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拆裝組合式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功能鞋子,是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包含多種插接方式。適用于皮鞋、旅游鞋、板鞋、涼鞋,各種鞋類通用,鞋底可以隨意更換,鞋幫可以調換樣式,綠色環保,減少污染。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各類鞋子,鞋幫與鞋底多通過膠粘復合成一體,或直接以一體式制造。這種結構的鞋子,鞋幫與鞋底不可分離,鞋幫或鞋底無論哪部分損壞,即會導致整只或整雙鞋報廢,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同時大量廢棄的鞋子因其材料性質的因素還將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該鞋的鞋底與鞋幫兩部分可自由拆裝組合,任意一部分損壞后,可單獨配換新的而保留未損壞的部分,從而解決現有構造鞋子一旦某部分損壞就導致整只或整雙鞋報廢,造成極大資源浪費以及大量廢棄鞋污染環境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包括鞋底和鞋幫兩部分,鞋底的上表面與鞋幫的底面通過多種插接方式組合而成,同時在鞋幫的底部內置螺母,與螺母適配的平頭螺絲由鞋底貫穿至鞋幫底部內與螺母擰接配合(也可由鞋幫貫穿至鞋底內與螺母擰接配合)拆卸與重組裝過程分別通過卸下與擰接平頭螺絲即可完成。為了確保組合后的鞋底與鞋幫結合牢固、可靠,同時可兼顧拆裝過程的便利性,所述鞋幫底部內置的螺母按鞋幫底部的前部、中部、跟部的大體位置各布置一個,相應的則分別由三根平頭螺絲,由鞋底貫穿至鞋幫底部內與各自的螺母擰接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構造的鞋子相比,該鞋的鞋底與鞋幫兩部分可自由拆裝組合,任何一部分損壞后可單獨配換新的而保留未損壞的部分,從而避免整體廢棄,節省資源,減輕環境污染;而在平時需要更換鞋的樣式、顏色時也完全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進行鞋底與鞋幫的挑選與自由組合、輪換使用,從而人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滿足,一舉兩得。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鞋底部分為剖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鞋底部分為剖視)圖中:1.鞋底2.鞋幫3.螺母4.平頭螺絲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如
圖1、圖2所示,其包括鞋底I與鞋幫2兩部分,鞋底I的上表面與鞋幫2的底面通過互沒對應的插孔、插柱或對應的卡槽而插接結合(注:還有很多插接、組合方式)同時在鞋幫2的底部內置有螺母3,與螺母3適配的平頭螺絲4由鞋底I貫穿至鞋幫2底部內與螺母3擰接配合。鞋幫2底部內置的螺母3按鞋幫2底部的前部、中部、跟部的大體位置各布置一個,相應的則分別由三根平頭螺絲4由鞋底I貫穿至鞋幫2底部內與各自的螺母3擰接配
八
口 ο以下給出兩個主要針對鞋底與鞋幫插接方式的設計與選擇的實施例,僅供參考,并非限定與窮舉。實施例1:如
圖1所示,鞋底I的上表面設置插孔,鞋幫2的底面設置對應的插柱,鞋底I與鞋幫2通過插孔、插柱的插接而結合,在鞋幫2的底部內置有螺母3,與螺母3適配的平頭螺絲4由鞋底I貫穿至鞋幫2底部內與螺母3擰接配合。實施例2:如圖2所示,鞋底I的上表面與鞋幫2的底面通過互設對應的梯形卡槽而插接結合,在鞋幫2的底部內置有螺母3,與螺母3適配的平頭螺絲4由鞋底I貫穿至鞋幫2底部內與螺母3擰接配合。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包括鞋底(I)與鞋幫(2)兩部分,其特征在于:鞋底(I)的上表面與鞋幫(2)的底面通過互設對應的插孔、插柱或對應的卡槽而插接結合,同時在鞋幫(2)的底部內置有螺母(3),與螺母(3)適配的平頭螺絲(4)由鞋底(I)貫穿至鞋幫(2)底部內與螺母(3)擰接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裝組合式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幫(2)底部內置的螺母(3)按鞋幫(2)底部的前部、中部、跟部的大體位置各布置一個,相應的則分別由三根平頭螺絲⑷由鞋底⑴貫穿至鞋幫⑵底部內與各自的螺母⑶擰接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功能鞋子,是一種可拆裝組合式鞋,有多種插接方式。包括鞋底與鞋幫兩部分,鞋底的上表面與鞋幫的底面通過互設對應的插孔、插柱或對應的卡槽而插接組合,同時在鞋幫的底部內置有螺母,與螺母配適的平頭螺絲由鞋底貫穿至鞋幫底部內與螺母擰接配合,也可以由鞋幫貫穿至鞋底內與螺母擰接配合,其次不只限定使用螺絲、螺母,因為有多種插接方式,所以有的不需要螺絲、螺母。該鞋的鞋底與鞋幫兩部分可自由拆裝組合,任意一部分損壞后可單獨配換新的而保留未損壞的部分,避免了整體廢棄,節省了資源,減輕了環境污染;同時該鞋帶給人們一定的自由選配組合空間,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
文檔編號A43B13/30GK202919185SQ20122039760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王亞東 申請人:王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