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當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具,尤其涉及一種便當盒。
背景技術:
為了衛生需要和攜帶食物,很多人喜歡使用便當盒盛裝食物,在外工作或出外郊游時可帶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市面上的便當盒各式各樣,但大多結構單一,無法容納多種餐具,無法同時將多種菜肴、湯水分開裝置,以致使味道相混而失去美味或只能食用單種菜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當盒,能同時容納多種餐具、多種菜肴,攜帶方便,衛生實用。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便當盒,包括盒體和餐盒,盒體具有提手,盒體包括底部及相同的左半側和右半側,餐盒由若干可重疊的餐盒體構成。所述盒體底部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盒體左右半側為可分開的連接結構;盒體左右半側的連接處各設有一凹槽,凹槽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和小凹陷;盒體左右半側的底端活動連接固定于盒體底部外側。所述盒體底部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餐盒底部套于凸起底座上,使放置更穩固。所述盒體左右半側連接處各設有一凹槽,凹槽可同時容納勺子、筷子或刀叉等多種餐具。所述凹槽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和小凹陷,凸塊可相應嵌于凹陷中,兩者扣緊,使左右半側處于閉合狀態;由于底端活動連接固定于盒體底部外側,打開時,左右半側可靈活張開,方便取用及放置餐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能同時容納多種餐具,裝置多種菜肴,攜帶方便;2.餐盒放置穩固,取用方便,衛生實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便當盒,包括盒體(I)和餐盒(2),盒體(I)具有提手(3),盒體(I)包括底部(13)及相同的左半側(11)和右半側(12),餐盒(2)由若干可重疊的餐盒體構成。所述盒體底部(13)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14),盒體(I)左右半側為可分開的連接結構;盒體(I)左右半側的連接處(15)各設有一凹槽(16),凹槽(16)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17)和小凹陷(18);盒體(I)左右半側的底端活動連接固定于盒體底部(13)外側。所述盒體底部(13)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14),餐盒底部套于凸起底座(14)上,使放置更穩固。所述盒體(I)左右半側連接處(15)各設有一凹槽(16),凹槽(16)可同時容納勺子、筷子或刀叉等多種餐具。所述凹槽(16)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17)和小凹陷(18),凸塊(17)可相應嵌于凹陷(18)中,兩者扣緊,使左右半側處于閉合狀態;由于底端活動連接固 定于盒體底部(13)外側,打開時,左右半側可靈活張開,方便取用及放置餐盒(2)。使用時,打開左右半側,將裝有菜肴的餐盒一個或若干個重疊置于盒體底部凸起底座(14)上,并根據需要放置勺、筷或刀叉,合上左右半側,握住提手(3)便可攜帶,十分實用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便當盒,包括盒體(I)和餐盒(2),盒體(I)具有提手(3),其特征在于,盒體(I)包括底部(13)及相同的左半側(11)和右半側(12),餐盒(2)由若干可重疊的餐盒體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當盒,其特征在于,盒體底部(13)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14),盒體(I)左右半側為可分開的連接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當盒,其特征在于,盒體(I)左右半側的連接處(15)各設有一凹槽(16),凹槽(16)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17)和小凹陷(1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當盒,其特征在于,盒體(I)左右半側的底端活動連接固定于盒體底部(13)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便當盒,包括盒體和餐盒,盒體具有提手,盒體包括底部及相同的左半側和右半側,餐盒由若干可重疊的餐盒體構成。所述盒體底部內面具有一凸起底座,盒體左右半側為可分開的連接結構;盒體左右半側的連接處各設有一凹槽,凹槽頂部靠近提手處相對應的具有一小凸塊和小凹陷;盒體左右半側的底端活動連接固定于盒體底部外側。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容納多種餐具,裝置多種菜肴,攜帶方便,衛生實用。
文檔編號A45C11/20GK202739073SQ20122049206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蔡捷寧 申請人:蔡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