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防盜功能的風衣,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可進行指紋識別、定位追蹤和報警功能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屬于功能服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級定制的風衣可被列為一種服裝奢侈品,價值不菲,限量版的風衣更是彌足珍貴,可進行收藏保值。但是,這樣的高檔風衣作為一種服裝外套,容易在外丟失或遭遇不法分子的偷盜,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阻止非法分子的盜竊和穿著行為,及時找回失竊的風衣,設計一種具有防盜報警、定位追蹤功能的風衣將具有必要性,但目前未見相關產品的報道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進行指紋識別、定位追蹤和報警功能的多功能防盜風衣,以防止昂貴的風衣被非法分子盜竊和穿著,并能及時找回失竊的風衣。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包括風衣、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電磁傳感器和軟磁條,所述的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分別與指紋識別器的控制端口電連接;且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均設在風衣前片與風衣前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所述的軟磁條設在風衣后片與風衣后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和定位追蹤器均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內表面上,所述的報警器和電磁傳感器均固定在指紋識別器的殼體上。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左胸部位;所述的定位追蹤器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左口袋對應位置。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在指紋識別器及定位追蹤器的固定位置所對應的風衣前片內襯上分別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均采用拉鏈閉合。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在定位追蹤器固定的左口袋風衣前片上設有若干網孔,且網孔的區域面積小于所述定位追蹤器與風衣前片的固定接觸面。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指紋識別器固定的風衣前片上設有指紋采集窗口,所述指紋采集窗口表面設有保護膜。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指紋識別器和定位追蹤器與風衣前片間均以膠粘結固定或鉚釘鉚接固定,以鉚釘鉚接固定最佳。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均分別內置有電源結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定位追蹤器為CDMA定位器,以CDMA-GPS0NE定位器最佳。[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軟磁條固定在風衣后片內襯的內表面上,且軟磁條的固定位置與電磁傳感器相互對應。本專利中所述的軟磁條是由磁粉和天然橡膠粉經擠出成型、壓延成型、注射成型等工藝而制成的具有柔軟性、彈性及可扭曲性的磁體。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在風衣處于未穿著狀態時,電磁傳感器上的金屬表面,因電磁效應,與軟磁條相吸,使風衣前、后片粘合在一起,風衣處于不可穿狀態,報警器和定位追蹤器不工作;若指紋識別正確,電磁傳感器斷電,磁力消失,風衣的前、后片分開,處于可穿著狀態,且報警器和定位追蹤器不工作;若指紋識別錯誤,電磁傳感器不斷電,風衣處于不可穿狀態,且報警器和定位追蹤器啟動工作。綜上所述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對防止昂貴的風衣被非法分子盜竊和穿著具有積極作用,當遭遇失竊后能實現準確追蹤,有利于及時找回目標和減少經濟損失;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衣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不影響風衣的美觀,而且可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具有實用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的局部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風衣;11、風衣前片;12、風衣后片;13、風衣前片內襯;14、風衣后片內襯;2、指紋識別器;3、報警器;4、定位追蹤器;5、電磁傳感器;6、軟磁條;71、開口 ;72、開口 ;8、網孔;9、指紋米集窗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完整地說明。如圖I 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包括風衣I、指紋識別器2、報警器3、定位追蹤器4、電磁傳感器5和軟磁條6,所述的報警器3、定位追蹤器4和電磁傳感器5分別與指紋識別器2的控制端口電連接;且所述的指紋識別器2、報警器3、定位追蹤器4和電磁傳感器5均設在風衣前片11與風衣前片內襯13形成的夾層內,所述的軟磁條6設在風衣后片12與風衣后片內襯14形成的夾層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2和定位追蹤器4均固定在風衣前片11的內表面上,所述的報警器3和電磁傳感器5均固定在指紋識別器2的殼體上。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2固定在風衣前片11的左胸部位;所述的定位追蹤器4固定在風衣前片11的左口袋對應位置。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在指紋識別器2的固定位置所對應的風衣前片內襯13上設有開口 71,在定位追蹤器4的固定位置所對應的風衣前片內襯13上設有開口 72,以方便對指紋識別器2、報警器3、定位追蹤器4和電磁傳感器5進行外接電源充電或更換電池電源;所述開口 71和72均采用拉鏈閉合,以保證風衣的美觀。