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方法,特別涉及棗核的加工方法及采用該方法制備的棗核、棗核茶。
背景技術:
紅棗,又名大棗。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補血之功效。紅棗為溫帶作物,適應性強。紅棗素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耐旱、耐澇的特性,是發展節水型林果業的首選良種。
紅棗(干棗)的常見營養成分為:含水量25%-30%、糖50.3%-86.9%(以還原糖為主)、蛋白質2.92%-4.0%、粗脂肪0.2%-0.96%、粗纖維1.6%-3.1%、磷0.09%-1.27%、鉀0.61%-1.05%、鈣0.03%-0.06%、胡蘿卜素0.01mg/100g、核黃索0.04mg/100g、尼克酸0.6mg/100g、硫胺素0.06mg/100g(以上數據困紅棗不同品種而有差異)。紅棗素有“活維生素c丸”之稱,100g鮮棗中維生素c含量高達500-800mg,遠超過于其它果實,是蘋果的70倍-80倍,比柑橘高7倍-10倍,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能。另外,紅棗中維生素p含量更為果蔬之冠,高達:3300mg/100g以上(鮮果),能夠維持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環、促進vc在人體內的積蓄等,是預防與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成分。此外,紅棗中還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幼兒體內不能合成的組氨酸和精氨酸。
據史料記載,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經考古學家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為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并利用。《詩經》已有“八月剝棗”的記載了。《禮記》上有“棗栗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戰國策》有“北有棗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棗在中國北方的重要作用。《韓非子》還記載了秦國饑荒時用棗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間一直視棗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一。棗作為藥用也很早,《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藥籍均有記載,對其養生療病的認識不斷深化。至今,棗都被視為重要滋補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于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
我國是紅棗的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棗生產國。但是,目前我國紅棗產業仍以銷售紅棗為主,紅棗產品加工企業仍處在初級階段。紅棗傳統加工方法是:加工干棗,將采后的紅棗經篩選、清洗、包裝或是將其清洗、烘干、篩選、分級、包裝后進人市場;棗粉,將紅棗去核,烘干后磨成細粉;深加工,即將紅棗中水溶性成分加工成紅棗濃縮汁,紅棗皮渣中果皮加工成紅棗色素。與酸棗核不同,紅棗棗核的藥用價值較低,因此,紅棗的傳統加工方法中,紅棗棗核是沒有食用價值或藥用價值的廢棄物且是容易被人吞咽的帶有尖刺的物體,經常被用于制作活性炭或燒掉,沒有對紅棗的棗核的食用藥用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實現綜合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及采用該方法制備的棗核、棗核茶,實現對紅棗傳統加工的廢棄物棗核的保健價值的利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1.5-6c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剝離采用沖切法,剝離出的棗肉用于加工食品;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即制得成品;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采用本發明工藝處理后的棗核的有益效果如下。
從分利用了紅棗的棗核的營養成分。紅棗的棗核含有含有50%以上的液體蠟,液體蠟中含有豐富的果核含β-谷甾醇、白樺脂酸、熊果酸、沒食子酸甲酯、沒食子酸等,通過炙烤,便于這些有效成分揮發出來吸附到棗肉上。β-谷甾醇是植物甾醇類成分之一,屬于四環三帖類化合物,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種植物油、堅果等植物種子中,也存在于某些植物藥中。目前β-谷甾醇以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和物理化學性質被廣泛應用到醫藥行業中,尤其是研究顯示β-谷甾醇的攝人量多少與人群許多慢性病的發生率有關系,研究表明其具有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可以取代膽固醇作為脂質體膜材。白樺脂酸可以選擇性地殺死人類黑色素瘤細胞而不殺傷健康細胞;白樺脂酸對hiv-1型感染有抑制作用,另外近期的研究表明白樺脂酸對腦瘤、神經外胚層瘤、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細胞也有抑制作用。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種三萜類化合物,具有鎮靜、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潰瘍、降低血糖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熊果酸還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廣泛地用作醫藥和化妝品原料。熊果酸臨床表現有顯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轉氨酶、血清轉氨酶、消退黃疽、增進食欲、抗纖維化和恢復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效果穩定的特點。
由于去掉了紅棗的大部分棗皮、棗肉,因此本發明的棗核便于加工,便于炙烤且炙烤溫度低,對營養成分的破壞小,可有效避免紅棗棗核、棗肉中的熱敏成分和易氧化成分被破壞分解和氧化反應,損害產品品質。經炙烤后,有糊香味,泡水喝、煮粥味道甘甜。
由于紅棗的棗核的長度較長且還殘留有少量棗肉,整個棗核體積比較大且不含尖刺,可以含在嘴里而不擔心不小心吞咽(尤其是兒童),有促進唾液分泌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唾液中含有多種酶類,具有幫助消化(消化食品)和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由于棗核只含有少量棗肉,因此,泡水喝不用擔心棗皮粘在嗓子上,引起不適。
經常喝本發明方法加工的棗核泡的水,口含本發明方法制備的棗核日久可有效地緩解糖尿病的陰虛燥熱,對多飲、多食、多尿的三多癥狀亦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補中、益肝氣,更有安神、鎮靜、催眠的作用,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可以治脛瘡、走馬牙疳。
進一步,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或者,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立方體狀,其寬度和高度均不不大于20mm。或者,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不規則形狀,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中,棗核與棗肉的體積比小于1:5。
