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與汽車配套的附件產品領域,特別是一種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金社會的汽車、特別是小轎車的保有量越來越多,到了夏季,人們駕車外出泊車時,往往很難找到合適的蔭涼處泊車,大多數情況下,只好任其曝曬,得到離開時,又只好猛開空調來降溫。目前,在一些高檔次酒店用餐時,由于有專門的保安看守,酒店會提供一種車用遮陽罩來防曬。這種遮陽罩,既沒有防盜功能,也沒有防風功能,且使用時是緊貼著車頂的,僅能反射一些陽光,對于熱傳導導致的熱積聚,沒有辦法散發。近些年來,出現了一些車用遮陽傘,如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200810009809. 5)公開的"全自動伸縮式汽車遮陽傘",其內容包括底板分為互聯的底板左部、底板中部、底板右部,在底板中部的兩側裝有側板,在底板中部上裝有動力驅動機構,動力驅動機構上裝有傳動軸,傳動軸的兩端裝有索輪;在所述的兩側板上均裝有主罩折疊伸縮機構,在主罩折疊伸縮機構之間裝有主遮陽布,主罩折疊伸縮機構通過其拉索、側板上的過渡輪與索輪相聯;在底板中部的側邊上、靠近側板處裝有主罩支撐機構,主罩支撐機構通過罩撐桿與主罩折疊伸縮機構相聯。該發明使用效果較好,操作方便,但其結構比較復雜,而且比較笨重。又如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03263246.0)公開的"一種汽車遮陽傘",它包括一設有傘面的上傘體,上傘體固接有一中心支撐桿,中心支撐桿的下部固接有一可折疊的傘架形底座,底座設有用于與汽車頂部相固定的吸附裝置,吸附裝置可為磁鐵或吸盤。該發明的收折與打開十分方便快捷,特別是傘架形底座的可自動張合更使遮陽傘伸縮自如,具有輕便、小巧、美觀、快捷的特點,達到了泊車時可快速地使車有遮陰效果的目的,但由于與日常所用的傘相似,其支撐點只有一個,因而,其穩定性欠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產品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折疊收縮后體積小,且遮陽效果較好的車用太陽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發明一種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包括帶有支腳34的支架31和遮陽傘布16,還包括有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和由上夾板50、下夾板48以及支撐框52和固定螺桿22構成的固定裝置以及防盜安裝裝置;上夾板50和下夾板48分別夾住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和支撐框52,并疊裝于支架31上由固定螺桿22固定;防盜安裝裝置由左、右側防盜安裝帶構成,分別裝置在支架31的兩端部。
在支撐框52的另一側,還裝置有一個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形成前后兩個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 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由左滑筒21、左滑筒端蓋26、左滑筒內擋圈18、右滑筒15、右滑筒端蓋11、右滑筒內擋圈17、滑筒套23、滑套左端蓋24、滑套右端蓋13、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下折疊內套管39以及自動收縮裝置和止回裝置構
4
A、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的左端固定在止回裝置的右側,上折疊內 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的右端固定在自動收縮裝置的左側,上折疊內套管20套裝在上 折疊外套管19內,下折疊內套管39套裝在下折疊外套管5內; B、左滑筒(21)的筒壁上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左滑筒21的左端裝于左滑筒端蓋 26上的凹槽25中,其右端裝置在左滑筒內擋圈18的凹槽中;右滑筒15的筒壁上也開有軸 向的出布口 44,右滑筒15的右端裝于右滑筒端蓋11上的凹槽12中,其左端裝置在右滑筒 內擋圈17的凹槽中; C、滑筒套23的筒壁上也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其另一側筒壁的上下部位還分別
留有上定位凸條46和下定位凸條45 ;滑筒套23的左右端分別裝置在滑套左端蓋24和滑
套右端蓋13的凹槽中;左滑筒21和右滑筒15由左右兩端套裝入滑筒套23中;D、固定于左滑筒端蓋26中間的左階梯軸29穿裝于止回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中,
固定于右滑筒端蓋11中間的右階梯軸8穿裝于自動收縮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中;E、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呈凹形,其兩端的布套筒60分別套裝在上折疊外套管19
