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快走鞋,包括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的縱向中線上從鞋后跟至前側三分之二位置處依次安裝有三個滾輪,所述滾輪的設置以露出鞋底僅數毫米為宜,所述鞋底前側的三分之一部分為接觸地面的前腳掌部分。所述三個滾輪可拆卸地安裝在鞋底的三個凹坑內。所述凹坑處還設置有可拆卸的凹坑墊,所述凹坑墊的形狀、厚度與所述凹坑相匹配,以在用工具從鞋底取出滾輪后,所述凹坑墊恰好填補所述凹坑而形成平整的鞋底。有益效果是:既可正常步行,又能快速滑行,滑行與步行兩種狀態無需器械上的轉換,交替方便,易于剎車,穩定性好,操作簡單。
【專利說明】快走鞋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鞋,特別是提高人們行走速度的快走鞋。
[0003]【背景技術】
[0004]人們的步行速度實在太慢而費力,穿上旱冰鞋可提高速度,但旱冰鞋穩定性不好、難以步行,不能做到滑行、步行的交替進行。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滑行步行可交替進行、穩定性好、行走快速省力的快走鞋。
[0007]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走鞋,包括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的縱向中線上從鞋后跟至前側三分之二位置處依次安裝有三個滾輪,所述滾輪的設置以露出鞋底僅數毫米為宜,所述鞋底前側的三分之一部分為接觸地面的前腳掌部分。
[0008]所述三個滾輪可拆卸地安裝在鞋底的三個凹坑內。
[0009]所述凹坑處還設置有可拆卸的凹坑墊,所述凹坑墊的形狀、厚度與所述凹坑相匹配,以在用工具從鞋底取出滾輪后,所述凹坑墊恰好填補所述凹坑而形成平整的鞋底。
[0010]穿上采用上述結構的左快走鞋、與右快走鞋,將一支腳放平,用另一支腳的前腳掌用力向后蹬地,獲得地面對人體向前的推力,推動放平的快走鞋載著人們向前滑行,隨著左右腳的交替蹬地與放平,速度增快。鞋底的滾輪設置在同一直線上,向前的動力得到充分利用,滑行省力。運動中,只需抬起腳后跟,利用前腳掌與地面的摩擦,可立即剎車,穩定性好,操作簡單易行。
[0011]鞋底前側的三分之一部分和普通鞋子相同,接觸地面,可步行,略高的后跟明顯低于普通高跟鞋的高度,走路方便;鞋底后側三分之二部分安裝有多個滾輪,增加了與地面的接觸點,無需費力地抬升前腳掌,滑行舒適。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既可正常步行,又能快速省力地滑行,滑行與步行兩種狀態無需器械上的轉換,交替方便,易于剎車,穩定性好,操作簡單。
[001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鞋面,2鞋底,3凹坑,4轉軸,5滾輪,6凹坑墊,7前腳掌。
[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鞋底2的縱向中線上從鞋后跟至前側三分之二位置處依次安裝有三個滾輪5,保留鞋底前側的三分之一部分為接觸地面的前腳掌7。
[0017]為安裝滾輪5,鞋底設有三個凹坑3,凹坑3的兩側與滾輪5的轉軸4可拆卸式連接。滾輪5的設置以露出鞋體底部僅數毫米為宜。
[0018]不想滑行時,為恢復到與普通鞋相同的狀態,在凹坑3處還設置有可拆卸的凹坑墊6,凹坑墊6的形狀、厚度應與凹坑3相匹配,以在用工具從鞋底2內取出滾輪5后,該凹坑墊6剛好能填補好凹坑3,從而形成平整的鞋底。
【權利要求】
1.一種快走鞋,包括鞋底,其特征是:所述鞋底的縱向中線上從鞋后跟至前側三分之二位置處依次安裝有三個滾輪,所述滾輪的設置以露出鞋底僅數毫米為宜,所述鞋底前側的三分之一部分為接觸地面的前腳掌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走鞋,其特征是:所述三個滾輪可拆卸地安裝在鞋底的三個凹坑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走鞋,其特征是:所述凹坑處還設置有可拆卸的凹坑墊,所述凹坑墊的形狀、厚度與所述凹坑相匹配,以在用工具從鞋底取出滾輪后,所述凹坑墊恰好填補所述凹坑而形成平整的鞋底。
【文檔編號】A43B13/14GK103829449SQ20121049067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趙昌杰 申請人:趙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