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配方打葉均衡投料的控制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卷煙是一種嗜好品,卷煙生產在我國、在世界已有悠久的歷史。一支支各種牌號的 卷煙,來到消費者手中,經點燃以后,產生了不同的煙氣。消費者正是通過吸食煙氣的過程, 感覺到了不同煙氣特征給自己帶來的不同感受。卷煙生產過程中,必然要使用煙葉。將不同的各種各樣的煙葉,按照不同的組合, 形成了各種不同牌號的卷煙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生產卷煙用的煙葉,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不同產地的煙 葉,具有不同的質量特征。正是將各種質量特征的煙葉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了具有相對穩 定風格特征的各種牌號卷煙產品。煙葉是生產卷煙必不可少的原料,但煙葉并不能直接卷制卷煙。煙葉是煙草這種 經濟作物的葉子,有其生長規律,煙葉成熟后,在進入卷煙產品以前,需經烘烤調制、復烤、 醇化等一系列加工過程,才能達到生產卷煙的要求。煙葉在田間成熟以后,需要進行烘烤調制,完成從鮮煙葉到干煙葉的物質轉化過 程,以將其質量特征固定與顯現,這一過程稱作煙葉初烤,得到的煙葉稱為初烤煙葉或原 煙。煙葉經初烤以后,再依據分級因素將不同的煙葉劃分成不同的質量檔次,以利于卷煙生 產過程中的分別使用,用以卷制各種卷煙。煙葉經初烤后,在質量檔次劃分過程中,由于其本身特性以及實際需要,其含水率 一般會被控制在16% -18%范圍。這樣一個含水率范圍,不利于煙葉的長期保管,它不是煙 葉的安全儲存水分范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行煙葉復烤,使水分得到調整,以達到安 全水分范圍11% -13%。煙葉復烤工藝,經歷了由掛桿復烤向打葉復烤的轉變。掛桿復烤與打葉復烤都屬 于煙葉復烤工藝技術范疇,都是為了調整煙葉水分至11% -13%范圍,為卷煙生產使用做 準備。煙葉是煙草的葉,具有一般植物葉子的特征有葉片(葉)與主筋(梗)。掛桿復烤 過程完成后煙葉的梗葉沒有進行分離,打葉復烤過程完成后煙葉的梗葉得到了分離。打葉復烤技術是煙草行業的一項重大技術改革。打葉復烤過程,就是使用相應的 機器設備與工藝處理方式,將煙葉進行梗葉分離,然后將葉片與煙梗分別進行復烤,卷煙生 產過程中主要使用葉片進行切絲,然后卷制卷煙。打葉復烤生產工藝過程,主要有以下工序環節煙葉備料、煙葉投料、預處理、梗葉 分離、葉片復烤(煙梗復烤)、成品裝箱打包。“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要解決的問題 在于煙葉投料工序環節。如前所述,煙葉有不同的產地來源,有不同的質量檔次。如果煙葉 的產地來源相同,質量檔次相同,這樣的質量特征一致,我們視其為煙葉性質一致,或者依 據其他質量劃分方式,將我們認為質量特征一致的煙葉同樣視為煙葉性質一致。打葉復烤 生產時,如果在煙葉投料工序進行投料的煙葉的性質一致,我們稱為“單打”;如果多種煙葉
4性質一致的煙葉按事先設計的組成比例同時進行均衡投料,我們稱為“配方打葉”。打葉復烤過程中,裝箱打包后的葉片,不論“單打”還是“配方打葉”,都有一個特定 代碼或標識,以區別其他特定代碼或標識,這些特定代碼或標識所代表的不同煙葉將作為 卷煙生產過程中的葉組配方單元。打葉復烤“單打”過程中,只要在煙葉備料過程中,做到備料煙葉性質一致,打葉 復烤成品裝箱打包后葉片的煙葉性質也是一致的;“配方打葉”過程中,由于是多種煙葉性 質的煙葉按一定的比例同時進行投料,相當于“復合單打”,不但要滿足“單打”煙葉備料要 求,還要解決在煙葉投料工序環節如何進行均衡投料的問題。配方打葉均衡投料,不但要求 多種煙葉同時進行投料,還要解決每種煙葉的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問 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發明一種配方打葉均衡投料的控制工 藝,以解決多種煙葉同時進行投料,并解決每種煙葉的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 的誤差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包括以下工序(1)確定配方組成方案;(2)煙葉備料;(3)依據計算公式進行計算;(4)依據計算結果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圖;(5)按上述投料工位配置圖與生產計劃進行同步執行;(6)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所述確定配方組成方案是明確各種不同性質的煙葉的組成比例。所述煙葉備料包括(1)依據配方組成方案,以相同煙葉性質為標準,進行分別備料,備料后入庫待烤 的相同性質的煙葉被冠以相同的代碼或標志,從而不同性質的煙葉就具有不同的以區別于 其他煙葉的代碼或標志;(2)在煙葉備料過程中,收集具有相同代碼或標志的煙葉,采集并計算它們的“煙 把數量/千克”數據,過程中要求分批次采集,采集數量以“把”為單位,總把數不少于200 把,以保證充分的代表性為原則。所述煙葉備料過程中的具體步驟為(1)數取具有相同代碼的煙葉并計數;(2)生產現場稱取煙葉重量數據并計數;(3)記錄數據并歸檔。所述煙葉備料過程只需在日常環境條件下完成,且煙葉重量數據采集需使用同一 種類的稱量衡器。所述計算公式為Yx = AxXBXCxXD,其中Yx中的“X”代表這種代碼的煙葉每 次投料數量,Ax中的“X”代表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組成比例,B為生產線能滿足的投料工位 的總和,Cx中的“X”代表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煙把數量/千克”數據,D為可調整的變化系數,用以調控實際生產流量;使用所述公式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分配。所述數據處理包括(l)、“AxXB”的結果數據求整,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的煙葉投
