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美容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38308閱讀:182來源:國知局
美容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美容器具(1),具有:大致棒狀的主體部(10);配置在主體部(10)上的吸附頭部(2);以及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或接近的狀態下用于對該人體皮膚賦予美容效果的美容效果賦予部。吸附頭部(2)具有配置在主體部(10)的一端上、利用磁力將涂布在人體皮膚上的美容劑吸附去除用的磁力產生面(20)。采用本發明的美容器具,在連續進行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與其分開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時能提高方便性。
【專利說明】美容器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美容人體皮膚的美容器具。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用于美容皮膚的膠狀美容劑,有一種涂布在皮膚上后通過暫時擱置時間后將其去除、從而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等與美容劑一起予以去除的美容劑。這種美容劑,大致區分為在涂布后通過擱置時間而成為皮膜狀的美容劑、和即使擱置時間也維持膠狀的美容劑。
[0003]涂布后成為皮膜狀的美容劑,通過捏住其一部分將其撕下,而能容易地與皮膚分離。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對即使在涂布后也維持膠狀的美容劑從皮膚上予以去除的方法,一般有利用棉花等進行擦去、或利用溫水等進行洗去的方法。最近,希望有一種比這些一般方法更簡便地將使用后的美容劑予以去除的方法。
[0004]例如如專利文獻I和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那樣,提出了一種將混合了鐵粉的皮膚用膏和主體上具有磁鐵的卸妝器進行組合使用的方法。若使用這些皮膚用膏和卸妝器,則比以往可更容易去除涂布在皮膚上的使用后的皮膚用膏,可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與皮膚用膏中的鐵粉一起予以去除。
[0005]另外,與去除上述皮膚中污垢和老化物的作業分開地進行不同于去除污垢等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也對美容皮膚是有效的。作為這種作業,例如有一種將含有美容成分的化妝水涂布在皮膚上、使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的作業。對于使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通常采用將美容成分涂布在皮膚表面上、經過時間而自然地滲透到皮膚內部的方法。另一方面,近年來,作為促進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3所述那樣,提出了一種這樣的方法:在將含有離子化成分的化妝水涂布在皮膚上后,用離子導入器進行電氣處理。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312497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4-187874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5-237545號公報
[0009]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0]上述的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與其分開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若連續進行,則對皮膚的美容更有效。但是,這二種作業所用的美容劑和化妝水、或者這些作業的輔助器具即卸妝器或離子導入器等的開發是分別各自進行,只對分別的作業進行了考慮。因此,在實際地連續進行上述二種作業的情況下,就分別單純地進行不同的二種作業,感到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

[0011]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背景而做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美容器具,在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與其不同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連續進行時有助于提高方便性。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3]本發明的一形態是一種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4]主體部,該主體部為大致棒狀;
[0015]吸附頭部,該吸附頭部配置在該主體部的一端,具有利用磁力而將涂布在人體皮膚上的美容劑予以吸附去除用的磁力產生面;以及
[0016]美容效果賦予部,該美容效果賦予部配置在所述主體部的另一端側,用于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或接近的狀態下對該人體皮膚賦予美容效果。
[0017]發明的效果
[0018]所述美容器具,在所述主體部的一端具有利用磁力而將所述美容劑予以吸附去除用的吸附頭部。因此,當使用者把持所述主體部并將所述吸附頭部靠近涂布了美容劑的皮膚面時,美容劑利用該磁力而被吸附在所述吸附頭部上。其結果,所述美容器具能簡便地將使用后的美容劑予以去除。
[0019]另外,所述美容器具,在所述主體部的另一端具有美容效果賦予部,該美容效果賦予部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或接近的狀態下用于對該人體皮膚賦予美容效果。因此,使用者通過在使用所述吸附頭部的情況下使方向倒轉來把持所述主體部,使所述美容效果賦予部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或接近的狀態下進行動作,從而可對人體皮膚賦予美容效果。
[0020]并且,所述美容器具如上所述,具有所述吸附頭部和所述美容效果賦予部兩方。因此,所述美容器具如上所述,能利用一個器具容易地連續實施由美容劑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與其不同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這兩方作業。其結果,使用者不必對所述二種作業準備各自的器具進行分別使用。
[0021]如此,采用上述形態,在連續進行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與其分開的賦予美容效果的作業時能提高方便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實施例1中的美容器具的立體圖。
[0023]圖2是實施例1中的從與磁力產生面相反側(上方)看到美容器具的俯視圖。
[0024]圖3是實施例1中的從磁力產生面側(下方)看到美容器具的俯視圖。
[0025]圖4是沿圖2中A-A線向視剖視圖。
[0026]圖5是實施例1中的說明美容器具的控制部結構的方框圖。
[0027]圖6是實施例1中的說明美容器具的動作的流程圖。
[0028]圖7是實施例1中的說明離子導入電流流動期間皮膚檢測功能的動作的流程圖。
[0029]圖8是當實施例1中美容器具的作用電極及對電極與人體接觸時在步驟S5中電阻部兩端間產生的電位差的波形圖。
[0030]圖9是實施例1中的離子導入電流的波形圖。
