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實名制票證檢核卡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證卡套,尤其是涉及一種專門用于票證檢核的卡套。
背景技術:
對于某些特殊使用,需要同時對具有關聯性的兩張票證進行閱讀,如果分離閱讀會造成很容易因操作上的原因,導致對應錯誤,導致不便,例如實名制火車票的驗票,需要同時使用二代證閱讀器閱讀二代證的數據,使用二維碼閱讀器閱讀實名制火車票的數據,現在對每個乘客都要做兩次同樣的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并為使用等帶來不便,尤其是,在操作中,如將對取的是甲二代證,在讀取實名制火車票時確錯誤地讀成了乙的,會導致數據采集錯誤。以實名制火車票檢票為例,由于乘客需要攜帶行李、火車票、身份證,在檢票過程中很容易導致將分離的某一票證、物品遺失,據悉,在廣州一天就有100多個身份證丟失或 落下,為乘客帶來了不便。同時,對于檢票人員,由于是兩個分離的票證,在操作上也是分別使用,歸還,容易出錯。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進行雙票證檢核、使用方便的卡套。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用于裝入第一票證、第二票證的卡腔,所述卡腔至少一面是用于閱讀器讀取所述票證的閱讀面。所述卡腔包括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兩個卡腔,其中所述第一卡腔能存放并固定第一票證;所述第二卡腔中存放第二票證;所述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重疊設置或并排設置。所述第一卡腔為第二代身份證卡腔,存放的第一票證為第二代身份證。卡套至少一個面為非電磁屏蔽結構。所述第二票證為實名制票證,所述第二卡腔是存放實名制票證的票證卡腔。所述第二卡腔的外側面為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所述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為至少有一個用于閱讀器對所述實名制票證進行閱讀和/或加蓋檢驗標記的通透窗體。所述第一卡腔與第二卡腔間有隔離板,在所述隔離板上設置有柔性保護層。所述第一卡腔開口具有封閉結構。在第一卡腔開口上設置有用于穿過掛繩或手挽繩的掛繩孔,掛繩孔分別設置在隔離板第一卡腔的外側壁上,所述手挽繩或掛繩同時穿過掛繩孔,系住所述第一卡腔開口,構成封閉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本實用新型可以很好的保護不能折疊的票證,同時將兩個需要同時使用的票證放置在一起,可以避免攜帶、使用過程中的混亂和出錯,同時,在采用合適的閱讀器的情況下,可以將兩個票證一起送到閱讀器,實現對兩個票證的同時閱讀,簡化了對票證信息進行閱讀和檢核的效率、也簡化使用者和檢核者的操作。本實用新型對于實名制火車票的檢核尤為適合。
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相關技術方案,下面將其涉及的附圖予以簡單說明,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現方式或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I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圖;圖3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圖;圖4本實用新型圖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圖;圖5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圖;圖6本實用新型圖的第六實施例的結構圖;圖7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七實施例的結構圖圖8本實用新型圖的第八實施例的結構圖圖9本實用新型圖的第九實施例的結構圖圖10本實用新型圖的第十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清楚地認識本申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向公眾完整、充分地公開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的描述,顯而易見地,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以列舉方式給出了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下面描述中涉及的附圖也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僅僅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及其核心思想。