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傘架的支撐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傘架上的支撐骨。
背景技術:
傘的傘架上通常都設有支撐骨,用于連接傘骨和中棒上的巢體,巢體相對 中棒滑動時,通過支撐骨帶動傘骨,或傘在撐開時,用來支撐傘骨。 一般我們 所見傘的支撐骨和傘骨形狀基本相同,為玻璃纖維的細長圓柱體,或金屬的槽
體。如專利號為200720119023. X的直骨拉簧自動傘骨架,支撐骨采用玻璃纖維 材料,且支撐骨朝向拉簧的一面設有收傘時能部分容納拉簧的凹槽。凹槽形的 支撐骨,由于受力能力減弱,容易折彎,所以在使用時,通常將其加粗以增強 其受力能力,但這樣會增加傘收攏時的體積大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支撐骨強度不夠或體積過大的技 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強度較好,且體積較小的支撐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用于傘架的支撐骨,支撐骨的截面為工形,且其相應的側面凹槽從支 撐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加深。
支撐骨的橫斷截面為工形,且其相應的側面的凹槽,并不是深度一致的, 而是從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加深的。這種結構的支撐骨,其強度仍舊較好,其凹 槽處可以隱蔽金屬絲或部分傘骨,且支撐骨體積較小。
作為優選,支撐骨兩側的凹槽最深處分別位于支撐骨兩端。這樣可避免支 撐骨一端的兩側都為凹槽深處,降低支撐骨的強度。
支撐骨一端設有兩夾片,夾片之間距離和傘骨上馬鞍的厚度相適配,兩夾
片上分別設有通孔,支撐骨另一端設有通孔。兩夾片將傘骨上的馬鞍夾住,并鉸接在一起,這樣支撐骨就活動連接在傘骨上了。支撐骨另一端設有通孔,是 用來將支撐骨鉸接中棒上的巢體的。
作為優選,夾片內端的支撐骨側面設有凸臺,凸臺后側設有條形凹槽,通 孔橫向穿過條形凹槽,且條形凹槽剛好位于支撐骨側面凹槽的最深處。在支撐 骨側面凹槽深處還設有一條形凹槽,且橫向設有通孔,這是用來安裝金屬絲的, 由于這些金屬絲也會受到較大的力,所以在相應位置處設有一凸臺,加強相應 位置處的結構強度。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截面為工形的支撐骨,其結構強度較強, 且體積較小,在支撐骨側面的凹槽能隱蔽部分組件,避免了現有技術的支撐骨 體積較大,且強度不夠的缺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附圖2是圖1的E-E的剖視附圖3是圖1的F-F的剖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視結構示意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 說明。
實施例如圖3所示, 一種用于傘架的支撐骨1,其一端連接傘骨7,另 一端是連接中棒上的巢體。如圖1所示,該支撐骨1為長條狀,其橫向截面為 工形,如圖2所示。支撐骨1相應的側面凹槽9從支撐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加 深,且支撐骨兩側凹槽9的最深處分別位于支撐骨兩端,靠近支持骨一端的截 面圖如圖3所示。支撐骨1 一端設有兩夾片2,夾片之間的距離和傘骨7上的馬 鞍8的厚度相適配,且夾片上設有通孔4,夾片夾住馬鞍,用鉸鏈將夾片和馬鞍連接。在夾片內端的支撐骨側面設有凸臺3,如圖4所示,凸臺后側為條形凹槽 6,條形凹槽6剛好位于支撐骨側面凹槽較深處,相應位置處設有通孔5,通孔 5橫向穿過條形凹槽,在通孔5與條形凹槽處設有連接件,連接件會受到力的作 用,凸臺3可加強結構強度。
權利要求1. 一種用于傘架的支撐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骨(1)的截面為工形,且其相應的側面凹槽(9)從支撐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加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傘架的支撐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骨兩 側的凹槽(9)最深處分別位于支撐骨兩端。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傘架的支撐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 骨一端設有兩夾片(2),夾片之間的距離和傘骨(7)上馬鞍(8)的厚度相適配,兩 夾片上分別設有通孔(4),支撐骨另一端設有通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傘架的支撐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片(2)內 端的支撐骨側面設有凸臺(3),凸臺(3)后側設有條形凹槽(6),通孔(5)橫向穿 過條形凹槽(6),且條形凹槽(6)剛好位于支撐骨側面凹槽(9)的最深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傘架的支撐骨,支撐骨的截面為工形,且其相應的側面凹槽從支撐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漸加深。截面為工形的支撐骨,其結構強度較強,且體積較小,在支撐骨側面的凹槽能隱蔽部分組件,避免了現有技術的支撐骨體積較大,且強度不夠的缺點。
文檔編號A45B25/02GK201234646SQ20082012183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1日
發明者樓正榮 申請人:樓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