料工位數或每次投料重量;(2)、"AxXBXCxXD"的結果數據求整,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 的煙葉每次投料總把數;所述數據分配為將“X”這種代碼的煙葉每次投料總把數分配到“X”這種代碼的煙 葉的相應投料工位上;所述步驟設定好計算方式后,在計算機上實現連貫自動運算。所述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的表格圖示中,將計算結果通過模擬生產現場的表 格圖示方式,進行明確標示,以便于生產線準確操作。所述表格圖示文件與生產計劃的同步執行,將以上表格圖示文件與生產計劃同時 下達到打葉復烤生產線,完成配方打葉均衡投料的事前控制。所述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是通過事前控制,將投料實 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值自然控制在0. 1% -3%范圍以內;及通過事中調控, 將此誤差值控制在0. -1%范圍以內;事先建立“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管理 手段快速準確的實現配方打葉均衡投料事中過程調控,均衡控制配方組成方案中的各組成 煙葉的實際投料進度,減慢進度快與加快進度慢的煙葉的投料速度,使它們保持平衡的投 料進度,實現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本發明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簡便易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 性與實際運用價值。通過此控制方法,可以將配方打葉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 的誤差值自然控制在0. 1% -3%范圍以內。實際運用過程中不需作專項投入,使用簡單的 工藝設計,反映了事物的本質,提高效率。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產生并使用的表格圖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一 )確定配方組成方案配方打葉,是將多種煙葉按事先設計的組成比例同時均衡投料,進行打葉復烤。在 進行打葉復烤以前,必須具備配方組成方案,明確各種不同性質的煙葉的組成比例,然后付
諸生產。( 二)煙葉備料煙葉備料,實際是為進入打葉復烤煙葉投料工序環節做前期準備。在此環節,需要做的工作是1、依據配方組成方案,以相同煙葉性質為標準,進行分別備料,備料后入庫待烤的 相同性質的煙葉被冠以相同的代碼或標志,這樣,不同性質的煙葉就具有不同的以區別于 其他煙葉的代碼或標志。
2、在煙葉備料過程中,收集具有相同代碼或標志的煙葉,采集并計算它們的“煙把 數量/千克”數據。過程中要求分批次采集,采集數量以“把”為單位,要求總把數不少于 200把,以保證充分的代表性為原則。具體步驟(1)數取具有相同代碼的煙葉并計數(2) 生產現場稱取重量數據并計數(3)記錄數據并歸檔。注意事項以上過程只需在日常環境 條件下完成即可,任何煙葉的重量數據采集都要使用同一種類的稱量衡器。(三)計算公式與步驟步驟一,計算公式Yx= AxXBXCxXD其中Y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數量A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組成比例B =生產線能滿足的投料工位的總和C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煙把數量/千克”數據D =可調整的變化系數,用以調控實際生產流量步驟二,數據處理1、“ΑχΧΒ”的結果數據求整,一般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投料工位數(或每次投料重量)。2、“AxXBXCxXD”的結果數據求 整,一般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步驟三,數據分配將“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分配到“X”這種代碼 的煙葉的相應投料工位上。以上步驟,設定好計算方式后,可以在計算機上實現連貫自動運算。(四)依據以上計算,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表格圖示”將計算結果,通過模擬生產現場的“表格圖示”方式,進行明確標示,以便于生產線 準確操作。(五)投料工位配置圖與生產計劃的同步執行將以上“表格圖示”文件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到打葉復烤生產線,完成配方打葉均 衡投料的事先控制。(六)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由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計量誤差,配方打葉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 例之間的誤差實際上就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能做的,是控制好兩個比例之間的誤差,不使 其無限擴大,并盡量縮小。為控制好兩個比例之間的誤差,以上“表格圖示”文件的編制過 程,實際上就是一種事前控制。“配方打葉”一旦實際生產,事中的監控與調整同樣重要。 