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毛精紡面料,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防水抗紫外線功能的具有閃光外觀的毛精紡面料。
背景技術:
毛精紡面料作為高檔面料,具有面料身骨緊密、富有彈性,呢面光潔均凈,織紋清晰,光澤自然,手感滑爽滑糯,堅固耐穿,保型性好。在目前市場上的品種主要有純毛品種、 混紡品種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費觀念的不斷更新,人們對衣物面料的舒適性、功能性的要求更高。現有的功能型面料主要以TR及滌棉面料為基本,采用在一面涂層的方式,以獲得防水功能,但同時也帶給面料不透氣的缺點;或者采用抗靜電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開發具有抗紫外線等功能的面料;現有技術制成的面料為了達到效果往往需要加厚涂層,使面料具有厚實感,不透氣,進而影響人們穿著的舒適性。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羊毛為主要原料的具有輕、薄、防水、透氣、防紫外線閃光毛精紡面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所述面料包括兩層結構,面層、基層,所述面料層為納米防水抗紫外線涂層,基層為毛精紡織物。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防水抗紫外線涂層為PU涂層。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毛精紡織物具有雙層結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毛精紡織物包括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由上層經線和上層緯線交織,所述下層由下層經線和下層緯線交織,所述上下兩層通過連接緯線上下交織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毛精紡織物由羊毛和滌綸交織而成。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不僅保持毛精紡面料原有舒適性的優點,還有效增加其防水、抗紫外線的功能性,同時具有閃光的外觀,充分滿足人們對面料舒適性、透氣性和功能性統一的愿望,以及求新的心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基層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基層的另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基層,2為面層,11為上層,12為下層,111、0為上層為緯線,112、A為上層經線,13、Q為連接緯線,121、P為下層緯線,122為B下層經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兩層結構基層1和面層2。所述基層1為毛精紡織物,主要采用純羊毛纖維織成,也可采用羊毛和滌綸混紡紗線織成,或由羊毛和滌綸交織而成;所述面層2為納米防水抗紫外線涂層,所述涂層優選采用納米PU涂料,經高溫熔膠涂層工藝與基層1貼合,其中涂層壓力10KG,速度35 40M/s。如圖2所示為基層1的一種實施例結構,本實施例中采用雙層結構的毛精紡織物作為基層1,上層11由上層緯線111和上層經線112交織而成,下層12由下層緯線121和下層經線122交織而成,上下兩層通過連接緯線13上下依次與上層經線112及下層經線 122交織連接。本實施例展示的為經線和緯線以1 :1的形式交織,也可采用其他比例的形式交織,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如圖3所示為基層1的另一種雙層結構的組織圖,其中A為上層經線,B為下層經線,0為上層緯線,P為下層緯線,Q為連接緯線,X為經線在基層表面的節點,上層經線A 和下層經線B的比例為1 :1,其中經線和緯線優選為羊毛纖維和滌綸纖維混紡紗線,連接緯線Q優選為100D/2的滌綸長絲。本實施例形成基層織物正反兩面不同顏色,但織紋相同, 呢面平整,細致。采用雙層結構的毛精紡織物作為基層,所述涂層不會影響到呢面的手感,涂料也不會滲到反面。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兩層結構,面層、基層,所述面料層為納米防水抗紫外線涂層,基層為毛精紡織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抗紫外線涂層為PU涂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精紡織物具有雙層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精紡織物包括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由上層經線和上層緯線交織,所述下層由下層經線和下層緯線交織,所述上下兩層通過連接緯線上下交織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精紡織物由羊毛和滌綸交織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閃光毛精紡面料,所述面料包括兩層結構,面層、基層,所述面料層為納米防水抗紫外線涂層,基層為毛精紡織物。本實用新型不僅保持毛精紡面料原有舒適性的優點,還有效增加其防水、抗紫外線的功能性,同時具有閃光的外觀,充分滿足人們對面料舒適性、透氣性和功能性統一的愿望,以及求新的心理。
文檔編號A41D31/02GK202060060SQ20112013622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日
發明者李華, 沈學如, 袁麗萍 申請人:江蘇澳洋紡織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