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在定位追蹤器4固定的左口袋風衣前片11上設有若干網孔8,使定位追蹤器4通過網孔8與外界保持良好的信號輸入和輸出,保證定位追蹤器4的正常和有效工作;且網孔的區域面積小于所述定位追蹤器與風衣前片的固定接觸面,以避免固定接觸面的損壞。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指紋識別器2固定的風衣前片11上設有指紋采集窗口 9,所述指紋采集窗口 9表面設有保護膜。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指紋識別器2和定位追蹤器4與風衣前片11間均以膠粘結固定或鉚釘鉚接固定,以鉚釘鉚接固定最佳,以方便加工和保證固定可靠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指紋識別器2、報警器3、定位追蹤器4和電磁傳感器5均分別內置有電源結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定位追蹤器4為CDMA定位器,因CDMA定位器是通過CDMA通信基站實現定位,通信的實時性能好,無盲區,且通信的抗干擾性能好,實現成本低,操作便捷;尤其是選用CDMA-GPS0NE定位器,可實現高精度、高可用性和較高速度定位,且可通過3G網絡與物主的CDMA 3G手機進行定位信號的無線傳輸,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實用 性強。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軟磁條6固定在風衣后片內襯14的內表面上,且軟磁條6的固定位置與電磁傳感器5相互對應。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在風衣處于未穿著狀態時,電磁傳感器5上的金屬表面,因電磁效應,與軟磁條6相吸,使風衣前片11與風衣后片12間粘合在一起,風衣I處于不可穿狀態,報警器3和定位追蹤器4不工作;若指紋識別正確,電磁傳感器5斷電,磁力消失,風衣前片11與風衣后片12分開,處于可穿著狀態,且報警器3和定位追蹤器4不工作;若指紋識別錯誤,電磁傳感器不斷電,風衣I處于不可穿狀態,且報警器3和定位追蹤器4啟動工作。綜上所述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對防止昂貴的風衣被非法分子盜竊和穿著具有積極作用,當遭遇失竊后能實現準確追蹤,有利于及時找回目標和減少經濟損失;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衣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不影響風衣的美觀,而且可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具有實用性。最后有必要在此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包括風衣、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電磁傳感器和軟磁條,所述的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分別與指紋識別器的控制端口電連接;且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均設在風衣前片與風衣前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所述的軟磁條設在風衣后片與風衣后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和定位追蹤器均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內表面上,所述的報警器和電磁傳感器均固定在指紋識別器的殼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在指紋識別器固定的風衣前片上設有指紋采集窗口,所述指紋采集窗口表面設有保護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在指紋識別器及定位追蹤器的固定位置所對應的風衣前片內襯上分別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均采用拉鏈閉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指紋識別器和定位追蹤器與風衣前片間均以膠粘結固定或鉚釘鉚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左胸部位;所述的定位追蹤器固定在風衣前片的左口袋對應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在定位追蹤器固定的左口袋風衣前片上設有若干網孔,且網孔的區域面積小于所述定位追蹤器與風衣前片的固定接觸面。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均分別內置有電源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追蹤器為CDMA定位 >器。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防盜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磁條固定在風衣后片內襯的內表面上,且軟磁條的固定位置與電磁傳感器相互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防盜風衣,其包括風衣、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電磁傳感器和軟磁條,所述的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分別與指紋識別器的控制端口電連接;且所述的指紋識別器、報警器、定位追蹤器和電磁傳感器均設在風衣前片與風衣前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所述的軟磁條設在風衣后片與風衣后片內襯形成的夾層內。本實用新型對防止昂貴的風衣被非法分子盜竊和穿著具有積極作用,當遭遇失竊后能實現準確追蹤,有利于及時找回目標和減少經濟損失;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衣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不影響風衣的美觀,而且可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具有實用性。
文檔編號A41D3/02GK202525126SQ201220134358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劉華, 張邱平, 謝紅, 錢瑤婷, 顧瑤媛 申請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