和下折疊外套管5上。 自動收縮裝置由巻簧套筒14、巻簧10、巻簧套筒蓋9和右階梯軸8構成;巻簧10 裝置在巻簧套筒14內,巻簧10的內端固定在右階梯軸8上,外端固定在巻簧套筒14的內 孔壁上,巻簧套筒蓋9裝置在巻簧套筒14右端的止口中;右階梯軸8的一端穿裝在巻簧套 筒14的中心孔中,另一端與右滑筒端蓋11的中間固定。 止回裝置由棘輪27、棘爪手柄28、銷釘58、扭簧59、左階梯軸29以及定位碰珠56 和定位孔55構成;左滑筒端蓋26上的凹槽25的部位上開有棘爪手柄缺口 57,棘爪手柄28 的中部由套裝有扭簧59的銷釘58鉸裝在左滑筒端蓋26的端面上,該端面上還開有定位孔 55 ;棘輪27的中間開有階梯孔,左階梯軸29穿過該孔后與左滑筒端蓋26的中間固定;棘 爪手柄28的上部為手柄,下部為棘爪54,在棘爪手柄28的下部靠左滑筒端蓋26的端面一 側,還裝有定位碰珠56。 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中還裝有折疊推拉裝置,該折疊推拉裝置包括穿裝在右 部支撐框47中的推拉管6和推拉桿30 ;推拉管6的右端穿出右滑筒端蓋11,并與其固定聯 接;推拉管6的管壁上由右至左部開有長條形槽口 51,該長條形槽口 51延伸至左部時沿圓 周方向轉動,形成臺階狀的推拉槽口 53 ;推拉桿30由左滑筒端蓋26的左端進入,穿進推拉 管6中,推拉桿30的右端部設有與長條形槽口 51相配的推拉凸塊49。
右側防盜安裝帶2與左側防盜安裝帶對稱相同,其左側防盜安裝帶由主帶35、鎖 緊帶37、鉸接帶36和帶鉤38構成;主帶35的上端鉸裝在支架31的左端部,另一端與鎖緊 帶37的上端鉸接;鎖緊帶37的中部與鉸接帶36的一端鉸接,鉸接帶36的另一端與帶鉤38 的上端鉸接。 在支架31的右部下面,還裝有帶支腳的定位吸盤1。 在支架31下面的前后兩側,還裝有可伸縮的傘布支撐裝置。 在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呈左高、右低的凹形,其內端部兩邊為布套筒60 ;外端部 兩邊分別裝有傘布吸盤43。 本發明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采用折疊加回巻收縮的方式,摒棄了傳統的傘
5骨架收縮方式和聯桿折疊的收縮方式,因而,其折疊收縮后的傘的體積較小。使用時,只需 要將其置于車頂上,將左側防盜安裝帶鉤掛于車門上,拉出左滑筒端蓋,并用推拉桿將右滑 筒端蓋推出,此時,折疊的傘布被打開,就可進行前、后側傘布的拉出并定位, 一個人繞車一 圈,即可將太陽傘全部打開,遮蓋住整臺車的頂面,所以,其操作比較簡單,使用也比較方 便。此外,由于裝置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的支架有一定的高度,加之其前后兩側還裝置有 可伸縮的傘布支撐裝置,因而,打開后的遮陽傘布與車頂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遮陽傘布所 吸附的熱量可以由遮陽傘布與車頂之間的空氣隨著其流動而帶走,因此,其遮陽效果較好。
附圖1是本發明沿D—D軸線的主剖視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折疊拉開時沿D—D軸線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明沿A—A軸線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明沿C一C軸線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明沿B—B軸線的剖視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明遮陽傘布的示意圖; 附圖7是本發明的T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8是本發明的P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9是本發明的H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IO是本發明的K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是定位吸盤,2是右側防盜安裝帶,3是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4是右 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5是下折疊外套管,6是推拉管,7是推拉管固定螺母,8是右階梯 軸,9是巻簧套筒蓋,10是巻簧,11是右滑筒端蓋,12是凹槽,13是滑套右端蓋,14是巻簧套 筒,15是右滑筒,16是遮陽傘布,17是右滑筒內擋圈,18是左滑筒內擋圈,19是上折疊外套 管,20是上折疊內套管,21是左滑筒,22是固定螺桿,23是滑筒套,24是滑套左端蓋,25是 凹槽,26是左滑筒端蓋,27是棘輪,28是棘爪手柄,29是左階梯軸,30是推拉桿,31是支架, 32是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33是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4是支腳,35是主帶, 