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霧化器。
背景技術:
電子煙又名虛擬香煙,是一種香煙替代品,因其對人體具有低危害,且無二手煙、無明火,不會產生火災隱患等優點而越來越受到吸煙愛好者的青睞。
電子煙的霧化器都采用電加熱的方式進行霧化,現有技術中,電子煙是通過纖維或微孔導油體將煙油滲透供給發熱體進行霧化從而形成煙霧,但無法限制供油量或者定量供油。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霧化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煙通過纖維或微孔導油體將煙油滲透供給發熱體進行霧化從而形成煙霧,無法限制供油量或者定量供油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霧化器,所述霧化器包括:
霧化組件,包括發熱體,所述發熱體用于加熱煙油以蒸發形成煙霧;
儲油腔體,用于存儲煙油;及
煙油驅動件,與所述儲油腔體直接或者間接連接,從而控制所述儲油腔體輸送至所述發熱體的煙油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煙油驅動件包括按壓泵和按壓鍵,所述按壓鍵按下時,作用于所述按壓泵以將所述儲油腔體的煙油輸送至所述發熱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按壓泵包括進口和出口,所述按壓泵與所述儲油腔體連接并使所述進口伸入所述儲油腔體的底部,所述按壓泵通過按壓所述按壓鍵將所述儲油腔體的煙油從所述進口輸出至所述出口,進而輸送至所述發熱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進一步包括U型輸油管道,所述U型輸油管道一端連通所述按壓泵的所述出口,另一端鄰近所述發熱體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煙油驅動件是電動泵,所述電動泵位于所述儲油腔體之外,所述電動泵驅動所述儲油腔內的煙油輸送至所述發熱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進一步包括輸油管道,所述輸油管道一端連通所述儲油腔體,另一端鄰近所述發熱體設置,所述電動泵設置在所述輸油管道上,驅動所述儲油腔內的煙油注入所述輸油管道,進而輸送至所述發熱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進一步包括電源組件,所述電源組件分別與所述煙油驅動件和所述發熱體耦接;
驅動所述煙油驅動件的同時觸發所述電源組件為所述發熱體提供電壓。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發熱體為至少一層疊加設置的金屬網或格柵狀發熱片。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發熱體進一步包括保護層,所述保護層包覆于所述發熱體外以用于間隔所述發熱體與來自所述儲油腔體的煙油,且傳導所述發熱體產生的熱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保護層為石英玻璃層,所述發熱體可透過所述石英玻璃層產生熱輻射和紅外輻射,用來加熱煙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由于設有煙油驅動件,煙油驅動件能夠控制儲油腔體輸送至發熱體的煙油量,達到定量供油,從而定量霧化。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為了方便理解,以霧化器100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為示例說明。該霧化器100包括殼體110和位于殼體110內的霧化組件120、儲油腔體140以及煙油驅動件160??蛇x地,進一步包括輸油管道180和電源組件190。
其中,霧化組件120包括發熱體121;儲油腔體140用于存儲煙油;煙油驅動件160與儲油腔體140直接或者間接連接,從而控制儲油腔體140輸送至發熱體121的煙油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100由于設有煙油驅動件160,煙油驅動件160能夠控制儲油腔體140輸送至發熱體121的煙油量,達到定量供油,從而定量霧化。
具體的,霧化組件120位于殼體110內部,包括發熱體121、霧化座122、側板124及蓋合于側板124的蓋體126。其中,側板124為圓筒形結構,霧化座122與蓋體126分別位于圓筒形側板124兩端,以形成一霧化腔128。蓋體126和/或側板124上設有與霧化腔128連通的煙霧通道123及進氣通道125,在本實施例圖示中,煙霧通道123和進氣通道125均設置于蓋體126的上方。具體的,煙霧通道123與殼體110上的吸嘴111連通,進氣通道125的氣體從殼體110上的進氣口112進入,以形成一個經過霧化腔128的氣流通道。
