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蜂窩后鞋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跟,尤其是一種具有抗阻力、減震保護腳跟的高蜂窩鞋后跟。
背景技術:
鞋跟一般用在鞋墊或鞋上,制作鞋跟都是為了有效的保護人體腳跟,或者起到一 種增高的效果。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鞋后跟有的是用一般的棉布制作的,有的是 用普通的塑料制作而成,有的減震鞋墊在鞋墊后跟部位里面放置細小的彈簧起到減震 效果,然而彈簧容易生秀脫落,不賴磨;有的還用軟塑料制作成一個實體或里面成空 心的后跟,這樣的鞋后跟容易磨損,致使影響整體使用效果和宿短使用壽命,再者在 制作過程中很復雜。利用一般的棉布制作的鞋墊,由于人體在走路時重心在腳后跟, 故長時間摩擦容易破損、腐爛等,并且這些鞋跟沒有減震效果,有的減震效果也很差, 減震時間短,使用者也會感到不舒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具有抗阻力、抗磨損、減震保 護腳跟的蜂窩鞋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研制了一種高蜂窩后鞋跟該鞋跟 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鞋底板(1)周邊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 跟部位設置小墊片(3),小墊片(3)與鞋底板(1)連接一體,在鞋底板(1)下面設 置柱孔(2),形成蜂窩鞋跟;
所述的鞋底板(1)周邊凸起部位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所述的柱孔(2)為六角六邊形,柱孔(2)的高度為3-10毫米,柱孔(2)邊的
厚度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等,均勻分布;
所述的小墊片(3)凸起為橢圓形或/圓形,其厚度為0.8-1.5毫米; 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用TPR材料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鞋跟下面設置大小一致均勻分布的蜂窩柱
孔,能有效的對人體腳跟部位進行保護,而且具有減震效果,穿著舒服,同時具有抗 阻力、抗磨損制作簡單,使用壽命長。
圖1為高蜂窩后鞋跟正平面圖2為高蜂窩后鞋跟后平面圖3為高蜂窩后鞋跟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研制了一種高蜂窩后鞋跟,采取如下步驟 該高蜂窩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鞋底板(1)周邊凸起成凹形, 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設置小墊片(3),小墊片(3)與鞋底板(1)連接一體,
在鞋底板(1)下面設置柱孔(2),形成蜂窩鞋跟;
所述的鞋底板(1)周邊凸起部位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所述的柱孔(2)為六角六邊形,柱孔(2)的高度為3-10毫米,柱孔(2)邊的 厚度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等,均勻分布;
所述的小墊片(3)凸起為橢圓形或/圓形,其厚度為0.8-1.5毫米; 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用TPR材料制作。
另外,本實用新型不意味著被示意圖及說明書所局限,在沒有脫離設計宗旨的前 提下可以有所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高蜂窩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其特征在于鞋底板(1)周邊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設置小墊片(3),小墊片(3)與鞋底板(1)連接一體,在鞋底板(1)下面設置柱孔(2),形成蜂窩鞋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板(1)周邊凸起部位 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孔(2)為六角六邊形, 柱孔(2)的高度為3-10毫米,柱孔(2)邊的厚度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 等,均勻分布。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墊片(3)凸起為橢圓形 或/圓形,其厚度為0.8-1.5毫米。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窩后鞋跟,其特征在于用TPR材料制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蜂窩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其特征在于鞋底板(1)周邊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設置小墊片(3),小墊片(3)與鞋底板(1)連接一體,在鞋底板(1)下面設置柱孔(2),形成蜂窩鞋跟。該鞋跟具有減震效果,穿著舒服,抗阻力、抗磨損、制作簡單,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A43B21/26GK201175026SQ2008200204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9日
發明者金相元 申請人:青島三元鞋附件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