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三重安全展開扣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88723閱讀:4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三重安全展開扣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保持手鏈或手帶的兩個端部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clasp),所述扣鉤包括帶扣,圍繞該帶扣的兩側鉸接有第一條帶和第二條帶,每個條帶分別承載帶臺肩的鎖定銷或眼,所述鎖定銷或眼設置成在所述扣鉤的關閉位置分別與包括在所述帶扣中的互補鎖定眼或銷協作,其中,所述帶扣包括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在相同方向上移動的第一推動件和第二推動件,所述彈性復位裝置使所述推動件朝向鎖定位置返回,每個所述推動件設置成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兩個閂的向前或向后運動,所述兩個閂在所述方向上與由所述推動件中的另一個控制的相對閂相反地作用,每個所述閂設置成在所述關閉位置在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處使包括在所述鎖定銷或眼中的收縮部保持不動,每個所述推動件的行程都比釋放行程小,在該釋放行程過程中,至少兩個相反地作用的閂在打開位置釋放至少一個所述鎖定銷或眼中的所述收縮部,所述推動件的組合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釋放行程。本發(fā)明還涉及包括這種類型的扣鉤的手鏈或腕帶。
本發(fā)明涉及將物體固定到尤其是人上的領域,并更具體地涉及鐘表學和珠寶領域。下面將更具體地針對鐘表學-珠寶領域關于緊固手鏈、腕帶或腕表對本發(fā)明進行描述。
背景技術
已知大量用于尤其是腕表或者珠寶的手鏈的扣鉤,該扣鉤包括可移動展開的條帶。在許多稱作三重扣鉤的扣鉤——即,包括鉸接到帶扣上并折下到帶扣上的兩根條帶——中,每根條帶包括在鎖定位置與帶扣的一個眼協作的銷。帶扣安裝有兩個彈性安裝的推動件。通常,施加在兩個推動件的僅一個上的壓力能夠使扣鉤打開,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這不令人滿意。類似地,在第一條帶已鎖定后,另一根條帶的關閉通過分離推動件通常產生釋放已鎖定和提供臨時固定的條帶的作用。某些設計者通過規(guī)定關閉條帶的順序已克服了后者所述缺陷,但這對使用者來說是不方便的。各種扣鉤裝置提出了該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CORNU & CIE SA名下的CH專利No. 670941公開了一種具有少量構件的扣鉤,該扣鉤利用音叉形狀的推動件分支的彈性變形,該推動件分支的端部形成用于條帶的保持止動件。GTF SRL名下的EP專利No. 0549846公開了一種閂裝置,該閂裝置包括閂,該閂具有凹形路徑,V形彈簧抵靠在該凹形路徑上,V形彈簧伸出殼體外,以與包括在條帶中的鉤協作,為了解鎖,單個推動件抵抗彈簧推動包括在這些閂中的斜坡,所述彈簧通過彎曲工作。CITIZEN名下的JP專利No. 9000320公開了一種具有四個閂的扣鉤,每個閂設置有斜坡形狀的凸輪、設置在成對相對的彈簧中并通過兩個推動件抵抗這些彈簧操作,每個推動件包括兩個相反地作用的斜坡。HUADONG GUAN名下的CN專利No. 201278878Y提出了一種具有兩個推動件的扣鉤,所述推動件由第一彈簧推回,每個推動件承載兩個爪,該爪由垂直于第一彈簧的彈簧向外推。簡言之,由于所提出的方案主要建立在某些構件的彈性的基礎上,所以它們通常是復雜的或易壞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制造一種安全扣鉤,該扣鉤防止不合時宜地打開或防止再次打開,例如,在扣鉤的一根條帶已經折下并且第一銷鎖定在帶扣上后,第二條帶的關閉和其承載的銷的插入造成第一銷解鎖且扣鉤再次打開并且甚至連接到手鏈上的表或物體脫落。因此,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保持手鏈或手帶的兩個端部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所述扣鉤包括帶扣,圍繞該帶扣的兩側鉸接有第一條帶和第二條帶,每個條帶分別承載帶臺肩的鎖定銷或眼,所述鎖定銷或眼設置成在所述扣鉤的關閉位置分別與包括在所述帶扣中的互補鎖定眼或銷協作,其中,所述帶扣包括第一推動件和第二推動件,所述第一推動件和第二推動件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在相同方向上移動,所述彈性復位裝置使所述推動件朝向鎖 