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褲襠非接觸式內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裝領域,特別是在褲襠位置不與皮膚接觸的內褲。
背景技術:
褲襠位置是人體最陰暗潮濕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內褲接觸皮膚使內褲也比較潮濕,內褲也容易滋生和傳播細菌,而貼身內褲與皮膚的摩擦,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缺少皮膚的有效保護,細菌更容易通過破損皮膚侵犯皮下組織,導致炎癥發生。由于社會風俗形成的社會習慣,一般都在內褲外再穿一條外褲,導致褲襠位置衣服很厚,內褲一般與身體接觸比較緊密,空氣不流通,散熱較差,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褲襠位置比較熱、易出汗,濕熱條件非常適合細菌生長,影響著身體的健康。
發明內容
為減少細菌的滋生,本發明設計在褲襠位置非接觸式的內褲。本發明實現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內褲內側插入三條充氣塑料管,塑料管的外徑為3mm,壁厚O. 1-0. 2mm,長度25_40cm,塑料管兩端密封,管內充I. 1-1. 2個標準大氣壓的空氣,材料最好采用耐壓的水晶塑料。在褲襠位置充氣管之間間距1cm,在前腹部和后背充氣管之間間距5-8cm,在褲襠位置每個塑料管有一個定位孔,在腹部和背部是一個定位口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減少內褲的細菌滋生;減少內褲與皮膚的摩擦;增多內褲與身體之間的空間,能夠容納較多的空氣,人運動時大腿的運動帶來的抖動,導致的內褲一定程度的位移,由于棉質內褲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速度慢,內褲在大腿位置有較大的漏洞,大部分氣體能夠通過大腿位置與內褲外氣體的交換,增強空氣的流通,有利于陰部汗液揮發,促進散熱。
圖I是褲襠位置非接觸式內褲示意圖。圖2是褲襠位置非接觸式內褲展開圖。其中,I、內褲,2、大腿伸出孔,3、充氣塑料管,4、定位口袋,5、定位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與普通內褲相同,本內褲I包含兩個大腿伸出孔2。與普通內褲不同的地方是內褲中插入三條充氣塑料管3,塑料管的外徑為3mm,壁厚O. 1-0. 2mm,長度因人而異,為30_45cm,塑料管兩端密封,管內充氣I. 1-1. 2個標準大氣壓,材料最好采用耐壓的水晶塑料。充氣的塑料管具有自然伸直的傾向,將充氣塑料管固定在內褲的內側,在褲襠位置彼此之間間隔近,彼此間距1cm,遠離褲襠位置,間距向兩邊延展,彼此間距5-8cm,在褲襠位置每個塑料管有一個定位孔5,在腹部和背部是一個定位口袋4。定位孔5是縫在內褲褲襠內側的一個布帶,左右方向縫上,可以從前后方向穿過;定位口袋4是位于內褲內側前腹部和后背的三個方向(左、右、上三個方向 )都封閉的布塊,避免塑料管從內褲穿出。
權利要求
1.褲襠非接觸式內褲由內褲、塑料管、定位孔和定位口袋組成,其特征是三條充氣塑料管,塑料管的外徑為3mm,壁厚O. 1-0. 2mm,長度30-45cm,塑料管兩端密封,管內充I. 1-1. 2個標準大氣壓的空氣,材料為水晶塑料;三條充氣塑料管固定在內褲內側,內褲底部充氣管之間間距1cm,每個塑料管有一個定位孔,在前腹部和后背充氣管之間間距5-8cm,每個塑料管有一個定位口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褲襠非接觸式內褲,其特征是定位孔(5)是縫在內褲褲襠內側的一個布帶,左右方向縫上,可以從前后方向穿過;定位口袋(4 )是位于內褲內側的前腹部和后背的左、右、上三個方向都封閉的布塊。
全文摘要
褲襠非接觸式內褲涉及服裝領域,特別是在褲襠位置不與皮膚接觸的內褲。褲襠位置是人體最陰暗潮濕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貼身內褲與皮膚的摩擦,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生炎癥。為減少細菌的滋生,本發明設計褲襠位置非接觸式內褲。技術方案是內褲內側插入三條充氣塑料管,塑料管的外徑為3mm,壁厚0.1-0.2mm,長度30-45cm,塑料管兩端密封,管內充1.1-1.2個標準大氣壓的空氣,材料為水晶塑料。褲襠位置充氣管間距1cm,有一個定位孔;在前腹部和后背充氣管間距5-8cm,每個塑料管有一個定位口袋。有益效果是減少內褲的細菌滋生;減少內褲與皮膚的摩擦;增多內褲與身體之間的空間,人運動時能夠增強空氣的流通,有利于陰部水分揮發散熱。
文檔編號A41B9/00GK102860589SQ20121032274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
發明者胡再國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