳酸0.8份;所述骨粉為20份;所述乳酸鈣為13份。
所述步驟(1)預混料接種發(fā)酵菌劑,并在40~45℃環(huán)境中發(fā)酵5~7d。
所述發(fā)酵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按照1:(30~45)的重量配比混勻。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15~20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600~900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20~30份、小槐花5~10份、桑葉3~8份、刺五加5~10份、夏枯草12~16份、牛膝15~20份、茯苓2~5份、車前草1~3份、三七4~8份。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通過制備預混料、煮制、混合、造粒四個步驟完成仔豬飼料的制備,通過合理的搭配營養(yǎng)物質(zhì),并添加中藥組分,再結合本發(fā)明工藝,使得原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充分溶出,提高的物質(zhì)的利用率,制成的產(chǎn)品能夠促進仔豬的生長發(fā)育,提高仔豬的免疫能力,降低仔豬腹瀉的情況,并且該飼料的適口性好,營養(yǎng)全面,消化吸收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核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20目,加入5倍水量煮6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4倍水量煮3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4: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0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40℃,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20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為膨化大豆2000g、魚粉400g、蛋清粉200g、腸膜蛋白粉200g、血漿蛋白粉200g;所述纖維為小麥麩400g;所述油脂為椰子油10g、花生油20g、玉米油30g、魚油20g;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3g、棉子糖30g;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20g、乳酸乙酯10g、牛奶100g、甘草50g;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10g、檸檬酸20g、乳酸1g;所述骨粉為150g;所述乳酸鈣為50g。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15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600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200g、小槐花50g、桑葉30g、刺五加50g、夏枯草120g、牛膝150g、茯苓20g、車前草10g、三七40g。
實施例2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40目,加入7倍水量煮9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6倍水量煮6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6: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5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50℃,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30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為膨化大豆3000g、魚粉600g、蛋清粉300g、腸膜蛋白粉300g、血漿蛋白粉300g;所述纖維為小麥麩600g;所述油脂為椰子油50g、花生油60g、玉米油70g、魚油50g;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8g、棉子糖50g;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60g、乳酸乙酯30g、牛奶200g、甘草100g;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50g、檸檬酸40g、乳酸10g;所述骨粉為300g;所述乳酸鈣為150g。
所述步驟(1)預混料接種發(fā)酵菌劑,并在40℃環(huán)境中發(fā)酵5d。
所述發(fā)酵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按照1:45的重量配比混勻。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20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900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300g、小槐花100g、桑葉80g、刺五加100g、夏枯草160g、牛膝200g、茯苓50g、車前草30g、三七80g。
實施例3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30目,加入6倍水量煮8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5倍水量煮6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5: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2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47℃,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28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以重量份計為膨化大豆2800g、魚粉550g、蛋清粉260g、腸膜蛋白粉250g、血漿蛋白粉200g;所述纖維為小麥麩550g;所述油脂為椰子油30g、花生油40g、玉米油60g、魚油40g;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7g、棉子糖40g;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40g、乳酸乙酯20g、牛奶180g、甘草60g;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30g、檸檬酸20g、乳酸8g;所述骨粉為200g;所述乳酸鈣為130g。
所述步驟(1)預混料接種發(fā)酵菌劑,并在42℃環(huán)境中發(fā)酵7d。
所述發(fā)酵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按照1:40的重量配比混勻。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15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850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250g、小槐花70g、桑葉60g、刺五加40g、夏枯草80g、牛膝170g、茯苓40g、車前草20g、三七60g。
試驗例4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40目,加入5倍水量煮7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4倍水量煮5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6: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4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48℃,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22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為膨化大豆2800g、魚粉420g、蛋清粉270g、腸膜蛋白粉220g、血漿蛋白粉230g;所述纖維為小麥麩450g;所述油脂為椰子油40g、花生油50g、玉米油60g、魚油30g;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7g、棉子糖40g;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50g、乳酸乙酯20g、牛奶150g、甘草8g;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30g、檸檬酸40g、乳酸8g;所述骨粉為240g;所述乳酸鈣為130g。
所述步驟(1)預混料接種發(fā)酵菌劑,并在44℃環(huán)境中發(fā)酵7d。
所述發(fā)酵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按照1:38的重量配比混勻。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15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725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280g、小槐花50g、桑葉80g、刺五加70g、夏枯草130g、牛膝160g、茯苓40g、車前草30g、三七50g。
實施例5
一種仔豬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預混料:將蛋白原料、纖維、油脂、骨粉、乳酸鈣混合攪拌,再加入三分之二重量份的中藥添加劑繼續(xù)攪拌均勻,得預混料;
(2)煮制:將剩余中藥添加劑粉碎至20目,加入6倍水量煮90min,采用三成紗布進行過濾,得第一濾液;濾渣加入6倍水量煮60min,采用三層紗布過濾得第二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得中藥液;
(3)混合:將所得中藥液與調(diào)味劑按照質(zhì)量配比為25:1的重量配比放入轉速為240r/min攪拌機中混勻,得處理后的中藥液;
(4)造粒:取適量純凈水加熱至44℃,加入低聚糖攪拌溶解,再添加步驟(3)處理后的中藥液攪拌成粘稠狀;再加入到步驟(1)預混料中混合,超聲處理29s,添加酸化劑混勻送入造粒機造粒即可。
所述蛋白原料為膨化大豆3000g、魚粉500g、蛋清粉280g、腸膜蛋白粉240g、血漿蛋白粉260g;所述纖維為小麥麩420g;所述油脂為椰子油30g、花生油50g、玉米油60g、魚油40g;所述低聚糖為海藻糖7g、棉子糖50g;所述調(diào)味劑為食鹽40g、乳酸乙酯30g、牛奶120g、甘草90g;所述酸化劑為延胡索酸40g、檸檬酸20g、乳酸3g;所述骨粉為190g;所述乳酸鈣為130g。
所述步驟(1)預混料接種發(fā)酵菌劑,并在41℃環(huán)境中發(fā)酵6d。
所述發(fā)酵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按照1:42的重量配比混勻。
所述超聲處理頻率為18khz。
所述飼料的粒徑為835μm。
所述中藥添加劑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白術220g、小槐花60g、桑葉50g、刺五加70g、夏枯草140g、牛膝180g、茯苓30g、車前草30g、三七60g。
試驗例1
臨床試驗120頭仔豬,隨機分為6組,每組20頭,仔豬均為斷奶階段,其體重均為6.5~7kg,其中實施例組采用本發(fā)明方案制備的仔豬飼料,早晚飼喂一次,對照組采用市場上售賣的“天恒瑞農(nóng)”牌的仔豬飼料,早晚飼喂一次,經(jīng)過為期30d的試驗,結果如下表:
由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采用本發(fā)明方案制備的仔豬飼料能夠促進豬的生長,并且實施例組仔豬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仔豬出現(xiàn)腹瀉的數(shù)量也低于對照組,其中以實施例3方案制備的仔豬飼料效果最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