定位置返回,每個所述推動件設置成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兩個閂的向前或向后運動,所述兩個閂在所述方向上與由所述推動件中的另一個控制的相對閂相反地作用,每個所述閂設置成在所述關閉位置在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處使包括在所述鎖定銷或眼中的收縮部保持不動,每個所述推動件的行程都比釋放行程小,在該釋放行程過程中,至少兩個相反地作用的閂在打開位置釋放至少一個所述鎖定銷或眼的所述收縮部,所述推動件的累積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釋放行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動件同時地、直接地且一體地驅動與第一鎖定銷或眼相對的第一主閂和與第二鎖定銷或眼相對的第二主閂,所述第二推動件獨立地驅動與所述第一鎖定銷或眼相對的第一次閂和與所述第二鎖定銷或眼相對的第二次閂,從而只有所述兩個推動件的組合致動導致所有所述閂運動通過它們的整個釋放行程,以釋放所述第一鎖定銷和所述第二鎖定銷兩者或眼,并且從而在其中一個所述鎖定銷或眼插向與其相應的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的過程中,所述兩個次閂中的其中一個保持在鎖定返回位置,以便占據鎖定位置。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征,當使用者施加壓力時,所述第二推動件設置成經由包括在所述第二推動件中的支撐表面在所述方向上推動所述第一次閂的第一支撐表面,并且推動所述第二次閂的第二支撐表面,以便使所述第一次閂和所述第二次閂彼此平行移動。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當使用者未在所述推動件中的其中一個上施加任何動作時,所述第一次R和所述第二次R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彼此獨立地移動。根據本發(fā)明的再一特征,第一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由所述第一主閂和所述第一次閂的協作限定,第二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由所述第二主閂和所述第二次閂的協作限定,每個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形成可變容積的腔室,在該打開位置,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能夠允許與其相應的包括在所述鎖定銷中的頭部或眼通過,在該關閉位置,所述互補鎖定眼或銷能夠將與其相應的一個所述鎖定銷或眼的所述收縮部夾在由包括在相關的所述閂中的支撐表面形成的爪之間,并同時使所述頭部關于所述爪在與承載相關的所述鎖定銷或眼的所述條帶相對的側保持不動。本發(fā)明還涉及包括這種類型的扣鉤的表鏈或腕帶。


通過參考附圖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將變得更加清楚,其中-圖I示出設置有根據本發(fā)明的扣鉤的手鏈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該手鏈具有鉸接在帶扣上的兩根條帶,該帶扣封閉由兩個基本上共面的推動件控制的機構。-圖2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扣鉤在所述兩個推動件所共有的基本上處于中央的平面內的示意性局部俯視橫截面圖,所述扣鉤處于兩個銷的穩(wěn)定鎖定位置,所述兩個銷中的每一個分別連接到兩根條帶中的其中一個上。-圖3以與圖2類似的方式示出處于暫時位置的同一機構,在該暫時位置,兩個推動件完全推入并且兩個銷可相對于扣鉤自由地插入或取出。-圖4和圖5分別示出固定到它們各自條帶上的兩個銷的結構細節(jié)的側視圖。
-圖6示出處于圖2的位置的同一扣鉤的示意性局部俯視透視圖,該扣鉤安裝有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傾向于使兩個推動件移動遠離彼此。-圖7示出圖2的扣鉤的變型的示意性局部俯視圖,其中,由推動件控制的操作閂包括特殊支撐表面。-圖8示出圖7的仰視圖。-圖9與圖7類似示出防止扣鉤打開的裝置。-圖10示出圖9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涉及將物體固定到尤其是人上的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鐘表學和珠寶領域。下面將更具體地針對鐘表學-珠寶領域關于緊固手鏈、腕帶或腕表對本發(fā)明進行描述。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保持手鏈100或手帶的兩個端部200、300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笆謳А睉獜V義地理解且可以是繩、負載保持帶或其它類型的帶緊固件。本說明書更具體地涉及用于腕表或手鏈100的扣鉤1,但是該優(yōu)選應用決不是限制性的。如圖I所示,該扣鉤I包括帶扣10,在該帶扣10的每一側鉸接有用于第一條帶2和第一條帶3的鉸接裝置4和5,例如鉸鏈或類似裝置,所述條帶繼而連接到手鏈100的端部200、300,每個條帶分別承載鎖定銷6、7。