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保健束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包括底褲本體,所述底褲本體由左片與右片組成,左片與右片結構對稱,連接后形成完整的底褲,底褲形狀與人體腹部位、腿部位形狀適應,底褲腹部位上具有兩個托瑪琳石,每個托瑪琳石分別對應于人體的水分穴和氣海穴,上述部件連接后形成一個與人體臀部位相適應的臀杯,且臀杯位置與人體的臀部位置相應,臀杯上覆蓋單層材質,本發明匯集強、中、弱三種壓力。分段加壓設計、獨特臀杯開放區設計,不壓迫臀形并完整包容臀部,使臀部脂肪全部歸位,能夠使臀峰處于身高1/2位置。
【專利說明】 中醫調理保健束褲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款中醫調理保健內衣,可以對女性的經絡進行疏通、調理內分沁,可廣泛應用于醫療保健和家庭保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束褲只是塑形,通常只是簡單的勒緊身體,由于結構不合理,對大腿的血管和神經會造成嚴重壓迫,導致血液流通不暢,神經傳導受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適合東方女性穿著、并對人們的健康帶來益處的內衣。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包括底褲本體,所述底褲本體由左片與右片組成,左片與右片結構對稱,連接后形成完整的底褲,底褲形狀與人體腹部位、腿部位形狀適應,其特征在于:底褲腹部位上具有兩個托瑪琳石,每個托瑪琳石分別對應于人體的水分穴和氣海穴。
[0004]優選的,所述左片與右片為分片式剪裁,每片分為四塊,左片與右片結構都是對稱的,左片分別分為前左片、前左腹片、后左片、后左臀片;右片分別分為前右片、前右腹片、后右片、后右臀片;如左片與后左片連接,如右片與后右片連接,如左腹片與如右腹片連接,后左臀片與后右臀片連接,其中,后左片、后左臀片、后右片、后右臀片具有孔,左片與右片連接后,具有孔的每片連接形成一個與人體臀部位相適應的臀杯,且臀杯位置與人體的臀部位置相應,臀杯上覆蓋單層材質。
[0005]優選的,底褲的結構分為主層與加強層,底褲主要由主層構成,主層的內面設置加強層,底褲正面放置時(即臀部位的那一片是反面),除臀杯、腿部位正前側沒有加強層外,底褲其余部位加強層至少為一層,加強層位于主層的內面。
[0006]優選的,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前左腹片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正前側采用單層材質,即只有主層;前左片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臀杯下方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使臀峰不下垂;底褲腹部位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
[0007]優選的,后右片下側,即大腿后面外側加強層的長度在腿部位的位置大于或等于底褲腿部位長度的一半。
[0008]優選的,左半片、左臀片、右半片、右臀片連接好后,在底褲腰部位置連接腰帶,腰帶上設置數個鍺石,所述腰帶采用沒有延展性的不延展布料,底褲的襠部位使用紅外線抗菌布料。
[0009]本發明不僅美觀,而且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女性宮寒,月經不調及婦科疾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反面示意圖[0011]圖2為中醫調理保健束褲正面示意圖
[0012]附圖序號說明:弱度加壓A、中度加壓B、強度加壓C、后左片1、后左臀片2、后右片
3、后右臀片4、腰帶5、腿部底端邊緣6、襠部7、托瑪琳石8、加強層9、臀杯10、鍺石11、前左片12、前左腹片13、前右片14、前右腹片15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說明。本發明以束褲后面為基準分左右。下面所述的左或右,是以底褲后面為基準進行左右的區分。
[0014]本發明不僅可以作為調理型內衣穿著,也可以作為平常的內衣穿著,尤其是適合對身體塑形有要求的人們穿著。
[0015]圖中,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包括底褲本體,所述底褲本體由左片與右片組成,左片與右片結構對稱,連接后形成完整的底褲,底褲形狀與人體腹部位、腿部位形狀適應,左片與右片為分片式剪裁,每片分為四塊,左片分別分為前左片12、前左腹片13、后左片1、后左臀片2 ;右片分別分為前右片14、前右腹片15、后右片3、后右臀片4 ;前左片與后左片連接,前右片與后右片連接,前左腹片與前右腹片連接,后左臀片與后右臀片連接,其中,后左片、后左臀片、后右片、后右臀片具有孔,上述的每一片連接后形成一個與人體臀部位相適應的臀杯,且臀杯位置與人體的臀部位置相應,臀杯上覆蓋單層材質,即只有主層,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當底褲正面放置時,左前腹片,即大腿腿部位前面內側采用雙層材質,正前側采用單層材質,即只有主層;前左片采用一層加強層,臀杯下方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使臀峰不下垂;腹部位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加強層位于主層的內面,本發明優選位于主層的內面,這樣的設計美觀。