36是鉸接帶,37是鎖緊帶,38是帶鉤,39是下折疊內套管,40是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下橫 管,41是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42是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上橫管,43是傘布吸盤,44是 出布口 , 45是下定位凸條,46是上定位凸條,47是右部支撐框,48是下夾板,49是推拉凸塊, 50是上夾板,51是長條形槽口 , 52是支撐框,53是推拉槽口 , 54是棘爪,55是定位孔,56是 定位碰珠,57是棘爪手柄缺口 , 58是銷釘,59是扭簧,60是布套筒,61是按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由支架31、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包括上夾板50、下夾板48以及支撐 框52和固定螺桿22的固定裝置以及包括左、右防盜安裝帶的防盜安裝裝置構成。
支架31的上面為一平臺,其下部帶有四個支腳34 ;在其下面右側中間,還裝置有 帶支腳的定位吸盤1 ;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3分別裝置在支架31下部右、左側支腳34上,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4和左側前部傘布支 撐架收縮管32分別穿裝在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3 中,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4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32的端部分別裝置右側前 部傘布支撐架豎管41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圖中未畫出),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 管41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的上、下部位又分別裝置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上橫管42 和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下橫管40,構成可伸縮的前部傘布支撐裝置;在支架31的左、右兩 端部鉸裝對稱相同的右側防盜安裝帶2和左側防盜安裝帶。 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包括折疊裝置、自動收縮裝置、止回裝置和折疊推拉裝置。
折疊裝置由左滑筒21、左滑筒端蓋26、左滑筒內擋圈18、右滑筒15、右滑筒端蓋 11、右滑筒內擋圈17、滑筒套23、滑套左端蓋24、滑套右端蓋13、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 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下折疊內套管39構成 A、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以及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 構成折疊內芯,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的左端固定在止回裝置的右側,上折疊 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的右端固定在自動收縮裝置的左側,上折疊內套管20套裝在 上折疊外套管19內,下折疊內套管39套裝在下折疊外套管5內;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呈 左高、右低的凹形,其端部兩邊的布套筒60分別套裝、并固定在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 外套管5上,形成傘布折疊內芯;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和下 折疊內套管39的截面都呈"D"形。 B、左滑筒21和右滑筒15相同,為薄壁圓筒,兩者的筒壁上均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 ;左滑筒21的左端裝于左滑筒端蓋26上的凹槽25中,其右端裝置在左滑筒內擋圈18的 凹槽中;右滑筒15的右端裝于右滑筒端蓋11上的凹槽12中,其左端裝置在右滑筒內擋圈 17的凹槽中;左階梯軸29的左端穿出止回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后,固定于左滑筒端蓋26 中間;右階梯軸8的右端穿出自動收縮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后,固定于右滑筒端蓋11的中 間;前述的傘布折疊內芯套裝在左滑筒21和右滑筒15中,形成內滑筒組件。 C、滑筒套23的筒壁上同樣也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在該出布口 44的另一側筒壁 的上下部位還分別留有與上夾板50和下夾板48定位配套的上定位凸條46和下定位凸條
