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輻射手機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保護套,尤其是一種防輻射手機套。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各種類型的智能手機不斷的推陳出新,且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可提供人們攝影、照相、播放視頻、上網沖浪和收發郵件等,并且在手機的操作界面上加入觸控技術,讓使用上更為簡便,而為了避免智能型手機在使用時受到刮傷及損害,一般使用者會購買保護套或保護殼來保護。然而,現有的手機套設計中,一種是手機機身保護套,另一種是全包型手機保護套。此兩者設計都存在缺陷,即無法屏蔽手機輻射,保護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潛在的危害,主要是人體組織吸收輻射能量所產生的有害熱效應。因此,亟待一種手機套屏蔽手機輻射,降低有害熱效應。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防輻射手機套,能夠屏蔽手機輻射,保護使用者的身體健康。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輻射手機套,包括套體和護蓋,所述套體設有容置空間,所述護蓋的一側與套體連接,所述套體和護蓋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套體和護蓋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能夠屏蔽手機輻射,降低有害熱效應,保護使用者的身體健康。作為具體化,所述防輻射層為電氣石層。由于電氣石層具有較高的輻射能量吸收率,手機輻射穿過電氣石層后輻射強度會加速衰減,減小對使用者的身體危害。作為改進,所述套體的一面設有透明部,所述透明部的與手機屏幕的大小一致。由于設有所述透明部,即使不打開手機套,也能查看手機屏幕。作為改進,所述手機護蓋設有扣合部。作為改進,所述扣合部與套體之間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由于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能夠緊密閉合手機套,防止手機丟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防輻射手機套,包括套體I和護蓋2,所述套體I設有容置空間,所述護蓋2的一側與套體I連接,所述套體I和護蓋2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3。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套體I和護蓋2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3,能夠屏蔽手機輻射,降低有害熱效應,保護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防輻射層3為電氣石層。由于電氣石層具有較高的輻射能量吸收率,手機輻射穿過電氣石層后輻射強度會加速衰減,減小對使用者的身體危害。此外,所述手機護蓋2設有扣合部4,而所述扣合部4與套體I之間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由于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能夠緊密閉合手機套,防止手機丟落。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在所述套體I的一面設有透明部5,所述透明部5的與手機屏幕的大小一致,由于設有所述透明部5,即使不打開手機套,也能查看手機屏幕。
權利要求1.一種防輻射手機套,包括套體和護蓋,所述套體設有容置空間,所述護蓋的一側與套體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體和護蓋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輻射手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輻射層為電氣石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輻射手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體的一面設有透明部,所述透明部的與手機屏幕的大小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輻射手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機護蓋設有扣合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輻射手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與套體之間設有相配合的魔術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輻射手機套,包括套體和護蓋,所述套體設有容置空間,所述護蓋的一側與套體連接,所述套體和護蓋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套體和護蓋上涂有一層防輻射層,能夠屏蔽手機輻射,降低有害熱效應,保護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2999662SQ20122069795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黃楊 申請人: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