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腕挎式手提紙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提紙袋,尤其涉及一種將拎手挎在使用者的前臂或手腕上進行拎的手提紙袋。
背景技術:
手提紙袋的供使用者拎的結構形式有兩種,一種為在袋體上直接開手孔的結構形式、另一種為在袋體上設置拎手的結構形式。 在中國專利號為2004200254298、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3月2日、名稱為“手提紙袋”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由袋繩(拎手)和袋體構成的手提紙袋。該專利文獻中的袋體同袋繩(拎手)的連接方式為在袋體上開設穿繩孔,袋繩的兩端由外而內穿過穿繩孔,在袋繩的端部設有繩扣,通過繩扣卡在穿繩孔上防止袋繩從穿繩孔內脫出。現有的手提紙袋存在以下不足如果將手臂穿在手提孔或拎手內進行拎(以下將該中拎的方式稱為腕挎式,將用手抓在拎手或手提孔內進行拎的方式稱為手抓式)時,在袋體本身的張力和袋體內部的物品的作用下,袋口會張開,袋內物品會裸露在外,容易導致物品丟失,因此現有的手提紙袋只適用于手抓式使用。但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手不空、需要用腕挎式對手提紙袋進行拎,故現有的手提紙袋不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存在通用性差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即可以手抓式又可以腕挎式進行拎的腕挎式手提紙袋,解決了現有的手提紙袋通用性差的問題。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腕挎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所述袋體包括底壁、設置在底壁上的前壁和設置在底壁上的后壁,所述前壁和后壁二者,一者上固接有拎手、另一者上設有供拎手穿過的通孔。使用時,先使拎手穿過通孔,然后以手抓式或腕挎式拎即可。在拎的過程中都能夠使前壁和后壁合攏在一起,即袋口不會張開。對于袋體為可以收攏的結構形式的紙袋而言,“前壁”和“后壁”是指當袋體處于合攏狀態時袋體的處于鋪開狀態的相對的兩個壁;對于袋體為不可收攏的結構形式的紙袋而言,“前壁”和“后壁”是指袋體的面積較大的相對的兩個壁。作為優選,所述拎手為扁平的條形體??嬖谑直凵蠒r的舒適性好。作為優選,所述拎手的的兩端疊接在一起并以平置的方式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此設計,可以將通孔設計得較小,對袋體的強度影響??;以腕挎式拎時,袋體的前壁和后壁同人行走的方向相平行,袋體不會同使用者和旁邊的人產生干涉。作為優選,所述拎手連接在所述袋體的內表面上。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拎手將袋體的開口端擠壓變形的現象。作為優選,所述拎手以粘接或鉚接的方式同所述袋體固接在一起。結構緊湊。 作為優選,所述袋體設有袋口內折邊,通孔貫穿袋口內折邊,袋口內折邊覆蓋住拎手同袋體的連接部。能提高拎手同袋體之間的連接強度,袋體內表面的平整度好,取放物品時方便且不會對物品產生損傷。作為優選,通孔為多邊形孔,通孔的頂壁和通孔的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使用時,通孔不易產生開裂。作為優選,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和拎手同袋體的連接部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差小于等于I厘米。使用過程中,前壁和后壁的開口端的高度差較小,不但美觀而且袋體不易產生傾斜。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以腕挎式和手抓式拎時,袋口都不會張開,既提高了手提紙袋的通用性又保證了使用時的安全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剖視示意圖。圖中袋體I、底壁11、前壁12、左壁13、后壁14和右壁15、壓痕線16、袋口內折邊17、通孔2、通孔的頂壁21、通孔的側壁22、拎手3、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LI、拎手同袋體的連接處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L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腕挎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I。袋體I由底壁11、前壁12、左壁13、后壁14和右壁15圍成。在左壁13和右壁15的外表面上都設有一條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壓痕線16。設置壓痕線16的目的是為了使袋體I合攏時,左壁13和右壁15沿壓痕線16彎折而疊合在一起,避免在左壁13和右壁5上產生不規則的折痕和提高疊合時的方便性。在袋體I上還設有袋口內折邊17。在前壁12的上端上開設有通孔2。通孔2貫穿袋口內折邊17。通孔2為矩形孔。通孔的頂壁21和通孔的側壁22之間為圓弧過渡,在后壁14上設有拎手3。拎手3為扁平的條形體。拎手3以粘結的方式固定在后壁14的內表面上。拎手3穿過袋口內折邊17。袋口內折邊17覆蓋住拎手3同袋體I的連接處。參見圖2,拎手3的兩端疊接在一起并以平置的方式同后壁14固接在一起。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LI比拎手同袋體的連接處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L2大I厘米。使用時,先使拎手3穿過通孔2,然后將手臂穿到拎手3所圍成的空間內去拎即可。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通孔設置在后壁上,拎手以鉚接的方式同前壁固定在一起。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比拎手同袋體的連接處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小I厘米。設計時,只要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和拎手同袋體的連接處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差小于I厘米既能使使用時前壁和后壁的開口端錯開距離較小,啟動防止袋體傾斜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腕挎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所述袋體包括底壁、設置在底壁上的前壁和設置在底壁上的后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和后壁二者,一者上固接有拎手、另一者上設有供拎手穿過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為扁平的條形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的的兩端疊接在一起并以平置的方式同袋體固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連接在所述袋體的內表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以粘接或鉚接的方式同所述袋體固接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設有袋口內折邊,通孔貫穿袋口內折邊,袋口內折邊覆蓋住拎手同袋體的連接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通孔為多邊形孔,通孔的頂壁和通孔的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通孔上壁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和拎手同袋體的連接部的上端部距離袋體的開口端的距離差小于等于I厘米。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通孔為多邊形孔,通孔的頂壁和通孔的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腕挎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通孔為多邊形孔,通孔的頂壁和通孔的側壁之間為圓弧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提紙袋。一種腕挎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所述袋體包括底壁、設置在底壁上的前壁和設置在底壁上的后壁,所述前壁和后壁二者,一者上固接有拎手、另一者上設有供拎手穿過的通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可以手抓式又可以腕挎式進行拎的腕挎式手提紙袋,解決了現有的手提紙袋通用性差的問題。
文檔編號A45C13/00GK202618686SQ20122011831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李璟, 蘇宏衛 申請人:杭州彼特環保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