45 ;滑筒套23的左右端分別裝置在滑套左端蓋24和滑套右端蓋13的凹槽中;前述的內滑 筒組件套裝在滑筒套23中,構成折疊裝置。 自動收縮裝置包括巻簧套筒14、巻簧10、巻簧套筒蓋9和右階梯軸8構成;巻簧10 裝置在巻簧套筒14內,巻簧10的內端固定在右階梯軸8上,外端固定在巻簧套筒14的內 孔壁上(也可將其穿出巻簧套筒14的筒壁,在巻簧套筒14的外壁上固定),巻簧套筒蓋9 裝置在巻簧套筒14右端的止口中,擋住右階梯軸8的中間臺階,進行右階梯軸8的軸向定 位;右階梯軸8的左端穿裝在巻簧套筒14左側的的中心孔中,右端穿出巻簧套筒蓋9后與 右滑筒端蓋ll的中間固定。 止回裝置包括棘輪27、棘爪手柄28、銷釘58、扭簧59、左階梯軸29以及定位碰珠 56 ;在左滑筒端蓋26上的凹槽25的部位上開有棘爪手柄缺口 57,該棘爪手柄缺口 57的位 置與出布口 44的位置相反;棘爪手柄28分為三部分,其上部為手柄部位,中部為安裝部位, 下部為棘爪54,整體呈"L"形,其上、中部為"L"形中的"I"部,下部則為"L"形的"一"部, 該"一"部向右凸出,卡住棘輪27進行止回;棘爪手柄28中部的安裝部位由套裝有扭簧59的銷釘58鉸裝在左滑筒端蓋26的端面上,扭簧59的一端固定在銷釘58上,另一端卡在棘 爪手柄28的上部手柄部位,起復位作用;在棘爪手柄28的中下部位,靠左滑筒端蓋26的端 面一側,還裝有定位碰珠56,與開在左滑筒端蓋26右端面一側的定位孔55配套,用于收傘 時定位;棘輪27的中間開有階梯孔,左階梯軸29穿過該孔后與左滑筒端蓋26的中間固定。
折疊推拉裝置包括推拉管6和推拉桿30 ;推拉管6穿裝在右部支撐框47內空腔 中,其右端穿出右滑筒端蓋ll,并與其固定聯接(本實施例采用螺母7固定,也可采用其它 的固定聯接方式);推拉管6的管壁上由右至左部開有長條形槽口 51,該長條形槽口 51延 伸至左部時沿圓周方向轉動,形成臺階狀的推拉槽口 53 ;推拉桿30由左滑筒端蓋26的左 端進入,穿進推拉管6中,推拉桿30的右端部設有與長條形槽口 51相配的推拉凸塊49。
在遮陽傘布16的外端部兩邊分別裝有傘布吸盤43,中部兩側還分別裝有按扣61。
右側防盜安裝帶2與左側防盜安裝帶對稱相同,其左側防盜安裝帶包括主帶35、 鎖緊帶37、鉸接帶36和帶鉤38 ;主帶35的上端鉸裝在支架31的左端部,另一端與鎖緊帶 37的上端鉸接;鎖緊帶37的中部與鉸接帶36的一端鉸接,鉸接帶36的另一端與下端帶鉤 的帶鉤38的上端鉸接。主帶35、鎖緊帶37、鉸接帶36和帶鉤38由金屬帶或金屬柔性帶或 其它高強度材料制作。 固定裝置由上夾板50、下夾板48以及支撐框52和固定螺桿22構成,上夾板50和 下夾板48的前部內側面,為與滑筒套23外壁相配的圓柱面狀,并分別開有與上定位凸條46 和下定位凸條45相配的定位槽;支撐框52為矩形框架,其與相同的右部支撐框47本來可 以為同一個零部件,但由于作為同一個零部件時尺寸較長,既增加重量,又增加成本,因而, 將其斷為兩個尺寸較短的零部件(也可將上夾板50、下夾板48和支撐框52以及右部支撐 框47做成一體)。下夾板48裝置在支架31上,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置于下夾板48上面 的前部(即附圖3中的右邊),其下定位凸條45卡住下夾板48上的定位槽,支撐框52和 右部支撐框47分別置于下夾板48上的左、右部位,上夾板50裝置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 置和支撐框52和右部支撐框47的上面,上夾板50內側面的定位槽卡套住上定位凸條46, 四根(也可六根或八根等)固定螺桿22依次穿裝上夾板50、支撐框52(和右部支撐框47)、 下夾板48和支架31上面的平臺后固定。 本實施例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適用于皮卡、雙排座等單邊車頭的車輛和面 包車或旅行車等使用。 使用時,開傘動作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將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置于車頂的后部邊緣,此時,使用人站在車的 右邊,由于支架31有四根支腳34,因而,比較平穩,而且,由于在其右邊還設有帶支腳的定 位吸盤1,因此,此時,定位吸盤1將吸附在車頂上,進行第一次固定定位。
第二步捏住左側防盜安裝帶中的鎖緊帶37的下端部作順時針方向轉動(見附 圖1或2或4或7),此時,鉸接帶36和帶鉤38會向下落,延長了整條帶的長度,這時,打開 右車門,將帶鉤38下部的鉤部鉤掛在車門內上邊,再捏住左側防盜安裝帶中的鎖緊帶37作 逆時針方向轉動,由于鉸接帶36呈倒折狀,縮短了整條帶的長度,因而,支架31的右端被扣 緊,并形成自鎖,完成第二次固定定位中的一半。 第三步用手捏住遮陽傘布16的外端部,向車前拉,讓遮陽傘布16被從出布口 44 中拉出,在拉出的過程中,繞巻在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和下折疊內套管39上的遮陽傘布16會帶動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 和下折疊內套管39以及自動收縮裝置和止回裝置繞左階梯軸29和右階梯軸8轉動,在轉 動的過程中,自動收縮裝置中的巻簧IO被收緊,積蓄回復的彈力;同時,在整個使用中,右 滑筒端蓋11、滑筒套23、滑套左端蓋24、滑套右端蓋13以及左滑筒端蓋26都是處于不動的 狀態。