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扣式鑰匙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鑰匙圈,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容納物品空間的插扣式鑰匙圈。
背景技術:
一般鑰匙圈是用于串接鑰匙,以利于使用者攜帶或存放,而一般鑰匙圈以美觀設計為主,且通常是在材質或外型做修改,或者附有其他吊飾以增加美觀,此種鑰匙圈的實用性較低,其多半的功能就是局限在串接的鑰匙,而無更進一步的功能上作用。現在雖有許多以設計美觀的鑰匙圈,但多半卻缺少了實用性質,在使用人的口袋或背包中常與許多物品混雜在一起,例如一些零錢或小配件。因此,若使用想要取用特定的物品,必須花上一段時間去尋找所需要的物品,浪費了不少寶貴時間及造成混亂的場面。為此,本申請人有鑒于上述現有鑰匙圈缺陷和不便之處,秉持著研究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其專業眼光和專業知識,研究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插扣式鑰匙圈。實用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扣式鑰匙圈,把鑰匙圈設計成具有美觀性以及實用性的性質,可讓使用者在尋找的物品時,可以方便的使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體,該主體的一端設有一第一開口,該主體在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容置部,該第一容置部與該第一開口相貫通,該主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該第一容置部相貫通,并在該主體的另一端設有一套環部;以及一插扣件,設有中空狀的一第二容置部,該第二容置部內能夠容納一物件,該插扣件在該第二容置部的外緣向外延伸設有兩個插接部,該兩個插接部由該第一開口插入該第一容置部內,直至該第兩個插接部的部分露在該第二開口外,并被卡制在該第二開口上。該第一容置部在鄰近該第一開口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導引部,而且該插扣件的該第二容置部的外緣在該兩個插接部之間的位置設有一第二導引部,該第二導引部與該第一導引部相互配合,并導引該插扣件插入該主體的方向,且限制該插扣件向上位移。還包括一連接部,該連接部的一端套接于該套環部,該連接部的另一端則設有一鑰匙套圈。該兩個插接部分別包括一彈性桿及一抵靠體,該彈性桿一端設在該第二容置部的側緣,該抵靠體設在該彈性桿的另一端,且該抵靠體連接在該彈性桿的一端的外徑大于彈性桿。該物件是門禁感應器、照片、放大鏡、發光二極管、硬幣、代幣和羅盤的其中之一或
任二者的組合。該第二容置部的一側緣向中空處凸設一第一凸緣部,該第一凸緣部遮蔽該物件對應部分的邊緣處。該第一容置部在相鄰該第一開口的位置遮蔽該第二容置部深入該第一開口的部分。相較于其他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備特定特點及功效,茲整理如下I.本實用新型的插扣式鑰匙圈,可一并收納鑰匙并提供收納其他物件的空間。2.本實用新型的插扣式鑰匙圈,第二容置部容納的物件可以進行更換,除了具有設計的美觀價值,更具有實用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插扣式鑰匙圈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插扣式鑰匙圈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容置部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插扣件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主體I ;第一開口 10 ;第一容置部12 ;第二開口 14 ;套環部16 ;第一導引部18 ;插扣件2 ;第二容置部20 ;插接部22 ;彈性桿220 ;抵靠體222 ;第二導引部24 ;第一凸緣部26 ;連接部3 ;鑰匙套圈4。
具體實施方式
為利貴審查員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特征、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的功效,茲將本實用新型配合附圖,并以實施例的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實用新型實施后的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的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系解讀、局限本實用新型于實際實施上的權利范圍,合先敘明。本實用新型一種插扣式鑰匙圈,請參閱圖f圖5所示,包括一主體I及一插扣件2,其中主體I的一端設有一第一開口 10,并在對應第一開口 10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容置部12,第一容置部12與第一開口 10相貫通,主體10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開口 14,第二開口14與第一容置部14相貫通,并在主體I的另一端設有一套環部16。請參閱圖1、2及5所示,插扣件2設有供容納一物件的第二容置部20,插扣件2在第二容置部20的外緣向外延伸設有兩個插接部22,該兩個插接部22由第一開口 10插入第一容置部12內,直至兩個插接部22的部分露在第二開口 14外,并被卡制在第二開口 14上。如此,插扣件2利用該兩個插接部22被卡制在第二開口 14,而使其無法退出第一容置部12外,又,該兩個插接部22脫離被卡制在第二開口 14的位置時,插扣件2即可朝遠離本體I方向移動,進而脫離本體I。