進一步,在步驟3進行以前,還包括前期干燥的步驟,前期干燥的溫度控制在60℃以下,當紅棗棗核的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含水量達到15%-20%時,停止干燥。
進一步,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40-210℃。
進一步,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一種紅棗棗核,其特征在于:所述棗核采用上述任意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制備而成。該棗核可以直接泡水喝。
進一步,制成的紅棗棗核成品中,棗肉的含水量介于5-13%之間。
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采用上述任意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制備而成的棗核、紅茶、菊花、枸杞、水;紅棗棗核、紅茶、菊花、枸杞、水的重量比為10-25:3-3.5:2.5-3:1-1.5:500。上述材料的水為開水,泡10分鐘即可飲用。菊花能疏風清熱、降肝火,經常飲用有助于瀉肝火、舒肝理氣紅茶是全發酵茶,茶多酚含量雖然少,但經過“熟化”過程,刺激性弱,較為平緩溫和。枸杞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功效。枸杞子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容易引起上火、造成眼睛紅紅脹脹不舒服,視力模糊等問題。本發明加工制備的棗核,能補中、益肝氣,更有鎮靜、催眠的作用,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但單獨使用不明顯,經與少量紅茶、菊花、枸杞相配后,發明人發現,對于改善肝火旺盛導致的煩躁、情緒不佳、失眠問題,有不錯的效果。
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采用上述任意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制備而成的棗核、五味子、水,紅棗棗核、五味子、水的重量比為10-25:1-1.5:500。五味子能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有助于補養肝腎。本發明加工制備的棗核,能補中、益肝氣,更有鎮靜、催眠的作用,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但單獨使用不明顯,經與少量五味子配合后,發明人發現,適度飲用,有助于改善腎氣虛弱引發的頻尿、夜尿問題,能改善睡眠品質、一覺好眠。
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采用上述任意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制備而成的棗核、甘草、白芍、水,紅棗棗核、甘草、白芍、水的重量比為10-25:1-1.5:0.8-1.5:500。甘草,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實驗證明,甘草與棗核搭配,可以克服棗核對一些大寒體質人群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惡寒發熱、關節疼痛等。白芍,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本發明加工制備的棗核,能補中、益肝氣,更有鎮靜、催眠的作用,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但單獨使用不明顯,經與少量甘草、白芍配合后,發明人發現,此茶飲滋味甘甜,有助于補肝、活血,對于改善氣血循環不佳、手腳冰冷所造成的失眠問題,有不錯的舒緩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應帶棗肉的烤棗核茶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沿a-a’的剖面圖。圖3是本發明帶棗肉的烤棗核茶的照片。
其中:1-棗核;2-棗肉;3-棗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1.5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40℃。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如圖1、圖2所示,加工后的紅棗棗核由棗核1、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2、連接在棗核1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3組成。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2%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2。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3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立方體狀,其寬度和高度均不不大于15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210℃。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1%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3。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6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不規則形狀,其外周表面的棗肉的體積不大于其棗核的四分之一。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3%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4。一種紅棗棗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4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對帶有少量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前期干燥,前期干燥的溫度控制在60℃以下,當紅棗棗核的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含水量達到20%時,停止干燥。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2.5%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5。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紅棗棗核、水。紅棗棗核制備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5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65℃。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0.2%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此茶對多飲、多食、多尿的三多癥狀亦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補中、益肝氣,更有安神、鎮靜、催眠的作用。
實施例6。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紅棗棗核、紅茶、菊花、枸杞、水;紅棗棗核、紅茶、菊花、枸杞、水的重量比為10-25:1.5-3.5:2.5-3:1-1.5:500。