當拉到車的前邊時,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不再繞巻在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外 套管5上,此時,打開遮陽傘布16端部中間兩側相互扣合的按扣61,將兩邊的傘布吸盤43 吸附在車前邊緣的兩邊,完成遮陽傘布16的拉出。 第四步抽出推拉桿30,讓其端部的推拉凸塊49順著長條形槽口 51移動到臺階 狀推拉槽口 53處時轉動推拉桿30,讓推拉凸塊49抵在推拉槽口 53處,此時,將推拉桿30向 前推(即附圖4中的右方),即可將右滑筒端蓋11推出,由于右滑筒端蓋11與右滑筒15、 自動收縮裝置以及折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是聯接的,因而,也順 便將其推出,當右滑筒內擋圈17抵住滑套右端蓋13時,由于滑套右端蓋13的內孔直徑小 于右滑筒內擋圈17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已到位;接著,捏住左滑筒端蓋26的 中部邊緣,向后拉(即附圖4中的左方),即可將左滑筒端蓋26拉出,由于左滑筒端蓋26 與左滑筒21、止回裝置以及折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是聯接的,因 而,也順便將其拉出,當左滑筒內擋圈18抵住滑套左端蓋24時,由于滑套左端蓋24的內孔 直徑小于左滑筒內擋圈18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已到位,推拉桿30的左端正好 處于與滑筒端蓋26左端較近距離位置(即原始狀態位置)。這時,遮陽傘布16的內端被拉 開,不再折疊,完成遮陽傘布16的展開動作。 第五步將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或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41)向前拉 (即附圖3中的右向),讓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4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收縮管32 分別從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和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固定管33中拉出適當的長度。
第六步使用人轉到車的左邊,按上述相同的方法,將右側防盜安裝帶2上的帶鉤 鉤掛在左側車門內上邊,因而,支架31的左端被扣緊,并形成自鎖,完成第二次固定定位中 的另一半。至此,遮陽傘已全部撐開,即可為車頂遮陽。 由于遮陽傘布16被拉出時,自動收縮裝置中的巻簧IO被收緊,積蓄了回復的彈 力,此時,為了防止小孩亂捏傘布吸盤43時引起的自動收縮,止回裝置中的棘爪54卡住了 棘輪27,從而,避免了遮陽傘布16的自動收縮。 此外,由于左側防盜安裝帶中的帶鉤38和右側防盜安裝帶2上的帶鉤都鉤掛在左 側車門內上邊,并形成了自鎖,當車門上鎖后,其他人是很難將帶鉤取出的,因而,具有較好 的防盜功能。 當需要收傘行駛時,其動作過程與上述開傘動作大致相反。其步驟如下
收傘第一步打開右車門,松開鎖緊帶,取下帶鉤,撥動棘爪手柄28上部的手柄部 位,讓其向下轉動(即附圖5中的順時針方向),此時,棘爪手柄28下部的棘爪54會脫離 棘輪27,同時,隨著棘爪手柄28的轉動,裝置在棘爪手柄28中下部位的定位碰珠56會轉動 到定位孔55的位置,這時,定位碰珠56會彈出,卡在定位孔55中,從而使得棘爪手柄28下 部的棘爪54始終處于脫離棘輪27的松開狀態; 收傘第二步將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或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41)向后 推回,回復到初始狀態;
收傘第三步用手將左滑筒端蓋26向前推(S卩附圖4中的右方),左滑筒端蓋26 會順帶將止回裝置和折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 —起推進,當左滑 筒內擋圈18與右滑筒內擋圈17相碰時,即已到位;接著,握住推拉桿30左端部,向身體方 向拉,即可將右滑筒端蓋11拉回,由于右滑筒端蓋11與右滑筒15、自動收縮裝置以及折疊 裝置中的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是聯接的,因而,也順便將其拉回,當右滑筒端 蓋11的凹槽12抵住滑套右端蓋13時,由于滑套右端蓋13的內孔直徑小于右滑筒端蓋11 的凹槽12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已到位;接著,轉動推拉桿30,讓其端部的推拉 凸塊49離開推拉槽口 53,進入長條形槽口 51中,并將推拉桿30端部的推拉凸塊49順著 長條形槽口 51向前推到位(即附圖4中的右方),此時,推拉桿30的右端已抵達推拉筒6 的右部,其左端正好處于與左滑筒端蓋26左端較近距離位置(即原始狀態位置),這時,遮 陽傘布16的內端部的中間已形成折疊狀; 收傘第四步使用人轉到車的前方,取下傘布吸盤43,將遮陽傘布16的外端部中 間部分折疊,并將中部兩側的按扣61相互扣合,再讓遮陽傘布16在自動收縮裝置中的巻簧 10的回復彈力作用下,被自動回巻于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外套管5上,此時,遮陽傘 布16的中間部分呈折疊繞巻狀;當遮陽傘布16的外端部回復到出布口 44時,外端部的傘 布吸盤43擋在出布口 44,避免遮陽傘布16縮回右滑筒15和左滑筒21中。接著,撥動棘爪 手柄28上部的手柄部位,讓其向上轉動(即附圖5中的逆時針方向),此時,裝置在棘爪 手柄28中下部位的定位碰珠56會從定位孔55的位置轉動出來,直到棘爪手柄28下部的 棘爪54卡住棘輪27,回復到初始狀態。
