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材料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口罩背景技術
近期一個新的詞匯不斷出現在媒體和網絡,那就是PM2. 5,PM2. 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 1/20。雖然PM2. 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 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1年12月 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截止,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并公布 PM2.5的數據。如何避免吸入這種細小的顆粒物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普通的紗布、無紡布等材料根本無法阻擋PM2. 5,因為它的間隙相對太大了。
能阻擋PM2. 5的口罩材料必須遵循下列原則(1)對人體是安全無毒的,對皮膚沒有刺激性;(2)間隙要小于2.5微米;(3)穩定性要好,多次洗滌不影響使用效果;(4)實用美觀、攜帶方便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目前普通紗布、無紡布口罩纖維間隙相對過大無法阻擋PM2. 5顆粒物,專用防護口罩佩戴不美觀、攜帶不方便、呼吸有些困難的缺點。
一種新材料口罩,為了達到以上目的,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種新型超長超細纖維無紡布材料制作。
這種材料由不間斷的超細長絲組成,每根單絲的直徑為0. 15dtex、每根單絲都有均勻的16根菊瓣式分叉,經超細高純水針爆破纏結而成,雙組分超細纖維,經爆破性物理纏結而形成致密的布料結構,布的重量為100-150克/平方米、組成布的纖維間空隙小于1 微米。
這種材料的質地比普通布料還要強韌,且無普通布料的裂口效應,各向強度完全均勻一致。經反復水洗或干洗,其功效均不受影響。經“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檢測認證,獲得國際生態紡織品-Oeko-I1ex Standard 100最嚴格的第一級別-Classe I認證,不含任何有害物質、重金屬、游離甲醛,可與嬰兒皮膚直接接觸。可經100°C以上高溫蒸汽消毒及熨燙,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達到如此效果的布料。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
使用上述材料裁剪成針對成人、兒童適用的不同尺寸或形狀的口罩,雙層或多層折疊后縫邊、加系帶后制成。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材料口罩,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種新型超長超細纖維無紡布材料制作所述的材料由不間斷的超細長絲組成,每根單絲的直徑為0. 15dtex、每根單絲都有均勻的16根菊瓣式分叉,經超細高純水針爆破纏結而成,雙組分超細纖維,經爆破性物理纏結而形成致密的布料結構,布的重量為100-150克/平方米、組成布的纖維間空隙小于1微米。所述口罩的制作方法為使用上述材料裁剪成針對成人、兒童適用的不同尺寸或形狀的口罩,雙層或多層折疊后縫邊、加系帶后制成。
全文摘要
一種新材料口罩,本發明涉及紡織品領域,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目前普通紗布、無紡布口罩纖維間隙相對過大無法阻擋PM2.5顆粒物,專用防護口罩佩戴不美觀、攜帶不方便、呼吸有些困難的缺點,使用一種新型超長超細纖維無紡布材料制作這種材料由不間斷的超細長絲組成,每根單絲的直徑為0.15dtex、每根單絲都有均勻的16根菊瓣式分叉,經超細高純水針爆破纏結而成,雙組分超細纖維,經爆破性物理纏結而形成致密的布料結構,布的重量為100-150克/平方米、組成布的纖維間空隙小于1微米。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用上述材料裁剪成針對成人、兒童適用的不同尺寸或形狀的口罩,雙層或多層折疊后縫邊、加系帶后制成。
文檔編號A41D13/11GK102511941SQ2012100049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王飛 申請人: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