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塑拉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鏈,特別涉及一種注塑拉鏈,也稱塑鋼拉鏈。
背景技術:
市場上的注塑拉鏈由布帶與鏈牙組合而成,布帶由中心線、一組普通經線和一條 連續的緯線交錯織造而成;中心線也稱拉鏈布帶的帶筋,是布帶中比較粗的經線,由一組紗 線組合而成;普通經線多為滌綸低彈絲,約50條以上不等。布帶與鏈牙結合面的經向連續 布帶部分即布帶的芯部區域,該區域內包含了中心線和部分經線,而其余的經線分布在布 帶與鏈牙結合面之外;鏈牙呈單獨顆粒狀態間隔均勻,夾住布帶中比較粗的中心線部位。注 塑拉鏈的生產是通過注塑成型機將注塑材料(多為聚甲醛)加熱熔解,由注塑成型機螺桿 將溶解后的注塑材料液體擠壓、射出到注塑拉鏈成型模具,所述注塑拉鏈成型模具中間已 放置拉鏈布帶;這樣當注塑材料冷卻固化后形成鏈牙并包夾住拉鏈布帶的中心線從而與拉 鏈布帶結合形成注塑拉鏈鏈條。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主要取決于冷卻后注塑材料 包夾拉鏈布帶中心線的牢固程度。 目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的注塑拉鏈,其對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的技術改進是對拉 鏈布帶芯部區域內中心線的加工方式的改進,由加捻中心線改為編織中心線,相比而言后 者表面比較凹凸不平,利用編織中心線加工的拉鏈布帶的芯部區域表面相對也更加粗糙, 對生產的注塑拉鏈而言,注塑材料對拉鏈布帶的中心線的包夾牢固程度會增加,從而提高 了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 但是以上通過改變中心線的加工方式來提升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的方法,沒有改 變依靠注塑材料包夾布帶中心線來結合鏈牙與布帶的根本方式和注塑拉鏈的基本結構,所 以只能有限提升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無法從根本上提升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 目前市場上對于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要求高結合力的場合很多(如遠足、野營、登山等戶 外活動服裝,極為寒冷地區所穿的羽絨服),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之間 的結合力始終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之間的結合力不 夠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注塑拉鏈,該結構注塑拉鏈從根本性上改變注塑拉鏈鏈牙 與拉鏈布帶的結合方式,即注塑材料包夾拉鏈布帶芯部區域內中心線的方式,從而能明顯 提升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之間的結合力。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包括鏈牙、布帶,鏈牙與布帶結合 在一起,布帶與鏈牙接觸并被鏈牙覆蓋的部分為布帶的結合面區域,在布帶的結合面區域 內設置小孔,布帶與每個單獨的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孔,具體 來說在布帶的結合面區域內沿著鏈牙的排列方向設置均勻分布的一排小?L。在鏈牙上設置 塑材立柱,所述塑材立柱貫穿布帶小孔,塑材立柱與鏈牙結合固定在一起。
所述小孔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或狹長開口形或者三角形。所述小孔的大小可以使 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成型機加熱熔解的注塑材料液體通過,并使注塑材料液體能夠順布帶 小孔對流、滲透。注塑材料液體冷卻后在小孔中間形成塑材立柱,塑材立柱與布帶兩面的鏈 牙融合成一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也可在布帶的結合面區域內沿著鏈牙的排列方向設置 兩排或兩排以上的小孔。所述多排小孔交錯排列,這樣就使注塑拉鏈的布帶與每個單獨的 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孔。
所述布帶的編織材料全部或者部分為滌綸牽伸絲。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結構,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成型機加熱熔 解的注塑材料液體在注塑螺桿的擠壓力作用下,在注塑拉鏈布帶芯部區域內的小孔對流、 滲透,冷卻后在布帶小孔中間形成塑材立柱,塑材立柱與布帶兩面的注塑材料連成一體,形 成注塑鏈牙固定在布帶上。由于每個單獨的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 有一個塑材立柱。注塑拉鏈中鏈牙與布帶的結合力除了注塑材料對拉鏈布帶中心線的包夾 力作為鏈牙和布帶之間的結合力之外,還有穿透在布帶結合面區域內的塑材立柱與拉鏈布 帶的結合力,如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內鋼筋所起的作用相仿。塑材立柱與拉鏈布帶的結合 力遠遠大于注塑材料對拉鏈布帶中心線的包夾力。因此利用此結構生產的注塑拉鏈,其注 塑拉鏈的鏈牙與拉鏈布帶之間的結合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將本發明注塑拉鏈中布帶的芯部區域內的中心線改
