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毛氈鞋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及其生產工藝,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毛氈鞋及其生產工藝,屬于制鞋領域。
毛氈鞋,又稱毛氈靴或氈疙瘩,由于其保暖性能好、透氣性強、體輕、穿著舒適,因此已經很早被我國北方的廣大農牧民所穿用。但是,這種毛氈鞋由于是直接拿原毛在鞋楦上用手工搟制而成,其鞋面與鞋底為一整體,無法進行機械化加工,生產效率極低,大大影響了毛氈鞋的推廣與應用。又由于原毛上含油脂較多,毛桿光滑、毛間伏著咬合力低、易緩扣掉毛,且手工搟制成的氈面密度低、強度差很難達到穿著的要求;同時毛氈鞋全部為手工制作,工時費用高、樣式呆滯、品種單一,給毛氈鞋的大批量生產及推廣普及帶來了不便;而現有的毛氈由于其密度及抗拉強度均無法滿足制鞋的要求,又無法用來制鞋。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毛氈鞋及其生產工藝,它不僅保暖性能好、透氣性強,體輕、穿著舒適耐磨,而且不掉毛,氈面的密度及強度高,免去了直接拿原毛在鞋楦上用手工搟制的麻繁,可在氈片上裁剪出鞋面方便的進行機械化批量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毛氈鞋生產工藝是(1)配制原料毛,將棉羊細毛、羔毛及粗毛按5-7∶2-4∶1-3的重量份數比混合;(2)彈毛,將混合后的原料毛送入彈毛機內進行彈毛,使原料毛中的細毛、羔毛及粗毛充分混合均勻。(3)制毛氈坯,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毛再放到鋪片機上,經鋪片機制成毛氈坯片;(4)制毛氈,再把毛氈坯片放到制氈機上,通過制氈機再制成毛氈片;(5)脫脂去污,將毛氈片放入濃度為1-3%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0-24小時,進行脫脂、碳化去污處理,除掉羊毛表層上的油脂及其它可碳化的各種污物雜質;(6)進行毛氈縮水處理,再將碳化處理后的毛氈撈出、控凈水后放到縮合機上,用80-90℃的熱水淋澆,沖掉硫酸殘液及已碳化的雜質,毛氈片在80-90℃高溫下再通過縮合機上的碾輥反復碾壓使毛氈縮水,用來增加毛氈片的密度和抗拉強度;(7)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再將縮水后的毛氈片進行干燥,再用砂帶機打磨,使毛氈片表面平整、光滑、干凈;(8)制毛氈鞋,再將成品毛氈片按鞋樣裁剪成毛氈鞋面,然后將毛氈鞋面與鞋底加楦后固定,即作成具有毛氈面的毛氈鞋。毛氈鞋有一個與鞋底分體的毛氈鞋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鞋面用毛氈制成保暖性能好、透氣性強,且體輕、穿著舒適,且這種毛氈鞋的鞋面由事先搟制成的符合制鞋要求的毛氈片裁剪成,可采用通常制鞋工藝進行機械化的批量生產,生產效率高,又由于這種毛氈鞋加入了通常人們棄而不用的羔毛和粗毛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鞋面的強度;由于毛氈經硫酸碳化處理去掉了油脂及雜物,使毛氈不掉毛、密度高、強度大,大大滿足了穿著的要求;由于毛氈鞋可機械制作,可使毛氈鞋樣式作的更加繁多,是一種新穎并獨具特色的毛氈鞋制品。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生產工藝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具有毛氈鞋面的毛氈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采用本生產工藝制作的靴式毛氈鞋示意圖。
圖3是矮腰毛氈鞋示意造圖。
圖4是另種矮腰毛氈鞋示意圖。
圖5是毛氈拖鞋構造示意圖。
圖6是另一種毛氈拖鞋構造示意圖。
在圖1-6中,1、毛氈鞋面 2、鞋底 3、復合襯底 4、立沿 5、凹槽。
毛氈鞋生產工藝實施例1,(1)配制原料毛,將棉羊細毛50kg、羔毛20kg及粗毛10kg進行混均;(2)彈毛,將原料毛送入彈毛機內進行彈毛,使原料毛中的細毛、羔毛及粗毛充分混合均勻。(3)制毛氈坯,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毛再放到鋪片機上,經鋪片機制成毛氈坯片;(4)制毛氈,再把毛氈坯片放到制氈機上,通過制氈機制成毛氈片;(5)毛氈脫油去污,將毛氈片放入濃度為1%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0小時,除掉羊毛上的油脂及其它可碳化的各種雜質;(6)毛氈進行縮水處理,再將碳化處理后的毛氈撈出、控凈水后放到縮合機上,用80℃的熱水淋澆,沖掉硫酸殘液及已碳化的雜質,毛氈片在80℃高溫下再通過縮合機上的碾輥反復碾壓使毛氈縮水,用來增加毛氈片的密度和抗拉強度;(7)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再將縮水后的毛氈片烘干,再用砂帶機打磨,使毛氈片表面平整、光滑、干凈;(8)再將成品毛氈片按鞋樣裁剪成毛氈鞋面,然后將毛氈鞋面與鞋底加楦后緝線縫合固定,即作成圖1-6中的帶有毛氈面的毛氈鞋。
