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減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特別涉及一種減震鞋底。
背景技術:
鞋子是人們身上的必需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功能性保健鞋,如抗菌除臭鞋子、按摩鞋子、防水透濕鞋等。但,無論是什么樣的功能鞋,人們始終有一個共性要求就是鞋子的減震性能要好。減震方面一般廠家是通過增加鞋材底部柔軟性或在鞋內置入具有減震層和按摩層的減震鞋墊來實現減震效果的,其減震效果不明顯,使用者穿著時很不舒適,在行走過程中,鞋底的反作用力不能得到消除,直接將地面對足部的反作用力傳遞給足部,易引起腳 部的不適,甚至使人產生疼痛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穿著舒適、緩沖減震性能好的減震鞋底。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種減震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大底及設于大底上的中底,所述中底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緩沖槽,所述大底與中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與中底各緩沖槽相匹配的緩沖凸起。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中底的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位于前掌與后跟部位均布有緩沖槽。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大底底面與復數個緩沖凸起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耐磨凸起。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大底的底面還開設有防滑槽。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減震鞋底,中底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緩沖槽,所述大底與中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與中底各緩沖槽相匹配的緩沖凸起,緩沖凸起承重時會發生彈性形變,在行走過程中,可消除鞋底的反作用力,對使用者的足部具有良好的緩沖、減震功能,行走過程中能產生一定的助推力,起到足底按摩的功效,穿著舒適。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3]參考圖1,實施例公開一種減震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大底I及設于大底I上的中底2,所述中底2的與大底I相配合的那個面上位于前掌21與后跟22部位均布有與人體穴位相匹配的緩沖槽23,所述大底I與中底2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與中底2各緩沖槽23相匹配的緩沖凸起11,緩沖凸起承重時會發生彈性形變,在行走過程中,可消除鞋底的反作用力,對使用者的足部具有良好的緩沖、減震功能,行走過程中能產生一定的助推力,起到足底按摩的功效,穿著舒適。參考圖2,所述大底I底面與各緩沖凸起11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耐磨凸起12,耐磨凸起進一步加強了鞋底的減震功能和上述緩沖凸起配合使用效果更明顯,同時耐磨凸起12可以起到很好的耐磨與防滑作用。參考圖2,所述大底I的底面還開設有防滑槽13。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 作所做的修改、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1.一種減震鞋底,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大底及設于大底上的中底,所述中底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緩沖槽,所述大底與中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與中底各緩沖槽相匹配的緩沖凸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位于前掌與后跟部位均布有緩沖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底面與復數個緩沖凸起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耐磨凸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減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底面還開設有防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穿著舒適、緩沖減震性能好的減震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大底及設于大底上的中底,所述中底與大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緩沖槽,所述大底與中底相配合的那個面上均布有與中底各緩沖槽相匹配的緩沖凸起。
文檔編號A43B13/18GK202603774SQ2012202213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王經典 申請人:石獅螞蟻城鞋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