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防滑輕便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防滑輕便鞋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用品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鞋子作為人們每天穿著的重要生活用品,應該具有良好的緩沖、減震和防滑等功能。一些高端品牌的運動鞋,采用結構復雜的地面控制系統,緩震效果和對足部的推動力較好,但價格昂貴且不夠輕便,普通大眾難以接受,不利于推廣。因此,設計一種結構簡單、經濟適用,具有高彈性的輕量化鞋底很有必要,而且,普通鞋底由于通過橡膠大底來防滑,難免增加鞋底的重量,使鞋底不能兼顧解決防滑和輕量化問題。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的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它具備優良的防滑性能,同時又不失輕便,還具有一定的減震功能,適宜于作為休閑、慢跑等鞋子的鞋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具有鞋底本體,在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面設置有橫向的齒,相鄰齒之間形成槽,所述槽將鞋底本體的左右兩側貫通;所述齒包括朝向鞋尖的前側表面,以及背離鞋尖的后側表面,所述前側表面與從左至右貫通齒尖的鉛垂平面的夾角大于所述后側表面與此鉛垂平面的夾角。進一步地,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為框條結構,是由與鞋底周緣輪廓相適應的邊框以及連接邊框兩側邊的橫梁組成,所述齒從相鄰兩橫梁之間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落入所述齒之間的槽底。
進一步地,所述齒的齒尖與固形架頂面之間的距離為2_6mm。進一步地,所述齒與鞋底本體一體成型,所述前側齒面為弧面,略呈弧面的前側齒面可以增加齒面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本實用新型摒棄了普通鞋底通過橡膠大底進行防滑的做法,而是通過設置單一的橫向齒來進行防滑,齒與齒之間的槽可以排出鞋底下的泥水,而齒又具有優良的抓地性,特別是在具有冰、雪、泥等地面,這種長齒更是可以嵌入這種較軟地面,防止人滑倒。由于這種抓地齒的齒面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設計,其類似于鋸齒,齒的前側表面相對于地面來說,傾斜角度較大,有利于齒變形后增大齒面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而后側表面較陡,有利于插入泥面提高防滑功能。固形架的使用,可以防止具有彈力的齒變形過大,避免因變形過大破壞行走、運動的平衡,此外,齒高較大的齒還增加了鞋底的減震功倉泛。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備優良的防滑性能,同時又非常輕便,還具有一定的減震功能,適宜于作為休閑、慢跑等鞋子的鞋底,還可在冰雪泥等軟質路面行走。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視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具有鞋底本體I,鞋底本體是EVA或MD等高彈材質,在所述鞋底本體I的底面設置有橫向的齒11,齒11與鞋底本體I 一體成型,相鄰齒11之間形成槽12,所述槽12將鞋底本體I的左右兩側貫通,齒與齒之間的槽可以排出鞋底下的泥水,而齒又具有優良的抓地性,特別是在具有冰、雪、泥等地面,這種長齒更是可以嵌入這種較軟地面,防止人滑倒。所述齒11包括朝向鞋尖的前側表面111,以及背離鞋尖的后側表面112,前側表面111略呈弧面(當然,也可以為平面),所述前側表面111與從左至右貫通齒尖的鉛垂平面P的夾角大于所述后側表面112與此鉛垂平面P的夾角,圖中箭頭所指的前方為鞋底腳尖的方向。鞋底齒形類似于鋸齒,齒11的前側表面相對于地面來說,傾斜角度較大,有利于齒11變形后增大前側齒面111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摩擦力和抓地能力;而后側表面112較陡,有利于插入泥面提高防滑功能。如圖1所示,所述鞋底本體I的底部還設置有固形架2,所述固形架2為框條結構,是由與鞋底周緣輪廓相適應的邊框21以及連接邊框21兩側邊的橫梁22組成,所述齒11從相鄰兩橫梁22之間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2落入所述齒11之間的槽底,所述齒11齒尖與固形架2頂面之間的距離為4_左右,固形架2的使用,可以防止具有彈力的齒11變形過大,避免因齒11變形過大破 壞行走、運動的平衡。本實用新型摒棄了普通鞋底通過橡膠大底進行防滑的做法,通過設置單一的橫向彈力齒來進行防滑,其齒面形狀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設計,使其具備優良的防滑性能,同時又不失輕便,還具有一定的減震功能,適宜于作為休閑、慢跑等鞋子的鞋底。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具有鞋底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面設置有橫向的齒,相鄰齒之間形成槽,所述槽將鞋底本體的左右兩側貫通;所述齒包括朝向鞋尖的前側表面,以及背離鞋尖的后側表面,所述前側表面與從左至右貫通齒尖的鉛垂平面的夾角大于所述后側表面與此鉛垂平面的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為框條結構,是由與鞋底周緣輪廓相適應的邊框以及連接邊框兩側邊的橫梁組成,所述齒從相鄰兩橫梁之間的槽中伸出,所述固形架落入所述齒之間的槽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齒的齒尖與固形架頂面之間的距離為2-6mm。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種所述的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與鞋底本體一體成型,所述 前側齒面為弧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防滑輕便鞋底,具有鞋底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面設置有橫向的齒,相鄰齒之間形成槽,所述槽將鞋底本體的左右兩側貫通;所述齒包括朝向鞋尖的前側表面,以及背離鞋尖的后側表面,所述前側表面與從左至右貫通齒尖的鉛垂平面的夾角大于所述后側表面與此鉛垂平面的夾角;所述鞋底本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固形架,所述固形架為框條結構。本實用新型具備優良的防滑性能、抓地能力強,同時又非常輕便,還具有一定的減震功能,特別適宜于作為休閑、慢跑等鞋子的鞋底,還可在冰雪泥等軟質路面行走。
文檔編號A43B13/18GK203087742SQ20122073148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留永寧, 留棟濱 申請人:晉江市順來鞋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