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屬于服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服裝在運輸中的變形問題一直是困繞著服裝企業,尤其是從事職業服生產的廠商急需解決的問題。由于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越擠越小,各廠家為節約成本,很少采用立體包裝。而平箱包裝對服裝的擠壓影響了服裝的外觀質量,尤其是領駁部位,不是被壓扁就是被壓得駁頭變長或變短。還有單獨包裝的高檔服裝也經常出現領駁等變形錯位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樣衣如果出現該問題就會直接影響了客戶對服裝的質量評價,往往導致失單。另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衣柜空間的有限,衣服間的間距較小,對西服特別是一些領駁部位,因沒有掛好也會導致領駁駁口部位擠壓而變形,嚴重影響穿著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保證領駁駁口部位不會擠壓變形,保證西服質量的西服領駁保護裝置。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它包括內襯和外套,所述內襯與外套均由片狀結構翻折而成, 所述內襯包括內襯上片以及內襯下片,所述外套包括外套上片以及外套下片,所述外套上片的上部外邊緣設置有一橫向的上插片,所述內襯上片的上部設置有一上插槽,所述上插片插入上插槽內。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內襯下片以及外套下片均為中間向上凸起的弧形片狀結構,所述內襯下片以及外套下片弧形的高度為O. 7 O. 9mm,同一位置處內襯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與內襯下片的間距比外套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與外套下片的間距大O. Γ0. 3mm。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內襯下片的下部設置有一下插槽,所述外套下片的下邊緣設置有一下插片,所述下插片插入下插槽內。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上插槽為90度旋轉的T型插槽I,所述T型插槽I包括靠外的豎槽I以及靠內的橫槽I,所述上插片的大小與豎槽I的大小匹配,所述上插片插入豎槽I內。作為一種優選,所述下插槽為180度旋轉的T型插槽II,所述T型插槽II包括豎槽II以及橫槽II,所述下插片的大小與橫槽II的大小匹配,所述下插片插入橫槽II內。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內襯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與內襯下片的間距為O. 5^0. 7mm,所述內襯翻折處下端內襯上片與內襯下片的間距為O. 9^1. 1mm,所述內襯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內襯上片與內襯下片的間距線性分布,所述外套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與外套下片的間距為O. 7^0. 9mm,所述外套翻折處下端外套上片與外套下片的間距為I. Γ . 3mm,所述外套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外套上片與外套下片的間距線性分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駁頭定位與內襯和外套之間,起到顯著的保護定型作用,使得該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具有保證領駁駁口部位不會擠壓變形,保證西服質量的優點,便于運輸裝箱,降低成本,保證外觀質量以及穿著質量。
圖I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內襯展開圖。圖2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內襯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內襯翻折處上端截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內襯翻折處 下端截面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外套展開圖。圖6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外套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外套翻折處上端截面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西服領駁保護裝置的外套翻折處下端截面示意圖。其中
內襯I、內襯上片11、內襯下片12、上插槽13、下插槽14 外套2、外套上片21、外套下片22、上插片23、下插片24。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f圖8,本發明涉及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它包括內襯I和外套2,所述內襯I與外套2均由片狀結構翻折而成,所述片狀結構由塑料制成,所述內襯I包括內襯上片11以及內襯下片12,所述外套2包括外套上片21以及外套下片22,領駁設置于內襯上片11與外套上片21之間,門襟或者里襟設置于內襯下片12與外套下片22之間,內襯I與外套2的翻折線緊貼翻駁線,所述外套下片22與內襯下片12的形狀相類似,所述外套上片21與內襯上片11的形狀相類似,
所述外套上片21的上部外邊緣設置有一橫向的上插片23,所述外套下片22的下邊緣設置有一豎向的下插片24,所述外套下片22的下邊緣設置有兩道豎槽,兩道豎槽之間形成下插片24,
