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氣循環功能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具體涉及一種空氣循環功能鞋底。
背景技術:
如今,鞋子作為人們日常出行必須穿著的物品其功能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適應各種環境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鞋子,例如雨鞋、施工鞋等,而作為鞋子主要部分的鞋底作用也尤其重要,傳統的鞋底均為實心設置,這樣的鞋底相對不容易透氣,穿著時不僅容易產生悶熱的感覺,而且久而久之容易滋生細菌而產生臭味。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氣、防臭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根部設置有空氣循環裝置,所述的后根部朝向鞋身的一面設置有與空氣循環裝置相適配的安裝腔,所述前掌部和足弓部設置有相互聯通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一端設置有與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一,另一端設置有與后根部開設的與外界聯通的通孔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二。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空氣循環裝置的設置可以將外界的空氣引入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使鞋底內的空氣得到循環,使穿著時不容易產生悶熱的感覺,避免滋生細菌而產生臭味。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殼體,所述的殼體內壓縮設置有彈簧,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朝向鞋身的一面上外凸設置作為擠壓端。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材料可以為橡膠等材料,彈簧用于空氣循環裝置的復位,外凸的擠壓端配合彈簧可以吸收并噴出空氣,達到流通空氣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連接通道二上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外界流向空氣循環裝置的后根部單向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根部單向閥的設置使外界流向空氣循環裝置不會回流至外界,大大提高了空氣循環效率,使透氣、防臭的效果更好。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連接通道一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空氣循環裝置流向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的足弓部單向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足弓部單向閥使空氣循環裝置流向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的空氣不會回流至外界,所有空氣都被引入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使透氣、防臭的效果進一步加強。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包括貫通前掌部的前掌部主軌道和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兩側的前掌部分軌道,所述的前掌部分軌道由多行V形等距排布的圓塊構成,所述的V形的交點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所述的圓塊上表面與前掌部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所述的圓塊內有貫穿圓心沿V形方向設置的徑向通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圓塊上表面與前掌部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起到對鞋身的支持作用,前掌部主軌道和前掌部分軌道的配合使空氣快速流通至前掌部的各個角落,V形排布效果更好。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包括貫通足弓部的足弓部主軌道和分布于足弓部主軌道兩側的足弓部分軌道,所述的足弓部分軌道由多個空心矩形塊構成,所述的空心矩形塊上表面與鞋底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足弓部主軌道和足弓部分軌道的配合使空氣快速流通至足弓部的各個角落,矩形塊上表面與足弓部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起到對鞋身的支持作用,空心設置大大減輕鞋子重量。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前掌部主軌道和足弓部主軌道相對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前掌部主軌道和足弓部主軌道相對齊進一步加強了空氣的流動速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側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空氣循環裝置的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空氣循環裝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一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包括前掌部1、足弓部2和后跟部3,后根部3設置有空氣循環裝置4,后根部3朝向鞋身的一面設置有與空氣循環裝置4相適配的安裝腔31,前掌部I和足弓部2設置有相互聯通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11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空氣循環裝置4 一端設置有與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一 41,另一端設置有與后根部開設的與外界聯通的通孔32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二 42,空氣循環裝置的設置可以將外界的空氣引入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使鞋底內的空氣得到循環,使穿著時不容易產生悶熱的感覺,避免滋生細菌而產生臭味。空氣循環裝置4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殼體43,殼體43內壓縮設置有彈簧44,空氣循環裝置4朝向鞋身的一面上外凸設置作為擠壓端45,彈性材料可以為橡膠等材料,彈簧44用于空氣循環裝置4的復位,外凸的擠壓端45配合彈簧44可以吸收并噴出空氣,達到流通空氣的目的,彈性材料可以為橡膠等材料,彈簧44用于空氣循環裝置4的復位,外凸的擠壓端45配合彈簧44可以吸收并噴出空氣,達到流通空氣的目的。連接通道二 42上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外界流向空氣循環裝置4的后根部單向閥421,后根部單向閥42的設置使外界流向空氣循環裝置4不會回流至外界,大大提高了空氣循環效率,使透氣、防臭的效果更好。[0026]連接通道一 41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空氣循環裝置4流向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的足弓部單向閥411,足弓部單向閥411使空氣循環裝置4流向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的空氣不會回流至外界,所有空氣都被引入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使透氣、防臭的效果進一步加強。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11包括貫通前掌部的前掌部主軌道111和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111兩側的前掌部分軌道,所述的前掌部分軌道由多行V形等距排布的圓塊112構成,V形的交點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111,圓塊112上表面與前掌部I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圓塊112內有貫穿圓心沿V形方向設置的徑向通槽1121,圓塊112上表面與前掌部I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起到對鞋身的支持作用,前掌部主軌道111和前掌部分軌道的配合使空氣快速流通至前掌部I的各個角落,V形排布效果更好。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21包括貫通足弓部2的足弓部主軌道211和分布于足弓部主軌道211兩側的足弓部分軌道,足弓部分軌道由多個空心矩形塊212構成,空心矩形塊212上表面與足弓部20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足弓部主軌道211和足弓部分軌道的配合使空氣快速流通至足弓部的各個角落,矩形塊212上表面與足弓部2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起到對鞋身的支持作用,空心設置大大減輕鞋子重量。前掌部主軌道111和足弓部主軌道211相對齊,前掌部主軌道111和足弓部主軌道211相對齊進一步加強了空氣的流動速率。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根部設置有空氣循環裝置,所述的后根部朝向鞋身的一面設置有與空氣循環裝置相適配的安裝腔,所述前掌部和足弓部設置有相互聯通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 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一端設置有與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一,另一端設置有與后根部開設的與外界聯通的通孔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殼體,所述的殼體內壓縮設置有彈簧,所述的空氣循環裝置朝向鞋身的一面上外凸設置作為擠壓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通道二上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外界流向空氣循環裝置的后根部單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通道一設置有只允許空氣由足弓部空氣循環裝置流向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的足弓部單向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包括貫通前掌部的前掌部主軌道和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兩側的前掌部分軌道,所述的前掌部分軌道由多行V形等距排布的圓塊構成,所述的V形的交點分布于前掌部主軌道,所述的圓塊上表面與前掌部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所述的圓塊內有貫穿圓心沿V 形方向設置的徑向通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包括貫通足弓部的足弓部主軌道和分布于足弓部主軌道兩側的足弓部分軌道,所述的足弓部分軌道由多個空心矩形塊構成,所述的空心矩形塊上表面與足弓部朝向鞋身的上表面齊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掌部主軌道和足弓部主軌道相對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循環功能鞋底,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后根部設置有空氣循環裝置,后根部朝向鞋身的一面設置有與空氣循環裝置相適配的安裝腔,前掌部和足弓部設置有相互聯通的前掌部空氣循環軌道和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空氣循環裝置一端設置有與足弓部空氣循環軌道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一,另一端設置有與后根部開設的與外界聯通的通孔相聯通的連接通道二。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透氣、防臭的空氣循環功能鞋底。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2873986SQ2012205418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張秀龍, 黃忠達, 劉曉清 申請人:溫州市海濱秀龍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