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實現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和/或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即使對各個步驟的執行順序、各部分的連接關系或結構進行了改變,以及根據本發明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發明的核心技術方案包括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裝入第一票證、第二票證的卡腔,所述卡腔至少一面是用于閱讀器讀取所述票證的閱讀面。所述卡腔包括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兩個卡腔,其中所述第一卡腔能存放并固定第一票證;所述第二卡腔中存放第二票證;所述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重疊設置或并排設置。所述第一卡腔為第二代身份證卡腔,存放的第一票證為第二代身份證。卡套至少一個面為非電磁屏蔽結構。所述第二票證為實名制票證,所述第二卡腔是存放實名制票證的票證卡腔。所述第二卡腔的外側面為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所述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為至少有一個用于閱讀器對所述實名制票證進行閱讀和/或加蓋檢驗標記的通透窗體。所述第一卡腔與第二卡腔間有隔離板,在所述隔離板上設置有柔性保護層。所述第一卡腔開口具有封閉結構。在第一卡腔開口上設置有用于穿過掛繩或手挽繩的掛繩孔,掛繩孔分別設置在隔離板第一卡腔的外側壁上,所述手挽繩或掛繩同時穿過掛繩孔,系住所述第一卡腔開口,構成封閉結構。本發明可以采用以下具體技術手段(實施例)來實現以下將以用于存放實名制火車票所用的實名制票證檢核卡套——實名制火車票檢核卡套為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實現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當然,可以根據此結構及思想來實現其它實名制票證的檢核卡套。在下述實施例中,第二證為實名制火車票,簡稱火車票;第一票證為第二代身份證,簡稱身份證;第二卡腔為火車票卡腔;第一卡腔為身份證卡腔。為了保護火車票和身份證不被折壓,本實用新型整體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度。實施例I參照圖I所示,實名制火車票檢核卡套I包括用于裝入火車票、身份證的卡腔,在本實施例中,火車票2、身份證3存放于同一個卡腔中,所述卡腔至少一面是用于二維碼閱讀器讀取所述火車票2的二維碼21信息的閱讀面111 ;所述閱讀面至少可以完整讀取火車·票2上的二維碼21,最好能完整暫時火車票2上的完整文字信息;所述閱讀面111可以是透明的窗體(也即透光結構的窗體),也可以是通透的開放窗體,為了便于在檢票過程中在火車票2上做檢票標記(即檢驗標記),所述閱讀面111采用通透的開放窗體,也即是一個小于火車票2的孔,并能保證放入卡腔中的火車票2的二維碼21及相關文字信息能完全呈現。由于身份證3內置的是射頻卡(RFID),因此無需接觸即可閱讀,此時身份證閱讀器可以從閱讀面111上讀取,也可從本實用新型上與閱讀面111相對的另一面讀取,為了便于識別身份證3上的文字信息,此面也最好采用透明結構。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非電磁屏蔽的材料制作即可完全滿足要求。也即本實用新型至少一面為非電磁屏蔽結構。當然,基于本實施例,可以在所述的卡腔中設置分隔欄將其徹底或間隔分隔為分別存放火車票的火車票卡腔和存放身份證的身份證卡腔。在后續實施例中將主要以徹底隔開的火車票卡腔、身份證卡腔進行說明。實施例2在圖2所提供的實施例中,與實施例I相比,所述卡腔為并排設置的完全分隔的火車票卡腔11和身份證卡腔12,在火車票卡腔11上有類似于實施例I的閱讀面111。為了便于攜帶,優選采用將所述火車票卡腔11和身份證卡腔12采用柔性連接機構連接,以保證火車票卡腔11和身份證卡腔12可以重疊在一起。實施例3圖3所提供的實施例與實施例I相比,其采用的是兩個完全分隔的卡腔。所述火車票卡腔11和身份證卡腔12通過隔離板13進行分隔開,這樣,可以對身份證3起到保護作用,以避免在火車票2上做檢票標記時的外力對身份證3的損害。為了便于票證的放入,在火車票卡腔11上設置有火車票放入口 110 (第二卡腔開口);在身份證卡腔上設置有身份證放入口 120 (第一^^腔開口);所述火車票放入口 110、身份證放入口 120可以設置在本實用新型的同一個端頭(即圖3所提供的實施例),也可采用設置在不同的端頭。實施例4圖4所提供的實施例,采用卡隼112來固定火車票2,形成開放式的火車票卡腔11,由于只有卡隼112,因此自然形成閱讀面;其它部分與實施例3相同。當然,也可采用將身份證卡腔12也采用與火車票開腔11相同的結構來實現。[0043]實施例5圖5提供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隔離板13上設置有用于保護身份證的柔性保護層131,以更好地保護身份證不受外力損壞,尤其是減小甚至消除在火車票上加蓋檢票標記時的外力對身份證的影響。