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安全帽,其提高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下的下巴防護罩的強度的實效性,并且將下巴防護罩的形狀設為適合于帽體尺寸的形狀。本發(fā)明的安全帽具備下巴防護罩(1),該下巴防護罩(1)穿過構成安全帽(A)的最外層且成型為開面型的帽體(B)的前面開放部(B1)而橫跨左右兩側,并且被軸支成以沿帽體(B)的左右方向的軸心為旋轉中心向上下方向旋轉自如,下巴防護罩(1)具備:表層部件(2),其由具有撓性的原材料形成,能夠通過撓曲而變形為適合于帽體(B)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及芯部件(3),其由具有剛性的原材料形成,并被固定于表層部件(2)的內(nèi)側,芯部件(3)抑制表層部件(2)的撓曲,且能夠將表層部件(2)的形狀調(diào)整為適合于帽體(B)的尺寸的形狀。
【專利說明】安全帽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乘坐汽車或自動雙輪車等各種移動車輛及汽艇等船舶、以及自行車等移動工具時佩戴的安全帽。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在乘坐摩托車或汽車時為了安全目的而佩戴的安全帽,除全罩式安全帽、可掀式安全帽以外,如下述專利文獻I中記載,還已知有回轉自如地具備如下下巴防護罩的安全帽,該下巴防護罩穿過可掀式安全帽的前面開放部而橫跨左右兩側,并且遮蓋佩戴者的鄂部。
[0003]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平7-34312號公報
[0004]根據(jù)專利文獻I的以往技術,能夠具備遮蓋包括佩戴者的鄂部的較寬范圍的全罩式安全帽、及具有通過露出佩戴者的面部帶來的良好的開放感等的可掀式安全帽兩者的功倉泛。
[0005]然而,專利文獻I的以往技術中,由于下巴防護罩由通過合成樹脂成型的表層部件和被內(nèi)襯于該表層部件且由人造橡膠等成型的襯墊構成,因此存在如下問題:與通過強化纖維樹脂等一體地成型為全罩型的帽體的下巴防護罩部相比,強度較低且無法確保作為下巴防護罩必須的原本的功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將解決這種問題作為課題的一例。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如下:在具備遮蓋包括佩戴者的鄂部的較寬范圍的全罩式安全帽和具有通過露出佩戴者的面部帶來的良好的開放感等的可掀式安全帽兩者的功能的基礎上,能夠提高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下的下巴防護罩的強度的實效性,并能夠將下巴防護罩的形狀設為適合于帽體的尺寸的形狀等。
[0007]為了實現(xiàn)這種目的,基于本發(fā)明的安全帽至少具備以下結構。
[0008]一種安全帽,其具備下巴防護罩,該下巴防護罩穿過構成安全帽的最外層且成型為開面型的帽體的前面開放部而橫跨左右兩側部,并且被軸支成以沿所述帽體的左右方向的軸心為旋轉中心向上下方向旋轉自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防護罩具備:表層部件,其由具有撓性的原材料形成,能夠通過撓曲而變形為適合于所述帽體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及芯部件,其由具有剛性的原材料形成,并被固定于所述表層部件的內(nèi)側且至少與所述前面開放部對置的部位,所述芯部件抑制所述表層部件的撓曲,且能夠將該表層部件的形狀調(diào)整為適合于所述帽體的尺寸的形狀。
[0009]本發(fā)明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件做成適合于每個所述帽體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地準備了多種。
[0010]本發(fā)明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件的原材料與所述帽體的原材料相同。
[0011]本發(fā)明通過具有這種特征而得到以下效果。由于在具有撓性的表層部件的內(nèi)側具備抑制該表層部件的撓曲且將其形狀規(guī)定為適合于帽體的尺寸的形狀的具有剛性的芯部件,因此在具備遮蓋包括佩戴者的鄂部的較寬范圍的全罩式安全帽和具有通過露出佩戴者的面部帶來的良好的開放感等的可掀式安全帽的兩者的功能的基礎上,能夠提高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下的下巴防護罩的強度的實效性,并且能夠將下巴防護罩的形狀設為適合于帽體的尺寸的形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帽的主視圖。
[0013]圖2是圖1的側視圖。
[0014]圖3是表示在圖2中打開下巴防護罩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15]圖4是圖3的(IV)- (IV)線截面圖。
[0016]圖5是圖4的(V)- (V)線截面圖。
[0017]圖6是圖4的(VI)- (VI)線截面圖。
