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手機防水套。
背景技術:
手機是人們信息交流和游戲的常用用具。然而,由于一般的手機并沒有防水的功能,因而在水中的情況下,手機便不可使用。于是,手機防水套應運而生。專利200820129976. 9,公開一種手機防水套,如圖I所示,箱式結構的套子I是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塑料或者金屬制成的,在套子I的一個側面的中間位置設有皮帶圈2,皮帶圈2是沿套子I橫向設置,用于將腰帶穿過皮帶圈2而把套子I固定在腰部,套蓋3 —邊與套口連接且能旋轉成翻蓋狀,套蓋3的內部為凹凸面與套口一圈正好吻合。套蓋3與套口接觸面設置有防水圈,整體密封,套蓋3上設置有彈性卡鎖。該手機防水套的套子I具有一定硬度, 手機放在套子內,難以實現手機的各種操作。因此,亟待一種使用更靈活方便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使到在水中既能看到手機信息又能操作手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更靈活方便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使到在水中既能看到手機信息又能操作手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包括底殼、面殼、透明的硅膠膜、軟膠質的手機支架、耳機轉接頭以及兩鎖扣結構,所述面殼中部開有通孔,所述硅膠膜密封連接于所述面殼的內側對應所述通孔處,所述底殼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物品容置腔及手機支架容置腔,所述物品容置腔連通相接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之下,所述底殼的后端與所述面殼的后端旋轉連接,所述鎖扣結構對稱設于所述底殼的前端,所述面殼的前端對應所述鎖扣結構處設有面殼扣合槽,閉合狀態下,所述鎖扣結構與所述面殼扣合槽扣合相接,所述手機支架容置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內,所述手機支架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手機容納腔,所述手機支架的一側開有耳機通孔,所述耳機轉接頭設于所述底殼對應所述耳機通孔的一側,所述耳機轉接頭的內端設有耳機插頭,所述耳機插頭穿過所述耳機通孔伸至所述手機容納腔內,所述耳機轉接頭的外端設有耳機插口。較佳地,所述多功能手機防水套還包括掛扣,所述掛扣固定與所述底殼的后端。較佳地,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四角還分別設有四角軟膠。該四角軟件使到面殼和底殼的四角柔軟,對碰撞起緩沖作用,減少碰撞對手機或者人的傷害。較佳地,所述鎖扣結構包括旋轉支座、面殼扣合部及底殼扣合部,所述面殼扣合部及底殼扣合部均旋轉連接于所述旋轉支座上,所述底殼對應所述底殼扣合部設有底殼扣合槽,閉合狀態下,所述面殼扣合部與所述面殼扣合槽密封扣緊,所述底殼扣合部與所述底殼扣合槽密封扣緊。雙重扣緊,防止面殼扣合部及底殼扣合部其中一扣合部松弛而影響防水的嚴密性。較佳地,所述底殼的前端對應兩所述鎖扣結構之間還設有前綁帶棒,所述底殼的后端對應所述前綁帶棒處設有后綁帶棒。將繩索的兩端分別綁到前綁帶棒及后綁帶棒上,可以將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綁到身上,攜帶方便,使用靈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的面殼上設有透明的硅膠膜,既能在水中看到手機的信息狀態又能操作手機,使用方便靈活。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I現有技術一手機防水套的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第一角度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打開面殼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第二角度的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第三角度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2至圖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100包括底殼10、面殼20、透明的硅膠膜30、軟膠質的手機支架40、耳機轉接頭50以及兩鎖扣結構60。所述底殼10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包括物品容置腔111及手機支架容置腔112。所述物品容置腔111連通相接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112之下,該物品容置腔111可用于放置卡片、銀行卡、房卡或者少量紙幣等小型物品。所述底殼10的前端對稱設有底殼扣合槽12。所述面殼20的后端與所述底殼10的后端旋轉連接。所述面殼20中部開有通孔21。所述硅膠膜30密封連接于所述面殼20的內側對應所述通孔21處。所述面殼20的前端對稱設有面殼扣合槽22。所述鎖扣結構60對稱設于所述底殼10的前端,閉合狀態下,所述鎖扣結構60與所述面殼扣合槽22扣合相接。