收傘第五步使用人轉到車的左邊,打開車門,按照前述方法,取下帶鉤; 收傘第六步提起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此時,定位吸盤1會在被提起時脫離車
頂,然后,將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置于車箱中保存,即可駕車行駛了。如果使用者暫時不
想取下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則可將上述步驟中的兩側帶鉤的取下步驟省略,這樣以來,
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被折疊收縮后,會繼續留置、固定在車頂上。 如果將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裝置于上夾板50和下夾板48的后部(即附圖3 中的左邊),其操作步驟與上述是相同的,但所站的方位是相反的,即此時,使用人開始使 用時是站在車的左邊的。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改進而成,S卩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取消其中的 折疊推拉裝置,此時,其開傘動作的第四步略有不同,即捏住右滑筒端蓋ll的中部邊緣, 向前拉(即附圖4中的右方),即可將右滑筒端蓋11拉出,由于右滑筒端蓋11與右滑筒 15、自動收縮裝置以及折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是聯接的,因而,也 順便將其拉出,當右滑筒內擋圈17抵住滑套右端蓋13時,由于滑套右端蓋13的內孔直徑 小于右滑筒內擋圈17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已到位;接著,使用人轉到車的另 一側,捏住左滑筒端蓋26的中部邊緣,向后拉(即附圖4中的左方),即可將左滑筒端蓋 26拉出,由于左滑筒端蓋26與左滑筒21、止回裝置以及折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外套管19和 下折疊內套管39是聯接的,因而,也順便將其拉出,當左滑筒內擋圈18抵住滑套左端蓋24 時,由于滑套左端蓋24的內孔直徑小于左滑筒內擋圈18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 已到位。這時,遮陽傘布16的內端被拉開,不再折疊,完成遮陽傘布16的展開動作。同樣,其收傘動作中的收傘第三步也略有不同,即用手將右滑筒端蓋ll向后推(即附圖4中的 左方),即可將右滑筒端蓋11推回,由于右滑筒端蓋11與右滑筒15、自動收縮裝置以及折 疊裝置中的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是聯接的,因而,也順便將其推回,當右滑筒 端蓋11的凹槽12抵住滑套右端蓋13時,由于滑套右端蓋13的內孔直徑小于右滑筒端蓋 11的凹槽12的外圓直徑,因而被擋住,此時,即已到位浪著,使用人轉到車的另一邊,用手 將左滑筒端蓋26向前推(即附圖4中的右方),左滑筒端蓋26會順帶將止回裝置和折疊 裝置中的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 —起推進,當左滑筒內擋圈18與右滑筒內擋 圈17相碰時,即已到位;這時,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的中間已形成折疊狀。其它動作以及 其應用范圍基本上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也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即在固定裝置的后部,加裝一個遮 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形成前后對稱的兩個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并在支架31下部的后 部也裝置一個可伸縮的后部傘布支撐裝置;此時,上夾板50和下夾板48的前后兩邊成為對 稱體,左滑筒端蓋26、滑套左端蓋24、滑套右端蓋13和右滑筒端蓋11的前后兩邊也成為對 稱體。 本實施例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適用于轎車和面包車或旅行車等使用。 本實施例的開傘使用步驟與實施例一的使用步驟略有不同 第一步至第六步基本相同,至第六步完成時,遮陽傘的前部已全部撐開; 第七步重復第三步,用手捏住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的后部的遮陽傘布折疊收