[0018]圖中:A:安全帽,B:帽體,B1:前面開放部,1:下巴防護罩,2:表層部件,3:芯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說明的帽體構成安全帽的最外層,其例如使用將熱固化性樹脂材料(環(huán)氧樹脂材料、苯酚樹脂材料等)浸潰于強化纖維材料(玻璃纖維、碳纖維等)中而得到的強化纖維樹脂材料(GFRP、CFRP等)或熱塑性樹脂材料(聚碳酸酯等)成型為開放形狀。
[0020]以下說明的左右是指與安全帽佩戴者的臉頰部對置的方向。而且,以下說明的前是指安全帽佩戴者的面部側。而且,以下說明的上是指安全帽的頭頂部側,下是指安全帽的鄂部側。
[0021]以下說明的具有撓性的原材料是指例如ABS樹脂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樹脂材料)、丙烯樹脂材料及環(huán)氧樹脂材料等。
[0022]以下說明的具有剛性的原材料是指例如將熱固化性樹脂材料(環(huán)氧樹脂材料、苯酚樹脂材料等)浸潰于強化纖維材料(玻璃纖維、碳纖維等)中而得到的強化纖維樹脂材料(GFRP、CFRP等)或熱塑性樹脂材料(聚碳酸酯等)等輕質且具有剛性的原材料。此外,還能夠使用金屬(鐵以及以鐵為主要成分的合金)或非鐵金屬(鋁、鎂、鈦、銅等以及以這些金屬為主要成分的合金)。
[0023]以下說明的內(nèi)側是指佩戴安全帽的佩戴者側。
[0024]以下,基于圖1?圖4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帽(以下,稱為“安全帽”)A。另外,以下說明的各實施方式不限定本發(fā)明。
[0025]安全帽A具備:緩沖墊(未圖示),其在以強化纖維樹脂材料成型為開面型的帽體B的頭部BlO的內(nèi)側使用發(fā)泡苯乙烯材料或者具有與該發(fā)泡苯乙烯材料同等的緩沖性能的原材料而成型;頭部墊(未圖示),其配設于該緩沖墊的內(nèi)側且由氨酯材料等構成;臉頰墊CL、臉頰墊CR,其裝卸自如地安裝于與帽體B的臉頰部對應的左側部BL、右側部BR的內(nèi)側面;下巴防護罩1,其穿過帽體B的前面開放部BI而橫跨左側部BL、右側部BR,并且被軸支成以成為沿帽體B的左右方向的軸心的軸支部10為旋轉中心向上下方向旋轉自如;及鎖緊裝置D,其在旋轉下限位置(安全帽A呈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的位置)將下巴防護罩I鎖緊于帽體B。
[0026]下巴防護罩I具備:表層部件2,其構成下巴防護罩I的外表面;芯部件3,其配設于表層部件2的內(nèi)側;鄂部罩部件5,其配設于芯部件3的內(nèi)側,且由與前述的緩沖墊相同的原材料構成;及防護罩4,其配設于表層部件2的上方,該下巴防護罩通過以軸支部10為中心旋轉來封閉及開放前面開放部BI。
[0027]表層部件2使用具有撓性的合成樹脂材料成型為遍及帽體B的左側部BL、右側部BR而遮蓋佩戴者的鄂部的形狀,且通過撓曲而成為適合于存在多種的帽體B的各尺寸的形狀。
[0028]該表層部件2由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和軸支板部21L、軸支板部21R構成,并將該軸支板部21L、軸支板部21R軸支于帽體B的左側部BL、右側部BR,該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配置成在前面開放部BI的前方與該前面開放部BI對置,該軸支板部21L、軸支板部21R連設于該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左右且具備軸支部10。
[0029]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內(nèi)側面的左右端部附近擰入用于將芯部件3固定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內(nèi)側的螺釘C,并且立設有嵌合于芯部件3的筒體22。
[0030]芯部件3使用與帽體B相同的強化纖維樹脂材料或具有與該強化纖維樹脂材料同等的剛性的原材料成型為沿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內(nèi)側的形狀的形狀,其能夠通過固定于該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并通過其剛性而抑制表層部件2的撓曲來調(diào)整表層部件2的適合于帽體B的尺寸的形狀,并且加強表層部件2來提高該表層部件2的剛性。
[0031]該芯部件3做成適合于每個帽體B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地準備了多種,能夠通過將與帽體B的尺寸相應的形狀的芯部件3固定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主要在左右方向(寬度方向)上將表層部件2的形狀調(diào)整為適合于帽體B的尺寸的形狀。
[0032]芯部件3上開孔有螺釘C所貫穿的螺孔30,通過將從該螺孔30貫穿的螺釘C擰入筒體22而將芯部件3固定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
[0033]而且,芯部件3上以與螺孔30同軸且設為以適合狀嵌合于筒體22的直徑形成有嵌合于筒體22的嵌合凹部31,能夠通過將該嵌合凹部31嵌合于筒體22,對芯部件3相對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固定位置進行定位。