本發(fā)明通過突出銷的結構舉例說明,但是也可以應用鏡像相對設計,其中,銷由眼代替,眼由銷代替。如圖4和圖5所示,每個鎖定銷6、7或眼優(yōu)選是帶臺肩的,包括頭部6B、7B和收縮部6A、7A,所述收縮部6A、7A具有比頭部6B、7B小的直徑或尺寸,所述鎖定銷6、7或眼設置成在扣鉤I的關閉位置與包括在帶扣10中的互補鎖定眼8、9或銷協作。該帶扣10包括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這兩個推動件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13、14在相同方向D上移動,所述彈性復位裝置13、14使所述推動件返回到鎖定位置,第一推動件11設置成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兩個閂15、16的向前或向后運動,第二推動件12設置成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兩個閂17、18的向前或向后運動,所述兩個閂15、16和17、18在方向D上與由另一個推動件12、11控制的相對閂17、18和15、16相反地作用。在優(yōu)選實施例的附圖中不出了該方向D,在該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方向D以傳統(tǒng)的方式垂直于手鏈100的長度方向。在附圖示出的具體方案中,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基本上是共面的且優(yōu)選是共面的。這些閂15、16、17、18中的每一個都設置成在該關閉位置在互補鎖定眼8、9或銷處使相關的銷6、7或眼的收縮部6A、7A保持不動。推動件11、12中的每一個的各自行程小于釋放行程,在該釋放行程的過程中,至少兩個相反地作用的閂在打開位置釋放至少一個鎖定銷6、7或眼的收縮部6A、7A。推動件11、12的組合行程大于或等于該釋放行程。根據本發(fā)明,且尤其是如圖2所示,第一推動件11直接地、一體地且同時地驅動與 第一鎖定銷6或眼相對的第一主閂15和與第二鎖定銷7或眼相對的第二主閂16。優(yōu)選地,第一推動件、第一主閂15和第二主閂16形成一體件組件。然而,第二推動件12彼此獨立地驅動與所述第一鎖定銷6或眼相對的第一次閂17和與所述第二鎖定銷7或眼相對的第二次閂18,從而只有這兩個推動件11、12的組合致動導致所有閂15、16、17、18運動通過它們的整個釋放行程,以釋放第一鎖定銷6和第二鎖定銷7兩者或眼;并且從而在將其中一個所述鎖定銷6、7或眼插向與其相應的互補鎖定眼8、9或銷的過程中,兩個次閂17、18中的其中一個保持在鎖定返回位置,以便占據鎖定位置。優(yōu)選地,如圖3所示,當使用者施加壓力時,第二推動件12設置成經由包括在所述第二推動件12中的支撐表面12A在方向D上推動第一次閂17的或承載所述第一次閂17的第一雌滑動件31的第一支撐表面31B,并且推動第二次閂18的或承載所述第二次閂18的第二雌滑動件32的第二支撐表面32B,以便使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彼此平行移動。優(yōu)選地,根據本發(fā)明,當使用者未在推動件11、12中的其中一個上施加任何動作時,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能夠彼此獨立地抵抗彈性復位裝置移動。由于它允許所述兩個次閂中的其中一個保持在鎖定位置,所以這種布置是尤其有利的。例如,當操作者操作承載還未接合在扣鉤內的另一個銷的條帶、將該銷插入相應的眼中并因此趨向于使閂移動遠離所述眼以便允許所述另一個銷穿過時,這種布置保持已接合的銷6或7鎖定,而不會釋放已接合和鎖定的銷。這還意味著,在另一個銷的插入過程中,當第一推動件移動遠離鎖定位置時,保持已接合的銷的次閂不會受到該操作的影響,并保持在鎖定位置。有利地,如圖6至圖10所示,當使用者未在推動件11、12中的其中一個上施加任何動作時,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能夠彼此獨立地抵抗彈性復位裝置移動,該彈性復位裝置與彈性復位裝置13、14是相同的,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能夠抵抗該彈性復位裝置13、14移動。顯然,互補鎖定眼8、9或銷是具有可變幾何形狀的腔室,每個腔室由第一推動件11致動的主閂和由第二推動件致動的次閂限定,所述主閂和次閂設置成像爪一樣動作,使得相應的鎖定銷6、7或眼保持不動。因此,第一互補鎖定眼8或銷由第一主閂15和第一次閂17的協作限定,第二互補鎖定眼9或銷由第二主閂16和第二次閂18的協作限定。每個互補鎖定眼8、9或銷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形成可變容積的腔室,在該打開位置,它能夠允許相應的包括在鎖定銷6、7或眼中的頭部6B、7B通過,在該關閉位置,它能夠將與其相應的所述鎖定銷6、7或眼的收縮部6A、7A夾在由包括在相關的所述閂中的支撐表面形成的爪之間,并同時使頭部6B、7B關于所述爪在與承載相關的鎖定銷6、7或眼的條帶相對的側保持不動。