細,增加注塑拉鏈布帶的芯部區域內的經線數量,可在注塑拉鏈布帶芯部區域內的經線方
向上設置兩排或多排均勻分布的小孔,兩排或多排小孔交錯排列,小孔之間的間隔確保拉
鏈布帶與每個注塑拉鏈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孔;用這樣結構生產
的注塑拉鏈,每個單獨注塑拉鏈鏈牙內至少有兩個塑材立柱。這樣本結構注塑拉鏈中布帶
芯部區域內的中心線改細后注塑材料對拉鏈布帶中心線的包夾力雖會有部分降低,但每個
鏈牙內的兩根塑材立柱足可以保證每個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力得到更大提升。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將本結構注塑拉鏈中布帶芯部區域內的經線材料由
滌綸低彈絲改為表面更為光滑的滌綸牽伸絲,可使拉鏈布帶小孔的孔壁更加光滑,注塑拉
鏈生產時注塑材料液體順布帶中小孔的流動和滲透更為便利,更能有效的保證塑材立柱的
形成,從而確保本結構注塑拉鏈的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力得到極大提升。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注塑拉鏈的優點是利用注塑拉鏈中設置在布帶芯部區域
內的小孔在注塑拉鏈生產時在拉鏈布帶中形成塑材立柱,通過此塑材立柱結合拉鏈布帶和
鏈牙;為此從根本性上改變目前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方式,即改變注塑材料包
夾拉鏈布帶中心線的方式,從而能明顯提升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力。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注塑拉鏈局部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注塑拉鏈在塑材立柱部位的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注塑拉鏈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注塑拉鏈局部示意圖。 圖中鏈牙1,諱線2,經線3,小孔4,中心線5,布帶6,芯部區域8,塑材立柱9。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1 如圖l所示,本發明的注塑拉鏈包括鏈牙1、布帶6,所述布帶6由中心線5、一組 經線3和連續性的緯線2組成;布帶6與鏈牙1接觸并被鏈牙1覆蓋的部分為布帶6的結 合面區域,結合面的經向連續布帶部分為布帶6的芯部區域8,,在芯部區域8內中心線5的 旁邊設置一排沿著經線3方向均勻分布的小孔4,小孔4的間隔確保布帶6與每個單獨的鏈 牙l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孔4。注塑拉鏈生產過程中注塑成型機加 熱熔解的注塑材料液體由注塑成型機螺桿擠壓、射出到注塑拉鏈成型模具內,小孔4的大 小可以使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液體通過,并使注塑材料液體能夠順布帶小孔4對流、 滲透。 如圖2所示,注塑材料液體冷卻后形成鏈牙1,并同時在小孔4中間形成塑材立柱 9,塑材立柱9與布帶6兩面的注塑材料即與鏈牙1融合成一體,形成鏈牙1固定在布帶6 上。本發明注塑拉鏈的鏈牙1與布帶6的結合方式從原先由注塑材料對拉鏈布帶中心線5 的包夾方式改變為在此包夾方式上更增加了塑材立柱9與布帶6的結合方式,由于每個單 獨的鏈牙1與布帶6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塑材立柱9。這樣本結構注塑拉鏈的鏈牙 1與布帶6的結合力得到極大提升。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將本發明注塑拉鏈中布帶6的芯部區域8內的中心線5改細,增加注 塑拉鏈布帶6的芯部區域8內的經線3數量,在布帶6的芯部區域8內的經線3方向上設 置交錯排列的兩排或多排均勻分布的小孔4,小孔4的間隔確保每個鏈牙1與布帶6的結 合面區域內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孔4 ;這樣生產后注塑拉鏈的每個鏈牙1與布帶6結 合面區域內至少有兩個塑材立柱9 ;注塑拉鏈的鏈牙1與布帶6的結合力會得到更大提升。 本實施例注塑拉鏈的其他未提及的具體結構與本發明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本發明注塑拉鏈中布帶6中不設置中心線5,在布帶6與鏈牙1的結 合面沿經線3方向上設置一排或交錯排列的兩排或多排均勻分布的小孔4,小孔4的間隔確 保布帶6與每個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孔4 ;這樣生產后注塑 拉鏈的每個鏈牙1與布帶6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塑材立柱9。