[0031]圖10是實施例1中的使用美容器具將美容劑去除時使用方法的說明圖。
[0032]圖11是實施例1中的使用美容器具將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時使用方法的說明圖。
[0033]圖12實施例2中的罩殼部件的俯視圖。[0034]圖13是沿圖12中B-B線的向視剖視圖。
[0035]圖14是表示實施例2中的將罩殼部件的電磁片材從罩殼主體部上取下后狀態的立體圖。
[0036]圖15是實施例2中的將罩殼部件安裝在美容器具上后狀態的俯視圖。
[0037]圖16是實施例3中的罩殼部件與電磁片材接合后的罩殼部件的立體圖。
[0038]圖17是實施例4中的構成為正反可反轉變形的罩殼部件的立體圖。
[0039]圖18是實施例4中的從下方看到罩殼部件的俯視圖。
[0040]圖19是沿圖18中C-C線的向視剖視圖。
[0041]圖20是沿圖18中D-D線的向視剖視圖。
[0042]圖21是實施例4中的使美容器具吸附美容劑后狀態的俯視圖。
[0043]圖22是實施例4中的使罩殼部件正反反轉變形后狀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4]在上述美容器具中,所述主體部也可是在使具有想要使用的功能的端部露出的狀態下使用者能用手進行把持的形狀。所述主體部的具體形狀可采用各種形態,作為最單純的形態有圓柱或方柱等柱狀形狀。另外,作為其他形態,可采用使所述柱狀形狀的外徑隨著向長度方向前進而大小變化的形狀、或者使其向與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彎曲的形狀或這些變形的組合等。
[0045]如此,表示上述主體部形狀的所謂大致棒狀是指,包含幾何學上定義的上述柱狀形狀,在一般感覺認為棒狀的程度時包含使上述柱狀形狀變形后形狀的概念。
[0046]另外,優選的是,在所述吸附頭部內內裝有永磁鐵。在該情況下,容易從吸附頭部穩定地產生較強的磁力。其結果,所述美容器具,容易從皮膚去除使用后的美容劑,能進一步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另外,在采用永磁鐵的情況下,不需要用于產生磁力的電力。作為所述永磁鐵,可適用鐵素體磁鐵、釹磁鐵和釤鈷磁鐵等公知的永磁鐵。
[0047]另一方面,也可在吸附頭部內設置電磁鐵。在該情況下,美容器具可對由吸附頭部產生磁力的狀態和不產生磁力的狀態進行切換。其結果,由于只在對涂布在皮膚上的美容劑進行吸附去除時能使磁力產生面產生磁力,因此,能防止磁力產生面的磁力隨意作用在美容器具周邊等上的現象。另外,通過在從皮膚上吸附去除美容劑后切換成不產生磁力的狀態,從而可從美容器具上容易地去除、廢棄被吸附在磁力產生面上的美容劑。如此,吸附頭部內設有電磁鐵的美容器具是方便性更高的器具。
[0048]美容器具所用的磁鐵,優選的是磁力產生面產生的磁力作用至更遠方的磁鐵,更優選的是具有在離開磁力產生面Icm的地點磁通密度為36mT以上的磁性特性。在該情況下,當從皮膚表面去除美容劑時,即使吸附頭部與皮膚的距離遠離也可吸附美容劑。其結果,美容器具是可高效地從皮膚表面去除美容劑的器具。
[0049]另外,所述吸附頭部,也可朝向與所述主體部長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所述磁力產生面。在該情況下,當使用者把持主體部時,容易將所述磁力產生面朝向涂布有美容劑的皮膚面。其結果,所述美容器具對使用者來說是方便性更高的器具。
[0050]另外,美容效果賦予部可采用各種形態,例如,可構成為利用電位差促進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的離子導入部、利用電位差使存在于皮膚內部的帶有電荷的污垢和老化物等移動到皮膚表面予以去除的離子導出部、對皮膚賦予超聲波振動的超聲波振蕩部、對皮膚照射可視光線和遠紅外線等的光照射部、對皮膚賦予微弱電氣刺激的EMS(電刺激肌肉,Electro Muscle Stimulation)部等的形態。
[0051]它們當中,美容效果賦予部構成為具有在使其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狀態下將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用的作用電極,在所述主體部內,優選的是內裝有用于將電力供給到所述作用電極的電源部、以及用于對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電流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即,美容器具優選構成為起到利用電位差促進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內部的離子導入器的功能。在該情況下,所述美容器具可容易地縮短結束污垢去除作業后、至開始促進美容成分滲透作業前花費的準備時間。由此,可期待所述美容器具能夠進一步提高促進美容成分滲透的效果,另外,可進一步提高能夠身體感覺的美容效果。
[0052]另外,所述主體部優選為,在與所述磁力產生面相反側具有與所述作用電極一起構成為在所述電源部與人體之間可形成環狀電流路徑的對電極,且所述作用電極配置成朝向所述磁力產生面側。即,優選為,所述對電極相對于所述磁力產生面而配置在與所述主體部長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相反側。在該情況下,當所述美容器具放置在桌上等時,可減少作用電極與對電極同時與放置面接觸的可能性。因此,所述美容器具能夠減少作用電極與對電極通過放置面而導通的可能性,就容易減少耗電。其結果,可進一步提高作為使用者的方便性。另外,通過所述作用電極及所述對電極雙方與人體接觸,從而在電源部與人體之間形成環狀的電流路徑。其結果,可更高效地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人體,可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053]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構成為,具有:對所述作用電極施加脈沖電壓、利用該脈沖電壓而測定所述控制部內電氣特性值的單元;基于所述電氣特性值來判定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是否接觸的單元;以及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的單元,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在根據延遲器等待經過規定時間后,再次實施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
[0054]在該情況下,所述美容器具不必另外進行開關操作,能以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為契機而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接觸部。由此,使用者只要使想獲得美容效果的部分與作用電極接觸,就能容易地獲得美容成分的滲透促進效果。因此,所述美容器具是方便性更高的器具。
[0055]另外,所述美容器具構成為,在判定為作用電極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在根據延遲器等待經過規定時間后,再實施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由此,可減少執行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的頻率。另外,測定所述電氣特性值所用的脈沖電壓的耗電可設為必要的最小限度的電力。其結果,所述美容器具可減少待機狀態即作用電極不與人體接觸狀態的耗電。
[0056]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構成為,具有進入流向人體的電流并使其向所述電源部回流的回流部,且作為所述電氣特性值而測定所述回流部相對于接地電位的電位差,在該電位差在規定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
