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帶鎖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子上的配件,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鞋帶緊固纏繞的鞋帶鎖緊機構。
背景技術:
鞋帶既用于固定鞋體,防止鞋體從腳面脫落,也用于對鞋體表面進行裝飾,提高鞋
子的美觀性。鞋帶在運動鞋、旅游鞋或者皮鞋上常被使用,其依靠手工打結進行系緊,使用簡單、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而且,鞋帶顏色可根據不同款式的鞋子進行搭配,裝飾效果突出。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成長,千篇一律的鞋帶使用方式以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求新求變的思想要求我們對現有鞋帶進行性能改進,以提高鞋子的創新性。
發明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情況,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快速、高效的將鞋帶進行收縮和釋放的鞋帶鎖緊機構,以方便鞋子穿著,增加鞋子新穎性,提高鞋子的整體使用性能。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鞋帶鎖緊機構,包括一個帶有開口空腔的底座、蓋在開口空腔上的蓋體、以及一個位于開口空腔中的用于鞋帶纏繞或釋放的纏繞機構;底座固定在鞋面上,底座上設有與開口空腔連通的鞋帶進、出口 ;蓋體的形狀為瓶蓋狀;纏繞機構包括一個纏繞鞋帶的回轉型纏繞體、與纏繞體頂面嚙合的圓形壓盤、沿豎直方向擺放的底部端面設有卡頭的臺階軸、與卡頭配合的彈性卡子以及將蓋體固定在臺階軸頂部端面的緊固螺釘;壓盤和纏繞體由上到下套在臺階軸上,纏繞體下端支撐在底座內壁的環形棱上,壓盤位于臺階軸的臺階上端,壓盤底面和纏繞體頂面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齒盤;壓盤表面還設有垂直方向的通孔,壓盤的外圓表面設有棘爪;底座內壁上設有與棘爪配合的輪齒;蓋體底面設有可插入壓盤通孔的凸臺;彈性卡子固定在開口空腔的底面上,彈性卡子為鋼絲圍成的長方形框體,臺階軸卡頭位于框體內,卡頭形狀為圓柱體,卡頭外沿設有可卡入鋼絲的凹槽。一種鞋帶鎖緊機構,還包括一個裝飾蓋,裝飾蓋卡在蓋體的頂面上。所述纏繞體的橫截面形狀為‘工’字形。所述臺階軸與壓盤對應的表面形狀為棱狀。所述棘爪的數量為一個以上,一個以上的棘爪呈均勻分布,并分別與底座內壁的輪齒配合傳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鞋帶鎖緊機構的有益效果為I、旋轉蓋體位于鞋子表面,操作簡單、使用方便。2、帶有棘爪的纏繞機構保證了蓋體及壓盤的單向旋轉,有效防止了穿著時纏繞體上鞋帶的自然松脫,保證了穿著和使用可靠性。3、相互嚙合的齒盤以及凸臺與通孔的配合傳動,使傳動過程穩定、可靠,傳動效率高,耐用性好。4、體積小、結構簡單、安裝方便。5、適用性好、外表美觀、裝飾性好,適合在各種系帶鞋上使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I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鞋帶鎖緊機構,包括一個帶有開口空腔的底座I、蓋在開口空腔上的蓋體2、卡在蓋體2頂面的裝飾蓋14以及位于開口空腔中用于鞋帶纏繞或釋放的纏繞機構。底座I固定在鞋面上,底座I上設有與開口空腔連通的鞋帶進、出口,進、出口可將鞋帶8引入空腔后纏繞在纏繞機構中,通過纏繞機構的轉動形成對鞋帶8的纏繞或釋放過程。 蓋體2作為纏繞過程的操作件,其形狀為瓶蓋狀,瓶蓋狀蓋體2的邊沿設有防滑花紋,以便于旋轉蓋體2。為美化蓋體2頂部,在蓋體2頂面上還卡有裝飾蓋14,裝飾蓋14可將蓋體2頂面完全覆蓋,以提高整體美觀性。纏繞機構包括一個纏繞鞋帶8的回轉型纏繞體3、與纏繞體3頂面嚙合的圓形壓盤10、沿豎直方向擺放的底部端面設有卡頭15的臺階軸5、與卡頭15配合的彈性卡子4以及將蓋體2固定在臺階軸5頂部端面的緊固螺釘6。其中,壓盤10和纏繞體3由上到下套在臺階軸5上,壓盤10位于臺階軸5的臺階上端,纏繞體3位于臺階軸5的臺階下端。纏繞體下端支撐在底座I內壁的環形棱7上,纏繞體3的橫截面形狀為‘工’字形,鞋帶8通過底座I上的進、出口進入空腔后纏繞在纏繞體3上。纏繞體3頂面和壓盤10底面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齒盤13,齒盤13嚙合后,壓盤10可帶動纏繞體3在臺階軸5上旋轉。壓盤10表面一方面設有垂直方向的通孔16,通孔16可與蓋體2底面設置的凸臺11相嵌套,隨著蓋體2的旋轉,旋轉動力由蓋體2傳遞到壓盤10上;另一方面,在壓盤10的外圓表面還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棘爪12,與棘爪12對應的底座內壁上設有輪齒9,棘爪12與輪齒9形成棘輪傳動,防止了嚙合狀態下壓盤10與底座I間的反向轉動。