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尤其是指一種可以有效制止拉鏈頭卡定在拉鏈最頂端并提供拉鏈被快速脫開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
背景技術:
拉鏈被用作為衣服的扣件已經是大眾所公知的技術,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拉鏈的用途也發生了大規模的改變。也就是說,拉鏈已經不是單純提供作為衣服的扣具而已。以往身穿長褲的運動員,若要脫掉該長褲以進行其所需的運動項目,則該運動員一定要將該長褲從腰部慢慢地往腳底褪除,此種狀況對于必須分分秒秒處于高昂斗志的運動員來說,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負面的影響。所以如何使運動員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所穿的外長褲脫掉,以保存其高昂的斗志即成為拉鏈業界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近幾年來,一些具有可快速脫離的拉鏈結構也就相繼被研發出來。例如2012年3月14日所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案第200980158480.1號,就揭露了一種拉鏈用拉頭及快開式拉鏈,其主要是將拉鏈頭一側的對立凸緣上半段間距加大到大于鏈牙的高度,從而使該側的鏈牙可以直接由該間距加大處朝所述拉鏈頭的外側拉脫,以達到快速拉開所述拉鏈的功效。但因為此種結構很容易產生鏈牙向外側脫離的狀況,所以該拉鏈常常會發生因外力的不當作動而使拉鏈在仍須被扣合的狀態下產生被拉開的情況。另外,因為所述的拉鏈并沒有設置可以令拉鏈頭有效上下限位的結構,所以所述的拉鏈乃常會產生滑動位移的狀況。另外,如2007年3月14日所公開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案第200620001244. 2號,就揭露了一種快速開啟拉鏈的上止組件,其主要是在右上止粒的上方設有一右加強膠帶,以使拉鏈頭被進一步向上拉至所述右加強膠帶處時,可以令該側的拉鏈帶可以被輕易的朝側向拉開,但就因為該拉鏈頭很容易滑動于其所設A號上止粒與E號上止粒間,所以該拉鏈頭除了無法有效被卡定在拉鏈的最頂端處外,其所設的右加強膠帶也常會造成拉鏈無故自行被拉開的狀況。另外,其所設的上止粒也無法提供限定拉鏈頭向下滑移的功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所述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包含一拉鏈頭、一左拉鏈帶及一右拉鏈帶,其中所述拉鏈頭包含相互對稱的上翼片及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及所述下翼片并經由一設于上方中央位置處的連接柱所連接,使于所述連接柱的兩側分別形成一拉鏈帶出口,所述上翼片及所述下翼片的兩側緣并分別設有從上向下呈弧形收縮且相互隔開一間距的對立凸緣,所述上翼片的外側并設有一拉片;所述左拉鏈帶及所述右拉鏈帶被分別套置在所述連接柱兩側的對立凸緣內側,其上并分別設有數呈等間距排列且可相互扣接的左鏈牙及右鏈牙,所述左鏈牙及所述右鏈牙于完全扣接時是呈左鏈牙在最頂端的結構,所述左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左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可抽離卡定塊,所述右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右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具內凹平臺的拉鏈頭下移限位塊,而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上方則設有一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當所述拉鏈頭被拉至最頂端處而被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阻止再向上移動時,所述拉鏈頭右側的對立凸緣下端緣可扣接在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凹平臺上;另外,所述可抽離卡定塊則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相互靠合,且其靠合后的寬度和是稍小于所述拉鏈頭的底端開口寬度。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頂端外側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右側的對立凸緣上端緣的外伸卡定凸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內外表面近頂端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右上緣的卡定突條。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底端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頂端相連接而成一整體的結構。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側底緣是呈圓弧狀結構。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底部設有一可提供撓性壓縮的割裂槽。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內側頂緣是呈向上方外側延伸的弧形結構。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頂端外側進一步設有一割裂槽,使所述的弧形結構具有可撓性。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側底緣進一步設有一可供覆蓋在所述左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左鏈牙上方的凹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所述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除了可以有效將拉鏈頭卡定在拉鏈的最頂端處,以使所述拉鏈可以充分提供拉鏈所應有的扣合功能外,當經由拉連中端所另設的鏈牙快速撥開結構(未圖示)將所述左拉鏈帶及所述右拉鏈帶的扣合鏈牙逐漸撥開時,所述左拉鏈帶的頂端即可進一步向下抽拉以使所述可抽離卡定塊與所述拉鏈頭分離,進而達到快速使拉鏈從拉鏈頭脫離的功效。
圖1是本發明所示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的立體構造圖。圖2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的第一作動構造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的第二作動構造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的第三作動構造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所設拉鏈頭下移限位塊另一實施例的構造不意圖。圖6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所設拉鏈頭上移限位塊另一實施例的構造不意圖。圖7是圖6的立體構造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所示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所設拉鏈頭上移限位塊與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連接成一整體構造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
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4所示,本發明所揭露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包含一拉鏈頭10、一左拉鏈帶20及一右拉鏈帶30,其中所述拉鏈頭10包含相互對稱的上翼片11及下翼片12,所述上翼片11及所述下翼片12并經由一設于上方中央位置處的連接柱13所連接,使于所述連接柱13的兩側分別形成一拉鏈帶出口 14及15,所述上翼片11及所述下翼片12的兩側緣并分別設有從上向下呈弧形收縮且相互隔開一間距的對立凸緣16及17,所述上翼片11的外側并設有一拉片18 ;所述左拉鏈帶20及所述右拉鏈帶30被分別套置在所述連接柱13兩側的對立凸緣16及17內側,其上并分別設有數呈等間距排列且可相互扣接的左鏈牙21及右鏈牙31,所述左鏈牙21及所述右鏈牙31于完全扣接時是呈左鏈牙211在最頂端的結構,所述左拉鏈帶20所設最頂端左鏈牙211的上方設有一可抽離卡定塊22,所述右拉鏈帶30所設最頂端右鏈牙311的上方設有一具內凹平臺321的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而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上方則設有一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當所述拉鏈頭10被拉至最頂端處而被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阻止再向上移動時,所述拉鏈頭10右側的對立凸緣17下端緣171則可扣接在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內凹平臺321上,達到阻止所述拉鏈頭10發生向下滑移的現象。