[0057]作為所述電氣特性值,例如可使用電流值、電壓值或電阻值等。它們當中,從使電路構成簡單的觀點看,作為所述電氣特性值優選使用電位差(電壓值)。
[0058]另外,所述控制部,其電路構成因作用電極與人體是否接觸而產生變化。因此,優選為,測定所述電氣特性值的部位是對于所述脈沖電壓的反應由于作用電極的接觸狀態而產生較大變化的部位。其中,在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所述回流部由于所述脈沖電壓而產生電位差,在不接觸的情況下不產生電位差,因此適合作為電氣特性值的測定部位。其結果,所述美容器具可提高作用電極與人體是否接觸的判定精度。
[0059]另外,流向與皮膚接觸的接觸部的所述離子導入電流的波形由控制部控制。作為離子導入電流的波形,可采用電流和電壓為恒定的直流電、脈沖電流、正弦波交流電等各種形態,還可將這些各種波形予以組合多個。
[0060]其中,所述離子導入電流,優選的形態是依次重復如下步驟:將一方極性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離子導入步驟;將另一方極性的脈沖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復原脈沖步驟;以及將極性交替變換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護膚步驟。
[0061]在所述離子導入步驟中,一方極性的電流從作用電極流向接觸部。這里,所述電流的極性被控制成與美容成分具有的電荷相同的極性。另外,所述電流的極性,其從作用電極流向皮膚的方向設為正極性,其反方向設為負極性。例如,在美容成分具有負電荷的情況下,各個電極的電壓被施加成作用電極的電位相對于接地電位為負電位。由此,所述電流被控制成極性為負極性。并且,具有負電荷的美容成分受作用電極的斥力,容易向皮膚內部滲透。
[0062]另外,在所述護膚步驟中,在兩電極間流過極性交替變換的微弱電流。當該微弱電流流向皮膚時,能發揮皮膚細胞被活性化、淋巴液的流動變得良好、促進血液循環、或提高新陳代謝等效果。因此,通過進行所述護膚步驟,可期待改進皮膚張力、或美化皮膚等的美各效果。
[0063]并且,所述美容器具,通過使將所述離子導入步驟、所述復原脈沖步驟和所述護膚步驟按這種次序予以重復的所述離子導入電流,通向欲獲得美容效果的皮膚表面,從而以美容成分的滲透促進效果和皮膚活性化效果的復合效果而可期待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064]另外,所述美容器具,也可具有將所述吸附頭部的所述磁力產生面予以覆蓋的可裝拆的罩殼部件。在該情況下,使用后的美容劑,因磁力而被吸附到磁力產生面側,被吸附在罩殼部件的表面上。因此,所述美容器具可防止美容劑吸附在磁力產生面自身上。另外,通過將罩殼部件連美容劑一起從磁力產生面上取下,就可容易地將已使用的美容劑廢棄。
[0065]所述罩殼部件只要能覆蓋磁力產生面即可,其形狀和材質等不限定,可使用各種的形態。作為罩殼部件的最簡單的形態,可考慮將片材狀或袋狀的罩殼部件配置成覆蓋磁力產生面并與所述美容器具一起進行把持的形態。
[0066]另外,所述罩殼部件具有:覆蓋所述磁力產生面的罩殼主體部;以及將該罩殼主體部保持在所述磁力產生面上的保持單元,該保持單元也可由電磁片材構成。在該情況下,使用后的美容劑在將所述罩殼部件從磁力產生面上取下后,利用由電磁片材產生的磁力而被保持在罩殼部件表面上。其結果,可抑制使用后的美容劑不隨意從罩殼部件上脫落、散落。另外,電磁片材是將粉狀永磁鐵分散在樹脂中形成片材狀的公知構件。
[0067]另外,所述罩殼主體部也可構成為,具有將二片層重疊、保留插入口而將周圍接合的雙層構造,可從所述插入口將所述電磁片材插入配置在所述二片層之間的收容部內。在該情況下,由于所述電磁片材與罩殼主體部裝拆自如,故可僅更換該罩殼主體部。因此,可將吸附有使用后美容劑的罩殼主體部更換為新罩殼主體部,能夠與罩殼主體部一起將美容劑廢棄。其結果,容易處理使用后的美容劑。另外,容易保持罩殼主體部的清潔。
[0068]另外,所述罩殼主體部與所述電磁片材也可接合在一起。在該情況下,使用后的美容劑在從鼓出部上取下罩殼部件后,利用所述電磁片材產生的磁力而被保持在罩殼部件表面上。其結果,可抑制使用后的美容劑隨意從罩殼部件上脫落、散落。另外,在該情況下,罩殼主體部與電磁片材的接合,可采用粘接劑或面搭扣等各種方法。
[0069]另外,所述罩殼主體部也可由棉片材形成。在該情況下,即使所述棉片材與皮膚接觸也可容易地減小對于皮膚的刺激。因此,可使所述棉片材與皮膚接觸附著美容成分變得親和,或可擦去剩余部分的美容成分。其結果,可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070]另外,所述罩殼部件也可構成為,將所述美容器具的所述吸附頭部的所述磁力產生面可裝拆地安裝在從所述主體部上鼓出的鼓出部上,所述罩殼部件具有與所述磁力產生面相對的底面部,并具有效仿所述鼓出部的大致杯狀的形狀,且正反可反轉變形成使所述底面部的突出方向反向。
[0071]所述罩殼部件如上所述,以使鼓出的與磁力產生面相對的底面部側突出的大致杯形狀的狀態安裝在所述鼓出部上來使用。因此,當安裝有所述罩殼部件的美容器具的鼓出部靠近涂布有美容劑的皮膚面時,利用其磁力,美容劑被吸附在所述罩殼部件的凸狀的面即底面部及其近旁的表面上。作為如此將吸附在所述罩殼部件表面上的使用后的美容劑予以廢棄的方法,可采用各種方法,例如可如下那樣進行。
[0072]在從皮膚表面上去除美容劑后,所述罩殼部件的底面部成為因磁力而被夾持在所吸附的美容劑與鼓出部之間的狀態,被維持成接觸在鼓出部的磁力產生面上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美容器具的使用者在將所述罩殼部件的底面部表面(放有美容劑的面)朝向上方的狀態下,使底面部的周圍部分變形成脫離鼓出部的表面而被提起。
[0073]在使所述罩殼部件底面部的周圍變形結束后的狀態下,罩殼部件整體的形狀成為正反可反轉變形成使底面部的突出方向相對于最初的安裝狀態為反向的大致杯形狀。即,利用所述的正反反轉變形,所述罩殼部件的凸狀的面成為凹狀的面。因此,吸附在罩殼部件底面部及其近旁的使用后的美容劑,成為被收容在開口部朝向上方的杯狀的罩殼部件中的狀態。
[0074]接著,通過將正反反轉變形后的罩殼部件從美容器具的鼓出部上取下,就可消除罩殼部件內的從鼓出部對美容劑的磁力作用。此時,由于罩殼部件被正反反轉變形,故使用后的美容劑成為被收容在罩殼部件內的狀態。因此,當將罩殼部件從鼓出部上取下時,可抑制美容劑隨意散落。
[0075]然后,通過使罩殼部件移動到美容劑的廢棄場所的上方,促使放有美容劑的面朝向下方而依靠美容劑的自重促進其落下,或利用紙張等進行擦去作業等,就可從罩殼部件的表面容易地將使用后的美容劑去除。另外,去除美容劑后的罩殼部件,也能以再次正反反轉變形后的狀態安裝在美容器具的鼓出部上來使用。
[0076]如此,所述罩殼部件能夠可裝拆地安裝在所述鼓出部上,并具有可正反反轉變形的大致杯形狀。由此,如上所述,可抑制利用美容器具從皮膚上去除的使用后的美容劑隨意散落,可提高美容器具的使用方便性。
[0077]另外,優選的是所述罩殼部件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形成。所述罩殼部件的材質,只要具有正反可反轉變形的可撓性,則可適用各種材料。例如可采用橡膠、樹脂、紙或無紡布等。它們當中,尤其使用了具有彈性的材料的罩殼部件,容易進行正反反轉變形,此外,非常容易復原到初始形狀。作為具有彈性的材料,有橡膠、樹脂等,作為更具體的例子,有硅酮橡膠、聚亞氨基甲基酸酯橡膠和聚乙烯等。
[0078]另外,所述罩殼部件也可具有:平坦的所述底面部;以及設成從該底面部的外周緣延伸并逐漸擴徑的側壁部。在該情況下,所述罩殼部件,通過在仍保持所述底面部位置的狀態下只使所述側壁部變位,就可正反反轉變形。因此,所述罩殼部件的正反反轉作業變得容易,可進一步可靠地抑制美容劑從所述罩殼部件上飛散。
[0079][實施例]
[0080](實施例1)
