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風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傘,特別是一種防風傘。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雨傘包括傘桿,與傘桿連接有傘布,與傘桿和傘布連接有可伸展和收縮的支撐架。這種傘在風大時經(jīng)常被吹成傘布上翹的形狀,即形成上翻的喇叭口狀,影響正常使
用,還需要手工整理。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防風功能、控制傘布上翹、使用舒適的防風傘,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防風傘,包括傘桿、連接在傘桿上的傘布、與傘桿和傘布相連的支撐架, 在傘桿上裝有卷簧式收放盒,收放盒內(nèi)的收放卷簧連接有拉繩,拉繩自收放盒側面的孔伸出并端頭與支撐架的端頭相接。本發(fā)明的防風傘,撐開時,支撐架帶動拉繩自收放盒中拉出,其拉繩的長度剛好是傘布撐開后支撐架端頭到收線盒之間的距離,如遇大風,由拉繩控制使支撐架和傘布無法上翹,不致被風吹變形,不影響正常使用,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圖1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A-A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1為傘桿,5為連接在傘桿1上的傘布,4是與傘桿1和傘布5相連的支撐架。在傘桿1上裝有卷簧式收放盒2,其內(nèi)有卷簧,卷簧和收放盒2均套狀并軸向固定在傘桿1上。在收放盒2的側邊有圓孔,收放盒2內(nèi)的收放卷簧連接有拉繩3,拉繩3自收放盒2側面的圓孔伸出并端頭與支撐架4的端頭相接。上述所說的拉繩3的數(shù)量與支撐架數(shù)量相同,即每個支撐架均配有一個拉繩3。傘布5撐開時,支撐架4帶動拉繩3自收放盒2中拉出,其拉繩3的長度剛好是傘布5撐開后支撐架4端頭到收線盒2之間的距離。如遇大風,由拉繩3控制使支撐架4和傘布5無法上翹,不致被風吹變形,不影響正常使用,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收折傘布5時, 在卷簧的扭力作用下,拉繩3被收至收放盒3內(nèi)。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風傘,包括傘桿(1 )、連接在傘桿(1)上的傘布(5)、與傘桿(1)和傘布(5)相連的支撐架(4),其特征在于在傘桿(1)上裝有卷簧式收放盒(2),收放盒(2)內(nèi)的收放卷簧連接有拉繩(3),拉繩(3)自收放盒(2)側面的孔伸出并端頭與支撐架(4)的端頭相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防風傘,包括傘桿、連接在傘桿上的傘布、與傘桿和傘布相連的支撐架,在傘桿上裝有卷簧式收放盒,收放盒內(nèi)的收放卷簧連接有拉繩,拉繩自收放盒側面的孔伸出并端頭與支撐架的端頭相接。本發(fā)明的防風傘,撐開時,支撐架帶動拉繩自收放盒中拉出,其拉繩的長度剛好是傘布撐開后支撐架端頭到收線盒之間的距離,如遇大風,由拉繩控制使支撐架和傘布無法上翹,不致被風吹變形,不影響正常使用,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A45B25/22GK102440491SQ201110407739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劉峰宏, 田琳琳, 申天恩, 程俊, 齊洪蕊 申請人:大連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