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種空調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皮鞋、運動鞋等在穿著時,鞋內往往形成相對封閉的空間,其內的空氣無法進行交換,特別是腳與鞋內墊緊貼著的部位,如腳掌處的氣體流動性更差,導致腳排出的汗水和熱量都存在鞋內,使鞋內潮濕、悶熱,使人感到非常不舒適,容易產生腳臭和各種腳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空調鞋,通過排氣過程和進氣過程交替出現,使鞋內形成氣體流動,從而排出鞋內熱量,降低鞋內溫度,保持鞋內干爽,能有效控制腳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 一種空調鞋,其特征在于鞋內 的底部中分布有相互交匯的多條氣流通道,氣流通道經多個進氣孔與鞋的內腔相通,氣流通道的末端與鞋后跟上的一個氣囊相通,氣囊前端與氣流通道連接處裝有進氣閥,氣囊后端與外面相通處裝有排氣閥。
所述的進氣閥內部有一個與氣流通道匹配連接的閥栓和隔擋閥栓的氣閥網。
所述的排氣閥內前部有閥栓和氣閥網,后部有一個與內腔螺紋連接的排氣開關。排氣開關為前大后小的圓柱體,前部與排氣閥內腔螺紋連接,后端部上開有一條卡槽。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鞋底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進氣閥(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排氣閥(5)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排氣開關(8)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中排氣閥腔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氣閥網(7)的放大示意圖。
圖8是排氣開關鑰匙(10)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10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空調鞋,是在鞋內腔的前底部布置有多個直徑O. 4cm左右的進氣孔l,進氣孔下面分布有相互交匯相通的多條氣流通道2,氣流通道的末端與安裝在鞋內腔后跟上的一個氣囊4進氣閥相通。氣囊前端 有進氣閥3,后端開有排氣閥5。
進氣閥內部由閥栓6和氣閥網7組成,閥栓起到關閉和打開進氣閥作用,氣閥網起到擋住閥栓以免其被推向另一端擋住氣流通道,使氣流通暢。
進氣過程鞋跟離開地面的同時,受擠壓變形的氣囊要恢復原狀,從而使氣囊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進氣閥自動打開,而排氣閥自動關閥,氣體經過進氣口從鞋內流進氣囊內部。
排氣閥內部由閥栓、氣閥網、排氣開關8和排氣開關鑰匙10組成,排氣閥內腔有內螺紋,排氣開關是一個前端大、后端小的圓柱體,大圓柱圓周上有螺紋, 小圓柱后端面上開有一條卡槽9。排氣開關上的外螺紋與排氣閥內腔上的內螺紋配合連接。
使用時,將片狀排氣開關鑰匙卡入排氣開關的卡槽內,旋轉排氣開關鑰匙 就可開啟或關閉空調鞋排氣和進氣。當開啟時,排氣開關向后退,閥栓就可自 由的在排氣閥內前后移動。當關閉時,排氣開關向前推進,閥栓就堵塞了氣流通道.
排氣過程鞋跟接觸地面的同時,氣囊受到擠壓,氣囊內氣壓大于外界氣 壓,進氣閥自動關閉,排氣閥自動打開,氣囊內氣體就從排氣口排出。
排氣過程和進氣過程交替出現,使鞋內形成氣體流動,從而降低鞋內溫度。
由于不同鞋子的鞋口密閉性能不一樣,密閉性能好的鞋子外界空氣很難從 鞋口進入鞋內,所以對密閉性能好的鞋子應在鞋口開有進氣口,以便外界空氣 進入鞋內形成氣流循環。
空調鞋四季均可穿,冬季為使鞋內保暖,應關閉排氣開關,下雨或道路有 積水時,為防止水從排氣口進入鞋內,應關閉排氣開關。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鞋,其特征在于鞋內腔的底部中分布有相互交匯的多條氣流通道(2),氣流通道經多個進氣孔(1)與鞋的內腔相通,氣流通道的末端與鞋內腔后跟上的一個氣囊(4)相通,氣囊前端與氣流通道連接處裝有進氣閥(3),氣囊后端與外面相通處裝有排氣閥(5)。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鞋,其特征在于進氣閥內部有一個與氣流通道匹配連接的閥栓(6)和隔擋閥栓的氣閥網(7)。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鞋,其特征在于排氣閥內前部有閥栓和氣 閥網,后部有一個與內腔螺紋連接的排氣開關(8)。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鞋,其特征在于排氣開關為前大后小的圓 柱體,前部與排氣閥內腔螺紋連接,后端部上開有一條卡槽(9)。
專利摘要一種空調鞋,通過排氣過程和進氣過程交替出現,使鞋內形成氣體流動,從而排出鞋內熱量,降低鞋內溫度,保持鞋內干爽,能有效控制腳氣;它是在鞋內的底部中分布有相互交匯的多條氣流通道,氣流通道經多個進氣孔與鞋的內腔相通,氣流通道的末端與鞋后跟上的一個氣囊相通,氣囊前端與氣流通道連接處裝有進氣閥,氣囊后端與外面相通處裝有排氣閥,進氣閥內部有一個與氣流通道匹配連接的閥栓和隔擋閥栓的氣閥網,排氣閥內前部有閥栓和氣閥網,后部有一個與內腔螺紋連接的排氣開關,排氣開關為前大后小的圓柱體,前部與排氣閥內腔螺紋連接,后端部上開有一條卡槽。
文檔編號A43B7/00GK201178723SQ200820080948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0日
發明者馬勛旺 申請人:馬勛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