[0081]對于所述美容器具的實施例,用圖1?圖11來說明。美容器具I如圖1所示,具有:大致棒狀的主體部10 ;配置在主體部10的一端上的吸附頭部2 ;以及配置在主體部10的另一端上的美容效果賦予部。吸附頭部2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磁力產生面20,用于利用磁力而吸附去除涂布在人體皮膚上的美容劑4。美容效果賦予部構成為,具有圖11所示的作用電極11,在使其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狀態下可將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在主體部10內,如圖4所示,內裝有用于將電力供給于作用電極11的電源部33、以及用于對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電流進行控制的控制部3。
[0082]下面,詳細說明美容器具I。如圖1?圖3所示,美容器具I中主體部10的一端具有:吸附頭部2 ;以及與作用電極11 一起構成為可在電源部33與人體之間形成環狀電流路徑的對電極12。另外,主體部10的另一端具有作用電極11。另外,在吸附頭部2的磁力產生面20,可配置后述的可裝拆的罩殼部件(圖示省略)。另外,在下面,有時將主體部10的長度方向設有作用電極11的一側稱為前方,將設有吸附頭部2的一側稱為后方。另外,有時將從前后方向看到美容器具I后的磁力產生面20側稱為下方,將其相反側稱為上方。有時將與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這雙方正交的方向稱為側方。這些方向表示是為了方便起見而表示的,與使用美容器具I時實際的方向無任何關系。
[0083]主體部10如圖1及圖4所示,從側方看呈大致弧狀,前后方向(長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彎曲形成為相對于兩端部位于上方。另外,主體部10的前后方向的兩端部如圖2及圖3所示,從上下方向看時的外形線呈大致圓弧狀。另外,主體部10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從上下方向看時相比于兩端形成為寬度較窄。
[0084]如圖1所示,配置在主體部10后方端部上的吸附頭部2具有向主體部10下方鼓出的鼓出部21。另外,鼓出部21的頂面部分具有磁力產生面20。
[0085]鼓出部21如圖4所示,具有:由平坦面構成的磁力產生面20 ;以及從磁力產生面20外周緣延伸設置的頭側壁22。磁力產生面20如圖3所示,從下方看時呈大致橢圓形,其長軸朝向前后方向(長度方向)配置。另外,頭側壁22如圖4所不,從磁力產生面20外周緣向上方逐漸擴徑。另外,磁力產生面20與頭側壁22利用平緩的曲面連接。
[0086]如圖4所示,在吸附頭部2的鼓出部21的內部內裝有大致圓柱狀的永磁鐵200。永磁鐵200在鼓出部21的內部配置成一方的端面與磁力產生面20的內壁面抵接。另外,永磁鐵200外周面中與磁力產生面20相反側的端面,被由軟磁性體構成的軛鐵材201覆蓋。由此,美容器具I構成為,由永磁鐵200產生的磁力朝向下方而非常強力地產生作用。
[0087]另外,本例的永磁鐵200是在高度方向被磁化的釹磁鐵。通過使用該釹磁鐵,磁力產生面20表面的磁通密度的最大值是286mT。另外,在從磁力產生面20中央部向下方離開20mm的點處測定的磁通密度是43mT。
[0088]另外,主體部10如圖2所示,在與磁力產生面20相反側(上方)具有對電極12。并且,如圖3所示,作用電極11朝向磁力產生面20側(下方)配置。另外,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分別形成為,側方方向的寬度相比于主體部10的最大寬度為較窄寬度。
[0089]主體部10的內部,如圖4所示,配置有電源部33、控制部3、LED顯示器13和振動電動機14。電源部33在主體部10的內部配置在長度方向的中央與作用電極11之間,在主體部10內的空間可收容電池330。另外,電池330如圖3及圖4所示,通過安裝相對于主體部10可裝拆的蓋部331而被保持在主體部10內。
[0090]控制部3配置在主體部10長度方向中央的吸附頭部2側。另外,LED顯示器13如圖2及圖4所示配置在主體部10內的長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當離子導入電流從作用電極11流向皮膚時,LED顯示器13向上方發光。另外,振動電動機14配置在主體部10內的作用電極11側的端部上。當離子導入電流從作用電極11流向皮膚時,振動電動機14被驅動,產生振動。
[0091]接著,用圖5來說明美容器具I中各部分間的電氣連接。電源部33分別與控制部3內的控制用微機30及電壓施加部31、LED顯示器13和振動電動機14連接,對這些各部分供給動作用電力。
[0092]另外,控制部3分別與電源部33、作用電極11、對電極12、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連接,構成為可對這些各部分的動作進行控制。控制部3具有控制用微機30、電壓施加部31和回流部32。控制用微機30具有將控制各部分的動作的信號予以輸入輸出的功能。電壓施加部31具有對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之間施加電壓的功能。回流部32具有從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進入流向人體的電流并使其回流到電源部3的功能。
[0093]控制用微機30與電壓施加部31之間,互相連接成可傳遞后述的電壓控制信號及電流值選擇信號。回流部32被配置在電壓施加部31與連接在電源部33負極的接地部312之間。另外,回流部32與控制用微機30的后述ADC(模擬數字變換器,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 300連接。由此,控制部3構成為能將回流部32內的電位差輸入控制用微機30。
[0094]控制用微機30具有ADC300、運算部301、信號輸出部302和延遲器303。ADC300具有將回流部32內的電位差數字化的功能。運算部301具有對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是否與人體接觸進行判定的功能。信號輸出部302具有對從作用電極流向欲獲得美容效果的皮膚表面的電流進行控制的功能。
[0095]ADC300構成為,與控制部3的回流部32連接,將回流部32相對于接地部312電位(下面將接地部312的電位稱為“接地電位”)的電位差予以數字化。由ADC300被數字化后的所述電位差的值在控制用微機30內被傳遞到運算部301。
[0096]運算部301將由ADC300輸入的所述電位差的值與規定閾值進行比較。并且,在所述電位差的值小于所述規定閾值的情況下,運算部301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在所述電位差的值在所述規定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另外,運算部301構成為,基于所述判定結果和圖6及圖7所示的預先設定的動作流程的雙方而可控制從信號輸出部302輸出的信號。另外,對于詳細的所述動作流程如后述。[0097]信號輸出部302接收來自運算部301的控制信號,向電壓施加部31輸出電壓控制信號及電流值選擇信號。電壓控制信號被輸入電壓施加部31的后述的極性反轉電路310,控制施加在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的電壓的接通斷開和極性。另外,電流值選擇信號被輸入電壓施加部31的后述的恒流電路311,控制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流動的電流值。
[0098]另外,信號輸出部302分別還與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連接。在運算部301中所述判定的結果判定為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的雙方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信號輸出部302輸出分別驅動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的驅動信號。
[0099]在運算部301中所述判定的結果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延遲器303根據運算部301而起動。延遲器303具有使運算部301的動作停止規定時間的功能。由此,美容器具I在延遲器303起動后經過所述規定時間為止的期間,各部分的動作隨著運算部301的動作停止而停止。另外,延遲器303構成為,在經過所述規定時間后,重新開始運算部301的動作。