發熱體121位于霧化腔128內且位于進氣通道125與煙霧通道123之間或側邊,在本實施例圖示中,發熱體121位于進氣通道125的側邊;發熱體121固定安裝于霧化座122上。發熱體121可以是發熱金屬或者發熱合金,其形狀可以是金屬絲、金屬網或格柵狀金屬片等。可選的,發熱體121為至少一層金屬網,防止煙油飛濺,并且束縛輸送的煙油在發熱區域,促進煙油霧化。參閱圖2,可以將金屬網發熱體121進行多層層疊設置,從而進一步防止煙油飛濺,并且束縛輸送的煙油在發熱區域,促進煙油霧化。
本實施例中,煙油驅動件160是按壓泵162和按壓鍵164,按壓鍵164按下時,作用于按壓泵162以將儲油腔體140的煙油輸送至發熱體121。按壓鍵164突出于殼體110,按壓泵162是通過按壓的時間長短/力度來控制輸出的煙油量,按壓的時間越長/力度越大,輸出的煙油量越多,發熱體121霧化工作的時間越長;相反,按壓的時間越短/力度越小,輸出的煙油量越少,發熱體121霧化工作的時間越短。實際應用例中,按一下,可以抽吸3-5秒鐘。
按壓泵162包括進口163和出口165,按壓泵162與儲油腔體140套設連接,按壓泵162通過螺紋旋接于儲油腔體140的上部,進口163伸入儲油腔體140的底部,按壓泵162通過按壓按壓鍵164將儲油腔體140的煙油從進口163輸出至出口165,通過輸油管道180進而輸送至發熱體121。
輸油管道180為U型輸油管道,U型輸油管道的材料為塑料。U型輸油管道180一端連通按壓泵162的出口165,另一端鄰近發熱體121設置。其中,U型輸油管道180連通出口165的一端高于鄰近發熱體121設置的另一端,從下往上進行輸送煙油,有利于煙油的擴散。當按壓按壓鍵164時,可以將煙油通過輸油管道180從底部噴射到多層金屬網上,使煙油均勻霧化。
電源組件190進一步分別與煙油驅動件160和發熱體121耦接,電源組件190是電池。具體的,霧化組件120還包括連接發熱體121的第一電極端子1211和第二電極端子1212,第一電極端子1211和第二電極端子1212分別連接電源組件190的正負極,發熱體121通過第一電極端子1211和第二電極端子1212導電后進行電發熱。進一步的,電源組件190與煙油驅動件160的按鍵164耦接,按下按鍵164時,同時作用于電源組件190以為發熱體121提供電壓。因此,按壓按鍵164在驅動煙油驅動件160的同時觸發電源組件190為發熱體121提供電壓。
參閱圖3,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如圖3所示,為了方便理解,以霧化器200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為示例說明。本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煙油驅動件260是電動泵,電動泵260可選用蠕動泵。電動泵260位于儲油腔體240之外,電動泵260驅動儲油腔內240的煙油輸送至發熱體221。
發熱體221進一步包括保護層227,保護層227是包覆于發熱體221的隔離層,用于隔離發熱體221與來自儲油腔體240的煙油。保護層227的材料與煙油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或發生化學反應之后不產生有害物質,具體的,保護層227的材料是包括但不限于的二氧化硅或碳晶體。進一步的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保護層227采用石英玻璃層,石英玻璃層可以傳導發熱體221產生的熱量并屏蔽可見光而透過紅外線,以使發熱體221透過石英玻璃層發熱產生熱輻射和紅外輻射時,保護層227對來自儲油腔體240的煙油進行加熱霧化。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輸油管道280數量為二,其中一個連通電動泵260與儲油腔體240,另一個一端連通電動泵260,另一端鄰近發熱體221,從而實現電動泵260驅動儲油腔內240的煙油輸送至發熱體221。
電源組件290分別與煙油驅動件260和發熱體221耦接;具體的,電源組件290與電動泵260耦接,并在電源組件290上設有開關按鍵292和控制按鍵294,開關按鍵292用于開啟和關閉整個霧化器200,控制按鍵294用于控制電動泵260的工作狀態,當按壓控制按鍵294時,啟動電動泵260工作,且驅動電源組件260為發熱體221提供電壓。因此,控制按鍵294在驅動電動泵260的同時觸發電源組件290為發熱體221提供電壓。在一實際應用例中,可以持續按壓控制按鍵3-5秒進行抽吸。
本實施例中,煙油驅動件260是電動泵,電動泵能夠更好的控制抽吸的煙油量,其控制程序不是本發明的重點,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霧化器由于設有煙油驅動件,煙油驅動件能夠控制儲油腔體輸送至發熱體的煙油量,達到定量供油,從而定量霧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