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 —樣能夠在方向D上在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另一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PSI和當使用者保持壓力時的第三暫時釋放位置PTL之間移動,在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第一推動件11相對于帶扣10的延伸是最大的并且第一推動件11不與任何一個鎖定銷6、7或眼協作,在另一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PSI,第一推動件11使至少一個鎖定銷6、7或眼保持不動,在第三暫時釋放位置PTL,推動件傾向于釋放鎖定銷6、7或眼。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推動件11的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和所述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PSI是相同的。類似地,第二推動件12的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和所述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PSI是相同的。
第一推動件11能夠在第一致動方向Dl上從其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移動到其第三暫時釋放位置,第二推動件12能夠在與第一致動方向Dl相反的第二致動方向D2上從其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移動到其第三暫時釋放位置。僅對于第一推動件11,第三暫時釋放位置可以不是通過使用者在推動件上施加動作而是通過使用者在條帶2或3上施加動作而到達。然而,屬于彼此獨立地推動次閂17和18的第二推動件12的特定運動鏈是不可逆的。如果在相關的次閂處銷沒有與相應的眼接合,則兩個次閂17和18中的其中一個在與方向D2相反的方向Dl上的完全返回對使第二推動件12返回其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有作用,另一次閂因此完全自由移動,而在該閂上沒有任何作用,所述作用因此已經將第二推動件12推回其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當各個銷6、7或眼同時與相應的眼或銷接合時,第二中間穩(wěn)定休息位置PSI由第二推動件12占據。優(yōu)選地,各個閂傾向于通過牽引作用使相應的銷或眼保持不動。因此,各個推動件驅動鉤形閂。如圖6所不,第一主円15和第二主円16分別包括支撐表面15A、16A,該支撐表面15A、16A朝向與第一推動件11的從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變化到第三暫時釋放位置PTL的方向Dl相反的方向,即,朝向第一推動件11的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類似地,第一次円17和第二次閂18分別包括支撐表面17A、18A,該支撐表面17A、18A朝向與第二推動件12的從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變化到第三暫時釋放位置PTL的方向D2相反的方向,即,朝向第二推動件12的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PSR。這種布置使得在使用者未在至少第一推動件11或第二推動件12上施加壓力時,第一主閂15和第二主閂16或者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傾向于在彈性復位裝置的作用下沿與第一致動方向Dl或第二致動方向D2相反的方向以平移運動的方式移動靠近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或者第一主閂15和第二主閂16,所述彈性復位裝置與彈性復位裝置13、14是相同的,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能夠抵抗所述彈性復位裝置13、14移動。如圖6、7、9和10所示,支撐表面15A、16A、17A、18A是斜的和/或圓的。它們有利地由通過斜的表面連接到相應的閂上的喙狀部形成,以傾向于向回推銷6和7的頭部6B、7B。這種確保牽引鎖定的鉤狀結構確保了鎖定銷被適當地保持并且確保了扣鉤I的構件保持在所述扣鉤內部。圖9示出以操作間隙J形式的用于防止扣鉤I打開的裝置。圖7和8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其中,第一推動件11采取雄推動件的結構,該第一推動件11在其中間部分包括連接臂41,該連接臂41的端部部分承載第一主閂15和第二主閂16。