我們在過程中,事先建立了“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快速準確的實 現配方打葉均衡投料事中過程調控,均衡控制配方組成方案中的各組成煙葉的實際投料進 度,減慢進度快與加快進度慢的煙葉的投料速度,使它們保持平衡的投料進度,以實現配方 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實施例1(一 )確定配方組成方案在進行打葉復烤以前,必須具備配方組成方案,明確各種不同性質的煙葉的組成比例,再付諸生產。( 二)煙葉備料1、依據配方組成方案,以相同煙葉性質為標準,進行分別備料,備料后入庫待烤的相同性質的煙葉被冠以相同的代碼或標志,這樣,不同性質的煙葉就具有不同的以區別于 其他煙葉的代碼或標志。2、在煙葉備料過程中,收集具有相同代碼或標志的煙葉,采集并計算它們的“煙把 數量/千克”數據。過程中要求分批次采集,采集數量以“把”為單位,要求總把數不少于200 把,以保證充分的代表性為原則。具體步驟(1)數取具有相同代碼的煙葉并計數(2)生產 現場稱取重量數據并計數(3)記錄數據并歸檔。注意事項以上過程只需在日常環境條件 下完成即可,任何種類的煙葉重量數據采集都要使用同一種類的稱量衡器,保持一致性。(三)計算公式與步驟步驟一,計算公式Yx= AxXBXCxXD其中Y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數量A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組成比例B =生產線能滿足的投料工位的總和Cx =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煙把數量/千克”數據D =可調整的變化系數,用以調控實際生產流量步驟二,數據處理l、“AxXB”的結果數據求整,一般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 “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投料工位數(或每次投料重量)。2、“AxXBXCxXD”的結果數據求 整,一般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步驟三,數據分配將“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分配到“X”這種代碼 的煙葉的相應投料工位上。以上步驟,設定好計算方式后,可以在計算機上實現連貫自動運算。(四)依據以上計算,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圖將計算結果,通過模擬生產現場的“表格圖示”方式,進行明確標示,以便于生產線 準確操作。(五)投料工位配置圖與生產計劃的同步執行將以上“表格圖示”文件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到打葉復烤生產線,完成配方打葉均 衡投料的事先控制。(六)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由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計量誤差,配方打葉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 例之間的誤差實際上就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能做的,是控制好兩個比例之間的誤差,不使 其無限擴大,并盡量縮小。為控制好兩個比例之間的誤差,以上“表格圖示”文件的編制過 程,實際上就是一種事前控制。“配方打葉”一旦實際生產,事中的監控與調整同樣重要。 我們在過程中,事先建立了“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可以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快速準確的實 現配方打葉均衡投料事中過程調控,均衡控制配方組成方案中的各組成煙葉的實際投料進 度,減慢進度快與加快進度慢的煙葉的投料速度,使它們保持平衡的投料進度,以實現配方 打葉均衡投料控制。例如某卷煙工業企業,某配方模塊需求加工量3萬擔。具體組成比例為:A煙葉30% ;B煙葉20% ;C煙葉20% ;D煙葉30%。經數據采集,獲得的數據信息:A煙葉,3. 21156把/kg ;B煙葉,4. 25879把/kg ;C 煙葉,2. 56985 把 /kg ;D 煙葉,4. 35641 把 /kg。
所以A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30% X24X3. 21156X1. 2 = 27. 748,B煙葉 的每次投料總把數=20% X24X4. 25879X1. 2 = 24.531,C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 20% X 24X 2. 56985X1. 2 = 14. 802,D煙葉的每次投料總把數=30% X 24X4. 35641X1. 2 =37. 639A煙葉的投料工位數7個總把數分配ZX4 = 28把B煙葉的投料工位數5個總把數分配邊X 5 = 25把C煙葉的投料工位數5個總把數分配邊X 3 = 15把D煙葉的投料工位數7個總把數分配4X5+^X6 = 38把依據實際使用總把數預計理論誤差A 煙葉每次投料28/3. 21156 = 8. 719kg,比例 29. 91%B 煙葉每次投料25/4. 25879 = 5. 87kg,比例 20. 14%C 煙葉每次投料15/2. 56985 = 5. 837kg,比例 20. 02%D 煙葉每次投料38/4. 35641 = 8. 723kg,比例 29. 93%合計29.149kg通過以上計算,將公式設定后可以通過計算機連貫自動運算。然后依據計算結果編制配方打葉投料比例、工位設置、配把數量的“表格圖示”,所 述的“表格圖示”參見圖1所示。它清晰地將生產操作信息傳達到打葉復烤生產線,指導生 產過程,根據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再進行事中調控或者不進行調控。
