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氣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子,具體地涉及一種透氣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由于腳部散熱和出汗的緣故,長時間穿著鞋子會使鞋子內部潮濕、悶熱,在這種情況下細菌特別容易滋生和繁殖,而引起多種腳部疾病。目前,人們已采用了許多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鞋內放置藥物鞋墊放置吸汗材料制成的鞋墊,在鞋面上開透氣孔等。另外,目前市場已開發一種氣墊鞋,這種氣鞋墊是在鞋底上放置一封閉氣囊,但此氣囊的作用僅在于增加走路腳底的彈性,而對鞋內空氣的更新設有任何作用。因此,目前這些措施都設有利用鞋內外空氣循環流通來解決凈化鞋內空氣的問題。
發明內容
簽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鞋子,該鞋子可實現鞋內外空氣循環流通而凈化鞋內空氣,使鞋內始終保持干燥、透氣的環境。
本實用新型是在屬于本申請人的ZL 00218598.9,ZL 01246579.8,ZL02261096.0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基礎上所做的改進,以便這種透氣鞋內的氣體對流空間增大,吸進更多的新鮮空氣,而使透氣性提升到最直接,最快和最高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透氣鞋,優于先前三種實用新型發明,利用氣流路徑的改變,更直接有效地把更多新鮮空氣送到鞋內,達到降熱去濕的最佳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種透氣鞋,包括鞋幫、鞋墊、中底、外底、彈性氣囊、導氣管;在所述外底上放置所述彈性氣囊,所述彈性氣囊上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與所述導氣管連接,所述導氣管向鞋頭方向延伸;所述中底上設有一通孔,所述彈性氣囊伸出所述通孔;所述鞋墊和中底上設有氣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后跟部設有進氣口,所述彈性氣囊上設有單向吸氣口,所述外底上的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彈性氣囊上的所述單向吸氣口對應設置。
較佳地,所述彈性氣囊的兩側及后面中間位置各設有一所述單向吸氣口。
較佳地,所述外底上的所述進氣口是內凹的,所述彈性氣囊上的單向吸氣口是外突的,以形成緊密連接。
較佳地,所述鞋墊底面上設有導氣管管槽以容納所述導氣管。
較佳地,所述導氣管管槽上設有透氣孔。
較佳地,所述導氣管有兩條,所述導氣管管槽有兩條。
較佳地,所述鞋墊后跟部設有一支撐墊,用于容納所述彈性氣囊。
較佳地,所述外底上設有所述彈性氣囊放置槽。
與現有的鞋子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改進在于,在透氣系統上,空氣由原來從導氣管沿著鞋底,中底下方延伸到鞋幫,與鞋里夾層下方對應透氣孔送達鞋內;現截取路徑,縮短距離,空氣沿著導氣管直接延伸到鞋墊下方的對應透氣孔送入鞋內,提供更快、更直接、更多的新鮮空氣,使穿著時鞋內外的空氣可不斷循環,更新從而始終保持鞋內干燥、清潔。
以上結合圖中所示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描述,以期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特征優點有進一步的了解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透氣鞋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外底立體圖;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外底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鞋墊俯視圖;
圖5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鞋墊仰視圖;圖6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鞋墊左視圖;圖7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鞋墊俯視圖,示出了其上預鑄成的導氣管管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述,圖示實施例為運動鞋,該鞋子包括由鞋面和鞋里夾層構成的鞋幫1、鞋墊2、中底3和外底4,在外底4后跟部分上表面放置有一彈性氣囊5,彈性氣囊5上設有兩個出氣口6,出氣口6上各連接有兩導氣管10,10’,導氣管向鞋頭方向延伸。為使鞋內能吸入更多新鮮空氣,在彈性氣囊兩側和后面中央位置各設一單向吸氣口51、51’和51”,同時在外底4的對應位置上設有和外界連通的進氣口41、41’、41”(如圖2、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單向吸氣口是外突的,進氣口是內凹的,這樣單向吸氣口和進氣口可以形成緊密連接,而使進氣更直接、更高。此外,為便于彈性氣囊5的放置,在外底腳跟部設有一氣囊放置槽8,彈性氣囊5底部置于其中。在中底3的后跟部還設有一通孔9,彈性氣囊5上部從中穿出,并將連接于其上的導氣管10、10′一并置于中底3上表面。