[0100]電壓施加部31具有極性反轉電路310和恒流電路311,并構成為兩者互相被連接。極性反轉電路310與控制用微機30的信號輸出部302互相被連接。另外,極性反轉電路310分別與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連接。由此,極性反轉電路310構成為,基于從信號輸出部302輸出的電壓控制信號而可控制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的電位差。
[0101]恒流電路311具有將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流動的電流保持成一定值的功能。另外,恒流電路311與控制用微機30的信號輸出部302互相連接。并且,恒流電路311構成為,基于從信號輸出部302輸出的電流值選擇信號而可將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流動的電流設定成二級。在本例中,該電流的大小設定成離子導入水平、以及電流值比離子導入水平小的護膚水平這二級。另外,離子導入水平適用于后述的離子導入步驟S8及復原脈沖步驟S9的執行中,護膚水平適用于護膚步驟Sll的執行中。
[0102]回流部32具有連接在電壓施加部31與接地部312之間的電阻器320。由此,從電壓施加部31側進入的電流在電阻器320內向接地部312側流動,通過接地部312而回流到電源部33的負極。另外,回流部32中電壓施加部31與電阻器320之間,與控制用微機30的ADC300連接。由此,ADC300構成為,被輸入電壓施加部31與電阻器320之間電位的相對于接地部的電位差。
[0103]接著,說明圖6及圖7所示的美容器具I的動作流程。當美容器具I由電源部33供給電流時,進行將控制用微機30初始化的步驟SI。此時,控制用微機30對恒流電路311輸出電流值選擇信號,將電流值設定成離子導入水平。
[0104]然后,控制用微機30,根據延遲器303進行等待經過所述規定時間的步驟S2。另夕卜,本例的延遲器303可將所述規定時間適當設定在50?1000毫秒的范圍內。
[0105]控制用微機30在步驟S2后,進行從電源部33將動作用電力供給到電壓施加部31的步驟S3,同時從信號輸出部302輸出電壓控制信號。由此,控制用微機30將兩電極間的電位差控制成作用電極11相對于對電極12為低電位,并在兩電極間施加一次脈沖電壓。這樣,實施在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間施加一次脈沖電壓的步驟S4。在本例中,步驟S4的脈沖電壓的值設為5V。
[0106]接著,如圖6所示,實施對回流部32中的電位差進行測定的步驟S5。在步驟S5中,在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雙方與皮膚接觸的情況下,所述脈沖電壓的脈沖電流從對電極12通過人體而流向作用電極11。該脈沖電流從作用電極11進入控制部3內,且如圖8所示的波形Fl那樣,使回流部32中的電阻器320兩端間產生電位差。并且,電阻器320兩端間產生的電位差即以接地電位為基準的回流部32內的電位差被輸入控制用微機30的ADC300,進行其值的測定。
[0107]另一方面,在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皮膚接觸的情況下,即使施加所述脈沖電壓,電流也不流向電阻器320,在電阻器320的兩端間不產生電位差。因此,在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皮膚接觸的情況下,電位差的值為0V。
[0108]然后,控制用微機30基于運算部301中所述電位差與規定閾值L(參照圖8)的比較結果,而進行判定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與人體接觸狀態的步驟S6。當步驟S5中測定了的電位差小于閾值L時,控制用微機30就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步驟S6,“否”)。在該情況下,控制用微機30返回步驟S2而起動延遲器303。并且,控制用微機30在步驟S6中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的期間,重復步驟S2?步驟S6。另外,在本例中,閾值L可適當設定在50?200mV之間。
[0109]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當在步驟S6中以接地電位為基準的回流部32內的電位差在閾值L以上時,控制用微機30判定為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步驟S6,“是”)。在該情況下,如圖6所示,控制用微機30對恒流電路311輸出電流值選擇信號,進行將電流值設定成離子導入水平的步驟S7。并且,控制用微機30在步驟S7之后將電壓控制信號送向電壓施加部31以使離子導入電流從作用電極11流向皮膚。
[0110]離子導入電流如圖6及圖9所示,構成為,依次重復這樣的步驟:使一方極性的電流(圖9,F2)流向作用電極11與皮膚的接觸部的離子導入步驟S8 ;使另一方極性的脈沖電流(圖9,F3)流向所述接觸部的復原脈沖步驟S9 ;以及使極性交替變換的電流(圖9,F4)流向所述接觸部的護膚步驟S11。由此,流向皮膚的例子導入電流的波形是圖9所示的基本波形F2?F4被重復的波形。
[0111]另外,控制用微機30在離子導入電流流向皮膚的期間,將驅動信號從信號輸出部302輸出到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 (圖7,步驟Tl)。由此,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在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的期間被驅動。
[0112]更詳細地說,在離子導入步驟S8中,控制用微機30將兩電極間的電位差控制成作用電極11相對于對電極12為低電位,并在兩電極間施加多次脈沖電壓。由此,作用電極11如圖9所示的基本波形F2那樣,可將負極性的脈沖電流多次回流到皮膚。
[0113]在復原脈沖步驟S9中,控制用微機30將兩電極間的電位差控制成作用電極11相對于對電極12為高電位,并對兩電極間施加一次脈沖電壓。由此,作用電極11如圖9所示的基本波形F3那樣,可將正極性的脈沖電流流向皮膚。
[0114]另外,在復原脈沖步驟S9之后,控制用微機30如圖6所示,向恒流電路311輸出電流值選擇信號,進行將電流值設定成護膚水平的步驟SlO。
[0115]控制用微機30如圖6所示,在實施了步驟SlO后,實施護膚步驟S11。在護膚步驟Sll中,控制用微機30將使作用電極11相對于對電極12的電位差的高低交替變換的矩形波施加在兩電極間。由此,作用電極11如圖9所示的基本波形F4那樣,可將正極性與負極性交替變換的矩形波電流流向皮膚。[0116]另外,如圖7所示,控制用微機30具有與步驟S7?Sll —并進行、用流向人體皮膚的離子導入電流的脈沖來判定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與人體的接觸狀態的皮膚檢測功能。即,控制用微機30構成為,在離子導入步驟S8、復原脈沖步驟S9及護膚步驟Sll中用流向人體皮膚的脈沖電流,與步驟S5相同地進行因該脈沖電流而產生的回流部32相對于接地電位的電位差測定T2。
[0117]并且,控制用微機30如圖7所示,基于所述的回流部32的電位差測定的結果,而進行判定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與人體的接觸狀態的步驟T3。步驟T3中的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與人體的接觸狀態的判定,既可根據對于一個脈沖電流的電位差測定的結果進行,也可將對于多個脈沖電流的電位差測定的結果予以綜合來進行。另外,所述接觸狀態的判定所用的脈沖電流,可從離子導入步驟S8、復原脈沖步驟S9及護膚步驟Sll的各個步驟的脈沖電流中來適當選擇。