權利要求
一種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環節(1)確定配方組成方案;(2)煙葉備料;(3)依據計算公式進行計算;(4)依據計算結果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圖;(5)按上述投料工位配置圖與生產計劃進行同步執行;(6)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配方組成 方案是明確各種不同性質的煙葉的組成比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煙葉備料包括(1)依據配方組成方案,以相同煙葉性質為標準,進行分別備料,備料后入庫待烤的相 同性質的煙葉被冠以相同的代碼或標志,從而不同性質的煙葉就具有不同的以區別于其他 煙葉的代碼或標志;(2)在煙葉備料過程中,收集具有相同代碼或標志的煙葉,采集并計算它們的“煙把數 量/千克”數據,過程中要求分批次采集,采集數量以“把”為單位,總把數不少于200把,以 保證充分的代表性為原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煙葉備料過程 中的具體步驟為(1)數取具有相同代碼的煙葉并計數;(2)生產現場稱取煙葉重量數據并計數;(3)記錄數據并歸檔。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煙葉備料 過程只需在日常環境條件下完成,且煙葉重量數據采集需使用同一種類的稱量衡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公 式為Yx = AxXBXCxXD,其中Yx中的“X”代表這種代碼的煙葉每次投料數量,Ax中的 “X”代表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組成比例,B為生產線能滿足的投料工位的總和,Cx中的“X”代 表這種代碼的煙葉的“煙把數量/千克”數據,D為可調整的變化系數,用以調控實際生產流 量;使用所述公式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分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處理包括(1)、“AxXB”的結果數據求整,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的煙葉投料工 位數或每次投料重量;(2)、“AxXBXCxXD”的結果數據求整,遵循“四舍五入”原則,得到“X”這種代碼的煙 葉每次投料總把數;所述數據分配為將“X”這種代碼的煙葉每次投料總把數分配到“X”這種代碼的煙葉的 相應投料工位上;所述步驟設定好計算方式后,在計算機上實現連貫自動運算。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的表格圖示中,將計算結果通過模擬生產現場的表格圖示方式,進行明確 標示,以便于生產線準確操作。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圖 示文件與生產計劃的同步執行,將以上表格圖示文件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到打葉復烤生產 線,完成配方打葉均衡投料的事前控制。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方打葉均衡投料控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 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是通過事前控制,將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 比例之間的誤差值自然控制在0. 1% -3%范圍以內;及通過事中調控,將此誤差值控制在 0. -1%范圍以內;事先建立“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快速準確的實 現配方打葉均衡投料事中過程調控,均衡控制配方組成方案中的各組成煙葉的實際投料進 度,減慢進度快與加快進度慢的煙葉的投料速度,使它們保持平衡的投料進度,實現配方打 葉均衡投料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配方打葉均衡投料的控制工藝,其包括以下工序環節(1)確定配方組成方案;(2)煙葉備料;(3)依據計算公式進行計算;(4)根據計算結果編制明晰的投料工位配置“表格圖示”;(5)投料工位配置“表格圖示”與生產計劃同步執行;(6)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控制。該控制方法效果明顯,操作簡單,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簡便易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實際運用價值。通過此控制方法,可以將配方打葉投料實際比例與投料設計比例之間的誤差值自然控制在0.1%-3%范圍以內。實際運用過程中不需作專項投入,使用簡單的工藝設計,反映了事物的本質,提高效率。
文檔編號A24B3/08GK101828761SQ201010168370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1日
發明者何云燕, 劉磊, 周德, 周繼月, 寸樹標, 常葉宏, 李迎春, 查天, 王躍武, 矣躍平, 蔡冰, 袁仕信, 趙慶華, 郭玉華 申請人:云南省煙草煙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