所述內襯上片11的上部外邊緣設置有一內襯插槽13,所述上插槽13為90度旋轉的T型插槽I,所述T型插槽I包括靠外的豎槽I以及靠內的橫槽I,所述上插片23的大小與豎槽I的大小匹配,所述外套插片23插入豎槽I內,所述內襯下片12的下部設置有一下插槽14,所述下插槽14為180度旋轉的T型插槽II,所述T型插槽II包括豎槽II以及橫槽II,所述下插片24的大小與橫槽II的大小匹配,所述下插片24插入橫槽II內,里襟上的紐扣從橫槽II卡入下插槽14內,使得紐扣線卡置于豎槽II內,
所述內襯下片12以及外套下片22均為中間向上凸起的弧形片狀結構,所述內襯下片12以及外套下片22弧形的高度h為O. 7 O. 9mm,同一位置處內襯I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Ii1比外套2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h2大
O.Γ0. 3mm,所述內襯I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Ii1為O. 5^0. 7臟,所述內襯I翻折處下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H1為O. 9^1. 1mm,所述內襯I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線性分布,所述外套2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h2為O. 7^0. 9mm,所述外套2翻折處下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H2為I. Γ1. 3mm,所述 外套2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線性分布。
權利要求
1.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襯(I)和外套(2),所述內襯(I)與外套(2)均由片狀結構翻折而成,所述內襯(I)包括內襯上片(11)以及內襯下片(12),所述外套(2)包括外套上片(21)以及外套下片(22),所述外套上片(21)的上部外邊緣設置有一橫向的上插片(23),所述內襯上片(11)的上部設置有一上插槽(13),所述上插片(23)插入上插槽(13)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下片(12)以及外套下片(22)均為中間向上凸起的弧形片狀結構,所述內襯下片(12)以及外套下片(22)弧形的高度為O. 7 O. 9mm,同一位置處內襯(I)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比外套(2)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大O. Γ0. 3mm。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下片(12)的下部設置有一下插槽(14),所述外套下片(22)的下邊緣設置有一下插片(24),所述下插片(24)插入下插槽(14)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槽(13)為90度旋轉的T型插槽I,所述T型插槽I包括靠外的豎槽I以及靠內的橫槽I,所述上插片(23)的大小與豎槽I的大小匹配,所述上插片(23)插入豎槽I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槽(13)為90度旋轉的T型插槽I,所述T型插槽I包括靠外的豎槽I以及靠內的橫槽I,所述上插片(23)的大小與豎槽I的大小匹配,所述上插片(23)插入豎槽I內。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槽(14)為180度旋轉的T型插槽II,所述T型插槽II包括豎槽II以及橫槽II,所述下插片(24)的大小與橫槽II的大小匹配,所述下插片(24)插入橫槽II內。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襯(I)翻折處上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為O. 5^0. 7mm,所述內襯(I)翻折處下端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為O. 9^1. 1mm,所述內襯(I)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內襯上片(11)與內襯下片(12)的間距線性分布,所述外套(2)翻折處上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為O. 7^0. 9mm,所述外套(2)翻折處下端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為I. f I. 3mm,所述外套(2)翻折處上端與下端之間外套上片(21)與外套下片(22)的間距線性分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襯(1)和外套(2),所述內襯(1)與外套(2)均由片狀結構翻折而成,所述內襯(1)包括內襯上片(11)以及內襯下片(12),所述外套(2)包括外套上片(21)以及外套下片(22),所述外套上片(21)的上部外邊緣設置有一橫向的上插片(23),所述內襯上片(11)的上部設置有一上插槽(13),所述上插片(23)插入上插槽(13)內。本發明將駁頭定位與內襯和外套之間,起到顯著的保護定型作用,使得該西服領駁保護裝置具有保證領駁駁口部位不會擠壓變形,保證西服質量的優點,便于運輸裝箱,降低成本,保證外觀質量以及穿著質量。
文檔編號A41D27/12GK102813306SQ2012102738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陶曉華, 朱建龍, 卞芹 申請人: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