其它結構采用前述實施例的結構,當然優選采用實施例3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柔性保護層131設置隔離板13的火車票卡腔11 一側,即在火車票卡腔11內,用于直接減緩外力。實施例6圖6所提供的實施例與實施例5相似,所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柔性保護層131設置隔離板13的身份證卡腔12 —側,即在身份證卡腔12內,通過隔離板13分散外力,減小壓強,并再有柔性保護程131來減小外力。實施例7圖7所提供的實施例,將采用具有一定強度、并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如硬紙板、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膠片等)制作保護隔板132來替代實施例5、6的柔性保護層131、設置隔·離板13,實現相同的技術效果。實施例8在圖8提供的實施例中,采用在具有一定強度的隔離板13上通過粘接等方式連接薄膜14構成火車票卡腔11、身份證卡腔12,所述薄膜14最好采用透明材質,這樣,可以方便閱讀器或人的目測閱讀火車票和身份證上的信息。進一步地,在隔離板13上設置柔性保護層131。實施例9圖9提供的實施例與實施例3相比,所不同的是,在身份證卡腔12的身份證放入口 120上設置有用于穿過掛繩或手挽繩4的掛繩孔123、133,其中掛繩孔133設置在隔離板13上,掛繩孔123設置在身份證卡腔12的外側壁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防止放入身份證卡腔12中的身份證滑出,從而保證身份證的安全。當然,還可以采用在身份證放入口 120上設置卡扣、紐扣、拉鏈、搭扣等方式進行封閉的封閉結構。所述封閉結構包括前述的掛繩孔的設置及掛繩或手挽繩4。實施例10圖10提供的實施例與圖9相比,其差異點在于,所述的火車票放入口 110與身份證放入口 120不在同一端頭,圖中提供的是在相鄰的側邊上,這樣,便于比身份證略大的火車票的取放。其它均與實施例9相同。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即使對各個部分的順序進行了改變,對各個組成部分的簡單調整,將所提供的各個實施例的相關結構進行合理互換形成新的實施例等,只要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思想來實現,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裝入第一票證、第二票證的卡腔,所述卡腔至少一面是用于閱讀器讀取所述票證的閱讀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腔包括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兩個卡腔,其中所述第一卡腔能存放并固定第一票證;所述第二卡腔中存放第二票證;所述第一卡腔和第二卡腔重疊設置或并排設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腔為第二代身份證卡腔,存放的第一票證為第二代身份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卡套至少一個面為非電磁屏蔽結構。
5.如權利要求2— 4任一項的所述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票證為實名制票證,所述第二卡腔是存放實名制票證的票證卡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腔的外側面為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結構的閱讀端面為至少有一個用于閱讀器對所述實名制票證進行閱讀和/或加蓋檢驗標記的通透窗體。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腔與第二卡腔間有隔離板,在所述隔離板上設置有柔性保護層。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腔開口具有封閉結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套,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卡腔開口上設置有用于穿過掛繩或手挽繩的掛繩孔,掛繩孔分別設置在隔離板第一卡腔的外側壁上,所述手挽繩或掛繩同時穿過掛繩孔,系住所述第一卡腔開口,構成封閉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名制票證檢核卡套,其包括用于裝入第一票證、第二票證的卡腔,所述卡腔至少一面是用于閱讀器讀取所述票證的閱讀面。本實用新型可以避免攜帶、使用過程中的混亂和出錯,同時,可以將兩個票證一起送到閱讀器,實現對兩個票證的同時閱讀,簡化了對票證信息進行閱讀和檢核的效率、也簡化使用者和檢核者的操作。本實用新型對于實名制火車票的檢核尤為適合。
文檔編號A45C11/18GK202566731SQ20122001056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楊斌 申請人: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