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技術背景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戶外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自然,熱衷于步行,享受簡單的步行帶來的健康及快樂。作為的步行的必須物品之一的鞋子負擔著人們整個步行的舒適度,這就更多增加了對鞋底的要求。但目前市面上的鞋子基本上考慮的是鞋面的外觀及鞋底部位的材料問題,沒有更多考慮到步行的過程中有可能對腳趾和腳跟的傷害,還有就是防滑的問題。出于對以上鞋底所存在的兩點問題,對現有的步行鞋底進行了功能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鞋子底不能有效保護腳趾和腳跟的問題,提供一種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本實用新型設計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包括模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的前部為上翹起的包頭,鞋底的后跟部位為上翹的包跟,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在前部大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及縱向的鞋側止滑凹槽,在前部其余四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弧形的防滑凹槽,在前部腳掌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的防滑凹槽,在中后部腳心及腳跟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縱向的弧形防滑凹槽,在腳跟弧形防滑凹槽的中心上開設弧形凹槽。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的形狀為凸起的顆粒狀。本新型的優點是保護了腳趾頭,以免在行走過程中不慎踢到硬物造成對腳趾的傷害;保護了腳跟,以免硬物不慎造成腳跟傷害。鞋底的特色“柏油馬路”狀花紋及特別設計的紋路能有效止滑,行走更安心舒適。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圖。附圖3為圖2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凹凸底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包括模壓的鞋底1,其特征在于鞋底的前部為上翹起的包頭2,鞋底的后跟部位為上翹的包跟3,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4,在前部大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及縱向的鞋側止滑凹槽5,在前部其余四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弧形的防滑凹槽6,在前部腳掌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的防滑凹槽7,在中后部腳心及腳跟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縱向的弧形防滑凹槽8,在腳跟弧形防滑凹槽的中心上開設弧形凹槽9。特征在于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的形狀為凸起的顆粒狀,類似防滑浙青路面。[0009] 穿著時,由于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4,且為凸起的小碎石狀顆粒,類似防滑浙青路面,因此其耐滑性高,穿著時不會產生打滑,其次在底面上的前部大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及縱向的鞋側止滑凹槽5,在前部其余四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弧形的防滑凹槽6,在前部腳掌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的防滑凹槽7,在中后部腳心及腳跟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縱向的弧形防滑凹槽8,在腳跟弧形防滑凹槽的中心上開設弧形凹槽9。因此極大提高了鞋子的防滑性能,并且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產生防滑作用。在鞋子的前后上翹的包頭2和包跟3可以有效保護在步行時踢到硬物傷及腳趾和腳跟。
權利要求1.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包括模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的前部為上翹起的包頭,鞋底的后跟部位為上翹的包跟,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在前部大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及縱向的鞋側止滑凹槽,在前部其余四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弧形的防滑凹槽,在前部腳掌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的防滑凹槽,在中后部腳心及腳跟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縱向的弧形防滑凹槽,在腳跟弧形防滑凹槽的中心上開設弧形凹槽。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的形狀為凸起的顆粒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踢護趾防護型鞋底,包括模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的前部為上翹起的包頭,鞋底的后跟部位為上翹的包跟,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在前部大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及縱向的鞋側止滑凹槽,在前部其余四腳趾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弧形的防滑凹槽,在前部腳掌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橫向的防滑凹槽,在中后部腳心及腳跟對應的鞋底上開設有縱向的弧形防滑凹槽,在腳跟弧形防滑凹槽的中心上開設弧形凹槽。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平面上布設有防滑的凹凸底紋形狀為凸起的小碎石狀顆粒,類似防滑瀝青路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保護了腳趾頭,以免在行走過程中不慎踢到硬物造成對腳趾的傷害;保護了腳跟,以免硬物不慎造成腳跟傷害。鞋底的特色“柏油馬路”狀花紋及特別設計的紋路能有效止滑,行走更安心舒適。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2819836SQ20122020566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王曉峰 申請人:上海源天忻旅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