[0118]例如在本例中,步驟T3的接觸狀態的判定,以復原脈沖步驟S9中由脈沖電流(圖9,F3)引起的電阻器320兩端間的電位差是否連續規定次數地低于閾值L為基準來實施。即,在由脈沖電流(圖9,F3)引起的電位差連續規定次數地小于閾值L的情況下(步驟T3,“是”),本例的控制用微機30就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在該情況下,控制用微機30停止產生離子導入電流,同時,停止向LED顯示器13及振動電動機14輸出驅動信號(步驟T4)。控制用微機30在步驟T4之后,重復圖6所示的步驟S2?步驟S6。
[0119]另一方面,在所述的電位差連續小于閾值L的次數未達到所述規定次數的期間(步驟T3,“否”),控制用微機30判定為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控制用微機30在步驟Τ3中判定為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的期間,重復執行圖6所示的步驟S7?步驟SI I。
[0120]接著,對美容器具I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使用者在使用美容器具I之前,預先將含有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的美容劑4涂布在皮膚上。另外,在本例中,作為所述美容成分,使用了 L-抗壞血酸-2-磷酸鈉。另外,美容劑4使用了可由磁力吸附、并具有對皮膚的污垢等進行吸附的功能的美容劑。
[0121]使用者在涂布美容劑4后,把持主體部10的作用電極11側,如圖10所示,將吸附頭部2的磁力產生面20側靠近皮膚。此時,在磁力產生面20可預先安裝可裝拆的罩殼部件。罩殼部件若是可將磁力產生面20覆蓋的構件,則其形狀和材質等不限定,可使用各種構件。在本例中,成形為片材狀的棉花卷繞在吸附頭部2上(圖示省略)。
[0122]由此,如上所述,將吸附了皮膚污垢等的使用后的美容劑4從皮膚表面去除,并被吸附在吸附頭部2上。此時,由于美容劑4中的美容成分即L-抗壞血酸-2-磷酸鈉未被磁力吸附,因此成為被涂布在皮膚表面上的狀態。另外,吸附在吸附頭部2上的使用后的美容劑4,可連罩殼部件一起從磁力產生面20上取下廢棄。
[0123]在將如此使用后的美容劑4從皮膚上去除后,使用者使作用電極11從手上突出,且對電極12與手接觸地換拿主體部10。并且,如圖11所示那樣使作用電極11與皮膚表面接觸。由此,由圖9所示的基本波形F2?F4重復所構成的電流流向作用電極11與皮膚的接觸部。另外,在本例中,在離子導入步驟S8中,作用電極11起到陰極、對電極12起到陽極的功能,向與作用電極11接觸的皮膚表面流入負極性的電流。由此,美容器具I可使陰離子即L-抗壞血酸-2-磷酸鈉滲透到皮膚內部。
[0124]接著,說明美容器具I的作用效果。美容器具I具有利用磁力而將美容劑4予以吸附去除用的吸附頭部2。因此,如圖10所示,當使用者把持主體部10并將吸附頭部2靠近涂布有美容劑4的皮膚面時,美容劑4因該磁力而被吸附在吸附頭部2上。其結果,美容器具I能更簡便地將使用后的美容劑4去除。
[0125]另外,美容器具I如圖2所示,具有在使其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狀態下將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用的作用電極11,因此,預先將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涂布在皮膚上的使用者,通過如上述那樣使作用電極11與皮膚接觸并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動,從而所述美容成分容易向皮膚內部移動。其結果,美容器具I容易促進美容成分的滲透,迅速使美容效果發揮。
[0126]并且,美容器具I具有吸附頭部2和作用電極11兩方。因此,美容器具I如上述那樣,可利用一個器具來實施利用美容劑4而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去除的作業、以及利用離子導入電流而使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中的作業這兩方作業。其結果,使用者對所述二種作業不必分別準備器具分開使用。
[0127]另外,在吸附頭部2內,如圖4所示,內裝有永磁鐵200。因此,吸附頭部2容易穩定地產生較強力的磁力。其結果,美容器具I容易從皮膚去除已使用的美容劑4。另外,由于采用永久磁體200,故不需要用于產生磁力的電力。
[0128]另外,吸附頭部2如圖1所示,朝向與主體部10長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下方)具有磁力產生面20。因此,當使用者把持主體部10時,如圖10所示,容易將磁力產生面20朝向涂布有美容劑4的皮膚面。其結果,美容器具I對于使用者來說是方便性更高的器具。
[0129]另外,主體部10如圖2所示,在與磁力產生面20相反側(上方)具有對電極12,且如圖3所示,作用電極11被配置成朝向下方。因此,美容器具I如上述那樣,當放置在桌上等時,可減少作用電極11與對電極12通過放置面而導通的可能性,容易減少美容器具I的耗電。另外,由于在電源部33與人體之間形成環狀電流路徑,因此,美容器具I可更高效地將離子導入電流流向人體。其結果,美容器具I可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130]另外,控制部3如圖5及圖6所示,具有:對作用電極11施加脈沖電壓、利用該脈沖電壓而測定控制部3內電氣特性值的單元;基于該電氣特性值來判定作用電極11和對電極12與人體是否接觸的單元;以及在判定為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的單元,在判定為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在通過延遲器303等待經過規定時間后,再實施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
[0131]因此,美容器具I不必另外進行開關操作,能以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為契機而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接觸部。由此,使用者只要把持主體部10的對電極12側并使對電極12與手接觸、同時使想獲得美容效果的部分與作用電極11接觸,就能容易地獲得美容成分的滲透促進效果。
[0132]另外,美容器具I,通過如上述那樣使延遲器303動作,從而可減少執行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的頻率。其結果,美容器具I可減少待機狀態即作用電極11或對電極12的至少一方不與人體接觸狀態的耗電。
[0133]另外,控制部3如圖5及圖6所示,具有進入流向人體的電流并使其回流到電源部3的回流部32,且測定回流部32相對于接地電位的電位差作為電氣特性值,在該電位差在規定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雙方與人體接觸。因此,控制部3如上述那樣容易將回路構成簡單化,同時,可提高作用電極11及對電極12是否與人體接觸的判定精度。
[0134]另外,離子導入電流如圖6及圖9所示,依次重復如下步驟:將一方極性的電流(圖9,F2)流向接觸部的離子導入步驟S8 ;將另一方極性的脈沖電流(圖9,F3)流向接觸部的復原脈沖步驟S9 ;以及將極性交替變換的電流(圖9,F4)流向接觸部的護膚步驟S11。因此,如上所述,美容器具I利用美容成分向皮膚內部的滲透促進效果和皮膚活性化效果的復合效果,而可期待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135]另外,美容器具I,在作用電極11側的端部具有振動電動機14,在離子導入電流流向人體皮膚的期間,振動電動機14被驅動。因此,利用振動電動機14產生的振動,作用電極11與皮膚的接觸部分及其周邊部分有可能獲得淋巴液的流動變得良好、血液循環被促進或新陳代謝被提高等的效果。其結果,美容器具I是能進一步提高產生身體感覺的美容效果的器具。