而為進一步增加傳動穩定性,臺階軸5與壓盤10對應的表面形狀被設計成了棱狀,棱狀臺階軸表面在旋轉時與壓盤10形成固定連接,使得蓋體2的旋轉過程能夠更好的傳遞到壓盤10中。彈性卡子4固定在開口空腔的底面上,彈性卡子4為鋼絲圍成的長方形框體,臺階軸卡頭15位于框體內,卡頭15形狀為圓柱體,圓柱體卡頭15的外沿設有可卡入鋼絲的凹槽。鋼絲卡入凹槽后,一方面可以限制卡頭15及臺階軸5在上、下方向的移動,另一方面還可使卡頭15在鋼絲的限制下自由旋轉。具體使用時,鞋帶鎖緊機構固定在鞋面上,鞋帶8通過底座I上的進、出口穿入空腔后纏繞在纏繞體3上。空腔中纏繞體3和壓盤10通過齒盤13相互嚙合,臺階軸5底端卡頭15卡在彈性卡子4中,臺階軸5頂端通過緊固螺釘6與蓋體2連接,蓋體2底面的凸臺11插入到通孔16中。當單向旋轉蓋體2進行鞋帶8收縮時,蓋體2通過凸臺11以及棱狀臺階軸帶動壓盤10旋轉,由于壓盤10與纏繞體3之間的齒盤13相互嚙合,所以,纏繞體3開始旋轉,從而完成鞋帶8的纏繞收縮。此時,依據棘輪傳動原理,壓盤10邊沿的棘爪12在底座內壁的輪齒9上滑動前進,棘爪12不會影響壓盤10正常轉動,同時,棘爪12還可防止壓盤10倒轉,避免鞋帶8收攏后脫出。當需要向外釋放鞋帶8時,手動向上拔動蓋體2,蓋體2通過緊固螺釘6及臺階軸5的臺階帶動壓盤10從嚙合的纏繞體3上拔出,壓盤10與纏繞體3解除嚙合,同時,壓盤10邊沿的棘爪12從輪齒9上脫出,此時,纏繞體3形成完全自由狀態,通過拽動外側鞋帶8,就可將鞋帶8從纏繞體3中放出。而拔起的臺階軸5,底部鋼絲從卡頭15的凹槽中脫出后,卡頭15底部邊沿繼續卡在兩側鋼絲之間,臺階軸5仍處于支撐狀態,不會影響纏繞體3在臺階軸5上的旋轉,鞋帶8可順利向外釋放。當然,如需再次進行鞋帶8纏繞,按下蓋體2,并使壓盤10 與纏繞體3上的齒盤13相互嚙合即可。而在此狀態下的穿著過程,受棘爪12的限制作用,蓋體2也不會發生倒轉,使纏繞體3上的鞋帶8松脫,保證了穿著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鞋帶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帶有開口空腔的底座、蓋在開口空腔上的蓋體、以及一個位于開口空腔中的用于鞋帶纏繞或釋放的纏繞機構;所述底座固定在鞋面上,底座上設有與開口空腔連通的鞋帶進、出口 ;所述蓋體的形狀為瓶蓋狀;所述纏繞機構包括一個纏繞鞋帶的回轉型纏繞體、與纏繞體頂面嚙合的圓形壓盤、沿豎直方向擺放的底部端面設有卡頭的臺階軸、與卡頭配合的彈性卡子以及將蓋體固定在臺階軸頂部端面的緊固螺釘;所述壓盤和纏繞體由上到下套在臺階軸上,纏繞體下端支撐在底座內壁的環形棱上,壓盤位于臺階軸的臺階上端,壓盤底面和纏繞體頂面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齒盤;所述壓盤表面還設有垂直方向的通孔,壓盤的外圓表面設有棘爪;所述底座內壁上設有與棘爪配合的輪齒;所述蓋體底面設有可插入壓盤通孔的凸臺;所述彈性卡子固定在開口空腔的底面上,彈性卡子為鋼絲圍成的長方形框體,臺階軸卡頭位于框體內,卡頭形狀為圓柱體,卡頭外沿設有可卡入鋼絲的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鞋帶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裝飾蓋,所述裝飾蓋卡在蓋體的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鞋帶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纏繞體的橫截面形狀為‘工’字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鞋帶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軸與壓盤對應的表面形狀為棱狀。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鞋帶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的數量為一個以上,一個以上的棘爪呈均勻分布,并分別與底座內壁的輪齒配合傳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鞋帶鎖緊機構,包括一個帶有開口空腔的底座、蓋在開口空腔上的蓋體、以及一個位于開口空腔中的用于鞋帶纏繞或釋放的纏繞機構。纏繞機構包括回轉型纏繞體、與纏繞體相嚙合的圓形壓盤、用于支撐纏繞體和壓盤旋轉的臺階軸、以及彈性卡子和緊固螺釘。底座上設有鞋帶進、出口,鞋帶纏繞在纏繞體上。其整體結構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體積小、耐用性好、裝飾效果突出,適合在各種系帶鞋上使用。
文檔編號A43C11/00GK202566580SQ20122020111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陳志峰 申請人:陳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