具體地,所述鎖扣結構60包括旋轉支座61、面殼扣合部62及底殼扣合部63。所述面殼扣合部62及底殼扣合部63均旋轉連接于所述旋轉支座61上。閉合狀態下,所述面殼扣合部62與所述面殼扣合槽22密封扣緊,所述底殼扣合部63與所述底殼扣合槽12密封扣緊。所述手機支架40容置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112內。所述手機支架40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手機容納腔41。所述手機支架40的一側開有耳機通孔42,所述手機機架40的中部開有工藝孔43。所述耳機轉接頭50設于所述底殼10對應所述耳機通孔42的一側。所述耳機轉接頭50的內端設有耳機插頭51,所述耳機插頭51穿過所述耳機通孔42伸至所述手機容納腔41內,所述耳機轉接頭50的外端設有耳機插口 52。較佳者,所述多功能手機防水套100還包括掛扣70。所述掛扣70固定與所述底殼10的后端。所述面殼20及底殼10的四角還分別設有四角軟膠13。該四角軟件13使到面殼20及底殼10的四角柔軟,對碰撞起緩沖作用,減少碰撞對手機或者人的傷害。所述底殼10的前端對應兩所述鎖扣結構60之間還設有前綁帶棒14,所述底殼10的后端對應所述前綁帶棒14處設有后綁帶棒15。將繩索的兩端分別綁到前綁帶棒14及后綁帶棒15上,可以將多功能手機防水套100綁在手臂上,沖浪,漂流等水上運動.也可以掛在腰上,和吊在脖子上,攜帶方便,使用靈活。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的面殼上設有透明的硅膠膜,在水中可看到手機的信息狀態以及操作手機,如拍照、聽歌等,使用方便靈活。軟膠質的手機支架及四角軟膠相結合,內外同時緩沖,使到對手機的保護作用更佳。該手機防水套掉進水中可以浮起來;防水深度達40米,可以用于部隊、海防等防水要求比較高的地方,防水效果顯著。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鎖扣結構并不局限于上述結構,其它能將底殼和面殼密封扣合的結構均可;所述面殼的后端與所述底殼的后端的旋轉連接方式并沒限制,只要能使旋轉連接的方式均可;本實用新型除了用于防止水侵進手機外,還可用做防水小箱用,存放需 防水保存的產品,如電池、小電器產品等,另外,還可作小孩玩具以及側放在桌面上看電影。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施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殼、面殼、透明的硅膠膜、軟膠質的手機支架、耳機轉接頭以及兩鎖扣結構,所述面殼中部開有通孔,所述硅膠膜密封連接于所述面殼的內側對應所述通孔處,所述底殼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物品容置腔及手機支架容置腔,所述物品容置腔連通相接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之下,所述底殼的后端與所述面殼的后端旋轉連接,所述鎖扣結構對稱設于所述底殼的前端,所述面殼的前端對應所述鎖扣結構處設有面殼扣合槽,閉合狀態下,所述鎖扣結構與所述面殼扣合槽扣合相接,所述手機支架容置于所述手機支架容置腔內,所述手機支架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手機容納腔,所述手機支架的一側開有耳機通孔,所述耳機轉接頭設于所述底殼對應所述耳機通孔的一側,所述耳機轉接頭的內端設有耳機插頭,所述耳機插頭穿過所述耳機通孔伸至所述手機容納腔內,所述耳機轉接頭的外端設有耳機插口。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掛扣,所述掛扣固定于所述底殼的后端。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及底殼的四角還分別設有四角軟膠。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結構包括旋轉支座、面殼扣合部及底殼扣合部,所述面殼扣合部及底殼扣合部均旋轉連接于所述旋轉支座上,所述底殼對應所述底殼扣合部設有底殼扣合槽,閉合狀態下,所述面殼扣合部與所述面殼扣合槽密封扣緊,所述底殼扣合部與所述底殼扣合槽密封扣緊。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的前端對應兩所述鎖扣結構之間還設有前綁帶棒,所述底殼的后端對應所述前綁帶棒處設有后綁帶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多功能手機防水套,包括底殼、面殼、透明的硅膠膜、軟膠質的手機支架、耳機轉接頭及兩鎖扣結構,面殼中部開有通孔,硅膠膜密接于面殼對應通孔處,底殼中部設有容置腔,容置腔包括物品容置腔及手機支架容置腔,物品容置腔連通相接于手機支架容置腔之下,底殼的后端與面殼的后端旋轉連接,手機支架容置于手機支架容置腔內,手機支架的中部設有手機容納腔,手機支架的一側開有耳機通孔,耳機轉接頭設于底殼對應耳機通孔的一側,耳機轉接頭的內端設有耳機插頭,耳機插頭穿過耳機通孔伸至手機容納腔內,耳機轉接頭的外端設有耳機插口。該多功能手機防水套的面殼上設有透明硅膠膜,在水中可看到手機的信息狀態及操作手機,使用靈便。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2680898SQ2012202375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邱宏華 申請人:邱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