[0136]另外,在本例中,與美容器具I 一起使用的美容劑4,使用含有預先帶有電荷的美容成分的美容劑。因此,使用者在將美容劑4涂布在皮膚上的同時,可將所述美容成分涂布在皮膚上。其結果,使用者可更有效地進行將污垢等從皮膚上去除和促進美容成分向皮膚的滲透。
[0137]如上所述,美容器具I可提高連續進行將皮膚中的污垢和老化物予以去除的作業、和使美容成分滲透到皮膚中的作業時的方便性。
[0138](實施例2)
[0139]本例是可安裝在實施例1的美容器具I上的罩殼部件5的例子。本例的罩殼部件5如圖12及圖15所示,具有覆蓋美容器具I的磁力產生面20的罩殼主體部50、以及將罩殼主體部50保持在磁力產生面20上的作為保持單兀電磁片材51。
[0140]罩殼主體部50如圖13及圖14所示,具有將二片棉片材重疊并保留插入口 500而將周圍接合而成的雙層構造。罩殼主體部50由二片棉片材構成,各個棉片材形成為比磁力產生面20的尺寸大的大致橢圓狀。另外,如圖12所示,二片棉片材的外周部分保留長軸方向的一方其余互相接合。并且,該外周部分的未接合部分構成插入口 500。
[0141]另外,如圖13所示,罩殼主體部50構成為,可從插入口 500將電磁片材51插入配置在二片棉片材間的收容部內。另外,二片棉片材的接合,可利用縫合或粘接等公知方法進行。
[0142]插入配置于罩殼主體部50的電磁片材51如圖14所不,具有大致橢圓狀的吸附部510、以及從吸附部510長軸方向一端突出形成的把持部511。另外,電磁片材51例如可通過將粉狀永磁鐵分散到具有可撓性的樹脂中并形成為片材狀而獲得。本例的電磁片材51構成為,可一邊撓曲吸附部510 —邊從罩殼主體部50的插入口 500插入。
[0143]另外,如圖12及圖13所示,把持部511形成為,吸附部510的頂端在被插入到罩殼主體部50內里面的狀態下,從插入口 500露出到罩殼主體部50外部。
[0144]通過使用如此構成的罩殼部件5,則使用后的美容劑4在從磁力產生面20上取下罩殼部件5后,通過由電磁片材51產生的磁力而被保持在罩殼主體部50的表面上。其結果,可抑制使用后的美容劑4不會隨意從罩殼部件5上脫落、散落。
[0145]另外,罩殼主體50如圖12及圖13所示,具有將二片層重疊并保留插入口 500而將周圍接合而成的雙層構造。可從插入口 500將電磁片材51插入配置在所述二片層之間的收容部。因此,電磁片材51可與罩殼主體部50裝拆自如,可僅更換罩殼主體部50。其結果,如上所述,容易處理使用后的美容劑4。另外,容易確保罩殼主體部50的清潔。
[0146]另外,罩殼主體部50由棉片材形成。因此,即使棉片材與皮膚接觸也能容易減小對皮膚的刺激。因此,可使棉片材與皮膚接觸附著的美容成分親和,或可擦去剩余部分的美容成分。其結果,可進一步提高美容效果。
[0147](實施例3)
[0148]本例是將實施例2的罩殼部件5中罩殼主體部50與電磁片材51予以一體化后的例子。本例的罩殼部件501如圖16所不,在實施例3的電磁片材51的一方的主面,粘接有形成為與電磁片材51相同形狀的罩殼主體部502。另外,罩殼主體部502由棉片材形成。其它與實施例2相同。
[0149]如此,即使將罩殼主體部502與電磁片材51粘接成一體,也能獲得與實施例2相同的作用效果。
[0150](實施例4)
[0151]本例是將實施例1中的可安裝在美容器具I上的罩殼部件形成為大致杯狀的例子。本例的罩殼部件6如圖17及圖21所示,具有與磁力產生面20相對的底面部60,并具有效仿鼓出部21的大致杯狀的形狀。并且,罩殼部件6如圖21及圖22所示,構成為正反可反轉變形以使底面部60的突出方向為反向。
[0152]罩殼部件6由具有彈性的硅酮橡膠形成,如圖17所示,具有:平坦的底面部60 ;以及設成從該底面部60的外周緣延伸并逐漸擴徑的側壁部61。另外,底面部60如圖18所示,從其厚度方向看呈大致橢圓狀。由此,罩殼部件6呈大致杯狀,同時,如圖21所示,在安裝在美容器具I的鼓出部21上的狀態下,底面部60沿磁力產生面20、側壁部61沿頭側壁22而配置。
[0153]另外,如圖18?圖20所示,底面部60的外周緣,具有配置成環狀圍住罩殼部件60全周的向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環部600。在將罩殼部件6安裝在鼓出部21上的狀態下,突出環部600配置在底面部60中與磁力產生面20相反側的面上。
[0154]側壁部61如圖17及圖20所示,底面部60的長軸方向的一端側具有卡止部610,另一端側具有延伸耳部611。卡止部610及延伸耳部611具有將罩殼部件6固定在鼓出部21上的功能。
[0155]卡止部610將罩殼部件6的側壁部61延伸而形成。另外,卡止部610在被安裝在吸附頭部2上的狀態下,如圖21所示呈沿吸附頭部2外表面的形狀,并配置成覆蓋吸附頭部2的后方端部。由此,罩殼部件6構成為,在卡止部610收各吸附頭部2的后方端部,可卡止在吸附頭部2上。
[0156]延伸耳部611配設在側壁部61中的與卡止部610相反側的端緣上。延伸耳部611如圖17及圖21所示,從側壁部61的端緣沿美容器具I的主體部10而向前方(作用電極IU則)延伸形成。由此,罩殼部件6構成為,當使用者將美容劑4去除時,與主體部10—起可把持延伸耳部611。并且,罩殼部件6構成為,通過使用者與主體部10—起把持延伸耳部611而可維持被安裝在吸附頭部2上的狀態。
[0157]接著,說明本例的罩殼部件6的作用效果。罩殼部件6如上所述,具有大致杯狀的形狀,且正反可反轉變形。因此,如圖21及圖22所示,可將罩殼部件6正反反轉變形,并將吸附在磁力產生面20上的使用后的美容劑4收容在罩殼部件6內。其結果,當將罩殼部件6從吸附頭部2上取下時,可抑制美容劑4隨意散落。
[0158]另外,使罩殼部件6向美容劑4的廢棄場所上方移動,放有美容劑4的面朝向下方促使美容劑4的依靠自重的落下,或由紙張等進行擦去作業,由此,可容易地從罩殼部件6表面上將使用后的美容劑4去除。另外,去除美容劑4后的罩殼部件6,在再次正反反轉變形后的狀態下可安裝在美容器具I的吸附頭部2上進行使用。
[0159]另外,罩殼部件6由具有彈性的硅酮橡膠形成。因此,罩殼部件6成為容易進行正反反轉變形的部件,還有,非常容易復原到初始形狀。
[0160]另外,罩殼部件6如圖17所示,具有平坦的底面部60、以及設成從底面部60外周緣延伸設置并逐漸擴徑的側壁部61。因此,通過在仍保持底面部60位置的狀態下僅使側壁部61變位,從而能夠使罩殼部件6正反反轉變形。其結果,罩殼部件6的正反反轉作業變得容易,可進一步可靠地抑制美容劑4從罩殼部件6上散落。
[0161]另外,本例的罩殼部件6如圖18所示,在底面部60的外周緣設有配置成環狀圍住底面部60全周的向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環部600。因此,容易將使用后的美容劑4保持在比突出環部600位于底面部60的內周側,容易減少美容劑4吸附在比突出環部600位于外周側的吸附量。其結果,容易把持突出環部600的外周側,可更容易地進行罩殼部件6的正反反轉變形。
[0162]另外,本例的罩殼部件6具有卡止部610及延伸耳部611。因此,利用卡止部610及延伸耳部611的至少一方所產生的功能,從而如上述那樣可維持罩殼部件6被安裝在吸附頭部2上的狀態。
[0163](實施例5)
[0164]本例是由不產生正反反轉變形的材質構成實施例4中大致杯狀的罩殼部件6的例子。本例的罩殼部件(圖示省略),使用厚度0.3mm的聚乙烯而形成與實施例4的罩殼部件6相同形狀的部件。另外,本例的罩殼部件,不限于聚乙烯材料,可使用各種塑料材料,可利用真空成型等為代表的公知的成型方法對該塑料材料進行成型制造。
[0165]本例的罩殼部件6,可生產率良好、廉價地制造。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不會弄臟吸附頭部2而可從皮膚表面將使用后的美容劑4予以去除。
[0166]另外,在實施例1?5中,在離子導入步驟S8中,例示了使作用電極11起到陰極、使對電極12起到陽極功能的例子,但也可是根據美容成分的組分而將陽極和陰極變換的構成。例如,在想要導入皮膚內部的美容成分是陽離子的情況下,則在離子導入步驟S8中,也可將作用電極11的電位相比于對電極12而設成高電位。
[0167]另外,在實施例1?5中,雖然將延遲器303的規定時間設定成200毫秒,但該規定時間可適當設定在50毫秒?1000毫秒的范圍內。在所述規定時間小于50毫秒的情況下,進行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步驟S5)和所述接觸狀態的判定(步驟S6)的頻率就較大。因此,步驟S2?步驟S6中的耗電容易增大。另一方面,在所述規定時間超過1000毫秒的情況下,進行所述測定和所述判定的頻度就過分變小,作用電極11與人體接觸后至執行所述測定和判定的時間差有可能變大。因此,所述美容器具的方便性有可能變低。如此,從耗電減少和方便性雙方的觀點看,所述規定時間較好的是50毫秒以上、1000毫秒以下。