本實施例注 塑拉鏈的其他未提及的具體結構與本發明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將本結構注塑拉鏈中布帶芯部區域8內的經線3不 采用傳統的滌綸低彈絲,而采用表面更為光滑的滌綸牽伸絲,可使拉鏈布帶小孔4的孔壁 更加光滑,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材料液體的流動和滲透更為便利,更能有效的保證塑材立 柱9的形成,從而確保注塑拉鏈的鏈牙1與布帶6的結合力得到極大提升。本實施例注塑 拉鏈的其他未提及的具體結構與本發明實施例1相同。 本發明注塑拉鏈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小孔4可以為圓形、長條形、方形等任意 形狀。不論注塑拉鏈中布帶6的芯部區域8內的小孔4的形狀或數量及排列方式有何種變
5化,也不論小孔4的形成是利用是何種方式;凡是在注塑拉鏈中布帶6上與鏈牙1結合面區 域內設置小孔4,并利用該小孔4在注塑拉鏈生產時形成塑材立柱9與布帶6結合,從通過 而改變鏈牙1與布帶6的結合方式來提升鏈牙1與布帶6結合力的注塑拉鏈,都是本發明 保護范圍之內。此外,將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材料由目前常規的聚甲醛改為其他注塑材料,也 應認為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 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 更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注塑拉鏈,包括鏈牙(1)、布帶(6),鏈牙(1)與布帶(6)結合在一起,布帶(6)與鏈牙(1)接觸并被鏈牙(1)覆蓋的部分為布帶(6)的結合面區域,其特征在于,在布帶(6)的結合面區域上設置小孔(4),布帶(6)與每個單獨的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孔(4),在鏈牙(1)上設置塑材立柱(9),所述塑材立柱(9)貫穿小孔(4),塑材立柱(9)與鏈牙(1)融合成一體。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布帶(6)與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沿 著鏈牙(1)的排列方向設置均勻分布的一排小孔(4)。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4)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或狹 長開口形或者三角形。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4)的大小可以使注塑拉鏈生 產時注塑成型機加熱熔解的注塑材料液體通過,并使注塑材料液體能夠順著小孔(4)對流 或滲透。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液體冷卻后在小孔(4)中 間形成塑材立柱(9),塑材立柱(9)與布帶(6)兩面的鏈牙(1)融合成一體。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布帶(6)與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沿 著鏈牙(1)的排列方向設置多排小孔(4)。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小孔(4)交錯排列。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拉鏈的布帶(6)與每個單獨的 鏈牙(1)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孔(4)。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帶(6)的編織材料全部或者部分 為滌綸牽伸絲。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注塑拉鏈鏈牙與布帶之間的結合力不夠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注塑拉鏈。本發明的注塑拉鏈在鏈牙與布帶的結合面區域的布帶上設置小孔,注塑拉鏈的布帶與每個單獨的鏈牙的結合面區域內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孔,小孔沿著鏈牙的排列方向均勻分布。小孔可以使注塑拉鏈生產時注塑成型機加熱熔解的注塑材料液體通過,從而使注塑材料液體冷卻后在小孔中間形成塑材立柱,塑材立柱與鏈牙融合為一體。本發明注塑拉鏈從根本性上改變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的結合方式,即改變了現有技術中注塑材料包夾拉鏈布帶結合面區域內中心線的方式,從而能明顯提升注塑拉鏈鏈牙與拉鏈布帶之間的結合力。
文檔編號A44B19/02GK101721019SQ20081004390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明者崔逸泉 申請人:崔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