第二推動件12設計成通過推壓操作承載第一次閂17的第一雌滑動件31和操作承載第二次閂18的第二雌滑動件32。為了確保構件被牢固地保持且行程受到限制,本發(fā)明包括一定數量的止動件。因此,第一推動件11相對于帶扣10的移動由在腔室23中的止動件24的行程限制。類似地,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相對于帶扣10的移動或更準確地說承載所述閂的滑動件31和32的移動由在腔室25、26中的止動件27、28的行程限制,如圖2、7和8所示。 類似地,實際的第二推動件12相對于帶扣10的移動由在腔室38、39中的至少一個止動件27、28的行程限制。在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第二推動件12包括滑動支撐表面29,該表面29設置成與包括在每個次閂17、18中的或者包括在每個承載所述閂的雌滑動件31、32中的互補滑動表面33、34協作。在附圖中示出的方案中,這些滑動件31、32被稱作“雌滑動件”,這是因為它們設置成形成用于雄推動件11的引導裝置。因此,帶扣10包括支撐表面51、52,該支撐表面以平移方式在方向D上引導并且設置成與包括在次閂17、18或承載所述次閂17、18的滑動件31、32中的互補引導表面31A、32A協作。這些次閂17、18或滑動件31、32還包括第二引導表面36B、37B,所述第二引導表面36B、37B設置成彼此協作或者與在方向D上包括在帶扣10和/或第二推動件12和/或第一推動件11中的引導元件協作。圖8示出一種方案,其中,這些第二引導表面36B、37B屬于包括在次閂17、18或承載所述次閂17、18的滑動件31、32中的柱36、37。這些柱包括其它引導表面36C、37C,該引導表面36C、37C設置成與包括在第二推動件12中的槽的側面35A、35B協作。在圖8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或者承載它們的雌滑動件31、32包括引導表面45、46,所述引導表面45、46在方向D上延伸并設置成與包括在第一推動件11中的靠近第一主R 15和第二主円16的互補引導表面43、44協作。在圖8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次閂17和第二次閂18或者承載它們的雌滑動件31、32包括引導表面47、48,所述引導表面47、48在方向D上延伸并設置成與包括在第一推動件11的中間部分中的臂41協作。根據本發(fā)明的扣鉤的推動件引導表面和閂的具體設計保證了靈活且準確的操作,不會有任何頂撞。根據本發(fā)明的扣鉤還特別耐用,并非常適合緊固昂貴的表或珠寶的手鏈。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包括這種類型的扣鉤的手鏈100。
權利要求
1.用于保持手鏈(100)或手帶的兩個端部(200;300)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所述扣鉤(I)包括帶扣(10),圍繞該帶扣(10)的兩側鉸接有第一條帶(2)和第二條帶(3),每個條帶分別承載帶臺肩的鎖定銷(6 ;7)或眼,所述鎖定銷(6 ;7)或眼設置成在所述扣鉤(I)的關閉位置分別與包括在所述帶扣(10)中的互補鎖定眼(8 ;9)或銷協作,其中,所述帶扣(10)包括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所述第一推動件(11)和第二推動件(12)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13 ;14)在相同方向(D)上移動,所述彈性復位裝置(13 ;14)使所述推動件朝向鎖定位置返回,每個所述推動件設置成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兩個閂(15,16;17, 18)的向前或向后運動,所述兩個閂(15,16; 17, 18)在所述方向(D)上與由所述推動件(12 ;11)中的另一個控制的相對閂(17,18;15, 16)相反地作用,每個所述閂設置成在所述關閉位置在所述互補鎖定眼(8,9)或銷處使包括在所述鎖定銷(6 ;7)或眼中的收縮部(6A,7A)保持不動,每個所述推動件(11 ;12)的各自行程都比釋放行程小,在該釋放行程過程中,至少兩個相反地作用的閂在打開位置釋放至少一個所述鎖定銷(6 ;7)或眼的所述收縮部,所述推動件(11 ;12)的累積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釋放行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動件(11)同時地、直接地且一體地驅動與第一鎖定銷(6)或眼相對的第一主閂(15)和與第二鎖定銷(7)或眼相對的第二主閂(16),所述第二推動件(12)獨立地驅動與所述第一鎖定銷(6)或眼相對的第一次閂(17)和與所述第二鎖定銷(7)或眼相對的第二次閂(18),從而只有所述兩個推動件(11,12)的組合致動導致所有所述閂運動通過它們的整個釋放行程,以釋放所述第一鎖定銷(6)和所述第二鎖定銷(7)兩者或眼,并且從而在其中一個所述鎖定銷(6,7)或眼插向與其相應的所述互補鎖定眼(8,9)或銷的過程中,所述兩個次閂(17,18)中的其中一個保持在鎖定返回位置,以便占據鎖定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其特征在于,當使用者施加壓力時,所述第二推動件(12)設置成經由包括在所述第二推動件(12)中的支撐表面(12A)在所述方向(D)上推動所述第一次閂(17)的或承載所述第一次閂(17)的第一雌滑動件(31)的第一支撐表面(31B),并且推動所述第二次閂(18)的或承載所述第二次閂(18)的第二雌滑動件(32)的第二支撐表面(32B),以便使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彼此平行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當使用者未在所述推動件(11,12)中的其中一個上施加任何動作時,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或者承載所述第一次閂(17)的第一雌滑動件(31)和承載所述第二次閂(18)的第二雌滑動件(32)能夠抵抗彈性復位裝置彼此獨立地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當使用者未在所述推動件(11,12)中的其中一個上施加任何動作時,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能夠抵抗與所述第一推動件(11)和所述第二推動件(12)能夠抵抗著移動的所述彈性復位裝置(13,14)相同的彈性復位裝置彼此獨立地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其特征在于,第一所述互補鎖定眼(8)或銷由所述第一主閂(15)和所述第一次閂(17)的協作限定,第二所述互補鎖定眼(8)或銷由所述第二主閂(16)和所述第二次閂(18)的協作限定,每個所述互補鎖定眼(8,9)或銷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形成可變容積的腔室,在該打開位置,所述互補鎖定眼(8,9)或銷能夠允許與其相應的包括在所述鎖定銷(6 ;7)或眼中的頭部(6B,7B)通過,在該關閉位置,所述互補鎖定眼(8,9)或銷能夠將與其相應的一個所述鎖定銷(6 ;7)或眼的所述收縮部(6A,7A)夾在由包括在相關的所述閂中的支撐表面形成的爪之間,并同時使所述頭部(6B, 7B)關于所述爪在與承載相關的所述鎖定銷(6 ;7)或眼的所述條帶(2 ;3)相對的側保持不動。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動件(11)和所述第二推動件(12) —樣能夠在所述方向(D)上在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另一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和當使用者保持壓力時的第三暫時釋放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所述推動件相對于所述帶扣(10)的延伸是最大的并且所述推動件不與任何一個所述鎖定銷(6 ;7)或眼協作,在另一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所述推動件使至少一個所述鎖定銷(6 ;7)或眼保持不動,在第三暫時釋放位置,所述推動件傾向于釋放所述鎖定銷(6 ;7)或眼;所述第一推動件(11)能夠在第一致動方向(Dl)上從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三暫時釋放位置;所述第二推動件(12)能夠在與所述第一致動方向(Dl)相反的第二致動方向(D2)上從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三暫時釋放位置;所述第一主閂(15)和 所述第二主閂(16)分別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推動件(11)的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的支撐表面(15A ; 16A),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分別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推動件(12)的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的支撐表面(17A ;18A),從而在使用者未在至少所述第一推動件(11)或所述第二推動件(12)上施加壓力時,所述第一主閂(15)和所述第二主閂(16)或者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傾向于在彈性復位裝置的作用下沿與所述第一致動方向(Dl)或所述第二致動方向(D2)相反的方向以平移運動的方式移動靠近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或者所述第一主閂(15)和所述第二主閂(1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動件(I)的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和所述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是相同的,所述第二推動件(12)的所述第一穩(wěn)定休息位置和所述第二中間穩(wěn)定鎖定位置是相同的。