[0016]臀杯采用單層材質;臀部下方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使臀峰不下垂,而且可以使臀峰處于身高1/2位置,且臀杯位置與人體的臀部位置相應,左片、右片連接好后,在腰部位置連接腰帶5,腰帶采用沒有延展性的不延展布料,用沒有延展性的布料將上述各片連接起來,不僅起到包邊的作用,而且防止腹部的脂肪上移,沒有延展性的布料例如可以是蕾絲,美觀,腰部位置的腰帶5上設置褚石8,按摩腰部,對腰酸、腰痛有明顯效果,起到保健調理治療作用。
[0017]加強層的強度分為弱度加壓A、中度加壓B,強度加壓C。
[0018]臀杯下方與底褲腹部位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屬于強度加壓C,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屬于中度加壓B;底褲正面放置時,腿部正前側采用單層材質,屬于弱度加壓A ;采用加強層使流失到大腿和臀下部的脂肪回歸到臀部,達到瘦腿并提臀作用。而在腹部位采用三層材質,這樣可以三層加壓,使腹部脂肪不堆積,小腹平坦,優選的,腹部位的其中一層材質可以選取交叉的設計,美觀,腹部位交叉設計的材質可以采用沒有延展性的材質一例如蕾絲,而其余的兩層材質可以選取防輻射混合面料,腹部位的水分穴和氣海穴分別有一顆托瑪琳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女性宮寒,月經不調及婦科疾病。其中臀部位只采用一層材質,屬于弱度加壓設置,給予臀部溫柔的呵護。
[0019]腿部底端的邊緣6也是采用沒有延展性的不延展布料,而底褲的襠部16位使用遠紅外線抗菌布祛除異味。
[0020]本發明采用多片式的立體剪裁,匯集強、中、弱三種壓力。分段加壓設計、獨特臀杯開放區設計,不壓迫臀形并完整包容臀部,使臀部脂肪全部歸位,能夠使臀峰處于身高1/2位置。
[0021]在面料上,本發明采用竹碳纖維、蠶絲蛋白、紅外線功能、防輻射混合面料起到增加供氧、細膩皮膚、促進血液循環、抗福射功能。
[0022]面料編織上的改進:本發明產品采用經緯編織法、螺旋編織法、六角菱形編織法,增加面料的彈性,并能與皮膚的結構相吻合,產生靜態摩擦,促進皮下脂肪的消耗。
[0023]本發明加壓設計的應用:多片式的立體剪裁方法,根據不同的部位采用強、中、弱三種不同的壓力設計,有效的達到收縮效果。
[0024]以上僅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實施例,凡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包括底褲本體,所述底褲本體由左片與右片組成,左片與右片結構對稱,連接后形成完整的底褲,底褲形狀與人體腹部位、腿部位形狀適應,其特征在于:底褲腹部位上具有兩個托瑪琳石,每個托瑪琳石分別對應于人體的水分穴和氣海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片與右片為分片式剪裁,每片分為四塊,左片與右片結構對稱,左片分別分為前左片、前左腹片、后左片、后左臀片;右片分別分為前右片、前右腹片、后右片、后右臀片;前左片與后左片連接,前右片與后右片連接,前左腹片與前右腹片連接,后左臀片與后右臀片連接,其中,后左片、后左臀片、后右片、后右臀片具有孔,左片與右片連接后,具有孔的每片連接形成一個與人體臀部位相適應的臀杯,且臀杯位置與人體的臀部位置相應,臀杯上覆蓋單層材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底褲的結構分為主層與加強層,底褲正面放置時,除臀杯、腿部位正前側沒有加強層外,底褲其余部位加強層至少為一層,加強層位于主層的內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前左腹片腿部內側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正前側采用單層材質;前左片采用一層加強層,共兩層材質;臀杯下方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使臀峰不下垂;底褲腹部位采用兩層加強層,共三層材質。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后右片下側,即大腿后面外側加強層的長度在腿部位的位置大于或等于底褲腿部位長度的一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左片與右片連接好后,在底褲腰部位置連接腰帶,腰部位置的腰帶上設置有數個褚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采用沒有延展性的不延展布料。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褲腿部位的邊緣采用沒有延展性的不延展布料。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底褲的襠部位使用紅外線抗菌布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中醫調理保健束褲,其特征在于:底褲腹部位的材料選取防輻射混合面料。
【文檔編號】A41B9/04GK103431526SQ201310351666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3日
【發明者】安鑫 申請人:安鑫