另外,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則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相互靠合,且其靠合后的寬度和是稍小于所述拉鏈頭10的底端開口 19的寬度。也就因為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靠合寬度和是約等于所述拉鏈頭10的底端開口 19的寬度,所以可以進一步使所述拉鏈頭10得以順利卡定在拉鏈最頂端的功效。如附圖所示,為了有效阻止所述拉鏈頭10發生由拉鏈最頂端滑脫的現象,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的頂端外側則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10右側所設對立凸緣17上端緣172的外伸卡定凸塊331。如附圖所示,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內側底緣是呈圓弧狀結構,以利拉鏈于扣合時,可助于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與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間的靠合運動。另外,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底部可進一步設置一可提供撓性壓縮的割裂槽322,以使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與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間的靠合運動可以更加容易的進行。如圖2至4所示,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的內側頂緣設有呈向上方外側延伸的弧形結構221,另外,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的頂端外側則進一步設有一具有可撓性的割裂槽222,一提供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可被容易抽離所述拉鏈10的功效。經由上述構件的組合,由于所述拉鏈頭10是可被穩固的卡定在拉鏈的最頂端,所以當經由拉連中端所另設的鏈牙快速撥開結構(未圖示)將所述左拉鏈帶20及所述右拉鏈帶30的扣合鏈牙逐漸撥開時,一旦該鏈牙撥開現象延伸到該拉鏈最頂端的拉鏈頭10處時,所述左拉鏈帶20的頂端即可進一步向下抽拉以使所述可抽離卡定塊22與所述拉鏈頭10分離,進而達到快速使拉鏈從拉鏈頭脫離的功效。另外,如圖5所示,是本案的另一實施例,其中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的內側底緣進一步設有一可供覆蓋在所述左拉鏈帶20所設最頂端左鏈牙211上方的凹槽323,以使所述拉鏈頭10可以更加穩固的卡定在拉鏈的最頂端鋤。圖6和7所示,是本案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另一實施例,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揭示內外表面34、35的近頂端處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10右上緣101的卡定突條341、351。由于所述卡定突條341、351可以提供所述拉鏈頭10右上緣的止動功能,所以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即可達到阻止所述拉鏈頭進一步向上移動的功效。另外,如圖8所示,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33或33’的底端則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32或是32’的頂端相連接使形成一整體的結構。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包含一拉鏈頭、一左拉鏈帶及一右拉鏈帶,其中所述拉鏈頭包含相互對稱的上翼片及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及所述下翼片并經由一設于上方中央位置處的連接柱所連接,使于所述連接柱的兩側分別形成一拉鏈帶出口,所述上翼片及所述下翼片的兩側緣并分別設有從上向下呈弧形收縮且相互隔開一間距的對立凸緣,所述上翼片的外側并設有一拉片;所述左拉鏈帶及所述右拉鏈帶被分別套置在所述連接柱兩側的對立凸緣內側,其上并分別設有數呈等間距排列且可相互扣接的左鏈牙及右鏈牙,所述左鏈牙及所述右鏈牙于完全扣接時是呈左鏈牙在最頂端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左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可抽離卡定塊,所述右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右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具內凹平臺的拉鏈頭下移限位塊,而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上方則設有一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當所述拉鏈頭被拉至最頂端處而被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阻止再向上移動時,所述拉鏈頭右側的對立凸緣下端緣可扣接在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凹平臺上;另外,所述可抽離卡定塊則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相互靠合,且其靠合后的寬度和是稍小于所述拉鏈頭的底端開口寬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頂端外側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右側的對立凸緣上端緣的外伸卡定凸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底端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頂端相連接而成一整體的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內外表面近頂端設有可供扣接在所述拉鏈頭右上緣的卡定突條。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的底端可與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頂端相連接而成一整體的結構。
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側底緣是呈圓弧狀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底部設有一可提供撓性壓縮的割裂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內側頂緣是呈向上方外側延伸的弧形結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頂端外側進一步設有一割裂槽,使所述的弧形結構具有可撓性。
10.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側底緣進一步設有一可供覆蓋在所述左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左鏈牙上方的凹槽。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底部設有一可提供撓性壓縮的割裂槽。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內側頂緣是呈向上方外側延伸的弧形結構。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離卡定塊的頂端外側進一步設有一割裂槽,使所述的弧形結構具有可撓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快脫拉鏈的上止組件,包含一拉鏈頭、一左拉鏈帶及一右拉鏈帶,所述左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左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可抽離卡定塊,所述右拉鏈帶所設最頂端右鏈牙的上方設有一具內凹平臺的拉鏈頭下移限位塊,而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上方則設有一拉鏈頭上移限位塊,當所述拉鏈頭被拉至最頂端處而被所述拉鏈頭上移限位塊阻止再向上移動時,所述拉鏈頭右側的對立凸緣下端緣可扣接在所述拉鏈頭下移限位塊的內凹平臺上。
文檔編號A44B19/36GK103040202SQ20131002088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黃盛昌, 王濤 申請人:開易(廣東)服裝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