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動件(11)相對于所述帶扣(10)的移動由在腔室(23)中的止動件(24)的行程限制,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閂(18)相對于所述帶扣(10)的移動由在腔室(25 ;26)中的止動件(27 ;28)的行程限制。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動件(12)相對于所述帶扣(10)的移動由在腔室(38,39)中的至少一個止動件(27 ;28)的行程限制。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動件(12)包括滑動支撐表面(29),該滑動支撐表面(29)設置成與包括在所述次閂(17,18)中的每一個中的互補滑動表面(33 ;34)協作。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I),其特征在于,所述帶扣(10)包括用于在所述方向(D)上以平移方式引導的支撐表面(51, 52),該支撐表面(51, 52)設置成與包括在所述次閂(17; 18)或承載所述次閂(17; 18)的滑動件(31 ;32)中的第一互補引導表面(31A; 32A)協作,所述次閂(17 ; 18)或承載所述次閂(17; 18)的滑動件(31; 32)還包括第二 引導表面(36B;37B),該第二引導表面設置成彼此協作或者與在所述方向(D)上包括在所述帶扣(10 )或所述第二推動件(12 )或所述第一推動件(11)中的引導元件協作。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可展開的扣鉤(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円(18)包括引導表面(45 ;46),所述引導表面(45 ;46)在所述方向(D)上延伸并設置成與包括在所述第一推動件(11)中的靠近所述第一主閂(15)和所述第二主H (16)的互補引導表面(43 ;44)協作。
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重安全展開扣鉤(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閂(17)和所述第二次R (18)包括引導表面(47 ;48),所述引導表面(47 ;48)在所述方向(D)上延伸并設置成與包括在所述第一推動件(11)的中間部分中的臂(41)協作的互補引導表面(44;45)。
14.包括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扣鉤(I)的手鏈(10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扣鉤(1),該扣鉤(1)包括帶扣(10),該帶扣(10)具有條帶,該條帶承載帶臺肩的銷(6,7),所述銷(6,7)與所述帶扣(10)中的眼(8,9)協作,兩個推動件(11,12)抵抗彈簧相反地作用,每個推動件都控制兩個閂(15,16;17,18)。第一推動件(11)一體地驅動與第一銷(6)相對的第一主閂(15)和與第二銷(7)相對的第二主閂(16),第二推動件(12)獨立地驅動與所述第一銷(6)相對的第一次閂(17)和與所述第二銷(7)相對的第二次閂(18),從而只有所述兩個推動件(11,12)的組合致動驅動所有所述閂(15,16,17,18)運動通過它們的整個釋放行程,以釋放所述銷(6,7),并且從而在將所述銷(6,7)插入所述眼(8,9)的過程中,所述閂(17,18)中的其中一個保持鎖定。
文檔編號A44C5/24GK102823999SQ2012102024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fā)明者L·穆徹, T·比拉吉, S·卡道, C·麥勒 申請人:蒙特雷布勒蓋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阿拉善右旗| 铜鼓县| 溧阳市| 霍山县| 雷山县| 揭东县| 望都县| 屏南县| 晋江市| 石渠县| 昌图县| 子长县| 邵阳市| 托里县| 乌什县| 绿春县| 光泽县| 那曲县| 吉林市| 林州市| 长武县| 黄骅市| 舟山市| 江川县| 永济市| 瑞金市| 尼勒克县| 鹿邑县| 阿勒泰市| 建平县| 宜阳县| 庆城县| 仁布县| 鄂托克前旗| 永兴县| 桐柏县| 龙山县| 阳西县| 曲靖市|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