縮裝置的遮陽傘布的外端部,向車后拉,讓遮陽傘布被從其出布口中拉出;當拉到車的后邊
時,打開遮陽傘布端部中間兩側相互扣合的按扣,將兩邊的傘布吸盤吸附在車后邊緣的兩
邊,完成后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的遮陽傘布的拉出。 第八步重復第四步,使遮陽傘布的內端被拉開,不再折疊,完成遮陽傘布的展開 動作。 第九步重復第五步,將右側后部傘布支撐架豎管向后拉出。至此,遮陽傘已全部 撐開,即可為車頂遮陽。
當需要收傘行駛時,其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重復收傘第一步,打開右車門,松開鎖緊帶,取下帶鉤,分別撥動前、后部遮 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的棘爪手柄上部的手柄部位,讓各自的定位碰珠卡在定位孔中,從而 使得各自棘爪手柄下部的棘爪始終處于脫離棘輪的松開狀態; 第二 握住前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中的推拉桿的左端部,向身體方向拉,即可 將其右滑筒端蓋拉回到初始狀態,接著,用手將其左滑筒端蓋向前推(即使用人身體的前 方)回到初始狀態;然后,轉動推拉桿,并將其推回到初始狀態。同理,可將后部遮陽傘布折 疊收縮裝置中右滑筒端蓋拉回到初始狀態,而且將其左滑筒端蓋向前推(即使用人身體 的前方)回到初始狀態,并將推拉桿推回到初始狀態。 第三將左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或右側前部傘布支撐架豎管)向后推回,回復 到初始狀態。 第四使用人轉到車的前方,取下傘布吸盤,將遮陽傘布的外端部中間部分折疊, 并將中部兩側的按扣相互扣合,再讓前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的遮陽傘布在其自動收縮
11裝置中的巻簧的回復彈力作用下,被自動回巻于上折疊外套管和下折疊外套管上,當遮陽 傘布的外端部回復到出布口時,外端部的傘布吸盤擋在出布口,避免遮陽傘布縮回右滑筒 和左滑筒中。
第五將右側后部傘布支撐架豎管向前推回,回復到初始狀態。 第六使用人轉到車的后方,取下傘布吸盤,將遮陽傘布的外端部中間部分折疊, 并將中部兩側的按扣相互扣合,再讓后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的遮陽傘布同樣被自動回 巻于其上折疊外套管和下折疊外套管上。然后,撥動各自棘爪手柄上部的手柄部位,讓裝置 在棘爪手柄中下部位的定位碰珠從定位孔的位置轉動出來,直到棘爪手柄下部的棘爪卡住 棘輪,回復到初始狀態。
第七使用人轉到車的左邊,打開車門,按照前述方法,取下帶鉤。 第八提起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此時,定位吸盤會在被提起時脫離車頂,然后,
將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置于車箱中保存,即可駕車行駛了 。如果使用者暫時不想取下車
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則可將上述步驟中的兩側帶鉤的取下步驟省略,這樣以來,車用折疊
收縮式太陽傘被折疊收縮后,會繼續留置、固定在車頂上。 如果使用人首先站在車的左邊時使用,將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置于車頂,此時, 使用人的身體正對著左滑筒端蓋26,這時的操作步驟則與上述相同,但所站的方位相反。
權利要求
一種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包括帶有支腳(34)的支架(31)和遮陽傘布(1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和由上夾板(50)、下夾板(48)以及支撐框(52)和固定螺桿(22)構成的固定裝置以及防盜安裝裝置;上夾板(50)和下夾板(48)分別夾住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和支撐框(52),并疊裝于支架(31)上由固定螺桿(22)固定;防盜安裝裝置由左、右側防盜安裝帶構成,分別裝置在支架(31)的兩端部。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在支撐框(52)的另一側,還裝置有一個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形成前后兩個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由左滑筒(21)、左滑筒端蓋(26)、左滑筒內擋圈(18)、右滑筒(15)、右滑筒端蓋(11)、右滑筒內擋圈(17)、滑筒套(23)、滑套左端蓋(24)、滑套右端蓋(13)、上折疊外套管(19)、上折疊內套管(20)、下折疊外套管(5)、下折疊內套管(39)以及自動收縮裝置和止回裝置構成;A、 