故,使用者可依其需求將插扣件2插接或脫離本體1,并方便使用者更換被置入第二容置部20內的物件。復請參閱圖I、圖4及圖5所示,第一容置部12在鄰近該第一開口 10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導引部18,而且插扣件2在第二容置部20的外緣于兩個插接部22之間的位置,設有一第二導引部24,第二導引部24與第一導引部18相互配合,并導引插扣件2插入主體I的方向,且限制插扣件2向上位移。復請參閱圖I及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更包括一連接部3,連接部3的一端套接在套環部I 6中,且連接部3的另一端則設有一鑰匙套圈4。故,使用者可利用鑰匙套圈4將至少一個鑰匙串接在鑰匙套圈4中。復請參閱圖I、圖2及圖5所示,該兩個插接部22分別包括一彈性桿220及一抵靠體222,其中彈性桿220 —端設在第二容置部20的側緣,抵靠體222設在彈性桿220的另一端,且抵靠體222連接在彈性桿220的一端的外徑,大于彈性桿220。其中該兩個插接部22插入第一容置部12的過程中,先由該二抵靠體222分別帶動該二彈性桿220朝向相對方向縮合,又該二抵靠體222移動到對應第二開口 14的位置時,該二抵靠體222分別憑借其連接的二彈性桿220的彈性力,令該二抵靠體222的一部分露出在對應的第二開口 14的位置,且該二抵靠體222與其彈性桿220連接的一端緣,恰可抵靠在其對應的第二開口 14在靠近第一開口 12的一邊緣位置,用以限制該插扣件2向遠離該第一開口 12方向移動。又,該二抵靠體222與其彈性桿220連接的一端緣,離開抵靠在相鄰該第二開口 14的一邊緣位置,該插扣件即可向遠離該第一開口 12方向移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容置部20內所容納的物件,可為門禁感應器、照片、放大鏡、發光二極管、硬幣、代幣或羅盤的其中之一或前述任二者的組合。但本實用新型的物件并不限于此,舉凡形狀大小恰可容納在第二容置部20內者,都屬本實用新型所稱的物件。為確實于插扣件2插接在主體I中時,將物件容納在第二容置部20中,在本實用新型中,復請參閱圖I及5所示,第二容置部20的一側緣向其中空處凸設一第一凸緣部26,該第一凸緣部26遮蔽該物件對應部分的邊緣處。又,第一容置部12在相鄰第一開口 10的位置,遮蔽第二容置部20深入該第一開口 10的部分。如此,物件分別被第一凸緣部26及第二容置部20深入該第一開口 10的部分遮蔽,使得物件不至于從第二容置部20掉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插扣式鑰匙圈,可一并收納鑰匙并提供收納其他物件的空間,且第二容置部20容納的物件可以進行更換,除了具有設計的美觀價值,更具有實用性。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體,該主體的一端設有一第一開口,該主體在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容置部,該第一容置部與該第一開口相貫通,該主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該第一容置部相貫通,并在該主體的另一端設有一套環部;以及 一插扣件,設有中空狀的一第二容置部,該第二容置部內能夠容納一物件,該插扣件在該第二容置部的外緣向外延伸設有兩個插接部,該兩個插接部由該第一開口插入該第一容置部內,直至該第兩個插接部的部分露在該第二開口外,并被卡制在該第二開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容置部在鄰近該第一開口的位置設有一第一導引部,而且該插扣件的該第二容置部的外緣在該兩個插接部之間的位置設有一第二導引部,該第二導引部與該第一導引部相互配合,并導引該插扣件插入該主體的方向,且限制該插扣件向上位移。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連接部,該連接部的一端套接于該套環部,該連接部的另一端則設有一鑰匙套圈。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該兩個插接部分別包括一彈性桿及一抵靠體,該彈性桿一端設在該第二容置部的側緣,該抵靠體設在該彈性桿的另一端,且該抵靠體連接在該彈性桿的一端的外徑大于彈性桿。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該物件是門禁感應器、照片、放大鏡、發光二極管、硬幣、代幣和羅盤的其中之一或任二者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容置部的一側緣向中空處凸設一第一凸緣部,該第一凸緣部遮蔽該物件對應部分的邊緣處。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扣式鑰匙圈,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容置部在相鄰該第一開口的位置遮蔽該第二容置部深入該第一開口的部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插扣式鑰匙圈,其包括一插扣件及一主體,主體的一端設有一第一開口,并在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設有與該第一開口相貫通的一第一容置部,該主體的兩側分別設有與該第一容置部相貫通的一第二開口,并在該主體的另一端設有一套環部,而插扣件設有供容納一物件的第二容置部,插扣件在該第二容置部的外緣向外延伸設有兩個插接部,該兩個插接部由該第一開口插入該第一容置部內,直至該第兩個插接部的部分露在該第二開口外,并被卡制在該第二開口上。
文檔編號A44B15/00GK202774507SQ2012204055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陳建明 申請人:陳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