實施例2(1)配制原料毛,將棉羊細毛60kg、羔毛30kg及粗毛20kg進行混均;(2)彈毛,將原料毛送入彈毛機內進行彈毛,使原料毛中的細毛、羔毛及粗毛充分混合均勻。(3)制毛氈坯,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毛再放入到鋪片機上,經鋪片機制成毛氈坯片;(4)制毛氈,再把毛氈坯片放到制氈機上,通過制氈機制成毛氈片;(5)毛氈脫油去污,將毛氈片放入濃度為2%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2小時,進行碳化處理,除掉羊毛上的油脂及其它可碳化的各種雜質;(6)毛氈進行縮水處理,再將碳化處理后的毛氈撈出、控凈水后放到縮合機上,用85℃的熱水淋澆,沖掉硫酸殘液及已碳化的雜質,毛氈片在85℃高溫下再通過縮合機上的碾輥反復碾壓使毛氈縮水,用來增加毛氈片的密度和抗拉強度;(7)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再將縮水后的毛氈片曬干,然后用急火燎去浮毛,再用砂帶機打磨,使毛氈片表面平整、光滑、干凈;(8)再將成品毛氈片按鞋樣裁剪成毛氈鞋面,然后將毛氈鞋面與鞋底加楦后加膠后熱合固定,即作成圖1-6中的毛氈鞋。
實施例3(1)配制原料毛,將棉羊細毛70kg、羔毛40kg及粗毛30kg進行混均;再將原料毛進行軟化處理,把原料毛放入濃度為2%的沈陽化工廠生產的軟化劑水溶液中進行浸泡,使羊毛毛桿柔軟,增加拉力不鉆毛,浸泡時間為12小時,撈出用清水漂洗,然后將原料毛烘干;(2)彈毛,將原料毛送入彈毛機內進行彈毛,使原料毛中的細毛、羔毛及粗毛充分混合均勻。(3)制毛氈坯,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毛再放入到鋪片機上,經鋪片機制成毛氈坯片;(4)制毛氈,再把毛氈坯片放到制氈機上,通過制氈機制成毛氈片;(5)毛氈脫油去污,將毛氈片放入濃度為3%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進行碳化處理,除掉羊毛上的油脂及其它可碳化的各種雜質;(6)毛氈進行縮水處理,再將碳化處理后的毛氈撈出、控凈水后放到縮合機上,用90℃的熱水淋澆,沖掉硫酸殘液及已碳化的雜質,毛氈片在90℃高溫下再通過縮合機上的碾輥反復碾壓使毛氈縮水,用來增加毛氈片的密度和抗拉強度;(7)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再將縮水后的毛氈片涼干,再用砂帶機打磨,使毛氈片表面平整、光滑、干凈;(8)再將成品毛氈片按鞋樣裁剪成毛氈鞋面,然后將毛氈鞋面與鞋底加楦后緝線加膠后熱合固定,即作成毛氈鞋。
權利要求
1.一種毛氈鞋生產工藝,其生產工藝特征在于(1)配制原料毛,將棉羊細毛、羔毛及粗毛按5-7∶2-4∶1-3的重量份數比混合;(2)彈毛,將混合后的原料毛送入彈毛機內進行彈毛,使原料毛中的細毛、羔毛及粗毛充分混合均勻。(3)制毛氈坯,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毛再放到鋪片機上,經鋪片機制成毛氈坯片;(4)制毛氈,再把毛氈坯片放到制氈機上,通過制氈機再制成毛氈片;(5)脫脂去污,將毛氈片放入濃度為1-3%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20-24小時,進行脫脂、碳化去污處理,除掉羊毛表層上的油脂及其它可碳化的各種污物雜質;(6)進行毛氈縮水處理,再將碳化處理后的毛氈撈出、控凈水后放到縮合機上,用80-90℃的熱水淋澆,沖掉硫酸殘液及已碳化的雜質,毛氈片在80-90℃高溫下再通過縮合機上的碾輥反復碾壓使毛氈縮水,用來增加毛氈片的密度和抗拉強度;(7)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再將縮水后的毛氈片進行干燥,再用砂帶機打磨,使毛氈片表面平整、光滑、干凈;(8)制毛氈鞋,再將成品毛氈片按鞋樣裁剪成毛氈鞋面,然后將毛氈鞋面與鞋底加楦后固定,即作成具有毛氈面的毛氈鞋。毛氈鞋有一個與鞋底分體的毛氈鞋面。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產工藝生產的毛氈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毛氈鞋有一個與鞋底分體的毛氈鞋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原料毛,還包括有把原料毛放入濃度為2%的軟化劑水溶液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12小時進行毛質軟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氈表面工藝性處理,還包括有用急火燎去浮毛。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毛氈鞋及生產工藝,將細毛、羔毛及粗毛按比例混均、將毛送入到鋪片機、制氈機上制成氈片;再將氈片放入硫酸水溶液中浸泡,除掉油脂、污物,再在縮合機上高溫碾壓縮水,用急火燎去浮毛;打磨使毛氈表面平整;將毛氈裁剪成鞋面制成鞋,由于鞋面為毛氈保暖性能好、透氣性強,且體輕、穿著舒適,又由于鞋面由毛氈片裁剪成,可采用通常制鞋工藝進行機械化的批量生產,是一種新穎并獨具特色的毛氈鞋制品。
文檔編號A43B1/04GK1381213SQ0111386
公開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9日
發明者周樹德 申請人:周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