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內套管(39)的左端固定在止回裝置的右側,上折疊內套管(20)和下折疊外套管(5)的右端固定在自動收縮裝置的左側,上折疊內套管(20)套裝在上折疊外套管(19)內,下折疊內套管(39)套裝在下折疊外套管(5)內;B、 左滑筒(21)的筒壁上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左滑筒(21)的左端裝于左滑筒端蓋(26)上的凹槽(25)中,其右端裝置在左滑筒內擋圈(18)的凹槽中;右滑筒(15)的筒壁上也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右滑筒(15)的右端裝于右滑筒端蓋(11)上的凹槽(12)中,其左端裝置在右滑筒內擋圈(17)的凹槽中;C、 滑筒套(23)的筒壁上也開有軸向的出布口 (44),其另一側筒壁的上下部位還分別留有上定位凸條(46)和下定位凸條(45);滑筒套(23)的左右端分別裝置在滑套左端蓋(24)和滑套右端蓋(13)的凹槽中;左滑筒(21)和右滑筒(15)由左右兩端套裝入滑筒套(23)中;D、 固定于左滑筒端蓋(26)中間的左階梯軸(29)穿裝于止回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中,固定于右滑筒端蓋(11)中間的右階梯軸(8)穿裝于自動收縮裝置中間的內階梯孔中;E、 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呈凹形,其兩端的布套筒(60)分別套裝在上折疊外套管(19)和下折疊外套管(5)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自動收縮裝置由巻簧套筒(14)、巻簧(10)、巻簧套筒蓋(9)和右階梯軸(8)構成;巻簧(10)裝置在巻簧套筒(14)內,巻簧(10)的內端固定在右階梯軸(8)上,外端固定在巻簧套筒(14)的內孔壁上,巻簧套筒蓋(9)裝置在巻簧套筒(14)右端的止口中;右階梯軸(8)的一端穿裝在巻簧套筒(14)的中心孔中,另一端與右滑筒端蓋(11)的中間固定。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止回裝置由棘輪(27)、棘爪手柄(2S)、銷釘(5S)、扭簧(59)、左階梯軸(29)以及定位碰珠(56)和定位孔(55)構成;左滑筒端蓋(26)上的凹槽(25)的部位上開有棘爪手柄缺口 (57),棘爪手柄(28)的中部由套裝有扭簧(59)的銷釘(58)鉸裝在左滑筒端蓋(26)的端面上,該端面上還開有定位孔(55);棘輪(27)的中間開有階梯孔,左階梯軸(29)穿過該孔后與左滑筒端蓋(26)的中間固定;棘爪手柄(28)的上部為手柄,下部為棘爪(54),在棘爪手柄(28)的下部靠左滑筒端蓋(26)的端面一側,還裝有定位碰珠(56)。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在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中還裝有折疊推拉裝置,該折疊推拉裝置包括穿裝在右部支撐框(47)中的推拉管(6) 和推拉桿(30);推拉管(6)的右端穿出右滑筒端蓋(ll),并與其固定聯接;推拉管(6)的管 壁上由右至左部開有長條形槽口 (51),該長條形槽口 (51)延伸至左部時沿圓周方向轉動, 形成臺階狀的推拉槽口 (53);推拉桿(30)由左滑筒端蓋(26)的左端進入,穿進推拉管(6) 中,推拉桿(30)的右端部設有與長條形槽口 (51)相配的推拉凸塊(49)。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右側防盜安裝帶(2) 與左側防盜安裝帶對稱相同,其左側防盜安裝帶由主帶(35)、鎖緊帶(37)、鉸接帶(36)和 帶鉤(38)構成;主帶(35)的上端鉸裝在支架(31)的左端部,另一端與鎖緊帶(37)的上端 鉸接;鎖緊帶(37)的中部與鉸接帶(36)的一端鉸接,鉸接帶(36)的另一端與帶鉤(38)的 上端鉸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在支架(31)的右部下 面,還裝有帶支腳的定位吸盤(1)。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在支架(31)下面的前 后兩側,還裝有可伸縮的傘布支撐裝置。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其特征在于在遮陽傘布(16)的內端部呈左高、右低的凹形,其內端部兩邊為布套筒(60);外端部兩邊分別裝有傘布吸盤(4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車用折疊收縮式太陽傘,涉及與汽車配套的附件產品領域,由支架31、遮陽傘布折疊收縮裝置、包括上夾板50、下夾板48以及支撐框52和固定螺桿22的固定裝置以及包括左、右防盜安裝帶的防盜安裝裝置構成,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折疊收縮后體積小,且遮陽效果較好等特點,適用于皮卡、雙排座等單邊車頭的車輛和轎車、面包車或游行車等使用。
文檔編號A45B25/14GK101773324SQ201010109738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7日
發明者周金元 申請人:周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