紅棗棗核制備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4.5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立方體狀,其寬度和高度均不不大于15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80℃。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0%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此茶對于改善肝火旺盛導致的煩躁、情緒不佳、失眠問題,有不錯的效果。
實施例7。一種紅棗棗核茶,包括紅棗棗核、五味子、水,紅棗棗核、五味子、水的重量比為10-25:1-1.5:500。
紅棗棗核制備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4.5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不規則形狀,其外周表面的棗肉的體積不大于其棗核的四分之一。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1.3%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此茶適度飲用,有助于改善腎氣虛弱引發的頻尿、夜尿問題,能改善睡眠品質、一覺好眠。
實施例8。一種紅棗棗核茶,紅棗棗核、甘草、白芍、水,紅棗棗核、甘草、白芍、水的重量比為10-25:1-1.5:0.8-1.5:500。
紅棗棗核制備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3.5cm;所述帶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對帶有少量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前期干燥,前期干燥的溫度控制在60℃以下,當紅棗棗核的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含水量達到15%時,停止干燥。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49%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此茶飲滋味甘甜,有助于補肝、活血,對于改善氣血循環不佳、手腳冰冷所造成的失眠問題,有不錯的舒緩作用。
實施例9。如圖1所示,一種帶棗肉的紅棗棗核,其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40℃。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如圖1所示,加工所得的紅棗棗核由棗核1、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2、連接在棗核1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3組成,所述棗核1為紅棗棗核。
所述棗核與棗肉的體積比為1:1。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2%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該帶棗肉的烤棗核茶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以與茶一起沖泡,也可以口含。該棗核含水量介于5-20%之間。
據觀察,每天服用三杯該帶棗肉的烤棗核泡水,堅持一周的時間就能夠有效的增補身體中的血清蛋白,能夠起到很好的養肝排毒作用;同時還可以補中益氣,可以起到調理和改善睡眠的效果,消除失眠的困擾,并且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力。
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10。一種帶棗肉的烤棗核茶,所述烤棗核茶由棗核、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連接在棗核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組成,所述棗核為紅棗棗核;所述棗核1與棗肉2的體積比為1:0.8。其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210℃。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1%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11。一種帶棗肉的烤棗核茶,所述烤棗核茶由棗核、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連接在棗核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組成,所述棗核為紅棗棗核;所述棗核與棗肉的體積比為1:1.5。其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3%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12。一種帶棗肉的烤棗核茶,所述烤棗核茶由棗核、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連接在棗核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組成,所述棗核為紅棗棗核;所述棗核與棗肉的體積比為1:3。其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1.5-6cm;所述帶少量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對帶有少量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前期干燥,前期干燥的溫度控制在60℃以下,當紅棗棗核的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含水量達到20%時,停止干燥。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人工炙烤,炙烤在燒烤箔上進行并進行人工翻動,炙烤采用棗樹的樹枝作為燃料。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2.5%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本實施例加工后的棗核,有效地保持棗及棗核原有的色、香、味、形、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該產品不僅可作為煮粥或煲湯的食療產品,還可以泡水喝,可作為休閑即時口含食品,并且宜于貯存及后續加工。
實施例13。一種帶棗肉的烤棗核茶,所述烤棗核茶由棗核、連接在棗核外周表面上的棗肉、連接在棗核的軸向兩端的棗肉上的棗皮組成,所述棗核為紅棗棗核;所述棗核與棗肉的體積比為1:1。其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原料揀選,選擇棗肉飽滿、無霉變及蟲蝕的紅棗;所述紅棗的棗核的長度為1.5-6cm;所述帶少量棗肉的紅棗棗核呈圓柱狀,其徑向外周表面的棗肉的厚度不大于10mm。
步驟2:從所述紅棗中剝離出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棗皮和其徑向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棗肉,形成外周表面上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
步驟3:將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均勻炙烤,至紅棗棗核微焦并有糊香味,停止。炙烤為機械炙烤,炙烤在帶有滾筒的烤箱內進行,滾筒上設有網眼,烤箱的溫度控制在165℃。
步驟4:將炙烤后的帶有部分棗肉的紅棗棗核進行包裝。
經檢測,炙烤后的紅棗香氣更加濃郁,滋味甜潤,能有效地保存其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含量保存率達到50.2%以上,并且復水性很好。
此茶對多飲、多食、多尿的三多癥狀亦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補中、益肝氣,更有安神、鎮靜、催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