[0168]另外,罩殼部件的形狀,不停留于實施例1?5所示的形狀,若是可覆蓋磁力產生面20的形狀,則可采用各種形狀。
[0169]另外,實施例1?5例示了由磁力產生面20始終產生磁力的美容器具I的例子,但也可在美容器具I上設置對由磁力產生面20產生磁力的狀態和不產生磁力的狀態進行切換的磁力控制單元。在該情況下,由于可僅在將涂布在皮膚上的美容劑4吸附去除時使磁力產生面20產生磁力,因此可防止來自磁力產生面20的磁力不經意作用在美容器具I周邊等上的現象。另外,在從皮膚上吸附去除美容劑4后,通過切換成不產生磁力的狀態,從而從美容器具I上可容易去除、廢棄被吸附在磁力產生面20上的美容劑4。如上所述,具有磁力控制單元的美容器具I是方便性更高的器具。
[0170]另外,作為上述的磁力產生單元,例如有這樣的結構:使內裝在吸附頭部2內的磁鐵(永磁鐵200或電磁鐵)離開磁力產生面而使磁鐵旋轉或滑動的結構;以及將可動式軛鐵材料插入磁鐵與磁力產生面20之間切斷磁感線的結構等。另外,在將電磁鐵用作為磁鐵的情況下,通過設置對電磁鐵的接通狀態和斷開狀態進行切換的開關,從而可使該開關起到磁力產生單元的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體部,該主體部為大致棒狀; 吸附頭部,該吸附頭部配置在該主體部的一端,具有利用磁力而將涂布在人體皮膚上的美容劑予以吸附去除用的磁力產生面;以及 美容效果賦予部,該美容效果賦予部配置在所述主體部的另一端側,用于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或接近的狀態下對該人體皮膚賦予美容效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頭部內內裝有永磁鐵。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頭部,向與所述主體部的長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所述磁力產生面。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效果賦予部具有在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狀態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用的作用電極,在所述主體部內,內裝有用于將電力供給到所述作用電極的電源部、以及用于對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電流進行控制的控制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效果賦予部具有在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狀態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用的作用電極,在所述主體部內,內裝有用于將電力供給到所述作用電極的電源部、以及用于對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電流進行控制的控制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在與所述磁力產生面相反的一側具有對電極,該對電極構成為可與所述作用電極一起在所述電源部與人體之間形成環狀電流路徑,且所述作用電極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磁力產生面側。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在與所述磁力產生面相反的一側具有對電極,該對電極構成為可與所述作用電極一起在所述電源部與人體之間形成環狀電流路徑,且所述作用電極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磁力產生面側。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具有:對所述作用電極施加脈沖電壓、利用該脈沖電壓而測定所述控制部內的電氣特性值的單元;基于所述電氣特性值來判定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是否接觸的單元;以及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的單元,所述控制部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在通過延遲器等待經過了規定時間后,再實施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具有:對所述作用電極施加脈沖電壓、利用該脈沖電壓而測定所述控制部內的電氣特性值的單元;基于所述電氣特性值來判定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是否接觸的單元;以及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使離子導入電流流向該接觸部的單元,所述控制部在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不與人體接觸的情況下,在通過延遲器等待經過了規定時間后,再實施所述電氣特性值的測定和所述判定。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具有取入流向人體的電流并使該電流向所述電源部回流的回流部,且作為所述電氣特性值,測定所述回流部相對于接地電位的電位差,在該電位差在規定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具有取入流向人體的電流并使該電流向所述電源部回流的回流部,且作為所述電氣特性值,測定所述回流部相對于接地電位的電位差,在該電位差在規定閾值以上的情況下,判定為所述作用電極與人體接觸。
12.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導入電流依次重復如下步驟:使一方極性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離子導入步驟;使另一方極性的脈沖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復原脈沖步驟;以及使極性交替變換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護膚步驟。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導入電流依次重復如下步驟:使一方極性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離子導入步驟;使另一方極性的脈沖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復原脈沖步驟;以及使極性交替變換的電流流向所述接觸部的護膚步驟。
【文檔編號】A45D44/22GK103565089SQ20131034771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松下剛 申請人:株式會社Mtg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巩留县| 繁昌县| 石嘴山市| 万安县| 湖北省| 长乐市| 芦溪县| 福鼎市| 桐乡市| 青川县| 庆云县| 华池县| 朝阳县| 桑日县| 侯马市| 莱芜市| 忻城县| 阿瓦提县| 上林县| 杭州市| 巧家县| 莫力| 汝州市| 万源市| 富平县| 绥德县| 水城县| 资中县| 蒲城县| 延安市| 乌恰县| 手游| 瓦房店市| 宁城县| 辽阳市| 松原市| 五大连池市| 察雅县| 永德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