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勞動保護用品,尤其是一種起重工用,不但具有安全帽的功能,而且能取代口哨,通過發聲裝置發出響亮聲音從而引起起重駕駛員注意起重手勢的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起重工用安全帽不具備發出聲音,指揮起重駕駛員注意起重手勢的功能,再者,使用的口哨發出的聲音小,不容易引起起重駕駛員的注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現有起重工用安全帽不具備發出聲音,指揮起 重駕駛員注意起重手勢的功能,再者,使用的口哨發出的聲音小,不容易引起起重駕駛員的注意,提供一種不但具有安全帽的功能,而且能取代口哨,通過發聲裝置發出響亮聲音從而引起起重駕駛員注意起重手勢的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其特征在于由帽體、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構成,吹氣管安裝在探頭下部,電源線和探頭、發聲裝置分別相連,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安裝在帽體上,探頭由外殼、磁鐵、干簧管和進氣口組成,磁鐵和干簧管安裝在外殼內,進氣口位于外殼下部。所述的吹氣管為塑料軟管。所述的發聲裝置由電源、報警集成電路、PNP三極管和揚聲器組成,其間通過導線連接,電源、報警集成電路、PNP三極管和揚聲器安裝在一塑料盒內。本實用新型在起重工作業,需要通知起重駕駛員注意其手勢時,用嘴把吹氣管含在嘴上吹氣即可,吹出的氣體把探頭內的干簧管內部觸點接通,繼之發聲裝置得電發出響亮聲音,從而引起起重駕駛員的注意。本實用新型克服了普通起重工作業時,都是采用口哨提醒起重駕駛員,口哨聲音小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弊端,使用方便,所以具有好的應用前景。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發聲裝置和探頭的磁鐵、干簧管之間的電路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探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中所示,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由帽體I、吹氣管2、探頭3、電源線4和發聲裝置5構成,吹氣管2安裝在探頭3下部,電源線4和探頭3、發聲裝置5分別相連,吹氣管2、探頭3、電源線4和發聲裝置5安裝在帽體I上,探頭3由外殼、磁鐵、干簧管和進氣口組成,磁鐵和干簧管安裝在外殼內,進氣口位于外殼下部。吹氣管2為塑料軟管。發聲裝置5由電源、報警集成電路、PNP三極管和揚聲器組成,其間通過導線連接,電源、報警集成電路、PNP三極管和揚聲器安裝在一塑料盒內。圖2中所示,由電源G、報警集成電路A、PNP三極管VT和揚聲器B組成發聲裝置;E是探頭的干簧管,CT是探頭的磁鐵。當起重工從吹氣管吹氣時,吹出的氣體經探頭的進氣口進入探頭的外殼內部,氣體會把磁鐵CT向上吹動,于是磁鐵CT接近干簧管E,在磁鐵CT的磁力作用下,干簧管E內部的觸點接通;這樣,電源G就會經干簧管E的觸點進入報警集成電路A的第3腳,于是報警集成電路A得電工作;報警集成電路A得電工作后,從其第2腳輸出音頻信號,輸出的音頻信號經PNP三極管VT功率放大,驅動揚聲器B發出響亮警報聲從而引起起重駕駛員的注意。圖2中,電源G采用兩節五號電池,電壓是3V ;報警集成電路A采用LC170型報警集成電路;PNP三極管VT型號是9012 ;揚聲器B采用8 Ω、0. 25W小口徑動圈式揚聲器。圖3中所示,3-1是探頭的外殼、3-2是探頭的磁鐵,3-3是探頭的干簧管,3-4是探頭的進氣口,磁鐵3-2和干簧管3-3安裝在外殼3-1內,進氣口 3-4位于外殼3-1下部。外 殼3-1是塑料材質;磁鐵3-2安裝在一薄塑料片上端,薄塑料片左端安裝在外殼3-1內左邊,薄塑料片安裝好后,能自由上下運動;干簧管3-3為常開觸點干簧管。當經進氣口 3-4進入的氣體作用于磁鐵3-2時,磁鐵3-2下端的薄塑料片會在氣體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接近干簧管3-3,從而干簧管3-3內部觸點在磁鐵3-2的磁性作用下接通。
權利要求1.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其特征在于由帽體、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構成,吹氣管安裝在探頭下部,電源線和探頭、發聲裝置分別相連,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安裝在帽體上,探頭由外殼、磁鐵、干簧管和進氣口組成,磁鐵和干簧管安裝在外殼內,進氣口位于外殼下部。
專利摘要起重工用指揮安全帽,屬于勞動保護用品領域,由帽體、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構成,吹氣管安裝在探頭下部,電源線和探頭、發聲裝置分別相連,吹氣管、探頭、電源線和發聲裝置安裝在帽體上,探頭由外殼、磁鐵、干簧管和進氣口組成,磁鐵和干簧管安裝在外殼內,進氣口位于外殼下部。本實用新型在起重工作業,需要通知起重駕駛員注意其手勢時,用嘴把吹氣管含在嘴上吹氣即可,吹出的氣體把探頭的干簧管觸點接通,繼之發聲裝置發出響亮聲音,從而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本實用新型克服了普通起重工作業時,都是采用口哨提醒起重駕駛員,口哨聲音小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弊端,所以具有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42B1/04GK202618430SQ20122024646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白樹春 申請人:白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