[0034]另外,芯部件3相對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固定可設為如下固定等,即通過粘結劑的固定、基于遍及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與芯部件3而設置的卡合構件(例如,卡合凸部與卡合凹部的卡合)的固定、及基于粘結劑與卡合構件的組合的固定。
[0035]芯部件3的左右端部固定有由金屬材料等硬質原材料形成的接觸板31L、接觸板31R,能夠通過該接觸板31L、接觸板31R與配設于左側部BL、右側部BR的限位部件32L、限位部件32R接觸來限制下巴防護罩I向比旋轉下限位置更向下方旋轉。
[0036]限位部件32L、限位部件32R配設于在下巴防護罩I到達旋轉下限位置時接觸板31L、接觸板3IR所接觸的位置。
[0037]另外,可省略接觸板31L、接觸板3IR,使芯部件3的端面直接與限位部件32L、限位部件32R接觸。
[0038]而且,芯部件3可設為到達軸支板部21L、軸支板部21R的整個區(qū)域或一部分區(qū)域的形狀而能夠加強表層部件2的整個區(qū)域或大致整個區(qū)域。
[0039]防護罩4是將透明或被著色成確保充分的視野的聚碳酸酯材料形成為預定形狀的部件,其被軸支成以軸支部10為旋轉中心旋轉自如。這種防護罩4能夠隨著表層部件2的旋轉而旋轉,并且與表層部件2獨立地旋轉,將安全帽A設為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時,能夠通過相對于表層部件2向上下方向旋轉來將前面開放部BI的一部分設為開放狀態(tài)。
[0040]鄂部罩部件5成型為適合于帽體B的尺寸且沿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內(nèi)側的形狀的形狀。該鄂部罩部件5上遍及長邊方向的整個區(qū)域設置有固定于下巴防護罩主體部20的內(nèi)側的芯部件3所嵌入的槽部50。
[0041]鎖緊裝置D由突起Dl和凹部D2構成,該突起Dl設置于左側部BL的外表面?zhèn)龋摪疾緿2設置于軸支板部21L的內(nèi)側,通過這些突起Dl與凹部D2在下巴防護罩I的旋轉下限位置卡合,下巴防護罩I相對于帽體B呈鎖緊狀態(tài),由此,能夠保持安全帽A的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
[0042]而且,通過解開突起Dl與凹部D2的卡合,解除下巴防護罩I相對于帽體B的鎖緊狀態(tài),由此,能夠使下巴防護罩I向上方旋轉,并且能夠將安全帽A設為可掀式安全帽狀態(tài)。
[0043]另外,鎖緊裝置D可設置于軸支板部21R側,也可設置于軸支板部21L、軸支板部21R。而且,鎖緊裝置D不限于例示的結構。
[0044]根據(jù)如以上結構的安全帽A,在具備遮蓋包括佩戴者的鄂部的較寬范圍的全罩式安全帽和具有通過露出佩戴者的面部帶來的良好的開放感等的可掀式安全帽的兩者的功能的基礎上,能夠提高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下的下巴防護罩I的強度的實效性。
[0045]而且,能夠通過芯部件3的前述的形狀及剛性將下巴防護罩I的形狀設為適合于帽體B的尺寸的形狀,并且能夠保持該形狀。
[0046]而且,通過做成適合于每個帽體B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地準備多種芯部件3,能夠可靠且輕松地實現(xiàn)表層部件2的形狀向分別適合于不同尺寸的帽體B的形狀的調(diào)整。
[0047]另外,能夠通過以與帽體B相同的原材料成型芯部件3來使之輕質且具備必須的剛性。因此,能夠減小下巴防護罩I的重量增加,由此,安全帽A的重量增加也變小,因此能夠確保對佩戴者的良好的佩戴感覺。
[0048]而且,由于能夠通過鎖緊裝置D保持安全帽A的全罩式安全帽狀態(tài),因此能夠防止下巴防護罩因行駛風等的影響而不慎被打開,并可靠地保護佩戴者的面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帽,其具備下巴防護罩,該下巴防護罩穿過構成安全帽的最外層且成型為開面型的帽體的前面開放部而橫跨左右兩側,并且被軸支成以沿所述帽體的左右方向的軸心為旋轉中心向上下方向旋轉自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巴防護罩具備:表層部件,其由具有撓性的原材料形成,能夠通過撓曲而變形為適合于所述帽體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及芯部件,其由具有剛性的原材料形成,并被固定于所述表層部件的內(nèi)側,所述芯部件抑制所述表層部件的撓曲,且能夠將該表層部件的形狀調(diào)整為適合于所述帽體的尺寸的形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做成適合于每個所述帽體的不同尺寸的形狀地準備了多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件的原材料與所述帽體的原材料相同。
【文檔編號】A42B3/20GK103504687SQ201310257807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6日
【發(fā)明者】新井理夫 申請人:株式會社新井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