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足跟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足跟墊,具體涉及一種中藥足跟墊。
背景技術:
目前足跟部是人體負重的主要部分,隨著機體素質的下降,長期慢性的勞損,以及某些持久的站立,行走的刺激,均可發生跟骨周圍的痛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現有治療跟痛癥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封閉療法或小針刀治療,此項治療方法有一定的創傷及痛苦,激素可導致局部肌肉萎縮,有一定的副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藥足跟墊。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藥足跟墊,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與后端相連接,足跟墊中間設有凹槽,足跟墊呈U型結構,前端與后端內設有中藥包,足跟墊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所述前端與后端采用縫制而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簡單,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臨床效果顯著。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前端、2后端、3凹槽、4中藥包。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不,一種中藥足跟塾,包括如端1、后端2、四槽3,如端I與后端2相連接,足跟墊中間設有凹槽3,足跟墊呈U型結構,前端I與后端2內設有中藥包4,足跟墊的后端2高0.5cm,前端I高0.3cm,后端2到前端依次降低。所述前端I與后端2采用縫制而成。
權利要求1.一種中藥足跟墊,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與后端相連接,足跟墊中間設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足跟墊呈U型結構,前端與后端內設有中藥包,足跟墊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足跟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與后端采用縫制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藥足跟墊,包括前端、后端、凹槽,前端與后端相連接,足跟墊中間設有凹槽,足跟墊呈U型結構,前端與后端內設有中藥包,足跟墊的后端高0.5cm,前端高0.3cm,后端到前端依次降低;其優點是制作簡單,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臨床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43B17/00GK202932170SQ20122065689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明者張艷 申請人: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