如圖4-7所示,在鞋墊2的底部設有兩個導氣管管槽11、11′,此管槽上還設有多個透氣孔7。當彈性氣囊5從中底3穿出后,導氣管10、10′進一步位于導氣管管槽11、11′中。為均勻分擔支撐身體重量以及使彈性氣囊5內的氣體均勻釋放,在鞋墊2后跟位置上還設有支撐墊21,該支撐墊內凹、厚度、硬度適中,可包覆整個彈性氣囊5(如圖5,6所示),支撐墊21上也設有與單向吸氣口51、51’和51”對應的進氣口211、211’以及211”。此外,在鞋墊2和中底3分別開設有對應的氣流孔14,這樣可以實現整個鞋內各層之間的氣體交換。
人們穿著本實用新型的透氣鞋走路時,腳后跟踩在彈性氣囊5上將彈性氣囊內的空氣壓出,空氣經過導氣管10、10′直接穿過鞋墊2下方的導氣管管槽11、11′上的透氣孔進入鞋內,并且再經過鞋墊2和中底3上的氣流孔14達到鞋內各層。當行走時腳抬起腳后跟未踩壓彈性氣囊時,由于已壓扁的彈性氣囊的彈性恢復力以及氣囊內的負壓的作用,使外界新鮮空氣從進氣口41、41’、41”、單向吸氣口51、51’和51”吸入彈性氣囊5,使氣囊恢復飽滿并使氣囊內空氣逐漸達到凈化作用。因此只要穿著鞋子行走或奔跑,氣囊就會作壓縮和還原動作,使鞋內外空氣循環流動,而保持鞋內干燥并凈化鞋內空氣。
本技術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雖然以上結合一較佳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第四代進行詳細描述,但在本實用新型構思范圍內還可以對該實施例做出多種變化,例如盡管本文所示和所述實施例為一運動鞋,但顯然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可應用于任何一種樣式鞋子,導氣管可以根據需求設置1或2條或多條,透氣孔可以布置在鞋墊的任何所需的位置上,而不像該實施例一樣設置等等。因此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應由所附權利要求書確定。
權利要求1.一種透氣鞋,包括鞋幫、鞋墊、中底、外底、彈性氣囊、導氣管;在所述外底上放置所述彈性氣囊,所述彈性氣囊上出氣口,所述出氣口與所述導氣管連接,所述導氣管向鞋頭方向延伸;所述中底上設有一通孔,所述彈性氣囊伸出所述通孔;所述鞋墊和中底上設有氣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后跟部設有進氣口,所述彈性氣囊上設有單向吸氣口,所述外底上的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彈性氣囊上的所述單向吸氣口對應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氣囊的兩側及后面中間位置各設有一所述單向吸氣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上的所述進氣口是內凹的,所述彈性氣囊上的單向吸氣口是外突的,以形成緊密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底面上設有導氣管管槽以容納所述導氣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管管槽上設有透氣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管有兩條,所述導氣管管槽有兩條。
7.如權利要求1所述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后跟部設有一支撐墊,用于容納所述彈性氣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透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上設有所述彈性氣囊放置槽。
專利摘要一種透氣鞋,包括鞋幫、鞋墊,中底,外底,彈性氣囊和導氣管。其中,在所述外底表面上放置有一彈性氣囊,所述彈性氣囊前端有各一出氣口連接各一條導氣管,所述導氣管連接出氣口延伸至所述鞋墊下方預鑄而成的導氣管管道,所述鞋墊下方的導氣管設有與鞋內連通的對應透氣孔。特點是所述彈性氣囊上設有至少一個單向吸氣口,在所述外底與所述單向吸氣口對應位置上設有與外界連通的進氣口,所述吸氣口和所述進氣口之間,在結構上設計緊密結合造成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第四代在彈性氣囊上放置可與外界直接相通,而向鞋內提供更多新鮮空氣,使穿著時鞋內外的空氣可不斷循環更新,從而始終保持鞋內干燥清潔。
文檔編號A43B7/06GK2746782SQ200420091128
公開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8日
發明者潘萬富 申請人:潘萬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