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熱鞋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鞋墊,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鞋襯組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和曾有的關于鞋襯組的技術對加熱鞋墊需要都做過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設計過許多優秀的技術方案。如1996年中國專利局公告的由宋伯齡申報的,授權公告號為CN2196391Y,中國專利號(ZL)為94214207.1號的實用新型名稱是《降壓鞋墊》的實用新型專利,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在鞋襯組技術方面是一例很有價值的發明,它有效地解決了腳不冷的技術問題。但尚有不足,它還很難解決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熱鞋墊。以解決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主要由鞋面、鞋墊、加熱片、鞋底、電源、鞋跟、開關構成。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是鞋面的整體固定安裝在鞋底的上部,鞋底的右下端固定安裝在鞋跟的上表面,結合成鞋形狀固定結構,功能是起鞋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征是加熱片的整體嵌入在鞋墊的中間,鞋墊的整體放置在鞋底的上面,結合成腳形狀組合結構,功能是起加熱的作用。加熱片的接觸點導線連接在電源的接線處,電源的下端導線連接在開關的接線端,結合成串聯結構,功能是起控制是否加熱的作用。這樣就達到了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目的。
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的和曾有的關于鞋襯組的技術相比有二處優點和改進第一,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加熱片的整體嵌入在鞋墊的中間,鞋墊的整體放置在鞋底的上面,結合成腳形狀組合結構,所以更容易解決加熱的技術問題。
第二,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加熱片的接觸點導線連接在電源的接線處,電源的下端導線連接在開關的接線端,結合成串聯結構,所以更容易解決控制是否加熱的技術問題。
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結構示意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各部位的標號說明1鞋面2鞋墊3加熱片4鞋底、5電源6鞋跟7開關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為實現解決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的優選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它的靜態結構請參閱附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主要由鞋面1、鞋墊2、加熱片3、鞋底4、電源5、鞋跟6、開關7構成。它的主要零件鞋面1、電源5、加熱片3、開關7、鞋底4由市場選用。它的鞋墊2是片狀形狀,以毛線為材料,經過紡織加工制造。它的鞋跟6是塊形狀,以橡膠為材料,經過特殊加工制造。
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征是鞋面1的整體固定安裝在鞋底4的上部,鞋底4的右下端固定安裝在鞋跟6的上表面,結合成鞋形狀固定結構,功能是起鞋的作用。在形狀、構造及其結合上,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征是加熱片3的整體嵌入在鞋墊2的中間,鞋墊2的整體放置在鞋底4的上面,結合成腳形狀組合結構,功能是起加熱的作用。加熱片3的接觸點導線連接在電源5的接線處,電源5的下端導線連接在開關7的接線端,結合成串聯結構,功能是起控制是否加熱的作用。
下面通過使用方法,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動態結構關系在使用中,當需要加熱的時候,根據電學原理,首先打開開關7,然后電源5給加熱片3供電,再然后加熱片3散發熱量,從而完成加熱的任務。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金屬為材料,利用普通工廠的基本設備,采取大成批生產,以供應生活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鞋墊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加熱鞋墊,它是由鞋面(1)、鞋墊(2)、加熱片(3)、鞋底(4)、電源(5)、鞋跟(6)、開關(7)構成,它的鞋面(1)的整體固定安裝在鞋底(4)的上部,鞋底(4)的右下端固定安裝在鞋跟(6)的上表面,其特征是加熱片(3)的整體嵌入在鞋墊(2)的中間,鞋墊(2)的整體放置在鞋底(4)的上面,加熱片(3)的接觸點導線連接在電源(5)的接線處,電源(5)的下端導線連接在開關(7)的接線端。
專利摘要加熱鞋墊,其目的是解決冬天天冷鞋墊不能保暖,鞋墊潮濕不能自動烘干的問題。它主要由鞋面、鞋墊、加熱片、鞋底、電源、鞋跟、開關構成。其特征是加熱片的整體嵌入在鞋墊的中間,鞋墊的整體放置在鞋底的上面,加熱片的接觸點導線連接在電源的接線處,電源的下端導線連接在開關的接線端。
文檔編號A43B17/00GK2904700SQ200620012329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3日
發明者徐方冰 申請人:徐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