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系鞋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系鞋帶裝置,尤其是能簡便地系緊和松開鞋帶的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系鞋帶方法是把鞋帶穿過鞋子上的鞋帶孔,然后再末端打結,這樣鞋帶結 容易松開,常常因踩到鞋帶而摔倒。運動中的人士,常因為鞋帶容易松脫而苦惱,而且一些 幼齡兒童和自己系鞋帶有困難的人士,常需要別人幫助系鞋帶,要是不小心打了死結,就非 常難解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簡便的系緊和松開鞋帶。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系鞋帶裝置,該裝 置包括主體、壓緊部件、彈簧裝置,壓緊部件與彈簧相連,安裝在主體上,主體內部有滑槽, 壓緊部件和滑槽之間留有縫隙,鞋帶從縫隙中穿過。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方案,當鞋帶從壓緊部件和主體間的縫隙穿入后,壓 緊部件壓緊鞋帶,起到系緊鞋帶的作用;轉動壓緊部件,可使壓緊部件和主體間的空隙變 大,鞋帶自然松開,達到了簡便地系緊和松開鞋帶的效果。另外改裝置安裝在有鞋帶的鞋子 上,可增強鞋的整體美觀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間結構圖。各部件與其標號的對應關系如下1 主體;2、3 扇形部件;4,5 回復彈簧;6、7 定軸;8、9 橢圓形滑槽;IOUl 主 體內部卡槽;12、13 扇形部件側面卡槽;14 扇形部件內部空隙。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系鞋帶裝置,該裝置包括主體、壓緊部件、彈簧裝置,壓緊 部件與彈簧相連,安裝在主體上,主體內部有滑槽,壓緊部件和滑槽之間留有縫隙,鞋帶從 縫隙中穿過。根據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系鞋帶裝置包括主體1和兩個可繞定軸6、7轉動的 壓緊部件——扇形部件2、3,扇形部件2、3對稱的安裝在主體1內。主體1內部為橢圓形滑 槽8、9,扇形部件2、3底面曲線部分為橢圓形的一部分,主體1內部橢圓形滑槽8、9的半長 軸比扇形部件2、3橢圓形曲線部分的半長軸略大,主體1內部橢圓形滑槽8、9的半短軸與
3扇形部件2、3橢圓形曲線部分的半短軸的差比鞋帶略寬,兩者之間的縫隙逐漸變小,扇形 部件2、3并有一部分露在主體1外。根據圖2所示,扇形部件2右側中間部分留有與卡槽 10等寬的扇形部件內部空隙14,使扇形部件2能夠轉動。扇形部件2的底面與主體1內部 橢圓形滑槽8、9等寬,側面留有卡槽12,另一塊扇形部件3完全一樣?;貜蛷椈?、5套裝 在定軸6、7上,一端固定在主體內部卡槽10、11上,另一端固定在扇形部件2、3側面的卡槽 12、13上。自然狀態下扇形部件2、3的上端面和主體1的上端面保持水平。主體1內部橢 圓形滑槽8、9與扇形部件2、3之間的縫隙為鞋帶的進出口。用手按下扇形部件2、3外露的 部分,回復彈簧4、5彎曲,圓槽8、9與扇形部件2、3之間縫隙變大,鞋帶從主體1的側面進 入裝置后,從主體1的上面拉出鞋帶,調節鞋帶到合適的緊度,松開壓在扇形部件2、3外露 的部分的手,在回復彈簧4、5的作用下,鞋帶自然被卡緊。當鞋帶受力時,鞋帶將帶動扇形 部件2、3轉動,但由于橢圓形滑槽8、9與扇形部件2、3橢圓形底面的設計,扇形部件無法轉 動,使鞋帶處于自動鎖死狀態。要松開鞋帶時,只需按下扇形部件2、3兩側外露部分,縫隙 變大,鞋帶自然松開了。 對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改進,把壓緊部件的下底面設計成倒齒形,可增加摩擦力, 使鞋帶更不容易松脫。
權利要求1.一種系鞋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體、壓緊部件、彈簧裝置,壓緊部件與彈簧裝 置相連接,安裝在主體上,主體內部有滑槽,壓緊部件和主體滑槽之間留有縫隙,鞋帶從縫 隙中穿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鞋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是內部設有一對橢圓形 滑槽的主體,所述的壓緊部件由兩塊相同的扇形部件組成,所述的彈簧裝置為一對回復彈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鞋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部件和回復彈簧套裝在同 一對轉軸上,對稱的安裝在主體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鞋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部件的曲線部分為 橢圓形,并有一部分露在主體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鞋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部件的下底面設計成倒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系鞋帶裝置,它由主體、壓緊部件、彈簧裝置、壓緊部件與彈簧相連,安裝在主體內部,壓緊部件和主體之間留有縫隙,鞋帶從這縫隙穿入和穿出,并具有自動鎖死功能。采用上述結構的系鞋帶裝置使用方便,鞋帶不容易松開,跟鞋子搭配可起到美觀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把壓緊部件的下底面設計成倒齒形。
文檔編號A43C7/00GK201814332SQ201020228530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8日
發明者趙華鋒 申請人:趙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